变电站母线的带电作业
220kV变电站带电作业的安全间隙试验分析

Ab s t r a c t : Th e d i s c h a r g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u r v e s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t o f o u r k i n d s o f s u b s t a t i o n l i v e wo r k -
i n 2 2 0 k V s u b s t a t i o n s
LI U Qi a n g ,ZH OU Pi n g ,Z H U Xu e — s o n g ,DU Yu n ,XI AO Bi n ,W U Ti a n
( 1 . Hu z h o u El e c t r i c Po we r Co mp a n y, Hu z h o u 3 3 05 0 0, Ch i n a;2. Ch i n a El e c t r i c Po we r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Wu h a n 4 3 0 0 7 4, Ch i n a )
刘 强 , 周 平 , 朱 雪松 , 杜 赞 , 肖 宾 , 吴 田
( 1 . 浙 江 省 湖 州 电业 局 , 浙 江 湖 州 3 3 0 5 0 0; 2 . 中 国 电力 科 学 研 究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摘 要 : 采用模 拟人和模拟母线模拟电站带 电作业 的典型工况 , 对“ 等电位人员 一接地体” 、 “ 等 电位人 员 一邻相 母
” o p e r a t i o n p h a s e b u s — wo r k i n g p e r s o n n e l — a d j a c e n t p h a s e b u s ” . we r e o b t a i n e d b y t h e s wi t c h i n g i m-
电力系统事故及异常处理(摘自《山东电网调度规程》)

第十章电力系统事故及异常处理第一节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第153条省调值班调度员在事故处理时接受网调值班调度员指挥,是省调管辖范围内电力系统事故处理的指挥者,应对省调管辖范围内电力系统事故处理的正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第154条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1、迅速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防止系统稳定破坏或瓦解。
2、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3、迅速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送电,特别应优先恢复发电厂厂用电、变电站站用电和重要用户的保安用电。
4、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
第155条电网发生事故时,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向省调值班调度员简要报告开关动作情况,待情况查明后及时汇报下列情况:1、跳闸开关(名称、编号)及时间、现象。
2、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情况,故障录波及测距。
3、表计摆动、出力、频率、电压、潮流、设备过载等情况。
4、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异常情况。
第156条事故单位处理事故时,对调度管辖设备的操作,应按值班调度员的指令或经其同意后进行。
无须等待调度指令者,应一面自行处理,一面将事故简明地向值班调度员报告。
待事故处理完毕后,再作详细汇报。
网调管理设备和网调省调双重调度设备发生故障时,省调在进行处理的同时报告网调。
第157条为了迅速处理事故,防止事故扩大,下列情况无须等待调度指令,事故单位可自行处理,但事后应尽快报告值班调度员:1、对人身和设备安全有威胁时,根据现场规程采取措施。
2、厂、站用电全停或部分停电时,恢复送电。
3、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或二次开关跳闸时,将有关保护停用。
4、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
5、电源联络线跳闸后,开关两侧有电压,恢复同期并列或并环。
6、安全自动装置(如切机、切负荷、低频解列、低压解列等装置)应动未动时手动代替。
7、本规程及现场规程明确规定可不等待值班调度员指令自行处理者。
第158条电网事故过程中,各单位应首先接听上级调度的电话。
非事故单位应加强设备监视,简明扼要地汇报事故象征,不要急于询问事故情况,以免占用调度电话,影响事故处理。
变电所带电作业工作票

变电站(所)(发电厂)带电作业工作票单位:哈尔滨电业局带电作业工区编号: 19020011.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马晶华班组:带电二班2. 工作班人员(不包括工作负责人):李洪德崔天斌祖磊杨秀峰共 4 人。
3.工作的变电站(所)名称:哈西一次变5. 计划工作时间:自 2012 年 01 月 13 日 09 时 00 分至 2012 年 01 月 13 日 16 时 00 分6. 工作条件(等电位、中间电位或地电位作业,或邻近带电设备名称):地电位作业法7. 注意事项(安全措施): 1、联系调度。
2、作业人员应获得变电运行人员许可后,方可进入设备场地。
3、全体人员戴安全帽、严禁进入非作业设备间隔,严禁触碰非作业变电设备。
4、地电位电工攀登构架时,手要抓牢,并系好安全带。
5、地电位电工对66kV带电体保持0.7米以上距离。
6、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保持1.0米以上,绝缘绳索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保持0.7米以上。
工作票签发人签名:罗洪舟签发日期: 2012 年 01 月 13 日8. 确认本工作票1至7项内容。
工作负责人签名:马晶华9. 指定马晶华为专责监护人,专责监护人签名:马晶华10. 补充安全措施(工作许可人填写):无11. 许可工作时间: 2012 年 01 月 13 日 10 时 25 分工作许可人签名: *** ,工作负责人签名:马晶华(2)工作班成员签名13. 工作票终结:全部工作于2012 年 01 月 13 日 12 时 20 分结束,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
工作负责人签名:马晶华工作许可人签名: ***14. 备注:无。
变电站母线的带电作业(一)

变电站母线的带电作业(一)
1.更换母线引流
(1)适用范围:35KV~220KV母线联络引线、母线至隔离刀闸、油断路器至隔离刀闸引线、母线至避雷器、耦合电容器等设备的引线。
(2)作业方法:等电位作业法。
(3)人员组成:共6人。
其中:工作负责(兼监护)人1名,等电位电工2名,配合电工3名。
(4)操作程序:
①工作负责人布置任务,交待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发布开始工作的命令。
②组装引流线两侧绝缘梯,系好绝缘拉绳,搭好吊带。
③等电位电工登梯旁路短接所换引线部分。
④由配合电工吊起新线,分别在两侧连接牢固。
⑤新线应接触良好后再除旧线连接螺栓。
⑥地面电工配合吊下旧线、拆除短接线。
(5)安全注意事项:
①吊起和落下引线应统一指挥,引线应缓慢的同时升起或落下并保证对构架和相邻的安全距离。
②新导线支空对地应不小于安全距离(35KV~0.6m;110KV~1.0m;220KV~1.8m)后再使用消弧等电位。
③操作应严格按顺序进行,拆除旧线时应检查旁路短接线接触是否良
好。
(6)主要工器具
①绝缘梯2部。
②绝缘绳若干。
③短接线1根。
④绝缘操作杆2根。
⑤消弧绳1根。
江西电网调度管理规程题库(仅部分)

江西电网调度管理规程调考题库一、填空题1、《江西电网调度管理规程》经修编,并审定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江西省电力公司2005年2月23日发布的《江西电网调度管理规程》同时作废。
2、为加强江西电网调度管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维护电力使用者、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程。
3、电网运行必须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电网调度必须对电网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
4、电网调度机构必须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依据有关合同和协议,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5、各级调度机构在电网调度业务活动中是上、下级关系,下级调度机构必须服从上级调度机构的调度。
6、110千伏铁资线为省调调度备案设备,相应地调需启用进行转移负荷时,该线路作为省调调度许可设备,须由管辖该线路的地调向省调提出申请,经省调许可后方可进行。
7、江西电网内调度管辖范围的具体划分以省调规定为准,江西电网省调调度管辖、省调调度许可及备案设备范围详见附录1-6;附录1-6由省调每年1月进行更新。
8、上级领导发布的一切有关调度业务的指示,应当通过调度机构负责人转达给值班调度员。
9、凡属省调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设备,值班人员必须得到省调值班调度员的指令后才能进行相应操作;凡属省调调度许可范围内的设备,值班人员必须得到省调值班调度员的许可后才能改变运行状态;凡属省调调度备案范围内的设备,改变其运行状态,必须报省调备案。
但遇有危及人身、设备以及电网安全的情况时,值班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先行处理,处理后应当立即报告省调值班调度员。
10、当发电厂、变电站的值班人员同时接到省调和地调的调度指令时,应优先执行省调的调度指令(特殊情况由地调值班调度员报告情况后,由省调值班调度员决定调度指令执行的先后顺序)。
地调值班调度员发布的调度指令不得与省调值班调度员发布的调度指令相抵触。
11、各发电厂、变电站,供电公司和超高压分公司应按省调要求报送有关报表、运行情况、事故情况和有关资料。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杜绝电网、人身与设备事故, 维护电网安全与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各单位、各级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对作业进行安全风险认定,加强到岗到位安全监督,落实措施,降低作业安全风险。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内的所有作业现场及公司系统内企业承包省外工程的作业现场。
第二章作业安全风险分级第四条本标准描述的作业安全风险就是指可能由现场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与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引发的电网、人身、设备事故的可能性。
第五条一级作业安全风险(一)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1、220kV及以上变电站电气设备部分改造引起系统方式变化较大的、导致220kV及以上变电站出现单线(单电源)、单变、单母线运行或已在N-1方式下运行的情况。
2、新建220kV及以上变电站投运。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的,且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多工种参与、使用两台以上大型施工机械的大型电气施工作业。
(二)线路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1、220kV及以上联络线作业,造成区域与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电网运行不满足N-1原则。
2、220kV及以上重要线路更换铁塔、导线(含架空光缆)施工达10基杆塔及以上的,同时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带电线路达到5处及以上的或跨越险恶地理环境位置的。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大型施工机械、临时拉线、牵引绳等可能触碰带电设备的,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参与的大型电气施工作业。
(三)电网因受地震、暴风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发生大面积停电突发事件的电网恢复性抢修作业。
(四)66kV及以上电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的首次作业。
第六条二级作业安全风险(一)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1、220kV及以上变电站某一电压等级全停作业,引起系统方式变化。
管型母线的特点及其在变电站的应用

全 新 的 导体 , 也是 电力 输 变 系 统 中 的关 键 设 备 ,对 于 维 护输 电系统 及 电力 设备 的安全 运 行具 有十 分重 要 的意 义 。 管型 母线 充分 利用 同轴 电容 的原理 ,通 过仿 真 计算 等 手段 ,优 化 各种 参数 ,并采用 特殊 的制造 工 艺 ,生产 出的全 绝缘 性 母线 连接 系 统 。总之 ,管 型母 线被 广泛 应
多采 用冷 拔工 艺成型 。
表 1 管型 母线 的选材 情况
1 变 电站 配 电装置特 点概述
管型 母线 具 有如 下特 点:管 型母 线 是 由绝缘 母线 、 屏 蔽简 、 母线 托架 、 固定 金具 、增爬 器 等组 成 的 ,采 用
螺 锥 式的连 接 方式 ,安 全 可靠 ,检修 也 十分 方便 。与传 统 的母 线相 比,管 型母 线 的载流 量 较大 ,导 体平 面 的 电 流 分布 相对 均 匀 。管 型母线 的集 肤 效应 较低 ,功 率损 失 的较小 , 电量 的利 用率 较 高 。同时 ,管 型母 线 的散 热条 件 较好 ,电气 性能好 。绝缘 材料 的耐热 系数 较 高 ,产 品
用 于我 国的变 电站 实 践过程 中。下 面笔 者将 对 管型母 线 的特 点、优势 及其在 变 电站 中的实 际情 况进 行探讨 。
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发展

浅论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发展摘要:随着电网快速发展和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为迎接我国带电作业的新发展,简述了国内外带电作业的发展历史和概况,探讨了1000 kv特高压带电作业和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发展中图分类号:tm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在上世纪60至80年代初,国内曾推广开展配电网的带电作业,但因作业方式不规范及缺乏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具,一度造成作业事故较多。
在近十年中,针对配电带电作业已制订了一系列规范性技术标准和作业导则,特别是随着绝缘斗臂车和绝缘防护用具的引入和推广,对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广泛开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1.我国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带电作业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经历了从低压到高压再到超高压的过程。
当时电力工业基础薄弱、设备落后、事故频繁,经常需要停电检修和缺陷处理。
带电作业首先在配电系统发展起来,在配电系统上开展带电作业是从地电位方法开始的,当时只是较简单操作,更换连接开关、横担等,但配电系统带电作业的成功开展,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957年东北电力局首次进行了154~220kv高压线路上的不停电检修,由于网架薄弱,停电困难,如改造升压线路塔头、更换架空地线等需要停电作业的都由带电作业的方法完成,这时汲取了实践经验,并对等电位作业等相关技术的进行了研究。
突破了沿绝缘子串进入220kv输电线路上进行等电位检修,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这时带电作业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在80年代初,我国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时的电网构架依旧薄弱,电力能源不能满足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要求,电力供应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在沿海地区,首先出现了带电加高铁塔、带电更换10~66kv横担、220kv绝缘子更换等。
由于新材料的应用,使得带电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适应电力生产的需要,成功研究了新的带电作业检修方法,带电作业清扫也如火如荼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变电站母线的带电作业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548-82 变电站母线的带电作业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更换母线引流
(1)适用范围:35KV~220KV母线联络引线、母线至隔离刀闸、油断路器至隔离刀闸引线、母线至避雷器、耦合电容器等设备的引线。
(2)作业方法:等电位作业法。
(3)人员组成:共6人。
其中:工作负责(兼监护)人1名,等电位电工2名,配合电工3名。
(4)操作程序:
①工作负责人布置任务,交待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发布开始工作的命令。
②组装引流线两侧绝缘梯,系好绝缘拉绳,搭好吊带。
③等电位电工登梯旁路短接所换引线部分。
④由配合电工吊起新线,分别在两侧连接牢固。
⑤新线应接触良好后再除旧线连接螺栓。
⑥地面电工配合吊下旧线、拆除短接线。
(5)安全注意事项:
①吊起和落下引线应统一指挥,引线应缓慢的同时升起或落下并保证对构架和相邻的安全距离。
②新导线支空对地应不小于安全距离(35KV~0.6m;110KV~1.0m;220KV~1.8m)后再使用消弧等电位。
③操作应严格按顺序进行,拆除旧线时应检查旁路短接线接触是否良好。
(6)主要工器具
①绝缘梯2部。
②绝缘绳若干。
③短接线1根。
④绝缘操作杆2根。
⑤消弧绳1根。
2.更换母线引流线夹为TY压接型
(1)适用范围:35KV~220KV母线。
(2)作业方式:等电位作业法。
采用装有平台的绝缘梯进行操作。
压接采用液压工具。
(3)人员组成:共6人。
其中:工作负责(兼监护)人1名,等电位电工2名,地面电工3名。
(4)操作程序:
①将装有平台的绝缘硬梯竖立在适当的位置。
②两名等电位电工进入电场,安装旁路短接线后,拆除原引线的并沟线夹。
③将引线上端多余部分切断,清除表面氧化层后,装上TY线夹,使用液压工具将TY线夹压固,然后将线夹螺栓拧紧。
④拆除旁路短接线,等电位电工退出电场。
拆除工具,作业结束。
(5)安全注意事项:
①旁路短接线的截面应满足引下线的最大载流量。
②旁路短接线的连接应牢固可靠,长度要适中,引线摆动的幅度不应过大,应满足电气距离的要求。
③压接工具在平台上放置应平稳可靠,选择压模
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④清除导线氧化层时,不得使用汽油等易燃物品。
(6)主要工器具:
①装有平台的绝缘硬梯1部。
②旁路短接线1根。
③液压压接工具1套。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