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节能灯基本资料

现代节能灯基本资料
现代节能灯基本资料

可以,加工有点繁琐,你要拆开1U灯管的灯头,里面有一个小电容,下掉。

把你要装的镇流器上连接在灯丝中间的电容拆下,装到1U 灯管刚拆掉的位子上,接好整流器就可以用了。

提问人的追问2009-07-18 22:11

是把右下角的那个电容卸掉吗?这是节能灯里的,准备装进台灯里。

节能灯电路原理分析:

节能灯电路从功能上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电源电路,启动电路,高频

自激振荡电路及串联谐振电路。

市电源由D1-D4整流、C1滤波后,形成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

由R6,C7,D9组成启动电路,整流后的直流电经过R6对C7充电,当C7两端电压充到D9的转折电压后,触发二极管D9导通,C7经D9向三极管T2基极放电,使T2导通后迅速达到饱和导通状态。

由T1、T2、C4、C2、高频变压器和L组成高频自激振荡电路,当T2导通,T1截止时电压向C4,C2充电。流经高频变压器初级线圈玩La中的充电电流逐渐增大,当La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变压器的磁芯达到饱和,C4上电荷不再增大,流过L的电流开始减小。这时,次级线圈Lb的电压极性发生倒相变化,使Lc中感生电动势上负下正,Lb中的感生电动势上正下负,这样就迫使T2由导通变为截止,T1由截止变为导通。C4开始放电,当放电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变压器磁芯又发生饱和,使Lb、Lc的电压极性又发生变化,Lb上的感生电动势的方向为上负下正;Lc上的感生电动势的方向为上正下负,这又迫使T2由截止变为导通,T1由导通变为截止,这样T1、T2在高频变压器控制下周而复始地导通/截止,形成高频振荡,使灯管得到高频高压供电。

为了满足启动点亮灯管所需的电压,电路设置了主要由C2和L等元件组成的串联谐振电路。D6、D7的作用分别是防止反向峰值电压击穿TI、T2。R3、R4为负反馈电阻,用于Tl、T2的过流保护。

注:三极管13005及对系列三极管(13001,13002,13006,13007,13009等),

其中数13005最经常用了。

紧凑型电子节能灯的原理与电路

电子电路2009-11-12 21:55:34 阅读40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3U型紧凑型节能灯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1为荧光灯管;○2为荧光灯管封接口;○3为小型电子镇流器印制电路板;○4全密封电子镇流器外壳;○5为灯头。这种结构的灯具电路,由于电子镇流器板心设计的极为小巧,且外壳呈全密封状态,所以,要求选用元器件均为小型或超小型元件。

图1 3U型紧凑型节能灯内部结构H型、2U型及3U型电子节能荧光灯的节能效果及光效比电子镇流器式普通直管型荧光灯更高得多。就H型节能荧光灯而言,一只7W的H型节能荧光灯产生的光通量与普通40W的白炽灯光通量相当;9W的H型节能荧光灯的光通量与60W的白炽灯光通量相当。从发光效率来看,异形节能荧光灯的光效比普通直管型荧光灯的光效要高30%以上,是白炽灯的6~7倍。

紧凑型电子节能荧光灯是由异形节能荧光灯管、电子节能镇流器所组成的。为做到安装使用方便,这种电子节能荧光灯均配用了螺纹灯头,以与普通螺纹灯口相配合。由于小型电子镇流器外壳采用了密封形式,电子镇流器内部所产生的

热量要求进一步降低,并且内部的连接引线均选用阻燃型塑料引线。

图2 紧凑型3U13瓦电子节能灯原理

(1)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荧光灯交流电子镇流器都是利用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的。未采取功率因数校正(PFC)措施的电子镇流器,大多都是采用电解电容作为滤波器,将全桥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直流电压变成纹波较小的平滑直流电压,

作为高频逆变器的供电电源。

在单相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整流二极管VD1、VD2导通,电流流过VD1、负载和VD2,回到交流电源的负端。当VD1、VD2正向导通时,VD3、VD4因加反向电压而截止。在交流电压的负半周,VD1、VD2截止,VD3、VD4导通,电流流经VD3、负载和VD4,回到交流电源的负端。由此可见,负载在一个周期内都有电流流过,而且始终是一个方向。

若不加滤波电容C1,桥式整流器输出脉动直流电压,频率是交流输入电压频率的2倍,并保持正弦半波波形。加了滤波电容C1之后,通过C1周期性地

充电和放电,则可获得纹波比较小的直流电压。由于只有在交流输入电压瞬时值高于整流滤波电压时,桥式整流器中的二极管才因正向偏置而导通,而在交流输入瞬时电压幅值低于整流滤波电压时,整流二极管则因反向偏置而截止,故整流二极管只有在交流电源电压峰值附近才导通,导通角θ远小于π,

由于大容量滤波电容C1的存在,交流输入电流IAC波形出现严重畸变,不再是正弦波形,而呈幅值很大的尖峰脉冲。这种电流波形的高次谐波含量很高,致使线路功率因数降到0.5~0.65,这是人们所不期望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措施就是采用PFC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2)高频振荡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晶体管V1和V2、电阻R2~R6、电容C2、C3、C5和二极管VD5~VD7、触发管DB3、振荡线圈T(L1~L3)谐振电感L4、灯管EL等组成。其工作过程和原理是C1两端的电压经R1对C3充电到触发管的转折电压(约30V±2V)之后,触发管雪崩击穿,使V2产生基极电流Ib2,从而产生放大的集电极电流IC2 (βIb2)该电流由电源经灯管EL及L1、L4、V2、R3对C2、C4进行充电,由于L1、L2、L3为同一个磁环上所绕的高频电压器,L1有变化的电流流过时,会使L3感应出上正下负的电势,此电势经R5及R3加到V2基极,使Ib2增加,这样形成正反馈,使V2很快进入饱和导通,使C2、C4继续充电,在此同时C3的充电电压经VD5和V2很快放电。另一方面由于L2的感应电势为上负下正,使得V1工作在截止状态。当V2达到饱和之后,各个绕组中L1~L3的感应电势为零,V2基极电位呈下降趋势,V2的集电极电流IC2减小,L1中的感应电势将阻止IC2减小,感应电势的极性是同名端(?号端)为正。于是,L3的感应电势使V2的基极电位下降,L2的感应电势使V1的基极电位升高,这种连锁式的正反馈迅速使V2退出饱和跃变到截止状态,而V1由截止跃变到饱和导通。C2、C4原来所充的电通过V1放电。与此同时,电源通过R1对C3进行充电,由此反复工作形成高频振荡。另外在C2、C4的充放电过程中,C4与L1以及灯管组成的LC串联谐振电路在高频电压的激励下产生谐振电压将灯管内气体击穿,荧光灯灯丝发射的电子从灯管一端流向另一端形成灯管电流,使灯管发光。此时灯管呈负阻效应,灯处于稳压工作状态。因此,谐振电路也相应改变。通过C4的电流迅速减小,C4对振荡频率不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C2和L4,另外L4还起限制灯管电流作用。L4和C2串联电路产生谐振

时的频率为:。式中,L为L4的电感量;C为C2的电容量。R4和R5分别为V1、V2的基极限流电阻,以防感应电流太大使V1、V2损坏。R2、R3分别为三极管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可降低V1、V2的发热现象。因为三极管发射极与集电极的击穿电压较低,又由于VD6、VD7的作用,使得该电压一般保持在1V以下,从而保护了V1、V2不被击穿。由R6、C5组成的消干扰电路,利用电容能充放电的作用和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原理,使得V1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瞬间高压无法产生,从而保护了V1。另一方面在V1截止,V2导通时,电源通过V2对C5充电,这种吸收回路有助于提高V1的转变速度。

(3)负载谐振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C2、EL、L1、L4、C4等组成串联谐振。主要利用电容两端

电压不能突变和流过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原理,将高频振荡产生的方波谐振成正弦波加到灯管两端,使灯管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都为正弦波。灯管的起辉是由C4的充电电压和L4的感应电势经C2、V1等加于灯管两端,使灯管起辉点亮,起辉之后,灯管电流在灯管内流通。灯丝电流仍流过C4,加热灯丝使其发射电

子。

附:几种节能灯印制板的图片

图1 X辉牌,电感质量不好,打开时发现有三个电阻已

经烧黑。

图2 XX乐牌,整体做工还可以,印制板完好,但灯丝断了

图3 品牌不详,老师傅拿来修的,三极管E13003没有散

热片,烧坏了

自节能灯被广泛使用以来,出现了大量废弃的节能灯,笔者利用废节能灯电路改制为给随身听供电的开关电源,效果令人满意。

改制的开关电源电路如图所示,变压器B2左边部分为原节能灯元件,不再重述,原高频镇流电感线圈已由自制的高频变压器代替,B2及右边的元件为新增加的。B2用E5×7磁芯,初级用019mm的漆包线绕110匝,次级用031mm的漆包线绕16匝,中心抽头;VD3、VD4选用肖特基二极管或工作频率较高的整流二极管,切忌用1N4001~4007及1N5392等普通整流二极管,否则即使选用10A的普通整流二极管也会严重发热,无法使用;稳压集成块可选7805,最大输出电流约15A,输出电压为5V;B3为高频扼流圈,可减小辐射干扰,选高导磁量10的磁环,用041mm漆包线双绕并行穿绕10匝即可。

使用时若直接在C5上取电压,绝不能有短路现象发生,否则非烧V1、V2不可。原因是当短路发生时,反馈变压器B1中线圈L0的电流急增,线圈L1、L2的电压突升很高,反馈给V1、V2的电流也急增,产生强烈的正反馈,最终由于V1、V2的功耗所限而烧毁。这种电路的反馈属串连型电流反馈,且有开路保护功能,但负载增大时,反馈也加强,甚至频率也随负载增大而降低,整个电源的内阻极小,所以短路易烧功率三极管。

曾用8~13W直管日光灯管代替过节能灯的灯管(仍用原高频镇流电感线圈),通电时,灯管刚亮或亮的时间并不长,节能灯的功率三极管就出现烧毁的现象。直管日光灯管的压降比原U型灯管压降低,不匹配,三极管过载而烧毁就是同样的道理。

市场上常见的其它自激振荡电源,如射灯专用电子变压器,由于无专用反馈变压器,其反馈绕组与负载相连的次级绕组同在一个磁芯上,当负载增大时,反馈绕组上的电压反而减小,短路时,反馈量更小,自激振荡频率增高,整个电源的内阻变大,就像弹簧一样,能在一定范围内弹性调节,所以输出短路也不易烧功率三极管。

由于节能灯的V1、V2输出电压波形为近似方波,如图中所示,有一定的谐波干扰,随身听收听中波时一片噪声,而收听调频、短波高端或听磁带时没有影响,相比之下它的干扰小于某些脉宽调制的稳压电源。

节能灯日渐普及,由于电子镇流器减少铁耗,节省能源,是灯光源发展的方向。节能灯的故障大部分出在电子镇流器。现介绍常见故障的修理方法。

由于线路直接与市电相通,有触电的危险,修理时最好准备一只隔离变压器,既安全又便于通电检查。

首先应进行外观检查,然后可通电检测。加电之前用万用表测A、B两点应有几十千欧的阻值;加电后A、B点应有300V直流电压,灯管应能起辉;若不亮应弄清故障点在触发电路或串谐起辉电路。用交流500V挡监测灯管两端有无交流电压,若有交流电压说明电路已起振,故障点在串谐起辉电路,可能是起辉电路漏电;若无交流电压,可能为起辉电容击穿短路或没有起振,应重点检查触发电路。图2中的C2、R1、D;图1中的R2、R3阻值增大或V2性能变差,提供的偏流不足不能使V2进入自激状态,只要适当调整阻值就会起振。C2漏电使双向二极管达不到转折电压,V2也不能进入振荡状态,可换一只双向二极管一试。触发管至b极串接的电阻增大,加上管子的β值偏低时就很难起振。

对三极管的要求:瓦数大的灯管配用三极管的PCM、ICM也要大些,两只三极管交替工作在饱和导通、截止状态,ICM要足够大才行。一般30~40瓦灯管均用MJE13005-7或BUT11A,并加有铝板散热器,以免夏天环境温度升高就可能超温损坏。常用的高反压管有2SC2482、DK52、DK53等,除2482外均可加装散热板,若是散热板与管子c极导通的就有高电压,要注意绝缘并防止极间短路。

几种典型故障分析:

1、灯管能起辉,但有明显闪烁,图1中C4、C5有一只容值减小;这两只电解电容既起电源滤波作用又参与振荡,容值减小充放电电流也要减小,会导致

灯管闪烁。

2、灯管不起辉且仅为两端发亮(有时发红),大多是起辉电容击穿,时间一长灯丝要受损,这在双U型灯中最敏感。此外,图2中的滤波电容值减小到1μF以下或起辉电容容值过份偏小会出现滚转光圈(也叫螺旋光)并伴有闪烁。

3、30~40瓦直管日光灯的镇流器分两部分装于灯管两端,为方便更换灯管,灯丝与线路采用可拆卸式弹性连接(这点与U型节能灯不同)。应注意:装上灯管后要检查灯丝与线路可靠接通后,才通电,如果通电不亮再调整灯管,在调整过程中极易损坏三极管。因为电子镇流器工作在20kHz以上高频振荡工况下,灯丝是振荡回路的一部分,回路中的电感、电容都是储能元件,灯丝回路间断性通断,线路中势必出现幅值很高的尖脉冲,很容易击穿三极管。对于电感式镇流器日光灯通电后调整灯管是司空习惯的,而电子镇流器日光灯则应先关断电源再调整。

小瓦数炭膜电阻焊接时间不能太长,过份受热会使两端引线帽的压接处松动,阻值变大且不稳定;特别是在三极管b极串接电路中,就会出现间断性振荡,甚至击穿管子,且不易检查出故障点,最好用不小于1/4瓦的金属膜电阻。

附图3~图10为常见的日光灯电子镇流器测绘电路图(图9、图10待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