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扩张疗法-IPPB、CPAP、选择
肺扩张与肺复张 - 副本

疱患者。
CPAP压力使用大于15cmH2O时易产生胃胀气,在吞咽反射欠佳的 患者易导致呕吐与误吸。
肺扩张治疗的选择流程
纤支镜的使用
思考?
对于经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
怎样行肺扩张治疗哪?
是用简易呼吸器膨肺?还是增加呼吸机送
气量和压力?
扩张前后须监测哪些指标?治疗后评估?
压控法(PCV)
PCV模式:上调压力和PEEP。
“叹气”(Sign)
叹气即指深吸气,其吸气量 相当于正常潮气量或压力的 1.5-2.0倍,相当于正常人 的欠伸,普通在50-100次呼 吸中有1-3次,其设置的目
标在于使肺底准时膨胀,改
善这些部位的气体交流,预 防肺不张,适合用于长时间 卧床和承受机械通气的患者。
③有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非 禁忌证,但须有合适的接合 管与Is接合。
美国呼吸治疗协会(AARC)关于Is的临床使用指南
IS治疗前的评估和实施
IS治疗前评估:
手术情况;肺部疾病史(COPD、哮喘等);肺部体征; X线报告。 病人:意识、理解能力、疼痛评分等。
IS实施:
吸气尽可能缓慢深大,吸气末屏气3~5 s,然后缓慢放 松的呼气。 患者清醒时,每小时做8—10次,每次最大吸气后应休 息1 min左右。实施治疗的同时应对患者做好充分镇痛。
吸气末屏气可以尽量使胸廓保持在最大肺容积位置,
以至胸内压维持在最低水平,使通气不良的肺泡受负
压的影响时间延长,更有利于其充盈。
IS的分类和使用
容量型
--实时测量和显示患 者的吸气容量
流速型
--只显示吸气流速,有 的可以计算吸气容量
容量=流量X时间
目的均为鼓励患者持续最大量吸气来预防或校正肺扩张不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科 2015-03-19
定义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 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猥 琐,患儿于圣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呻吟 发绀 吸气 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 为了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对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应早期 使用cpap和ps。而双水平正压通气是在cpap的低压基础上增加 2-3cmH2O的压力以形成一种“深呼吸”,每次“深呼吸”能增 加3-6ml/kg的肺容量以及降低呼吸做功,使婴儿在呼吸循环中的 任何压力下都能够自主呼吸。
护理
积极预防感染
1.病房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动态空气消毒机每日消毒3次,每次2h。 暖箱每日用消毒水擦拭内外面,并更换水槽内灭菌注射用水,每周更 换暖箱,进行终末消毒。 2.患儿所用的衣服,床单,被套等物品均高压灭菌后使用。 3.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患儿口腔 皮肤 臀部及脐部护 理,防止继发感染。 4.各种护理 治疗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减少对 患儿的不良刺激和过多暴露。 5.重视呼吸机的消毒,采用灭菌的呼吸管路,外壳每天清洁,湿化液 采用灭菌注射用水,每24小时更换。
方法
在无菌操作下行气管插管,接婴儿复苏 器,经气管插管内滴入PS,然后拔出气管导 管,再连接无创呼吸机,给予双水平正压通 气治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0.85-0.93。
护理
CPAP的操作及护理 1.正确连接cpap装置使用鼻导向器监测选择型号合适的鼻塞。初始参考: 呼吸频率30次/min,PEEP5cmH2O,PIP7cmH2O,氧浓度40%-70%,完 成用户确认,将发生器与患儿连接,妥善固定,要求患儿鼻子位于正中, 眼睛可以看到,耳朵没有折叠,鼻子处贴皮肤保护贴防止压疮。 2.结合患儿的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遵医嘱调整吸入氧浓度和压力,当吸 入氧浓度下调至40%以下,再下调压力。 3.每小时核对参数,包括PIP PEEP及氧浓度,并查看患儿鼻子眼睛耳 朵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调整。 4.每3-4小时解开发生器的带子,鼻子区域用温水清洁,确保鼻塞没有 被粘液堵塞。
2023机械气道廓清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3机械气道廊清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机械气道廓清技术是指通过机械方法清除气道淤积分泌物、维持气道通畅的治疗手段。
目前机械气道廓清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呼吸困难症状、预防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等方面有显著作用,但有关机械气道廓清技术临床应用的专业指导和规范流程尚未达成共识,因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机械气道廓清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共识对机械气道廓清技术的定义、发展历史、工作原理和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阐述,旨在增强对机械气道廓清技术的认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规范的机械气道廓清技术应用流程,指导临床规范应用。
人体生理状态下具有主动气道廓清的能力,然而,当人体气道屏障、黏液清除系统和主动咳嗽能力因疾病等各种因素而受损时,机械气道廓清技术的规范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地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并减少呼吸道感染,促进患者呼吸功能尽快恢复。
该技术主要借助机械廓清设备清除气道淤积物和分泌物,并改变气道气流来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
目前机械气道廓清技术包括呼气正压、气道振荡技术、外部高频胸部加压技术等'\虽然机械气道廓清技术在原理及应用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即清除呼吸道异常黏液分泌物,促进气道廓清。
研究表明,机械气道廓清技术可在减少病情加重、改善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作用[2 l,但因受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个人气道病理生理学、设备易用性和舒适度等因素影响,机械气道廓清疗效差异较大有必要撰写机械气道廓清共识指导和规范临床应用[1]。
为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呼吸病学专委会、中国呼吸医师分会呼吸职业发展委员会呼吸治疗师工作组、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组织相关专家特制订本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对机械气道廓清技术合理和规范使用。
一、共识制订方法学1.指南发起机构与专家组成员: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呼吸医师分会呼吸职业发展委员会呼吸治疗师工作组和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联合发起,专家组成员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呼吸治疗、康复相关领域、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专家。
BIPAP通气

BIPAP的模式-1
• T1<T2、P1-P2足够大、无自主呼吸或有限 – PCV/PAV+PEEP • T1<T2、P1-P2足够大、自主呼吸较多 – 真正意义上不同于一般P-A/C的“BIPAP” • T1>T2 、P1-P2足够大、无自主呼吸 – PC-IRV+PEEP • T1>T2 、P1-P2足够大、有自主呼吸 – 真正意义上不同于一般P-IRV的“BIPAP”
常规机械通气的压力
• 定容通气
airflow Ppeak Pplat PEEP
• 定压通气
airflow
Ppeak Pplat PEEP
CMV特点
• 潮气量恒定 • 吸气流速恒定 • 吸气时间恒定 – 不能调节自主吸气时间 – 不能调节自主吸气量
CMV优点
• 缓解呼吸肌疲劳
• 有效改善通气
CMV缺点
平台压恒定 平台压分布均允 人机配合不良少 平台压 呼气末正压 自主呼吸消失 或显著减弱
S(PSV)的特点
• 自主性模式 • 呼吸机对自主呼吸进行辅助和限制
自主通气的效应
•
• PSV • • • • • • • • • • • 介导环节 通气压力 效应 通气量适当 通气量不足 气体分布和V/Q 肺泡过度扩张 切变力增大 肺泡扩张 胸腔负压存在 疲劳呼吸肌缓解 肺循环变化不大 体循环变化不大 呼吸困难改善 结果 改善 不改善 改善显著 气压伤显著
S(PSV)的优点
• 同步性好 • 通气效率高 • 气道压力低
S(PSV)的适应症
• 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
• 通气阻力不是非常高的患者
BIPAP的概念
• 双相气道正压 • 由饲服阀或类似饲服阀完成的 “万能型”定压型通气模式 • 简单理解BIPAP=PCV+CPAP
呼吸机初上手-模式选择与参数设置

•预 设 压 力 Pinsp , 监测VT
•递 减 流 速 , 无 Ppeak,Pplat
3
定压型通气模式
➢ PCV: 压力控制通气 ➢ IRV: 反比通气 ➢ TCPL:时间切换压力限制通气 ➢ 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 PRV: 压力释放通气 ➢ APRV: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 PRVC: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
自主型通气模式
➢ CPAP: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PSV(ASB):压力支持通气
呼吸机初上手 ---模式选择与参数设置
省人民医院
急诊科
主要常用通气模式
① PCV、IRV、
TCPL ② BIPAP ③ APRV ④ PRVC(APV)
定压 型
定容 型
① CMV(IPPV)、AV、A/C ② IMV、SIMV ③ MMV ④ ASV ⑤ Auto-flow为叠加
四种 通气模式
自主 型
15
SIMV有利于脱机吗?
➢ 两个业内非常有影 响力的大腕-曾经进行了两项对 照研究,比较SIMV、T-piece和PSV三种脱机方式的 优劣。
➢ Brochard 的结果是 PSV > T-piece > SIMV, ➢ 而Esterban的结果是 T-piece > PSV > SIMV。
16
。
10
二、SIMV
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特点: ➢ 自主呼吸的f、TV均由患者控制。
➢ 触发窗:触发窗位于指令通气之前,时间为指令呼吸周期 后25%。如f=10次/min,呼吸周期6秒,则触发窗为1.5秒。
➢ 自主呼吸易于与呼吸机协调,减少对镇静剂的需要。 ➢ 有利于呼吸肌的锻炼,脱机的必用模式之一。 ➢ 目前最常用的是SIMV+PS(ASB)的模式。 ➢ 一般:PS先给15,渐降到8。
肺扩张与肺复张 - 副本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一科
陈宗阳
精选
1
肺扩张治疗
预防和治疗肺不张的常用方法,是一种特殊的胸部 物理治疗手段。
通过调动患者的主动吸气潜能或使用治疗器具所提 供被动吸气动力来提高吸气驱动压力,从而增加吸 入气量,改善肺内气体分布,帮助患者加强咳嗽、 松动痰栓,预防和逆转肺不张的形成。
精选
22
IPPB的适应征
肺不张 咳嗽无力、排痰困难 早期呼吸衰竭
精选
23
IPPB禁忌征
张力性气胸 间质性肺气肿 有气胸病史者 近期肺或肺叶切除术后者 肺内出血 循环功能障碍 颅内压增高
精选
24
IPPB的效果
改善肺活量 增加FEV或峰流速 增强咳嗽和分泌物的清除 改善胸片 改善呼吸音 改善氧和 有利于改善病人主观感受
精选
25
IPPB治疗装置
精选
26
IPPB的关键参数
患者启动呼吸,机器探测到呼吸动作,然后开 始通过口瓣送气
—灵敏度设置为-1到-2cmH2O
压力型呼吸机,当气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送气 停止
—预设压力由操作者设置:常15-25cmH2O
—大于25可能回造成空气吞咽,尤其是使用口 唇封闭装置或者鼻罩的治疗
肺气肿、哮喘、肺囊肿等;
禁忌症:
气胸、严重肺结核、右心
衰竭、咯血
精选
18
Acapella
精选
19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the Acapella Device: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a Software Tool to Optimize Its Practical Use.
胸部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胸部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1.体位的护理术后病人未清醒时,采用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病人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半卧位,头及上身抬高30°~45°,可使横膈下降在正常位置,有利于肺通气、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
当病人从平卧位改为半卧位时,上身要逐步抬高,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协助病人坐起时,应扶持其健侧手臂及头背。
2.疼痛的护理胸部手术切口常较大,切断的肌肉多,或引流管安置不适压迫肋间神经,故手术后切口疼痛较剧。
病人因畏痛常不愿咳嗽、深呼吸或翻身做坐起,使分泌物潴留在呼吸道内,导致肺炎和肺不张。
应检查和纠正插管位置或改变病人体位,可减轻疼痛。
术后1~2 d 内,每4~6 h 1次给镇痛剂或镇静剂,但应掌握哌替啶与吗啡的适应证,吗啡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分泌物变稠难以排出,故老人与儿童慎用吗啡,一般多用哌替啶加非那根。
在给药后20~30 min内镇痛7效果最佳,应安排在此阶段进行咳嗽排痰、深呼吸及某些治疗护理操作,术后第3日始可改服去痛片等镇痛。
每次用药后,应观察药效及呼吸、血压的变化。
3.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肺换气(1)气管插管的护理严密观察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滑脱或移向一侧支气管,造成通气量不足或胃胀气。
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否维持在95%以上。
观察呼吸幅度,听诊肺部呼吸音,随时吸净气道内分泌物。
每次吸痰前后要充分吸氧,吸痰持续时间应在30s内,以避免引起缺氧。
拔除气管插管前,须吸净气管内分泌物;拔管后立即翻身拍背,辅助排痰,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2)给氧、改善缺氧症状肺切除手术后24~48 h内,由于麻醉抑制、伤口疼痛、肺膨胀不全、肺通气量和弥散面积减少等因素,会造成病人程度不同的缺氧。
术后常规给予鼻导管持续给氧,流量为2~4 L/min,直至缺氧症状改善后可改为间断给氧或按需给氧,以维持动脉氧分压在100 mmHg以上。
(3)鼓励并协助病人有效咳嗽排痰术后1~2 d内,每小时1~2次叫醒病人咳嗽、拍背、翻身和深呼吸5~10次,并听诊肺部,如仍有啰音,可让病人稍休息和吸氧,待心动过速缓解后再助咳,直至无啰音为止。
CPAP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用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产生或释放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缺乏肺表面物质所引起,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伴呻呤.吸气性胸廓凹陷,出现鼻翼煽动,发绀,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甚至呼吸衰竭,是早产儿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肺泡表面物质替代治疗是新生儿医学中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目前多采取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或插管机械通气取得较好疗效,使本病死亡率明显下降。
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1)概念:指对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吸气及呼气相)均提供一定的正压,以保持气道处于一定的扩张状态。
2)适用患儿:CPAP主要用于出现呼吸困难、两肺充气不良的新生儿,适应症主要有早期或轻中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和症、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湿肺、机械通气撤离后过度肺水肿等。
3)人工气道:CPAP为鼻塞法,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是一种简便适宜的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
4)优点:1.通气简便易行,相对无创。
2.稳定胸壁活动,减少早产儿常见的胸腹活动不调3.这有利于小婴儿呼吸衰竭的恢复。
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1)概念:PS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主要成分为磷脂。
生理活性为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保持功能残气量,防止呼气末肺泡萎陷,未定肺泡内压和减少液体自毛细血管向肺泡渗出。
2)制剂种类①天然PS:从动物肺胀中提取,含SP-B,SP-C。
效果较好,固尔苏是现目前用的较多的②合成PS:不含蛋白质,疗效不及天然PS,主要起预防作用。
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㈠鼻塞CPAP:临床上最常用,鼻导管有直式和弯式,放置于鼻腔内的导管长度约0.5-1.0cm。
常用婴儿头部戴帽用带子把两者连接起来固定。
㈡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用法和剂量1.原则:尽早应用,通常在患儿出生后12小时以内,不宜超过48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AP(持续气道正压)
危险和并发症
• 通气不足和高碳酸血症 • 气压伤 • 胃胀气---------CPAP > 20 cmH2O • 呕吐和误吸
CPAP(持续气道正压)
装置
• CPAP最常使用专门的CPAP机器或是呼吸机实施
• 监测数据: • 呼吸频率 • 气道压力 • 警报 • 断开或呼吸暂停时的 安全措施
IPPB(间歇正压通气)
精神状况
皮肤颜色、血压、呼吸音
脉律和脉搏次数
痰液的量、颜色、浓度及气味
病人反应 评估ຫໍສະໝຸດ 外周血氧饱和度呼吸次数或呼气容积
颅内压
峰流速或FEV1/FVC
胸部X光影影像
PART 2
PAP(气道正压治疗)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erapy
1. PAP概述 2. CPAP概念及生理作用 3. 适应征、禁忌症、并发症 4. 装置 5. 有效实施和注意事项
有效实施
• 仔细的初步规划和个性化评估 (需求评估、基线评估、期望疗效和其他可能方案)
• 实施(患者教育、规范操作) • 密切追踪(监测随访)
IPPB(间歇正压通气) 规划评估
需求评估 期望疗效 基线评估
• 出现肺扩张不全 • 时间容积下降或肺活量下降而阻碍有效
咳嗽时(如FEV1%<65%、 FVC%<70%、MVV%<50或 VC<10ml/kg) • 神经肌肉或骨骼障碍相关性疾病合并有 肺容积和容量减少时 • 肌肉疲劳接近呼吸衰竭者 • 急性、重度支气管痉挛或AECOPD且其 他治疗无效(MDI加储气腔或holding chamber首选)
IPPB(间歇正压通气) 规划评估
需求评估 期望疗效 基线评估
• 生命体征的测量 • 患者外观和感觉的观察评估 • 呼吸模式和胸部听诊
IPPB(间歇正压通气) 规划评估
需求评估 期望疗效 基线评估
• 肺活量改善 • FEV1或峰流速增加 • 咳嗽和痰液清除增强 • 胸部X光影像改善 • 呼吸音改善 • 氧合改善 • 患者主观反应有效
治疗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高。 • 监测:生命体征、呼吸音、通气量、气道压力
CPAP(持续气道正压)
实施注意事项
• 易出现低通气 ,需要持续检测通气量 • 最易出现漏气,视病人耐受情况采取措施 • 最佳流速为吸气期系统压力下降不超过1—2cmH2O
PART 3
肺扩张疗法选择流程
SELECTING AN APPROACH
肺扩张疗法
IPPB、CPAP、选择流程
IPPB
1
1. 概念及生理作用
2. 适应征、禁忌症、并发
症(AARC指南)
3. 有效实施(规划和评估、
2
实施、监测与再评估)
肺扩张疗法的选择
3
CPAP
1. PAP概述 2. CPAP概念及生理作用 3. 适应征、禁忌症、并发症 4. 装置 5. 有效实施和注意事项
• 与无创呼吸机通气的区别:使用时间
生理作用
• 增大潮气量(PTP↑→肺容积增大) • 刺激咳嗽(气流冲击)
IPPB(间歇正压通气)
适应征
• 出现明显肺不张体征且其他疗法如IS无效或无法配合 • 病变严重限制通气或咳嗽能力,使痰液清除能力差且其他治疗无效 • 需短期无创通气支持的高碳酸血症 • 需行气雾剂吸入治疗且其他给药方法无效或无法合作
IPPB(间歇正压通气)
使用时间及监测
• 根据治疗目标和患者状况,IPPB治疗通常持续10至15分钟。 (敏感度、峰压、流速设定、吸氧浓度、吸呼比)
• 后续包括对患者的治疗后评估,记录保存和设备维护 ① 一般情况评估(生命体征和呼吸音,重点是确定可能的不良影响) ② 具体评估(反映治疗目标达成情况) ③ 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后决定治疗频率
是
否
是
MINI CLINIC 一胸部影像上出现“支气管充气征”的意义
你接到通知去评估一位数天前因开胸手术入院的59岁女性,患者于两天前 进行手术,且发生了合并症;目前神智尚清醒,但无定向感,且两侧肺底部 呼吸音减低;胸部X光片显示右侧横膈上移,且两侧下肺野出现“支气管充 气征”;主治医师想要给予肺扩张治疗,想咨询你的治疗计划和意见。
肺扩张不全存在 存在分泌物过多
分泌物阻塞所致的吸收型肺不张
支气管卫生疗法+湿化疗法+IPPB
THANKS
生理作用
• 增加FRC, 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复张; • 增加肺顺应性或减少内源性PEEP来降低呼吸功; • 经肺泡孔改善通气分布 • 提高分泌物清除效率。
CPAP(持续气道正压)
适应征
• 术后肺不张 • 心源性肺水肿
• 建议持续使用直至康复
CPAP(持续气道正压)
禁忌征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无法耐受CPAP • 通气过低患者--------重点注意 • 恶心 • 颜面部的损伤或近期手术者 • 未治疗的气胸 • 颅内高压
CPAP(持续气道正压)
• A 混合气体 • B 湿化器 • C 吸气回路 • D 储气囊 • E T型管 • F 压力警报系统 • G 呼气回路 • H 阻力阀(水柱)
CPAP(持续气道正压)
有效实施
• 有效的CPAP治疗需要仔细规划,个性化评估和实施以及密切追踪。
• 规划和评估:基本同IPPB • 实施:复杂且有潜在危险,应在个体基础上确定适当CPAP水平,对
2
PART 1
间歇正压通气(IPPB)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
1. 概念及生理作用 2. 适应征、禁忌症、并发症(AARC指南) 3. 有效实施(规划和评估、实施、监测与再评估)
IPPB(间歇正压通气)
概念
• IPPB是由患者的吸气动作激发机器送气, 在气道开口形成正压,从而将 高于潮气量的气流送人气道内的辅助通气方法。
IPPB(间歇正压通气)
禁忌征
• 张力性气胸----------------绝对禁忌
• 颅内压ICP>15mmHg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近期头颅、颜面、口腔、食道手术 • 食管-气管瘘
• 吞气 • 活动性咯血、恶心反胃 • 打嗝 • 活动性未治疗的肺结核
IPPB(间歇正压通气)
危害和并发症
• 增加气道阻力 • 通气不足 • 胃胀-次常见-压力≤20-25cmH2O • 气压伤、气胸 • 呼吸性碱中毒--最常见 • 高通气的V/Q失调 • 氧中毒或低氧血症加重
• 空气滞留、内源性PEEP、肺泡过度 充气
• 静脉回流减少 • 分泌物堆积(湿化不足) • 院内感染 • 心理依赖
IPPB(间歇正压通气)
PAP(气道正压治疗)
PAP概述
• 是使用正压增加PTP梯度使肺扩张的一种治疗方法。 • 有PEP、flutter、CPAP三种实施技术
正压时间 是否需要压缩气源 一次治疗时间
PEP
呼气
否
短
flutter
呼气
否
短
CPAP 吸气和呼气
是
长
IPPB
吸气
是
短
CPAP(持续气道正压)
• 通常,使用CPAP的患者通过加压回路抵抗阻力呼吸,在整个呼吸周期中 提高并保持高的肺泡和气道压力,一般为5~20cmH2O,增加PTP梯度达 到肺扩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