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亲水性改性的研究进展
脂肪族聚酯基体亲水改性和固化工艺的研究

关 键 词 : 脂肪族聚酯;水性;改性;固化;涂膜
中图分类号:T 36 Q 1.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4920 )10 1— 0403 ( 71-04 0 0 4
St udy on t hyd opbii m odi c t on a c i he r lc i f ai nd ur ng pr oce s s
SaeK yL b M df a o h m Fb r P l M t .C i M trSiE g, o go n . hn hi 0 60 hn) t e a . o ict nC e . ies o m. a r ol ae. c. n D nh nU i ,S aga t i i y e, . v 2 12 ,C ia
(. 1 东华大学化 学与化工学院 ,生态纺织教育部 实验 室, 上海 2 12 ;2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 060 .
纤 维材 料 改性 国 家重 点 实验 室 , 上 海 2 12 ) 0 6 0
摘
要 :水性脂肪族聚酯因其环境友好特性而在涂料和纺织助剂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胺中和对以己二酸、 己二
维普资讯
第2 4卷第 1 期 1
2 0 年 1 月 07 1
印 染 助 剂
T 耵 L AU U AR E EX E XI IS
Vo .4 No 1 1 .1 2
Hale Waihona Puke 脂肪族聚酯基体亲水改性和固化工艺的研究
檀 亮 ,王 炜 ,孙 宾 ,俞 吴 z ,廖作桂 z ,朱美芳 z
t sw a n e t a e .twa h w nt a h m b a e a p i l e f r a c sw i N— i e h lt a oa i s iv s i t d I e g ss o h tt e me rn sh d o t ma ro m n e t N. dm t ye h n lm— p h
脂肪族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制

3
2.64
12 h 后反应 20% 0.73
由表 2 可见,单就反应活性而言,辛酸亚锡和锡、胺复合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都比单一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大, 但实际合成过程中,前者反应体系粘度远大于后者,从工业化角度来看,选择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更适合 IPDI 体系。
3.3 . NCO 含量与性能的关系
在脂肪族聚氨酯涂料中, IPDI 过量是为避免等当量反应使树脂凝胶。过量的 NCO 与水反应生成脲,还可 增加涂层的强度和硬度。但是, NCO 过量也造成聚氨酯分子量降低,树脂的水溶性下降,脲键及氨基甲酸 酯键等刚性链增多也会造成涂层脆性大。因此, NCO 含量与涂层性能有关。改变 NCO 的含量,测定乳液 及涂层性能,所得结果见表 3 。
结语
本实验以环氧改性水性脂肪族聚氨酯涂料,工艺配方合理、可行,综合性能优良,价格适中,其环保优势更 为突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表 1 反应温度与树脂性能的关系
反应温度 /△ E (耐紫树 脂 粘 度粒 子 粒 度膜 抗 张 强 度
℃
外光 144h )/mPa.s / μ m /MPa
40
0.8
1.32
15
37
60
0.8
1.36
20
37
80
1.5
1.39
22
37.5
90
2.0
1.61
35
40
100
2.8
1.86
53
42
由表 1 可见,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其耐紫外光性能下降,树脂粘度提高,粒子粒度增大,抗张强度增大, 这是因为随着聚合反应温度的提高, IPDI 上两个— NCO 的反应活性接近,导致预聚物分子规整性降低, 也就是硬 / 软段比例分布不均匀;反应温度提高,使得环氧断裂几率增大,聚合物支化度相应增大,这些因 素造成涂层耐老化性能下降 [3] ;聚氨酯树脂支化度增大,其树脂粘度提高,水溶性下降,粒子粒度增大。 所以,降低聚合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脂肪族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综合性能(方案设计中,环氧键在干燥固化时
改性脂肪族聚酯的生物降解性研究_张培娜

华 东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East C hina U nivers ity of S cience and Tech nology Vol.27No.12001-02收稿日期:2000-01-26作者简介:张培娜(1973-),女,浙江奉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
文章编号:1006-3080(2001)01-0064-04改性脂肪族聚酯的生物降解性研究张培娜*, 黄发荣, 王彬芳(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上海200237) 摘要:以芳香二元酸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组分,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T S )共聚物,用土埋法和二氧化碳释放法测定其生物降解性,发现一定比例的共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关键词:生物降解;改性脂肪族聚酯;共聚酯;土埋法;CO 2释放法中图分类号:T Q323.4文献标识码:ABiodegradation of Modified Aliphatic PolyesterZH A N G Pei -na *, H UA N G Fa -rong , WA N G Bin -f ang(Dep ar tment of Material Engineer ing ECUS T ,Shanghai 200237,China )Abstract :A series o f m odified PT Ss w as synthesized by introducing an aro matic diacid unit into the chain of Poly (tetram ethylene succinate)(PT S).The bio degradation of PT Ss w as studied by so il burial and CO 2release test.A m odified po lyester w ith g ood bio degradability w as obtained by changing the mole ratio of arom atic diacid.Key words :biodegr adatio n;modified aliphatic polyester;copolyester;soil bur ial test;CO 2release test Caro thers 等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以脂肪族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得到了聚酯[1],并由此提出了缩聚基本理论。
聚乳酸(PLA)合成与改性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PLA)合成与改性的研究进展范兆乾【摘要】在无数种类的可降解聚合物中,聚乳酸(PLA)塑料是一种脂肪族聚酯,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热塑性塑料,它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环境友好型塑料材料。
这篇综述提供了目前的PLA市场信息,并介绍了近年来PLA合成和PLA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In myriad types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 polylactic acid plastic is a kind of aliphatic polyester, it have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thermoplastic, it is currently the most potential environment - friendly plastic material. The market information are provides in this paper, the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PLA synthesis and PLA modification in recent years are introduced.【期刊名称】《河南化工》【年(卷),期】2011(000)015【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聚乳酸;PLA;塑料;合成;改性【作者】范兆乾【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目前,全世界塑料年产量已经超过2亿t,相应的,塑料废弃物也逐年增加,严重污染环境,减少废塑料污染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在自然界无论生物体内外都可以自然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生物降解材料。
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就是一种可生物降解材料。
PLA有三种立体化学存在形式,聚L-乳酸(PLLA)、聚D-乳酸(PDLA)和聚DL-乳酸(PDLLA)。
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其应用不仅挽救了数以千万计危重病人的生命,而且降低了心血管病、癌症、创伤等重大疾病的死亡率,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降低医疗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伴随着临床的成功应用,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产业已经形成,它不但是整个医疗器械产业的基础,而且是世界经济中最有生机的朝阳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新技术的注入,生物医用材料产业以高于20%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正在成长为世界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产业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而且对国防事业以及国家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美国21世纪陆军战略技术报告中指出的,生物技术如战场快速急救、止血、创伤、手术机器人等技术,是未来30年增强战斗力最有希望的技术。
而生物医用材料,则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对生物医用材料和制品有巨大的需求,市场年增长率已高达30%以上。
多年来在国家相关科技计划支持下,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较大,占世界市场份额不到3%,生物医用高技术产品仍基本依靠进口,已成为导致我国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物医用材料科学的显著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包括材料学、化学(特别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及工程学等10余个学科。
因此,生物医用材料种类较多、应用范围广,是典型的小品种、多批量。
故本文简要概述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较多,可以从材料特性、使用范围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本文从材料研究角度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含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陶瓷(包括碳、陶瓷和玻璃)、天然材料(包括动植物材料)。
一、高分子材料1.高分子材料种类由于人体绝大部分组织与器官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因此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上具有独特的功效和重要的作用,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类生物材料。
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工艺的研究

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工艺的研究一、引言聚酯织物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纤维,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纺织品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低吸湿性和排汗性能差,使得穿着聚酯织物制成的衣物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容易产生不适感。
因此,研究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工艺的研究现状1. 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剂目前,常用的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剂主要包括有机硅复合剂、氨基硅油、共混型聚氨酯等。
这些整理剂可以改善聚酯织物表面张力和润湿性能,提高其吸湿排汗性能和亲水性能。
2. 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技术目前,常用的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技术主要包括浸涂法、喷涂法、印花法等。
其中,浸涂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整理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整理剂的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来实现对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性能的调控。
3. 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效果评价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性能的评价主要包括接触角测试、水珠滴落测试、透气性测试等。
其中,接触角测试可以评估聚酯织物表面的润湿性能,水珠滴落测试可以评估其抗水滴渗透能力,透气性测试则可以评估其排汗性能。
三、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工艺研究进展1. 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复合整理剂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复合整理剂。
该复合整理剂由有机硅复合剂、氨基硅油和共混型聚氨酯等多种整理剂组成,可以同时提高聚酯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和亲水性能。
2. 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技术改进为了提高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性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研究人员还对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技术进行了改进。
例如,采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复合整理剂可以使得聚酯织物具有更好的耐洗性和耐磨性。
3. 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整理效果评价方法研究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估聚酯织物吸湿排汗亲水效果,研究人员还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
例如,采用三角刮板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聚酯织物表面张力和润湿角度,从而更加客观地评估其润湿性能。
脂肪链改性水性聚氨酯表面能的研究

由表 4 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亲水基团含量的增加水 性聚氨酯乳液的表面能增大.很明显随着亲水基团含量的 增加,聚氨酯分子链上亲水羧基和疏水脂肪链的物质得量 之比增大,整个分子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变大,聚氨酯 分子与水的相容性增大,自然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下 降,这与小分子表面活性的机理一致 .
涂料技术
Coatings Technology
脂肪链改性水性聚氨酯表面能的研究
Study on the Surface Tension of Aliphatic Chain Modified Waterborn Polyurathane
詹媛媛,李莉,李俊梅,许戈文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9)
,有机氟
[5,6]
改性方面,并已取得明显的效果.但
是有机硅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成膜后的再次涂布性差,有机 氟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的成本很高,二者均得不到普遍的应 用 .
[7]
涂料技术与文摘 Coatings Technology & Abstracts
17
涂料技术
Coatings Technology
三乙胺(TEA):上海宁新化工试剂厂,分析纯;丙酮.
图 2 聚氨酯涂膜红外透射谱图 (—— 普通 PU,—— 改性 PU)
收峰, 703 cm 处为羰基 C=O 的伸缩振动峰, 106cm 1 1
-1 -1
-1
和 1 242 cm 处的峰对应于 C—O—C 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和 对称伸缩振动,且均为强吸收带,这些说明了氨基甲酸酯 存在. 从峰的强度上看, 改性 PU 在 2 870 cm-1 到 2 975 cm-1 处的烷基吸收峰明显强于未改性 PU, 并且改性 PU 在 2 936 cm-1 处的亚甲基—CH2 吸收峰其他烷基峰要略强, 说明改性 PU 中脂肪链的存在.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产业现状及技术进展

1、PBS 的结构、性能与应用PBS的全称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是一种脂肪族聚酯,其结构单元为丁二酸与丁二醇形成的酯,其分子式: HO-[ CO-( CH2)2-CO-O-( CH2)4-O]n-H ,PBS分子链较柔软,且熔点较低。
PBS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材料研究领域,并迅速成为广泛推广应用的通用型生物降解塑料研究的热点材料之一。
其优异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工性能。
PBS 的加工性能非常好,可在通用加工设备上进行注塑、挤出和吹塑等各类成型加工,同时也可共混碳酸钙、淀粉等填充物,降低成本。
(2) 耐热性能。
PBS 具有出色的耐热性能,是完全可生物降解聚酯中耐热性能最好的品种,热变形温度接近100℃,改性后可超过100℃,满足日常用品的耐热需求,可用于制备冷热饮包装和餐盒。
(3) 力学性能。
与其他生物降解塑料相比,PBS 力学性能十分优异,具有与许多通用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相近的力学性能。
(4) 降解性能与化学稳定性。
PBS 在正常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性能非常稳定,只在堆肥、土壤、水和活化污泥等的环境下会被微生物和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由于PBS 有上述良好的性能,使它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
首先它可用于包装领域,主要有垃圾袋、食品袋、各种冷热饮瓶子和标签等。
由于PBS 良好的成膜性,另一个重要应用是作为农林业中的农用薄膜,以及各种种植用器皿和植被网等。
其次,在PBS中添加滑石粉、碳酸钙等还能制成各种成型制品,被用于日用杂品。
与PET 类似,PBS 还可作为纺织材料纺丝加工。
此外,由于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PBS 还可应用于医用制品中的各种人造材料如人造软骨、缝合线、支架等。
2、PBS 的工业化生产2.1 国外PBS 产品早在上世纪30 年代,Carothers 就已经成功制备出了PBS,但由于受当时工艺条件的限制,制得的PBS 分子量小于5000,无法用作实际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亲水性改性的研究进展王传栋,王晶,王勤,刘阳(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济南250013)摘要:主要综述了丙交酯、乙交酯或 -己内酯与亲水性的聚乙二醇、氨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等亲水性物质进行嵌段或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备具有亲水性、温敏性或PH敏感性的共聚物。
为缓控释药物、组织工程和体内植入器械提供组织相容性好、保持蛋白药物活性、无毒的生物医用材料。
关键词: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己内酯;脂肪族聚酯;亲水性;改性;共聚合;聚乙二醇;氨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6278(2009)03 0226 06The Hydrophilic Modification Developmentof Aliphatic Polyester BiomaterialsWA NG Chuandong,WANG Jing,WANG Qin,LIU Yang(Shan don g Medical Instrument Institute,Jinan250013,China)Abstract:To modify hydrophilicity of Aliphatic polyester biomaterials,the copolymerizati ons of lactide,glycolide or -caprolactone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amino acids,N-vinylpyrrolidone or polyvinyl alcohol are reviewed,and the hydrophilic,thermosensitive or PH-sensitive copolymers are prepared.The copolymers have the characterestics of good tissue compatibili ty,retained protein drug active and nontoxicity. These biomedical materials are suitable for delayed release system,tissue engineering and implant device in vivo.Key words:Polylactic acid;Poly(lactide-co-glycolide);Polycaprolactone;Aliphatic polyester;Hydrophilicity;Modification; Copolymerization;Polyethylene glycol;Amino acid;N-ethelen pyrolidone;Polyvinyl alcohol1 引 言脂肪族聚酯类生物可降解材料,如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 -己内酯及其共聚物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及体内的生物可降解性,已成为医疗领域重要的生物材料之一,尤其是在组织工程、缓控释制剂、医疗器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如缝线、骨固定材料(骨钉、骨接板)、骨修复材料、缓控释药物的赋形剂(微球、药棒、凝胶、膜片剂)、组织工程细胞生长支架材料等。
作为脂肪族聚酯类生物可降解材料,由于其结构上的疏水性,使其与细胞、组织的亲和性变低,不利于种子细胞在支架中的生长;作为蛋白类药物的释放控制基质,由于在制备微球过程中需要加热和采用有机溶剂,容易引起蛋白药物的失活或变性,因此,在医学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针对脂肪族聚酯类材料的疏水性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亲水性研究工作,在聚酯主链上接入亲水性基团,或在亲水性材料上接入聚酯类链等,现分述如下。
2 聚乙二醇的共聚合改性脂肪族类聚酯材料常用的共聚合改性分为嵌段共聚和接枝共聚,疏水性链段,如聚乳酸(PLA)、聚乙交酯(PGA)、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和聚 -己内酯(PCL),称为A链段;亲水性链段,如聚乙二醇生物医学工程研究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 ng Research2009,28(3):226~231通信作者 E mail:wcdmpc@(PEG)、聚氧乙烯(PE O)、单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MPEG)和环氧封端的聚乙二醇(EPEG),称为B链段。
嵌段共聚物分为A B A和B A B结构;接枝共聚物为A-g-B。
聚乳酸类材料的共聚合改性,聚合过程对水分比较敏感,所用的原料及器皿都要进行干燥处理,并且用惰性气体氮气或氩气保护。
温敏型共聚物中亲水性基团PEG、MPEG和EPE G,其分子量一般在2000以下。
共聚物中链节的亲水性PEG>GA>CL>LGA>LA。
2.1 A-B-A型共聚物PLA-PEO-PLA和PLGA-PE O-PLGA(LA GA =1)共聚物[1]采用三异丙基氧铝作催化剂,左旋丙交酯(L-LA)、乙交酯(GA)和PEO(分子量6000或10 000)进行共聚合反应制备。
从平衡吸水率看出,PLA 和PLGA在100min内的吸水率6%~7%,对PLA-PE O-PLA和PLGA-PEO-PLGA共聚物,随着PE O 链节比例的增加,其吸水率由70%增加到200%。
温敏型PLGA-PEG-PLGA共聚物ReGel R[2]以辛酸亚锡作催化剂,聚乙二醇PEG1000,丙交酯(D,L -LA)和GA[D,L-LA GA=3 1(mol)]共聚合反应制备。
用PEG1450,D,L-LA GA摩尔比4:1合成ReGel R-2。
ReGel R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13.6 ,ReGel R-2的LCST为30 。
ReGel R对难溶性药物有较明显的增溶作用,环孢素A和紫杉醇的溶解性分别增加400倍和2000倍,紫杉醇的温敏凝胶剂OncoGel R正在进行 期临床研究。
温敏型PCL-PEG-PCL(PCEC)聚合物[3]用辛酸亚锡作催化剂,PEG和 -己内酯( -CL)进行开环共聚合制备。
当共聚物PC L PEG比例在0.5~ 2.0时,水溶液具有温度响应的溶胶-凝胶转变;当PC L PEG比值达到2.5时,共聚物的疏水性增加,不溶于水。
随着共聚物分子量的增加,聚合物的临界凝胶温度下降。
对PCL1000-PEG1000-PCL1000进行研究,当PCEC水溶液浓度>15%时,显示可逆的溶胶-凝胶相转变。
当溶液浓度为20%时,10 下为溶胶,37 下为凝胶,50 下又变成溶胶。
使用乳酸锌作催化剂,PEG引发 -C L和D,L -LA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制备PC LA-PEG-PCLA 共聚物[4]。
当CL LA=0.79 0.21,随着共聚物中PE G链节分子量的增加,共聚物释放5-Fu的速率加快。
这是因为PE G链节分子量的增加,聚合物的水润湿性、溶胀性增加,促进了药物的传递。
当PEG 分子量相同时,随着CL LA比例的增加,释放量增大。
可注射P(C L GA) PEG P(CL GA)温敏水凝胶[5],使用PEG(Mn=1540)、GA、 CL和辛酸亚锡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制备。
当GA C L比值相同,随着PEG P(CL-GA)比例的增加,亲水性增强,凝胶化温度升高。
当PEG P(CL-GA)比值相同,GA CL比例由0.08增加到0.11,共聚物的凝胶化温度升高;当GA C L比例下降,凝胶化温度降低。
2.2 B A B型聚合物B A B聚合物,采用两步法合成,首先用单甲氧基封端的PEG(MPEG)与LA、GA或 CL制备两嵌段共聚物,然后用六次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 MDI)进行偶联反应,制备PEG链在两端的共聚物。
PEG-PLGA-PE G共聚物(PE LGE)[6],首先用D,L-LA、GA、MPEG和辛酸亚锡进行共聚合反应,制备PEG-PLGA二嵌段共聚物。
然后将PEG-PLGA与HMDI进行偶联反应,在甲苯中60 C下反应12h,回流6h,得到PELGE聚合物。
随着MPEG 含量增加,共聚物PELGE的表面能增加,表面能越大,表面的亲水性越强。
温敏PEG-PC L-PEG(PECE)共聚物[7],首先使用辛酸亚锡为催化剂,MPEG引发 C L开环聚合反应,获得PEG-PCL二嵌段共聚物。
然后将PEG -PC L与HMDI80 下反应6h,得两亲性的PECE。
共聚物水溶液具有温度依赖性的溶胶-凝胶转变(低转变)和凝胶-溶胶转变(高转变)。
当PEG的分子量相同时,PCL嵌段分子量由2000增加到2 200时,LCST由35 下降到31 。
当PEG PCL比值不变,共聚物分子量由3300增加到4500时,水溶液的浓度为30%时,LCST由31 上升到38 ,最高临界凝胶温度由45 升高到51 。
PEG-PLA-PEG共聚物[8],将MPEG(Mn=5 000)、LA和辛酸亚锡在甲苯溶液中反应,制备PEG -PLA,然后与H MDI的甲苯混合物在60 加热10 h,140 加热回流制备。
2.3 A-g-B型聚合物使用环氧封端的聚乙二醇甲基醚(n=3)、L-LA和催化剂AlEt3 0.5H2O进行接枝共聚合反应得到PLLA-g-PE G[9]。
接枝PEG到PLLA对降低结晶度非常有效,当产品的接枝率达到28.6%时,共聚物就没有结晶性。
温敏型PLGA-g-PEG接枝共聚物[10],用环氧封端的聚乙二醇(EPEG)、MPEG,甲苯恒沸蒸馏,除去残留水分,加入D,L-LA、GA和辛酸亚锡,120227第3期 王传栋,等:脂肪族聚酯类生物材料亲水性改性的研究进展下反应24h制备。
PLGA-g-PEG水溶液室温以下是溶胶,根据聚合物浓度的不同,在25~30 范围内发生溶胶-凝胶转变,凝胶相一直保持到45 ,高于45 ,又发生凝胶-溶胶转变,形成溶胶。
在大鼠皮下注射聚合物水溶液(29%),凝胶呈圆形,而不是分散的片型,表明溶胶在体内快速凝胶化,材料可用作原位凝胶形成装置。
2.4 星形聚合物星核相连的为亲水基团PEO,末端为疏水性PLGA链节的星形共聚物[11]:将4臂或8臂的多臂聚氧乙烯、AlEt3、L-LA和GA在甲苯溶液中,70 下反应72~96h,得4臂或8臂的PE O b PLGA星形嵌段共聚物。
体外降解性能研究表明,与线形ABA 三嵌段共聚物的快速侵蚀相比,共聚物在初始的2 ~3周内降解缓慢、质量损失较少,这是因为共聚物中PE O-PLGA键的断裂较少,3周后星形聚合物的降解速度加快。
星核相连的为疏水基团PLLA,末端为亲水性PE O链节的星形共聚物[12]:首先用MPEG(Mn=2 000)、琥珀酸酐、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和三乙胺溶于二氧杂环己烷中,室温下反应24h,制备羧基封端的单甲氧基聚氧乙烯(C MP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