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合理容量》 湘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地理必修ⅱ湘教版1.2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地理必修ⅱ湘教版1.2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2025年将 达80亿
11
一、“人口爆炸”
定义: “人口爆炸” ,是社会学家用 来描叙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 长情况的词汇,它十分形象地反映出近 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
思考:这种增长方式能长时期持续下去吗?
为什么?请阅读P10页的活动并谈谈自己的 观点。
12
二、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限制性意义:由于世界人口的急 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 日俱增。虽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 都在不断增加,但是,自然资源终究 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 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 源的持续利用。
4
5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认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2.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及环境承载力 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
6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文字材料、照片、图表等,让学生比较、 分析人口爆炸的事实、原因及其后果,引导 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提高学生阅 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的知识积累中,发 现环境的限制性问题,弄清环境承载力和人 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0
对于环境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概 念,不同版本的教材表述是不一样的,而比 较这两个概念又是课标要求的重点,所以我 的做法是,都呈现出来,让学生从中提炼、 总结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对于概念教学,我 的观点是只需意会,不需言传。
21
人教版和鲁教版对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表述是相同的,都采 用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给的定义: 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知识、 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条件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可供开发利用的 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是一个警戒值。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湘教版

城市,改变了生活
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改变了生活
农村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
就业方式 景观特征
第一产业 农业景观
人口和产业活动 分 散
经济开放程度 低
信息交流 不便
文化
传统
城市
建设用地,功能分区
第二、三产业
转 城市景观
变 为
密集
高 方便 现代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的城市“生病”了, 你能举例说说都有哪些 “城市病”吗?
城市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改善城市环境
工程代号
C
G
交通拥挤
AD
住房紧张
I
绿地少
H
谢谢
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一)病症(“城市病”的表现)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1)环境的严重污染
噪声污染
污染源: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 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破坏人类 生活环境。
寝室 生活室 办公室 工厂 20—50 30—60 25—60 70—75
环境噪声标准(分贝)
措施: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 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无废气排放,噪音小的环保优势, 改善环境,方便灵活,对道路适应 性强,减少交通拥堵
我们,让城市生病了
(1)环境的严重污染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的指数增长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探究二:环境的限制性
[自主探究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 、范围都在不断变化。(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 ,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
小结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思维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 的协调发展,人类应该怎么做?谈谈你的看法。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巩固练习:
1.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
(2)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我国实际人口数量应该保持在多少才能 保证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协调?如果超过将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3)单从区域资源来看,我国东部和西部单位面积人口容量一 样吗?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课标要求
1.认识“人口爆炸”的含义。 2.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 3.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4.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以及人口容 量的特点。
探究一:“人口爆炸”
[自主探究1] 1.读世界“10亿”人口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2年

湘教版 必修二 1.2人口合理容量

湘教版 必修二 1.2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学习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三特点。

【学习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 10—15页完成如下内容:一、“人口爆炸”1.描述对象:20世纪出现的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①______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长:即世界人口的“②__”形曲线增长,特点是开始时数量比较③____,但很快就会④________________。

二、环境的限制性1.原因⎩⎪⎨⎪⎧⑤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⑥ 的需求与日俱增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的⑦ 增加2.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1)原因:自然资源是⑧________的。

(2)要求:人类与自然之间应当建立⑨________________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 对人口的限制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

随着世界人口急剧增长,⑩__________________大幅度下降;用于______________的土地面积显著缩小 矿产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 大量消耗导致其迅速减少,有的甚至______________ 水资源由于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 ,以及对淡水资源的 利用,加之 , _______ ___问题正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森林资源大面积毁林导致______________加剧,______________下降,耕地沙化加速,大气污染程度加深和气候反常事件增多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1)概念: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____________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________人口数量。

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全球人口增长会不会按照这种趋势 无限制的持续下去?
马尔萨斯人口理 论 (见课本10页)
二、环境的限制性
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也不能 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 物 质 能 量 人 类 废 弃 物
环境
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 长,社会经济发展对 资源需求与日俱增。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各种资源人均消耗量 显著增加
一、“人口爆炸”
全球每增加10亿 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 短说明什么?
人口数量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升,增长速 率越来越快。 呈J形曲线增长。
世界“10亿”人口年表
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 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 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 2100年108亿,2600年630亿, 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 人。
1、人类还能不能继续快速发展下去? 2、地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 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 济规模的大小。 说明: 环境承载力是从自然资源角度来看 不同 时期,生产力水平 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自 然资源种类有变化,利用程度不同。资源环境所能 容纳的人口规模也会相应变化。 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产生了环境人口 容量
2、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 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临界性 三个特点 相对性(会随时间、地域变化而变化) 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最多不 能超过人口容量)
影响人口容量因素有哪些?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 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 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 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 少取决于长的桶板,还是短的桶板呢?这 其中的答案就是“木桶效应”。

1.2 人口的合理容量——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件(共13张PPT)

1.2 人口的合理容量——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件(共13张PPT)

环境人口承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
物质 人类 能量 社会
废 弃 物
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也 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环境的限 制性(环境的承载力)
住 交房
绿 化


一个地区或国家 的能够供养的人 口总量取决于数 量最少的自然资 源还是最多的资 源?少来自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容量指在一 定的自然资源和 经济社会条件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 所能容纳的最高 人口数量。
⑵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具体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
长江中下游 青海 西藏
88600 10000
22000 1000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 千米)
临界性 相对性 警戒性
人口合理容量指 在有效和持续地 利用资源、环境 并获得最大经济 效益的情况下, 一个地区所能容 纳最合适人口数。
P14活动
练习:
⑴ 人口合理容量 C
A. 是根据一地自然资源的数量确定的 B. 是一个国家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C. 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D. 随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大
1.2.人口合理容量
世界人口的增长 有关科学家预测,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 制人口增长,2050年 90亿,2600年630亿, 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 地都将挤满人。
100 30 14 13 12
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增长速率越来越快。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知识要点总结+训练案)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知识要点总结+训练案)

1.2 人口合理容量【必备知识】1.2 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2、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学以致用】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回答1~2题。

1.世界人口急剧膨胀,这说明了A.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地球上将会出现“人口爆炸”B.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是相适应的D.人口快速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必要的2.近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的曲线呈现A.“J”型 B.“S”型 C.“V”型 D.“N”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齐全,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

根据材料,回答3~5题。

3.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铁矿、塑料 B.石油、农田C.原始森林、地下水 D.煤炭、化肥4.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资源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资源的限制C.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也急剧增加D.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5.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A.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减少资源的使用量B.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C.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D.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源,资源的消耗会导致环境问题,环境对人口的生产、分布又具有限制性。

湘教版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 (共18张PPT).ppt

湘教版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 (共18张PPT).ppt
地 无远什球底都都么是洞装装东不一不不西是样满满永也永??像远
从地球上有人类开始,人口数量始终是不停 地增长着,而且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公元 初年时,全球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 已超过了60亿。在约两千年的时间里,世界 人口增长了20多倍,现在每年还要增加8600 万。据预测,21世纪末全世界人口可能达 100亿以上。
2.提高我国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有哪些?
2020/9/26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问题:
生产力水平
(1)图中反映的人口规
模属于(

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
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B.P’为环境承载力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
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D.P为环境承载力
(2)图中反映了(

A.人口规模与生产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多少 不取决于其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其最短的木板。
木桶效应
2020/9/26
活动 :根据以下两段材料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
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 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 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 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最 多能养活16亿人。
2020/9/26
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后 果不堪设想!
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 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500亿)。
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 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10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 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2、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分布集中以及人均 消费水平上升 ,使得生产规模扩大,生活 生产排污量剧增。
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土地资源:①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
地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②人类对土 地的不合理利用,农业用地显著减少
措施是:A
A.坚定不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环境保 护的基本国策 B.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制止环境退化 C.尽可能少利用或不开发资源,保持生存环 境的良性发展 D.只有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才能促使人与环 境的协调发展
矿产资源:某些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
至趋于枯竭
水 资 源:总量大,但能直接 利用的淡水资源
所占的比重却很小。
森林资源:垦殖毁林---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土地沙化,大气污染,气候反常。
三、人口合理容量
提出背景:地球人口快速增长,资源日益短缺, 环境状况恶化,人类生存空间萎缩———全球或 某一地区的资源能够供养多少人?环境生态能够 承载多少人?
1、临界性: 2、相对性: 3、警戒性:
课堂练习:
1.我国人均可耕地和淡水人均占有量与世界相比,
下列几组数据正确的是:C
A.1/2,1/3 B.1/3,1/2 C.1/3, 1/4 D.1/4, 1/3
2.我国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表现在:D
A.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 B.耕地总数和人均耕地一直稳定不变 C.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已达极值 D.淡水资源不足,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的迹 象
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或国 家所能容纳的人口。
合理容量不是指最大或最高人口,而是指保证
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并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 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有些接近最适宜人口的涵义)
由于对合理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的 认定,存在着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人 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1、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
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
平、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
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 能够供养的人口就越多。
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
中间派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 亿左右。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 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 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 生活。
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同 时也要看到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开拓新资源的潜力是 无限的。因此,既不要盲目乐观,无控制地、 盲目增加人口,也不要认为人类前途 黯淡,无法生存而悲观失望。要科学地评价 自然负载能力,寻求合理的人口容量。既要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也要不断地改造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见,研究人口 合理容量是人口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C.消费水平 D.人口素质
5.关于中国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矛盾的叙述,
正确的是:B
A.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草地最少的国家 B.中国属于世界人均可耕地最低的国家行列 C.随着计划生育的进行,中国人均耕地可望在短 期内转为上升趋势
D.中国是一个淡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6.实现我国人口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 量的四分之一。由于缺水,工农业生产受到 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总之,我们应该正视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 关系的现实矛盾,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 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只有这样,才 能逐步走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
阅读材料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重 要课题。它主要讨论人口增加与自然环境承 载能力的关系,是特定空间(整个地球、国家 或地区)的资源可供养多少人的问题,也就是 特定空间的最大抚养能力和最大负荷能力, 马尔萨斯在讨论人口问题时曾谈到特定环境 下的理想人口,即适度人口。实质上,合理 人口容量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耗尽不 可再生资源条件下,特定空间资源对人口的
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C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 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的确 定性 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 较大的影响 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A.资源基础 B.科学技术
阅读材料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1991年中科院发表《中国土地资源生产 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 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我国目前尚未 达到此值,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人口 与资源的矛盾已十分突出,表现为: (1)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 三分之一,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人 均可耕地还将继续减少。
1--2 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爆炸”: 形容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
读图1-5:计算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 计算结果显示:所需时间越来越短
二、环境的限制性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一)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但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 环境中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 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
阅读材料一:地球环境人口容量
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 同,估计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就大 为不同。
悲观者认为现今世界的人口已远远超过了 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依照目前科学技术的 发展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 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如人口进一步增长,后 果将不堪设想。
乐观者着眼于尚未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以 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认为未来世界 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 限值。
最大负荷能力。因为人口增加量是无限的, 而自然资源的负载量是有限的。人口地理学 家必须研究人口的合理增长与资源负载能力 的关系,为人类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寻求 最合理的增长规律提供依据。以便使资源能 得到合理负载,人类又能合理地利用自然, 避免因资源枯竭而给人类带来无法弥补的损 失.
3、人口容量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