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疗效的影响
阶段目标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阶段目标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常会导致偏瘫等严重后遗症。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受限,常常伴随着负性情绪和遵医行为不佳的问题,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了较大困扰。
在护理干预中,采取阶段目标性的护理方法,有望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阶段目标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及其意义。
一、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问题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受限,常常会产生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等。
这些负性情绪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其对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导致遵医行为不佳,影响康复效果。
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常需要长期进行康复训练和持续药物治疗,但由于病情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很多患者存在遵医行为不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阶段目标性护理的概念及特点阶段目标性护理是一种以个体化、阶段性为特点的护理干预方法。
它通过对不同阶段的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制定阶段性的护理目标,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阶段目标性护理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康复阶段和个体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干预措施,从而更有效地帮助患者克服负性情绪,改善遵医行为。
三、阶段目标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负性情绪问题,阶段目标性护理可以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调节情绪、解除焦虑和抑郁情绪。
对于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患者,可以通过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进行干预;对于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情绪释放等方法进行干预。
通过这些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负性情绪问题,提高其心理状态和康复治疗的积极性。
五、阶段目标性护理的意义及启示阶段目标性护理不仅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负性情绪和遵医行为,还可以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脑卒中护理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 关键 词】 脑卒 中; 护理 单元 ;生活 能 力 ;应 对方 式 中 图分 类 号 :R 4 7 3 . 7 4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7 )0 1 - 0 2 4 5 - 0 2
观察组在 西医护理基础上 联合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措施 如下 :①
直肠 癌术后急性 粘连性肠梗 阻在 中医 中属于 “ 关格 ”和 “ 肠结 ” 的范畴 ,所 以 ,临床治疗 中主要是行气散结和通 里攻 下。本次研究 中 <O . 0 5 )与 报道 一致 】 。通过西医护理观察 患者 生命体征的变化 , 配合 中 医护理调 整患 者 的情 志 ,针灸 取穴 等增强 药效 ,缓解 不 良症 状 。可见 , 直 肠癌术后急性粘 连性肠梗 阻患者 应用中西医结合 的临床
护理 干预 后 ,可 以明显缩 短住 院时 间、症状 消失 时间 、肛 门排气 时
情志护理 。直肠癌手 术后 ,患者 出现急性 粘连性肠梗 阻,患者临床会
有恶 心 、呕 吐等症状 表 现 ,导 致患者 产生 恐惧 、焦虑 等不 良心理 情
间 、恢复肠鸣音 时间等 ,提高 临床治疗效果 , 值得 推广 应用。 参考 文献
理 人员要注意 增加对患者病房 的巡查 ,观察患者 连续用药情况 ,避 免
பைடு நூலகம்
肠 完成后再对患者肛 门排气 、排便等情况进行记录 。
1 . 3观察 指标 :观 察并记录两组 患者住院 时间、症状消 失时间 、肛 门
排气时间 、恢复肠鸣音时间等情况 。 1 . 4统计 学方法 :采用¥ P S S 1 7 . 0 软件进行 数据统计分析 ,以卡方检验
卒中单元模式下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与成本效益分析

中患者 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 (2 ) 8 例 和普通病房组 (7 , 8 例) 观察其病死率 、 住院时间、 神经功能评价 ( HS ) NI S 、 B r e 指数( I 和住院费用 。 a hl t B) 、 结果 卒 中单元组和普通病 房组的住院时间无 明显 差异性 > O0 ) 住院 . ; 5 费用 卒 中单元 组 比普通 病 房 组 高 , 有 显 著差 异 性 < 0 5; 组 问 出入 院 B 平 均 差 值 ( 中组 2 .1 2 .7 且 . )两 0 I 卒 2  ̄ 25 4
i n GW ,u n S C mp o e BIa d N I S t e sc tCo l so b ti U a i r v n H S wi ls os. ncu in n h
I o paii n w i h to n r l ncm rso t t a fge e a h
Ch n LiZh n io i e , a gX a qn
Deparmen t tofNeu ol r ogy, Zhon an Hos t u gn pi ofW han Unv st W uh al ier i y, an 430071
[ bte 1 O jc v T vs gttehrp uia d c n mie eto s o e nto a etwi A s t bet e a i o n et a eaet o o c f c ft k ifr t ns t i i eh t cn e s r u p i h
go po p t ns r olce dc mp e T emano sr ainid x s r r e id x( ) ain ln ru f ai t wee l tda o a d. i b ev t e e e e c e n r h o n we Bat ln e BI. t a i— h n o siuiso h at t k c l NI S , dmotly a dtec s. lh s aa weea ay e t P SS R ttt f e l s o esae( HS ) n r i , otAlte e t. r lz dwi S S O t e h r a at n h d n h
脑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疗效、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统计学意义( P >0 05) ꎮ 研究过程符合衡水市人民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相关的规程ꎮ
刘汝茜等 脑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疗效、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 9 期
比ꎬ两组治疗后 NHISS、FMA 评分及吞咽功能明显升高( P<0 05) ꎬ而治疗后 SAS 和 SDS 评分显著下降( P<0 05) ꎬ然而观察组
治疗后脑卒中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 ꎻ随着时间的推移ꎬ两组生活质量明显升高( P<0 05) ꎬ观察组患
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 ꎮ 结论 脑卒中单元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ꎬ改善患
至出院后的家庭和社区康复过程
〔3ꎬ5ꎬ6〕
ꎮ 本研究旨
在探讨脑卒中单元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
生活质量的影响ꎮ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57 例ꎮ 对照组中男 64 例ꎬ 女
93 例ꎻ年龄 25 ~ 79 岁ꎬ平均(52 17 ±6 03) 岁ꎻ发病
至住院时间 2 ~ 7 dꎬ平均(4 62 ±1 31) dꎻ发病类型:
( 衡水市人民医院 1 神经内一科ꎬ河北 衡水 053000ꎻ2 生殖医学科)
〔 摘 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ꎮ 方法 脑卒中患者
314 例ꎬ按照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57 例ꎮ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ꎬ而观察组采用脑卒中单元治疗ꎮ 比较两
〔 J〕 . Strokeꎬ2011ꎻ42(8) :2235 ̄9
15 王拥军 脑侧支循环及氧化应激对其影响〔 J〕 . 中国卒中杂志ꎬ
2008ꎻ3(3) :198 ̄201
单元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单元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叶兰芬,许凤莲(广东省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一科,广东湛江)524000收稿日期:修订日期:作者简介:2012-02-202012-05-29(1970);叶兰芬-,女,大专,主管护师。
卒中单元护理是集多学科密切配合的综合性临床护理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其回归社会的能力,并且不增加患者的费用。
笔者对评估量表评分均大于分的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例脑卒中患者为年月至年月在我院住院、经和颅脑磁共振证实并经评估量表评分大于者,其中脑梗死例,脑出血例;男例,女例。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例。
对照组男例,女例,平均年龄为岁;脑梗死例,脑出血例;实验组男例,女例,平均年龄为岁;脑梗死例,脑出血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等基本类同,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于病情稳定之日即施行卒中单元康复护理。
针对不同时期的患者,根据卒中单元康复护理程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脑卒中急性期如伴有意识障碍,护士可进行正确康复体位的摆放,并适量做关节活动,根据病情采用合适的体位:卒中急性期患者需接受多种治疗和处理,仰卧位较为方便;但采取此位时患侧肩胛下应垫一小枕头,膝关节屈曲,足部避免受压,上肢宜伸展、外旋。
患侧卧位可抑制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肢伸肌痉挛;并因压力刺激,促进患肢感觉功能恢复。
摆放时头部要有良好支撑,患侧上肢前伸,与躯干夹角大于°;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上肢放于身上或身后枕上;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另一枕上,髋关节屈曲;患侧下肢在后,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略屈曲。
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上肢垫一枕头,患肩前屈~°;肘关节伸展,腕关节、指关节均伸展放于枕上;患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另一枕上,髋、膝关节自然屈曲。
分析脑卒中护理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 的影响

分析脑卒中护理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摘要】目的:讨论脑卒中护理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脑卒中护理单元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干预。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别较大(P<0.05)。
干预后,实验组的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
两组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别较大(P<0.05)。
干预后,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
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使用脑卒中护理单元干预,可以改善应对方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护理单元;日常生活能力;应对方式;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血管阻塞或者狭窄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疾病,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口眼歪斜,半身瘫痪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命安全[1]。
在治疗中使用脑卒中护理单元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应对方式[2]。
本文中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8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有女性21例,男性23例,平均年龄为54.9岁。
对照组患者有女性22例,男性22例,平均年龄为55.1岁。
排除标准:(1)患者具有精神类疾病或者意识障碍的情况。
(2)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全。
(3)患者具有严重的肾脏,肝脏不全的情况。
1.2方法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
在实验组中使用脑卒中护理单元干预。
(1)护理人员建立单元干预小组,主要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组成。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脑卒中的发病原因,预防方法,抢救护理,注意事项等。
对于往期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出现不足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及时调整护理过程中的缺陷,能够详细的掌握,评估各个脑卒中的子单元的护理措施,并进行及时指导,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
青年卒中危险因素及心理护理在青年卒中患者中作用

青年卒中危险因素及心理护理在青年卒中患者中作用脑卒中因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及社会压力、经济负担,越来越受关注。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受环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影响,卒中发病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青年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升高。
45岁以下成年人发生的脑卒中为青年脑卒中。
在我国,青年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0%~14%,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
青年脑卒中的年轻化趋势和逐年升高的发病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越来越多的脑血管病研究者的重视。
与老年人比较青年卒中的病因、机制及危险因素更加复杂,且有着更高的复发风险。
青年脑卒中后可导致死亡、残疾、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使青年人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
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1.不可干预因素:性别、年龄:Spengos[1]等研究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以30岁以下女性和44岁左右男性居多,且40岁缺血性脑卒中频率急剧增加。
罗强兴[2 3]等研究显示,青年脑卒中病人男性居多,约占73.0%,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
遗传因素:Lee[4]研究显示,家族性卒中史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4项最常见危险因素之一。
贺美文[5]等研究调查显示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质代谢等相关基因的异常以及镰状细胞病、单基因遗传疾病等遗传高危因素者,会携带脑卒中易感基因。
王云霞[6]等研究显示有脑卒中家族史青年病人,会增加脑卒中发生率,其脑卒中发生率是无脑卒中家族史者的5.91倍。
2.可干预因素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被动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早期脑卒中临床表现,会对血管内皮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引起血管狭窄、梗阻,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尿酸血症:会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和血液粘度的增高,易形成血栓。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睡眠呼吸调节障碍性疾病的表现,也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脏病:如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等与脑卒中密切相关,心脏病极易导致心排出量减少,引起脑血流量灌注不足,从而引发血栓形成。
社区卒中单元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社区卒中单元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黄银娟邓秋兰潘素兰何丽霞叶文玲宁辉黄鳞茜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卒中单元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
方法:将南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社区卒中单元模式指导下的家庭康复组(简称康复组)40例,由社区护士按“社区卒中单元指导家庭康复训练+文体疗法+心理支持”方案实施干预;对照组40例为传统的家庭照顾,不施加干预。
结果:康复组在干预3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水平、患者及家属对社区护士的满意度在6个月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卒中单元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支持状况,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脑卒中;社区;卒中单元;康复护理;精神卫生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19.012脑卒中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据2008年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已经成为国民第1位的死因[1]。
随着对脑卒中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已大幅度下降,但是存活者的致残率超过80%[2]。
脑卒中后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降低,已成为当今老龄化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让脑卒中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重建身心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自我照顾能力是其最终的康复目的[3]。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2月 2012年1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社区卒中单元模式进行家庭康复。
纳入标准:(1)80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经头颅螺旋CT或核磁共振(MRI)证实确诊为脑卒中。
(2)有肢体功能障碍。
(3)作者单位: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宁市西乡塘区北湖南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银娟:女,大专,主管护师有抑郁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2 3・
少、 住 院时 间缩 短 、 花费医疗费用少 , 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 , 提 高生存率 , 使 生 活质 量得 到 了 提 高 。
[ J ] .C h i n J D i g D i s , 2 0 0 5 , 6 : 1 1 9—1 2 1
[ 4 ] 周平红 , 姚礼庆 , 陈巍 峰 , 等 .内镜 黏膜 下 剥 离 术 治 疗 胃 巨 大 平
坦病变 [ J ] .中华 消 化 杂 志 , 2 0 0 7 , 2 7 ( 9 ) : 6 0 4— 6 0 7 [ 5 ] 施新 岗, 李兆 申, 徐丹凤 , 等 .内镜 黏膜 下 剥 离 术 治 疗 早 期 胃癌
易耐受 , 可以根据病变 的部位 、 大小、 形 状 和 组 织 类 型 制 定 合 理的个体化治疗方 案 , 既能 保 证 肿 瘤 的 彻 底 切 除 , 又 能 最 大 限 度地保 留正常 组织 及 其 功 能 , 同一 患 者 可接 受 多次 E S D 治
疗, 同时一次也可 以进行 多部位 治疗 。E S D 技 术 的 迅 速 发 展
d o o s c o p i a Di g e s t i v a , 2 0 0 4, 1 6: 7 0 3 —7 0 8
使 早 期 胃 肠 道 肿 瘤 的 内 镜 治 疗 成 为 可 能 。 出血 和 穿 孔 作 为
E S D 的 主 要并 发 症 , 在 手 术 过 程 中要 格 外 谨 慎 , 术 中 的少 量 出
[ 参 考 文 献 ]
[ 1 ] 王国清 .内镜 粘 膜 切 除 治 疗 癌 前 病 变 和 早 期 食 管 癌 [ J ] .医 学
研究杂志 , 2 0 0 6, 3 5 ( 9 ) : 3—5
[ 2 ] K u ma i K .I n d i c a t i o n o f e n d o s c o p i c s u b mu c o s a l d i s s e c t i o n f o r e a d y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i c a l c a n c e r :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 J ] .E n —
s e c t i o n o f e a r l y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 J ]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 2 0 0 6 , 4 1 ( 1 0 ) :
9 2 9 —9 4 2
通过对 3 2例 早 期 癌 、 异 型 增 生 患 者 行 内 镜 下 黏 膜 剥 离
血是很 常见的 , 有 时难 以 避免 , 关 键 如 何 避 免 难 以 控 制 的 出
血 , 在 剥 离 过 程 中要 有 意 识 地 发 现 显 露 的血 管 , 主 动 电凝 处 理
[ 3 ] O n o H.E n d o s c o p i c s u b mu c o s a l d i s s e c t i o n f o r e a r l y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注射 、 始终保持 足够厚 的液体垫 、 清 晰的剥 离视野 、 剥 离 层 次 始终 在黏膜下层 、 熟 知 剥 离 刀 具 性 能 是 预 防穿 孔 的 重 要 观 念 。 这其 中随时追加注射保 持厚 的液体 垫最 为重要 , 能 有 效 预 防
[ 6 ] 马丽 黎 , 陈世耀 , 周平红 , 等 .内镜 黏 膜 下 剥 离 术 治 疗 上 消 化 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 o d e r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4 J a n , 2 3 ( 3 )
病 灶 的初 步 评 价 [ J ] .中 华 消 化 内镜 杂 志 , 2 0 0 8 , 2 5 ( 1 0) : 5 2 9—
5 3 4
穿孔 , 随 着 器 械 的 改进 和 内镜 技 术 的进 步 , 穿孑 L 发 生 率 有 下 降
趋 势。
[ 7 ] G o t o d a T, Y a m a m o t o H, S o e t i k n o RM.E n d o s c o p i c s u b mu c o s a l d i s —
术, 术后采取优 质 护理 , 使 患 者手 术创 伤 小 、 痛苦 小 、 并 发 症
[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4—1 8
卒 中单 元 护理 模 式 对 青 年脑 卒 中患者 不 良情 绪及 疗 效 的 影 响
芮 雪, 吴淑 芳 , 周 芳 , 袁 丽英
( 江 苏省 江 阴市人 民 医院 , 江苏 江阴 2 1 4 4 0 0 )
[ J ] .中华 消 化 内镜 杂 志 , 2 0 0 8 , 2 5 ( 1 ) : 5 7 4— 5 7 7
这些血管 , 可预 防大的出血 , 充 分 的 黏 膜 下 注 射 也 可 降 低 出 血 的发 生 率 。 处 理 术 中 出血 时 , 一定要保持视野 的清晰 , 明确 出
血点后再 采用热凝止血 , 穿孔与操作密切相关 , 充 足 的黏 膜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