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5

合集下载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_课件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_课件

教材图2~4 我国洪涝分区 [图表展示]
[解图精要] 由图中图例及其文字说明可知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特 点。 ①从图例看,洪涝区分为四个等级——多洪涝区、次多 洪涝区、少洪涝区、最少洪涝区。 ②从图示看,我国洪涝灾害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 减少,其中南方地区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淮河流 域、海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 海地区是多洪涝区。
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 伏旱发生在7~8月,以东部更为严重,四川盆地西 部与北部是夏旱(5~6月)出现的高频区
(1)我国旱灾的主要成因是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旱灾 严重区在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地区。
(2)利用副高的分布和雨带的推移规律理解我国干旱形 成的降水因素。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广西于 2009 年 8 月至 2010 年 4 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下图。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我国的干旱灾害
次数
1.
时间
广
2.成因 (1)降水方面 ①降水量低于 平均值 。
②在季风气候区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长江以南地区 华北、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7、8月份 伏旱 . 春 旱、 春夏 连旱
冬春 连旱
③降水年际变化大。
(2)水资源方面: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水土资源的不 平衡。
活动2:观点一正确。它与人类破坏中上游植被有关; 观点二正确,它与人多地少、粮食需求增加以及人们对湖泊 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观点三正确,它与乱砍滥伐等 活动有关。观点四错误,它没有说明小流量造成大洪水的原 因。
活动3:小流量,高水位,持续时间长。
4.教材活动 【点拨】 认真分析图表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活动1:1990~1997年的水灾受灾和成灾规 模最大,1970~1979年的水灾受灾和成灾规模最小。 活动2:1998年我国水灾严重的地区主要发生在长江流 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 湘教版选修5

我国的干旱灾害 【自主学习】 1.特征 出现_次__数___多;持续_时__间___长;影响的范围广。 2.形成原因 (1)降水因素 降 (水 季的 节季 性节 易变 旱化 地区)① ② ③长 华 西江 北 南以 、 地南 东 区: 北 ::7_冬、 ___春春_8__月 _旱__连_份_和 旱_伏__春旱__夏_连旱
2.图解我国四大旱灾地区的成灾原因
【跟踪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 自然灾害中 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 50%左右。 材料二 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 西北干旱区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
解析:第(1)题,A 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这里春季气温回升快, 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B 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南丘陵地 区,因 7、8 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形成伏旱。第(2) 题,根据夏季风对我国影响的时空特点和规律,东部经济状 况进行分析。第(3)题,应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分析 减轻干旱灾害的措施。
【跟踪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 年 1 月 17 日夜间起一股冷空气开始影响新疆北部; 19~23 日,该股强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先后影响西北地区 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区。西 北地区和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了 8~12 ℃,部分地区 下降了 14~18 ℃。

【跟踪训练】 暴雨洪水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 灾害,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雨涝灾害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2)结合上图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雨涝区的时空分布规律。 (3)简述雨涝期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雨涝是由气象因素和地形因素综合影响而成 的。第(2)题,据图可总结出我国雨涝时空分布规律。第(3) 题,雨涝期一方面光热不足;另一方面破坏了土壤、水、气、 肥之间的协调关系。

地理选修五课件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地理选修五课件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西北等地区
寒潮的特点: 降温幅度大, 风力强,持续 时间长,影响
范围广
寒潮的危害:导 致农作物冻害, 影响交通和电力 供应,引发疾病
和事故
我国台风的分布和特点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浙 江等地
台风的形成与海洋温度、大气 压力、地球自转等因素有关
台风的特点包括:风力强、雨 量大、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
重损失
暴雨:引发洪水、泥 石流等自然灾害
交通中断:影响交通、 通讯等基础设施,导致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5
如何应对干旱、洪涝、 寒潮与台风
应对干旱的措施
节约用水:减少不必 要的用水,提高水资 源利用率
雨水收集:利用雨水 收集系统,收集雨水 用于灌溉和日常生活
节水灌溉:采用滴灌、 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灌溉效率
寒潮的影响和危害
寒潮对交通的影响:可能导 致道路结冰,影响交通出行
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可能导致 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收入
寒潮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导致感 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影响人
们的健康
寒潮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导致 能源消耗增加,影响经济运行
台风的影响和危害
强风:破坏建筑物、 树木、农作物等
风暴潮:导致沿海地 区海水倒灌,造成严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风速 条件,一般需要风速达到 15m/s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湿度 条件,一般需要湿度达到 70%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气压 条件,一般需要气压达到 980hPa以上。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 形条件,一般需要地形较 为平坦,有利于台风的形 成和发展。
04
干旱、洪涝、寒潮与台 风的影响和危害
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提高城市内涝治理能力。

2015高中地理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同步课件 湘教版选修5

2015高中地理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同步课件 湘教版选修5

5~10 多发季节: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常发生在每年的_______ 3. 7~9月 最多。 月 ,尤以________ ___ 菲律宾以东 洋面向___ 西移动, 入侵路径:①西移路径:从___________ 4. 南海 ,在我国_____ 广东 、_____ 海南 沿海或越南沿海登陆。 进入_____ 菲律宾以东 洋面向_____ 西北 方向移动,穿过 ②西北路径:从___________ 福建 、 _____ 台湾岛 琉球群岛 ,在我国_____ 浙江 和_____ 江苏 沿海 ______或_________
我国洪涝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如东南沿海、长江中
下游、黄淮地区和华北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既与自然原 因有关,如降水、流域、地形等;也与人为原因有关,如 人类活动对气候、河流、地形等的改造等。 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难以到达,因此降水
量少,难以形成洪涝。
3. 教材P46“图2-11 台风(侧面)构造示意” 提示:由图可以看出,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按其结构和 带来的天气分为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三部分。
台风中心是台风眼,气流下沉,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旋
涡风雨区,盛行强烈的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浓厚的云层, 出现狂风暴雨,风力常常在12级以上,是台风天气最恶劣
的区域,即台11年9月15日,记者从重庆水利局获悉,
今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造成我市东北部和中西部 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干旱,造成重庆市29个区县的 280万亩农作物受旱,75.2万人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旱情总体上与2006年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相当。
尝试探究: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哪些类型? 提示:有旱涝、寒潮、台风、冰雹、暴雨等。
了解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
寒潮与台风的路径 掌握 四种气象灾害的分布与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危害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
②人口增加: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大。
【探究活动】

阅读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回 答问题:
城市名 齐齐哈尔 北京 延安 开封 苏州 南昌 汉口 4—5月 0.43 0.54 0.44 0.47 0.27 0.26 0.27 7—8月 0.21 0.31 0.31 0.35 0.38 0.43 0.56 全年 0.14 0.26 0.18 0.20 0.16 0.16 0.19
台风的形成
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
27°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 的热带气旋。台风是产生在太平洋上,从它 的位置来说,经常产生在北纬5~20度的热带。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向 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为顺时针向中 心辐合的大旋涡。
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3.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 增强?
(2)读出我国干旱灾害的严重区。
我国的旱灾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华北旱
灾区、华南和西南旱灾区、长江中下游旱 灾区和东北旱灾区。l951一l988年间出现 旱灾频次都在20次以上。
我国各地干旱形成原因: (1)降水:
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
分区 旱灾类型 东北 春旱,春 华北 夏连旱 旱灾成因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雨季还未来临, 农作物需水量大。 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
【思考活动】
如何应对干旱灾害? 1、因地制宜地实行农林牧相结合地农业结构, 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 2、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作物。 3、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 耕作制度。 4、加强宣传教育,培养人们的节水意识,防治水污染。
5、跨流域调水。

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洪水灾害(讲义)

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洪水灾害(讲义)

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洪水灾害(讲义)3. 雨涝(1)分布:我国特大洪水点位主要分布在我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其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4. 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5. 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对灾情有着“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关系,才能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

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典例精析】例题(高考新课标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地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思路导航:结合材料和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居民点位于河流下游谷地河边,由江南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可推出该居民点易遭受洪灾的原因为: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

居民点地处谷地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暴雨时流水在谷地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由于该居民点地处河流下游谷地河边,所以要避免洪灾影响只能迁往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若不迁走只能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答案:原因: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

居民点地处谷地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暴雨时流水在谷地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2019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湘教版选修5

2019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课件湘教版选修5

答案:(1)暴雨主要分布于华北、陕南和陕甘交界地区且局部形成 洪涝灾害;南方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区持续高温伏旱天气;旱灾 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福建、台湾受到台风侵袭。 (2)华北地区:8 月我国东部雨带推进到本地区,夏季风与冷空气相 遇,在此形成强烈降水,并造成洪涝灾害。 南方地区:因雨带北移,本地区此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中心气流 下沉,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干燥,因此出现高温伏旱天气。 (3)加强旱灾(西南季风活动强度变化的)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 适当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增加耐旱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强农业 投入,发展节水型农业,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答两点即可)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
抗洪救灾。据此回答 1~2 题。
1.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
①支流多 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③流域内落差小
④气候异常 ⑤暴雨频繁 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⑦河
道弯曲狭窄 ⑧湖泊淤积
A.②③④⑥⑦ C.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⑦⑧ D.②③④⑦⑧
2.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二 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
地区 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北干旱区
春雨 11 9.8 22 32
夏雨 43 73 45 29
秋雨 39 13 18 10
冬雨 7 4.2 15 29
(1)简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教材问题提示] P35 活动提示 从图 2-2 可以看出,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在华 北平原中部,这里 1951~1988 年这段时期内,干旱等效频度在 40 次 以上,是全国最高的。华北平原在春季时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雨 季还未来临,而农耕已经开始、农作物正在生长,加上人口稠密等原 因造成春旱严重,是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 P36~37 活动提示 1.降水相对变率的大小反映了干旱程度的轻 重。降水相对变率越大,干旱程度越重,如北京、汉口。降水相对变 率越小,干旱程度越轻,如苏州、南昌。 2.东北平原由于降水出现在 6~9 月份,易出现春夏连旱;华北 平原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出现在 6~9 月,易出现 春旱。 3.江南丘陵梅雨过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出现伏旱。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36页PPT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36页PPT

分析:西南五省旱灾的原因?
西南五省旱灾的原因:
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不断地向南扩 散,并长时间滞留在我国偏东大部 份地区上空,导致来自印度洋的暖 湿气流不能正常循环进入中国西南 ,因此,云贵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 严重干旱。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为什么?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我国旱灾具有哪些特征?我国旱灾严重 的地区在哪里?
我国旱灾的特征
• 出现次数多 • 持续时间长 • 影响范围广 • 华北地区的旱灾最严重
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华北东部和西部地区旱灾最严重的原因:
• 降水因素 • 水资源因素 • 社会经济因素
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寒潮是怎样形成的。
当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的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 就与南方的低压形成气压梯度,如果遇上有利于冷空气南下的大气环流
1、概念: 2、发生时间: 冬半年
3、主要特点: 入侵我国的寒潮具有降温快、 温度低、来 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 广的特点。
• 华南地区夏秋旱。 • 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
夏旱和秋旱次之。
通过阅读,了解以下内容:
①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旱灾严重的国家。
②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 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
思考:
1、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小 高水低位、大高流12量处。
33000
轻于 98年
② 关 发201洪, 达9 水人 ,偏小灾口损害越失的密就大严集可重 , 能高程 致 越度 灾 严小与 的 重区 可 。5域 能处性的越人1大口32;、0经经十严济济分重越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中下游地区1958~1961年连续4年干旱,农业减产;
1966~1968年连续3年干旱;l951~1980年我国华北地区 出现春夏连旱和伏秋连旱的年份有14次。
我国干旱灾害的基本特征 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涝灾害的 发生,但干旱的受灾面积总是大于洪涝的受灾面 积。尽管是l991年发生了严重水灾的情况下,但 这一年全国旱灾面积仍高于水灾面积。干旱的发 生次数总是多于洪涝,并且干旱的连续性往往使 旱情加剧,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 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 根本原因 地区分布 我国的干旱灾害在时空分布上是不均衡的。
我国的旱灾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华北 旱灾区、华南和西南旱灾区、长江中下 游旱灾区和东北旱灾区。l951一l988年 间出现旱灾频次都在20次以上。
【探究活动】
阅读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回 答问题:
城市名 齐齐哈尔 北京 延安 开封 苏州 南昌 汉口 4—5月 0.43 0.54 0.44 0.47 0.27 0.26 0.27 7—8月 0.21 0.31 0.31 0.35 0.38 0.43 0.56 全年 0.14 0.26 0.18 0.20 0.16 0.16 0.19
干旱灾害多与干旱气候直接相关,但干旱 灾害仅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吗? 干旱灾害不仅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生,在湿润、 半湿润气候区也有干旱灾害发生,并且由于那里人口稠密、 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受到偶发性干旱的影响时,就会形 成重大的灾情,是我国旱灾严重的地区。
(3)读出我国干旱灾害的严重区。
资料l:1981--2001年全国农业受灾面积波动情况图。
资料2: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在1951年 至l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
干旱次数占干旱和洪涝总次数的56%。
资料3: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是经常的,例如北 京地区在1471~1949年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有115次 是连年发生的。l637~1643年和l939~1945年干旱竟连续 7年之久。l949年以后,干旱仍有连年发生的现象,如长
【实践活动】
阅读“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图分组 讨论以下问题
(1)图中能反映出 来的我国干旱灾害的 特点有哪些?
出现频次高、影响范围 广。
(2)分析干旱灾害与干旱的区别。
气候意义上的干旱,是指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得多的一种气 候现象,但它不一定会造成灾害,主要用于大范围的气候 区划。 干旱灾害则是指某一具体时段内的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水 量显著偏少而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灾害的干旱。
结合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我国水资源分 布以及我国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干 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思考活动】
分区 旱灾类 型
旱灾成因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东北 华北
长江 以南 西Βιβλιοθήκη 地区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阅读】阅读课本39页材料“1998年长江流域的 雨情”, 分析:暴雨的时空组合特点
3.根据上述的有关资料,从洪水水位和流 量、洪水的持续时间等方面,概括1998年 洞庭湖一带洪水的基本特征。
水位高、流量大、持续时间长。
【思考】
我国l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形成原因。
【图表分析】
阅读教材38页“20世纪我国发生的主要水 灾”表,分析我国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哪 些流域。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课件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GO)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GO) 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GO) 四、影响我国的台风 (GO)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阅读分析】阅读下列三则资料,总结我国干旱
灾害的基本特征、地区分布和形成原因。
观点一:正确。由于长江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 观点二:正确。由于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为解决人多地 少的矛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 力减小。 观点三:正确。由于人口增长,使耕地不足、薪柴不足,导致 大量植被的破坏。 观点四:正确。由于气候的异常,导致长时间持续暴雨成灾。
1. 表中降水相对变率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 2.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3.我国江南丘陵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点拨】
1.降水相对变率越大,说明降水的年际 变化越大,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大;降水 相对变率越小,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越 小,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小。 2.由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 相对变率表”可知,我国东北平原、华 北平原4—5月的降水相对变率大,可知 两地春季最易出现干旱。 3.我国江南丘陵7—8月的降水相对变率 大,可知该地盛夏季节最易出现伏旱。
1.读下面两图,比较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量 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水位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大、水位高,但二者不成正比。 1998年该段流量远低于历史最大流量,但其水位却一直居高不下, 多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可见,l998年该段的洪水灾害特点是: 小水量、高水位、大灾难。
2.1998年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小于历史最大流量,但 洪水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试判断下列观点是否 正确,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观点一: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观点二: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小。 观点三:植被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观点四:暴雨成灾,流量增大,水位抬升。
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珠江 流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 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阅读 “我国洪涝分区”图,找出我国洪涝灾害的 最严重地区和最少地区,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空 间分布特点。
【探究活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8年长江流域的水情 1998年长江流域相继遭受特大洪水,长江于流先后出 现8次洪峰,中游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多次超历史 最高水位。在19条主要支流中,有一些水丈站最大流量和 最高水位均超过实测历史记录。长江中下游超警戒水位时 间大多在57~96天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