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45张PPT)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39张PPT)

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
洋流分布模式图
图13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识记任务: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联系图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将景观与自然带进行匹配
E
120°E
A
5 4
3
B
2
1
D
C
思考:
120°E
D
从1到5植被类型
5
有何变化?
4
原因是什么?
3
C
2
各自然带的分布
规律如何?
1
(沿 方向延伸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上午9时52分21.8.1409:52August 14,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9时52分47秒09:52:4714 August 2021
银杏树——落叶乔木,喜欢肥沃的砂质土壤,阳光充足的隐蔽处。银杏生长较慢, 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名“公孙 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它与雪松,南洋松,金钱松一起,被称为世 界四大园林树木,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
4、赏析下列古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东西更替
主要 形成 基础
热量
水分
3、研究性学习
课 题:“选择xx树进行校园绿化的可行性研 究” 研究报告:1、请写出主要研究的内容或方面。
2、请简要说明选择理由。
1、棕榈树
备 选
2、胡杨树
树
种
3、樟 树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质课件(共63张PPT)

u B.
u C.
u D.
我国横断山区: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些现象该做何解释呢?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u 1 u ➢ u 2 ❖ ➢ u ➢➢
u 3 ➢ ➢
u ➢ u 5895 3 S u 30❖ u 590.6 35.4 u 30-35.4 -5.4
P61活动
u ❖
珠穆朗玛峰 北坡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寒带冰原带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u 1
纬度位置
不同区域
海陆位置
气温 气 植被
组合
代表性
降水 候 土壤
陆地自然带
带状分布
自然带的概念和命名:
① 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的 和 不同, 及其
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
和
,并在地球上呈
状分布,构成了自然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 温带 温带季
温带落 温带 温带落叶
温带荒漠带
洋性气 大陆 风气候
叶阔叶
阔叶林带
候
性气 亚热带
地中海 候 季风气
林带 亚热带常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气候
候
绿硬叶林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你能否记住了?
u ( ☺) ☺ (☺)
u
学以致用
u 1 ▪ ( )
A. B.B C. D.
u 2 , ( ) A. B. C. D.
C
u 3
B
A B
C D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42张PPT)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鲁教版必修一
峨山一中 刘艳萍
我的预习
• 下图表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
•
基础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
产生的原因是:
•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 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 2 3
从赤道到两 极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形成 影响 基础 因素
热 太阳 量 辐射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及特例
纬线延伸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 纬度更替 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
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从沿海到内陆 水 地带分异(经度 分 地带性) 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 (垂直地带性) 状况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鲁教版必修一
峨山一中 刘艳萍
我的预习
• 下图表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
•
基础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
产生的原因是:
•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 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 2 3
从赤道到两 极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形成 影响 基础 因素
热 太阳 量 辐射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及特例
纬线延伸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 纬度更替 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
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从沿海到内陆 水 地带分异(经度 分 地带性) 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 (垂直地带性) 状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质课件(共27张PPT)

A站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第一站)
依 次 更从 替低
纬 向 高 纬
热带荒漠带 (第三站)
热带草原带 (第二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四站地中海地区)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第五站)
极地苔原和冰原 (第七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 (第六站)
热带雨林带(第一站)
热带草原带(第二站) 热带荒漠带(第三站)
( A)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季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3-4的更替是以 热量 为基础的,3-5-6表示地 理环境从 沿海 向 内陆 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用斜线表示的区域属于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 该自然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
▲3、非地带性现象之一:
▲成因:①地处低纬度,全年高温; ②地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几内亚湾北部 是夏季盛行西南风)迎风坡,降水丰富;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 用。
▲非地带性现象之二:
(1)赤道通过的东非高原: ①地处低纬,全年高温;②夏季受赤道低压影 响,大气多对流运动,降水丰富;③冬季由于 海拔较高,气温偏低,大气对流减弱,降水稀 少;④由于海拔高,信风难以深入,降水稀少 。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四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什么景观?各地景观为何不同呢?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地域差异的概念及表现
概念: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 不同,这叫地域差异。 表现:各地的植被的差异。
2、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成因
地理 纬度位置 位置 海陆位置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第一站)
依 次 更从 替低
纬 向 高 纬
热带荒漠带 (第三站)
热带草原带 (第二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四站地中海地区)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第五站)
极地苔原和冰原 (第七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 (第六站)
热带雨林带(第一站)
热带草原带(第二站) 热带荒漠带(第三站)
( A)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季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3-4的更替是以 热量 为基础的,3-5-6表示地 理环境从 沿海 向 内陆 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用斜线表示的区域属于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 该自然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
▲3、非地带性现象之一:
▲成因:①地处低纬度,全年高温; ②地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几内亚湾北部 是夏季盛行西南风)迎风坡,降水丰富;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 用。
▲非地带性现象之二:
(1)赤道通过的东非高原: ①地处低纬,全年高温;②夏季受赤道低压影 响,大气多对流运动,降水丰富;③冬季由于 海拔较高,气温偏低,大气对流减弱,降水稀 少;④由于海拔高,信风难以深入,降水稀少 。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四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什么景观?各地景观为何不同呢?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地域差异的概念及表现
概念: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 不同,这叫地域差异。 表现:各地的植被的差异。
2、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成因
地理 纬度位置 位置 海陆位置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45张PPT)

高山灌木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
规律:各自然带从山麓到 山顶
随着高度的增加作有规律更替
基础:以水热状况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的山地, 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越复杂
这种分异规律称为垂直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从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到内陆 垂直地带性
森林景观
草原景观
沙漠景观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
我们可以发现,它是呈南北方 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大致与经 线方向平行的,这种地域分异规律, 我们也称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它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 内陆的地 域分异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经度
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基础:以 水分 的变化为基础
定义 南北更替 东西延伸
东西更替 南北延伸
沿海拔变化
图
பைடு நூலகம்
示
主要是由于纬度 主要是由于距 主要是由于海
成 位置引起的热量 海远近引起的 拔高度引起的
因
差异, 在高纬和 低纬地区表现得 明显
水份差异 在 中纬地区表现
水热变化,导 致自然带的更
明显
替、变化
1.地形状况。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 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例如,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而 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 沙漠,是因为安弟斯山脉阻隔西风深入, 使山脉东侧降水少,从而形成了干燥的巴 塔哥尼亚沙漠;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相同,分别具 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不同的气 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 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 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
规律:各自然带从山麓到 山顶
随着高度的增加作有规律更替
基础:以水热状况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的山地, 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越复杂
这种分异规律称为垂直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从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到内陆 垂直地带性
森林景观
草原景观
沙漠景观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
我们可以发现,它是呈南北方 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大致与经 线方向平行的,这种地域分异规律, 我们也称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它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 内陆的地 域分异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经度
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基础:以 水分 的变化为基础
定义 南北更替 东西延伸
东西更替 南北延伸
沿海拔变化
图
பைடு நூலகம்
示
主要是由于纬度 主要是由于距 主要是由于海
成 位置引起的热量 海远近引起的 拔高度引起的
因
差异, 在高纬和 低纬地区表现得 明显
水份差异 在 中纬地区表现
水热变化,导 致自然带的更
明显
替、变化
1.地形状况。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 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例如,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而 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 沙漠,是因为安弟斯山脉阻隔西风深入, 使山脉东侧降水少,从而形成了干燥的巴 塔哥尼亚沙漠;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相同,分别具 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不同的气 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 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 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40张PPT)

温
带 温带落叶?阔3叶林带
道 到
草
两
原
极
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的
地
热带荒漠带
域
热带季雨林带
分 异
热带?草原1 带
赤道
热带雨林带
【大班学习交流1】 比较从赤道到两极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 基础
影响 因素
自然带 分布规律
典型 地区
从赤道
水平 到两极 地域 (纬度
热量
太阳 辐射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的更替 水分减少
【小组合作探究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读图3—1—2“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观察北半球 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地区,自然带的更替方向, 延伸方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这体现了何 种地域分异规律?
依次出现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主要原因是距海越远,水分越少。
主要原因是水分 条件、热量状况及 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北
阴坡
(2)珠穆朗玛峰位于哪 个温度带?
南 位于亚热带地区。
阳坡
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
(3)北坡和南坡相比, 哪一坡自然带谱更丰富? 为什么?
南坡;
青藏高原
因为南坡的相对高差 更大、位于阳坡和迎 风坡,热量和水分更 充足。
北
青藏高原
(4)如果珠穆朗玛峰的 南 海拔高度降为4500米左
东 耕 西 牧
立 体 农 业
总 结 提 升:
陆地上不同地区的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 域特征,而且这种差异性是绝对的。但是陆 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又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这种规律表现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 当然还有一些与上述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 象,我们称为非地带性现象,使得自然环境 更为复杂。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42张PPT)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
5.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自 然 带 ①→② 的 变 化 , 体 现 了 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 律,自然带③→④的更替主要由于 自然环境中________条件的变化而 引起。 (2) 在 自 然 带 ① 、 ② 、 ③ 、 ④ 中 , 名称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填 写数字)
不考虑迎风坡与背风坡
迎风坡 降水多 雪线较低
考虑迎风坡与背风坡
迁移应用
赏识下列古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析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 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 异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思考? 甘肃省月牙泉的存在属于哪一种地 带性分异规律呢?
非地带性分异
原因:地形、海陆分布、洋流、地下水等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广阔,从沿海向内陆,水分 差异大,所以自然带分异表现得很明显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沿直线CD反映了陆地环境 _从__赤__道__到__两__极___地域分异规律,决定这一 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_热__量___,这种
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_太__阳__辐__射__的__纬_ 度差异 的影响而产生的。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水分 (2)①③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鲁教版必修一 3.1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共42张PPT)

-13-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1-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探究一 探究二
首页
Z 自主预习 H合作学习 D当堂检测
INZHIDAOXUE
EZUO XUEXI
ANGTANG JIANCE
名师精讲 1.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对应关系 自然带形成与分布受气候的影响,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 布有明显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6-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 二
首页
Z 自主预习 H合作学习 D当堂检测
INZHIDAOXUE
EZUO XUEXI
ANGTANG JIANCE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
名称 从赤道到 两极的地 域分异 从沿海到 内陆的地 域分异 特点 成因 自然带大致与纬线平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 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 递减;水分条件也有重要影 北方向更替 响 自然带表现出平行于海 海陆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向 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 内陆逐渐减少 岸方向更替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1-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首页
Z 自主预习 H合作学习 D当堂检测
I ZHU YU XI
EZUO XUEXI
ANGTANG JIANCE
课
标 阐 释
激
趣 诱 思
1.知道陆地环境存 在显著的空间分 异,能够说出不同 地区的自然带 2.结合不同地区的 案例学习,说出自 然带分布的规律 及影响因素 3.据图说出非地带 性分异现象及影 响因素
-10-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61活动
• 说出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坡和北坡的自然 带类型及其分布的差异
珠穆朗玛峰
北坡
南坡
珠穆朗玛峰 北坡
南坡
• 珠穆朗玛峰南坡垂直自然带较北坡丰富,同 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南坡较北坡低。
非地带性现象
• 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 响,表现出与上述规律不符合的现象
• 海陆分布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半球地带性规律很明显, 南半球相应的纬度缺失。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 绿洲
形成原因 安第斯山脉阻挡水汽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理想状态地带性分布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 入内陆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 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东部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 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
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 部的热带雨林带
(A)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热带季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 5、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是干燥的巴
塔哥尼亚沙漠,其主要成因是( B )
• A.热量因素的影响 • B.地形阻挡水汽 • C.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 D.洋流因素的影响
N
S
高山草甸 针叶林带 针阔混交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 “两个”形成因素——纬度因素和海陆位置
• “四”个构成因素——水热状况及其组合 (即气候)、植被、土状分布
• 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所以 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寒带苔原原带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安第斯山脉阻挡水汽
热带雨林带 热带
荒漠 带
实际分布自然现象
南美大陆西岸 30S~300S之间狭长的
热带荒漠带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 成温带荒漠带
(巴塔哥尼亚沙漠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呈 现热带草原景观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 热带雨林带
南回归线附近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 带雨林带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 叶林带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程标准要求
• 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垂直 自然带图”,归纳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 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 分异规律。
北京 香港
假若现在乘坐京九铁路从香港九 龙北上到北京, 谈谈从香港到 北京气温上的变化,为什么?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 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 气温较高; 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 阳高度角小,气温较低.
此影响下,看到窗外的自然 景观(植被)有何变化?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 1、陆地自然带的含义
纬度位置
不同区域
海陆位置
气温 气
组合
降水 候
植被
代表性
土壤
陆地自然带
带状分布
• 自然带的概念由“242”三部分组成:
白居易诗词《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我国横断山区: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些现象该做何解释呢?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1) 概念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 有规律的更替现象。
• (2)形成的主要原因:水分条件、热量状 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 海拔高度变化,水热状况不同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它 体现了气候、植被、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 在空间上的规律性,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 分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 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概念
水平地域分异指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 的地域分异。
分类
水平地域分异
热带雨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极地冰原带
5
两极
寒带苔原带
4
亚寒带针叶林带
3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
热带雨林景观
赤道
南
北
方
东西方向延伸
向 更
替
• 2、对照图3-1-2和2-4-1,对比世界陆地自 然带分布图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分析 自然带的分布和气候类型分布之间的联系。
2、世界上典型气候类型 所对应的自然带
冰原气候
冰原带
苔原气候
苔原带
北极圈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 温带 温带季
温带落 温带 温带落叶
洋性气 大陆 风气候
候
性气 亚热带
地中海 候 季风气
叶阔叶
温 带
林带 荒
亚热带常
漠 带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气候
候
绿硬叶林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气
北回归线 热带荒漠带
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 2、地理环境具有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向地域
分异规律,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C )
A.气候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 3、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 B )
A.庐山
B.乞力马扎罗山
C.花果山
D.太行山
• 4、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自然带是
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 没有陆地分布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 地下水丰富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
{ { 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
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
学以致用
• 1、因纬度不同产生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是( B )
从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到内陆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沿经线(南 北)方向更 替
• 自然带与纬 线基本平行
赤道
• A.产生原因
• 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 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
• B.热量带的形成
• 受热量的控制,形成了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 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热量带:热带、温带、寒 带。
• B.自然带的形成
• 受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自然带表现出平 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的地域分异规律。
受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自然带表现出 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 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 C.这种地域分异主要受水分条件控制,在 中纬大陆地区表现的比较明显。
该山地可能位于 温带 (温度带)。 该山地的阳坡为 北 (南、北)坡, 它可能位于 南 (南、北)半球。 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
`
• C.热量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也有重要影响
沿东西方向 延伸,南北 方向更替
寒带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景观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40N
荒漠
草原
森林
• 沿纬线(东西)方向更替 • 自然带与经线平行
• A.产生原因
• 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 度及相对高度有关。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 越丰富。
• 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更明显 • 乞力马扎罗山 (海拔5895米,3 °S) • 问:假设乞力马扎罗山山麓的温度是30度,求乞
力马扎罗山顶的温度
• 5900×0.6=35.4 • 30-35.4= -5.4
• 地形起伏 新疆天山山麓地带的绿洲(该地区按地带性 规律应是温带荒漠景观,但是高山冰雪融水使 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新疆天山山 麓地带的绿 洲(该地区 按地带性规 律应是温带 荒漠景观)
• 洋流
• 南美大陆太平洋沿 岸的荒漠带就是受 到寒流的影响。它 不符合水平地域分 异规律和垂直地域 分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