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选修一第六课时 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导学案doc
高中生物 6.1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课件 中图版选修1

深度剖析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
程,样品分子的带电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都 会影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分子的变性温度 无关,故正确答案选D项。 答案 D
归纳提升 蛋白质的分离方法及相关原理比较: 方法 原理
凝胶色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谱法 根据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 电泳法 大小、形状的不同进行分离
(
)。
C.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包括带电颗粒的性质、电场强 度、溶液的pH等
D.电泳支持物有滤纸、大分子凝胶、醋酸纤维薄膜等
解析 现象。 电泳是指带电颗粒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
答案
B
2.电泳过程中,什么样的分子迁移速度最快 A.纤维状、大分子 B.纤维状、小分子
(
)。
C.球状、大分子
解析
D.球状、小分子
2.电泳技术 (1)概念 氨基 和_____ 羧基 ,是_____ 两性 电解质,在一 蛋白质含有游离的_____ pH条件下带有电荷,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 定___ 相反 的电极方向移动,这就是电泳现象。 荷_____
(2)原理
越多 ,移动_____ 越快 ;电荷数相同时, 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_____ 相对分子质量_____越小 ,移动_____越快 。 (3)结果
接触皮肤,但在具有自由基团体系时就能聚合。引发自由
基团的方法有化学法和光化学法两种。采用不同浓度的 Acr、Bis、Ap、TEMED使之聚合,产生不同孔径的凝胶。
因此,可按分离物质的大小、形状来选择凝胶浓度。
(2)电泳结果
不同的蛋白质的混合溶液,在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会 在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每一种带纹可能就是一种蛋白 质。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说课稿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包括蛋白质的性质、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原理等。
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详细阐述了如何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质,并进行分离和纯化。
教材内容条理清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实践机会。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对于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此外,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
(2)掌握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操作过程和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2、教学难点(1)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操作。
(2)电泳法中各种试剂的作用和操作要点。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验设计方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教学设计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是《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5.3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中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纯化等基本知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凝胶电泳的实验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血红蛋白分离与纯化”实验不仅是学习血红蛋白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而且也是进一步掌握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学情分析】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对蛋白质有了一定的了解,“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体验从复杂细胞混合物体系中提取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方法,虽然操作难度较大,但原理清晰,动手机会较多,学习兴趣很高。
学生有必修“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学生在进行实验前还是能大概了解影响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因素的,再者经过老师的指导,实验能取得良好的结果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从血液中提取蛋白质的原理与方法。
2.说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凝胶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观点。
2.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血液中提取蛋白质;凝胶电泳分离纯化蛋白质。
【教学难点】样品预处理,色谱柱的装柱,纯化分离操作。
四、实验实施准备【教师准备】1.分组。
学生按学科能力的强中弱平均分组,各组尽量平衡,各组自行分工,并由实验员统一安排实验过程。
2.实验材料:血液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离心机、研磨器、透析袋、电泳仪等。
试剂:20mmol/L磷酸缓冲液(pH为8.6)、蒸馏水、聚丙烯酸铵、生理盐水、5%醋酸水溶液等。
【学生准备】1.预习实验“蛋白质分离纯化”,了解蛋白质的相关信息。
2.进行分组。
五、教学方法【教法】分析评价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六、教学媒体黑板、多媒体七、课时安排两个课时(80min)一个课时用来讲述理论部分知识:样品处理与色谱柱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原理与方法;另一课时用来进行实验。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21页
2. 盐析 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大量高浓度强
电解质盐如硫酸铵、氯化钠、硫酸钠等, 可破坏蛋质分子表面水化层,中和它们电 荷,因而使蛋白质沉淀析出,这种现象称 为盐析。
而低浓度盐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中,会 造成蛋白质溶解度增加,该现象称为盐溶。
盐析机理:破坏蛋白质水化膜,中和表面 净电荷。
灵敏度高,能检测1微克蛋白,重复性好。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48页
蛋白质纯度判定
各种层析单峰,电泳单带,双向电泳单点, 末端氨基酸测定一个,溶解度曲线单转折。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49页
盐溶盐溶—盐析
• 等电点沉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Cl后沉淀 溶解—盐溶
• 原因?
分子在等电点时,相互吸引,聚合沉淀,加入少
许盐离子后破坏了这种吸引力,使分子分散,溶
于水中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9页
盐析 盐析((NH4)2SO4)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硫酸铵后蛋白质 会沉淀析出
• 原因?
蛋白质脱去水化层而聚集沉淀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46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Ⅱ
3.Folin-酚法(Lowry法) 蛋白质中酪氨酸或半胱氨酸,能与Folin-酚试
剂起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500nm比 色测定。
Folin-酚试剂配制比较复杂。 4.BCA法
蛋白质还原Cu2 +成Cu+,与4,4’-二羧基-2,2’-二 喹啉(BCA)形成配合物,显紫色,比色测定。
到达最高值。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13页
三、蛋白质分离纯化普通标准
总目标:增加制品纯度或比活 1.前处理:因动/植物/细菌而异 2.粗分级分离:采取盐析/等电点沉淀/有 机溶剂分级分离等方法 3.细分级分离:采取凝胶过滤、离子交换 层析、吸附层析以及亲和层析等 4.结晶
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1 6.1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_教案设计1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教学目标】1.知道蛋白质分离和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2.能进行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3.尝试提取和检测牛奶中的酪蛋白。
4.尝试卵清蛋白的分离。
【教学重难点】1.知道蛋白质分离和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2.能进行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教学过程】一、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1.将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加以分离,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甚至是单一种类的蛋白质。
2.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
其中,电泳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
二、电泳技术及分离蛋白质的原理1.电泳现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
电泳常用的支持物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由此而来的技术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的原理:(1)蛋白质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pH条件下带有电荷。
(2)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移动得越快;电荷数相同时,分子量越小,则移动越快。
(3)不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在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会在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
每一种带纹可能就是一种蛋白质。
将这些带纹一个一个地剪下来,分别予以洗脱,然后对洗脱液中的蛋白质做进一步的分离。
如果待测洗脱液不能再分离,则这个带纹中很可能含有一种单纯蛋白质。
如果待测洗脱液还能再分离,则这个带纹中含有多种蛋白质,需要作进一步分离,直至提纯。
三、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新鲜血液在体外凝固后,会析出清亮的淡黄色液体——血清。
血清中含有丙种球蛋白、凝集素等多种蛋白质。
2.过程:(1)点样:取新制血清与蔗糖溶液及溴酚蓝指示剂等体积混匀后,小心加到电泳样品槽的胶面上。
(2)电泳。
(3)染色:取出凝胶,放入质量分数为0.05%的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中。
染色与固定同时进行,使染色液没过胶板,染色30min。
(4)脱色:用体积分数为7%的醋酸溶液浸泡漂洗数次,每隔1~2h更换脱色液,直至底色脱净,背景清晰。
(5)制干胶板:将已脱色的凝胶板放在保存液中浸泡3~4h,然后放在两层透气玻璃纸中间,自然干燥即可获得血清蛋白的电泳谱带。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设计6: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案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课题目标1.知识目标a.说出从血液中初步获取血红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b.说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
c.说出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力目标运用凝胶色谱法对血红蛋白进行分离纯化。
3.情感目标通过运用凝胶色谱法对血红蛋白进行分离纯化,锻炼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课题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
三、课题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
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展示课题背景,导入课题目标。
课题背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以及多种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人类跨入了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时代。
对蛋白质的研究与应用,首先需要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质。
因此,从复杂的细胞混合物中提取、分离高纯度的蛋白质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经常要做的工作。
课题目标1.说出从血液中初步获取血红蛋白的原理和方法;2.说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3.说出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运用凝胶色谱法对血红蛋白进行分离纯化。
阅读、倾听。
情景导入本节目标。
环节二:讲授新一、基础知识(一)蛋白质提取与分离的依据引导学生回忆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指出其是蛋白质提取与分回忆、思考、回答。
说出蛋白质提课离的依据。
1.分子的形状、大小2.电荷性质和多少3.溶解度4.吸附性质 5.对其他分子亲和力(二)方法及原理概述蛋白质分离的两种常用方法和原理,再分别详细讲解。
凝胶色谱法: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电泳法:根据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的不同分离蛋白质1.凝胶色谱法(1)材料:凝胶展示图解,讲解种类和特点。
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
(2)原理:指导学生观察教材图5-13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讲解分离过程。
步骤:混合物上柱→洗脱→大分子流动快、小分子流动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原理: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中图版选修一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学案

第一节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翦因fl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接^息讣扣 一、 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包括离心技术、 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
其中电 泳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
二、 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的原理1. 蛋白质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 pH 条件下带 有电荷。
2. 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
3 •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移动得越快;电荷数相同时,分子量越小_ 移动越快。
三、 结果分析不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经过同一电场电泳后,会在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 每种带纹可能就是一种蛋白质。
四、 “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活动程序1. 点样:取新制血清5微升、质量浓度为0.4克/毫升的蔗糖溶液和质量分 数为0.1%的溴酚蓝指示剂等体积混匀后,用微量加样器吸取 5卩样品加到电泳 样品槽的胶面上。
2. 电泳。
3. 染色:用质量分数为0.05%的考马斯亮蓝R 250染色液对凝胶进行染色。
4•脱色:用体积分数为7%的醋酸溶液对凝胶板进行浸泡漂洗,至底色脱净。
5 .制干胶板:将已脱色的凝胶板放在保存液中浸泡 3 h 〜4 h 后,放在两层»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 技术透气的玻璃纸中间自然干燥。
疑难问题卡片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刃合作探究•重难疑点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ZHONGNANTUPO 突破^-----------一、蛋白质分离提纯的方法1.蛋白质分离的基本过程破碎细胞抽提(粗制品) 纯化蛋白质2.破碎细胞的方法在分离与纯化蛋白质之前,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使蛋白质呈溶解状态释放出来:通常先将生物组织进行机械破碎,再根据细胞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破碎细胞方法(常用的有研磨法、超声波法、酶解法)。
3.抽提细胞破碎后,各种蛋白质被释放出来,再根据蛋白质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溶剂进行抽提。
4.纯化(1)原理:纯化主要是指根据蛋白质之间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在分子大小、溶解度大小、所带电荷的多少、吸附性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的。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实验技术学习教案

第5页/共66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五分。
4. 等电点
等电点(pI)是蛋白质上净电荷为零时的pH 值,由蛋白质上带正、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 数目和滴定曲线所决定。
第6页/共66页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五分。
5. 电荷分布 电荷的氨基酸可均匀地分布于蛋白质的 表面,亦可成簇地分布,使某一区域带 强的正电荷而另一区域带强负电荷。这 种非随机的电荷分布可用来通过离子交 换层析来分离蛋白质。
第12页/共66页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五分。
第二节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
一般步骤
(一)前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粗分级 (三)细分级
动物材料应先剔除结缔组织和 脂肪组织; 种子材料应先去壳甚至去种 皮以免受单宁等物质的污染 ,油料种子最好先用低沸点 的有机溶剂如乙醚等脱脂。
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 适当的方法,将组织和细胞 破碎。动物组织和细胞可用
胶体颗粒通过密度梯度超离心示意图
以Au 纳米颗粒的分离的效果
第25页/共66页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五分。
3.凝胶层析
又叫分子筛层析。
分子筛是具有三维空间
网状结构的物质,有天然的,
也可人工合成。根据网孔不同
可制成不同规格。
具备条件:1惰性,2水不溶性, 3能高度水化。
常用分子筛:
gradien滴t加样)品
离 心 管
蔗糖浓度
第23页/共66页
蔗糖密度梯度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四十五分。
密度梯度离心
滴加样品
塑料离心管
分
4%
子 量
8%
由 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时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课标要求】:本课题通过尝试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使学生能够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运用这些技术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知识:尝识从血液中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能力:体验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严格要求,注意按照操作提示进行相关步骤学习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一些基本技术情感: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学习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学习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课前导学】一、制备蛋白质的粗制品组织破碎_______________细胞破碎_______________酸性蛋白质:_______________蛋白质抽提水溶性蛋白质:_______________脂溶性蛋白质:_______________去除固体杂质______________蛋白质粗制品:可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还可能混有许多小分子化合物二、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原理:根据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的大小、溶解度的大小、所带电荷的多少,吸附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行的。
2、方法:⑴透析法:其原理是___________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透过_____________。
⑵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_________,使得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从而达到分离出不同种类蛋白质的目的。
⑶电泳法①概念: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②影响泳动速度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分子直径_________,越接近于____形,所带净电荷_______,泳动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③常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电泳。
常用的支持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④实例——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原理】血清中含有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在pH为8.6的环境中均带负电荷,且所带电荷的多少不同,所以在电场中泳动的速度也不同,因此通过电泳可将血清蛋白分离纯化。
经染色后可计算出各蛋白质含量的百分数。
【步骤】1、配制试剂:巴比妥缓冲液、染色液、漂洗液、透明液2、架滤纸桥:一端与支架前沿________,另一端_______缓冲液内。
3、浸泡薄膜:(1)用_______夹取醋酸纤维薄膜:为何不用手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_______面用笔做上记号。
4、点样:(1)取出薄膜,吸去多余的液体,但不能吸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铺在玻璃板上,______________朝下。
(3)在薄膜的______面,距离薄膜一端_____cm 处点样。
5、平悬薄膜:(1)用________夹取薄膜(2)点样端平贴在电泳槽________支架的“滤纸桥”,上,另一端平贴于_______,呈______状态。
(3) _____________朝上,6、实施电泳:(1)实施电泳时电泳槽盖应该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三.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1.原理: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
(2)凝胶材料: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
2.分离过程:混合物上柱→洗脱→大分子流动快、小分子流动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洗脱:从色谱柱上端不断注入缓冲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动。
3.缓冲溶液(1)原理: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调节酸和盐的用量,可配制不同pH的缓冲液。
(2)缓冲液作用: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
4.血红蛋白的分离与纯化(一)基础知识准备:1、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一般步骤?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的鉴定2、血液的成分?(二)提取与分离的过程1.选材:可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来分离血红蛋白。
2.分离血细胞:500r/min离心2min,获取下层红色血细胞3.洗涤红细胞:试剂:生理盐水目的: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4、血红蛋白的释放将洗涤好的红细胞倒入烧杯中,加蒸馏水到原血液的体积,再加40%体积的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10min。
在蒸馏水和甲苯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5、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用滤纸过滤,除去脂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4、透析:除去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中的缓冲液。
5、凝胶色谱分离蛋白质【讨论】1、正确的加样操作?2、在纯化血红蛋白的整个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什么?3、与其他蛋白质相比,血红蛋白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对你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有什么意义?【典例反馈】1、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 )A 、根据蛋白质分子与凝胶的亲和力的大小B 、根据蛋白质分子质量的大小C 、根据蛋白质所带净电荷的多少D 、根据蛋白质溶解度的大小2、凝胶色谱法是分离蛋白质分子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但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可以用此方法进行分离。
能分离的蛋白质分子之间必须( )A 、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B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但都是相对分子量较大的分子C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但都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D 、具有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3、下列各项中,一般不影响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的分离度的是( )A 、层析柱高B 、层析柱的直径C 、缓冲溶液D 、样品的分布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分子量大的蛋白质 ( )A 、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B 、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快C 、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慢D 、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5、洗涤红细胞时,分离所用的方法是( )A 、低速长时间离心B 、低速短时间离心C 、高速长时间离心D 、高速短时间离心6、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蛋白质洗脱出来的顺序是( )①调节缓冲液面:打开下端出口,使柱内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关闭出口②滴加透析过的样品:用吸管吸1ml 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滴加样品时,吸管管口贴着管壁环绕移动加样,同时注意不要破坏凝胶面。
③样品渗入凝胶床: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
④洗脱:小心加入pH 为7的20mmol/l 的磷酸缓冲液到适当高度,连接缓冲液洗脱瓶,打开下端出口进行洗脱。
⑤收集: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ml 一试管,连续收集。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③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的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①③7、分离血红蛋白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 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溶液分为四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B、第二层为红色透明层,含血红蛋白C、第三层为暗红色沉淀物,含未破裂的细胞D、第四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沉淀物8、凝胶色谱分离法分离蛋白质时,凝胶的种类较多,但其作用的共同点是()A、改变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的路径B、吸附一部分蛋白质,从而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C、将酶或细胞固定在凝胶中D、与蛋白质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移动速度【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凝胶色谱法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A分子的大小B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C带电荷的多少D溶解度2.缓冲液的作用是:在一定范围内,抵制外界的影响来维持()基本不变。
()A温度 B pH C渗透压D氧气浓度3.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的电极移动。
()A相同B相反C相对D相向4.哺乳动物和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中的()与氧气的运输有关。
()A血红蛋白B肌红蛋白C肌动蛋白D肌球蛋白5.血液由血浆和各种血细胞组成,其中()的含量最多。
()A白细胞B血小板C红细胞D淋巴细胞6.为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血剂()A. NaClB.甲苯C.蒸馏水D.柠檬酸钠7.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第3层()A无色透明的甲苯层B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C血红蛋白的水溶液D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二.非选择题8.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以及、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9、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混合液离心后可看到试管中的液体分为4层:第一层为______,第二层为______固体,是______的沉淀层,第三层是______液体,是______的水溶液,第四层是其他杂质的______沉淀物。
10、红细胞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或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度可分为四步:___ ___、____ __、____ __和____ __。
(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上所述的过程即是样品处理,它包括___ __、___ ___、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可以经过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
①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①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血红蛋白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特点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有什么意义?第六课时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课前导学】机械破碎(剪碎)研磨、超声波、酶解法等稀碱性溶液中性缓冲液(透析液)有机溶剂离心二、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2、⑴蛋白质半透膜⑵离心速率分子大小、密度⑶①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②电场强度、溶液的pH、带电颗粒的性质越小球形越多③支持物醋酸纤维薄膜滤纸大分子凝胶【步骤】3、(1)镊子防止手上的蛋白质污染醋酸纤维薄膜(2)光泽4、(1)保持湿润才能有利于缓冲液在电泳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2)有记号的一面(3)无光2~35、(1)镊子(2) 负极正极绷直(3) 有标记的一面6、盖上由于醋酸纤维膜吸水量较低,因此必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电泳,以免过多过度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