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作满江红的典故
2024版满江红岳飞ppt课件

刻画英雄形象
词中通过刻画岳飞这一英 雄形象,展现出其忠诚、 勇猛、无畏的精神风貌。
抒发壮志豪情
全词抒发了词人精忠报国 的壮志豪情,激励着一代 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爱国情怀
词中流露出词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感人至深。
悲愤之情
面对国家的危亡和民族的耻辱,词 人充满了悲愤之情,这种情感在词 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怀、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作用。
社会活动中《满江红》传唱度调查
大众传唱度
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投票等方式,了解《满江红》在大众中的传 唱度和受欢迎程度。
文艺演出与传媒推广
在各类文艺演出、电视节目、网络平台上积极推广《满江红》, 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公共场所播放
在公共交通工具、广场等公共场所播放《满江红》,让更多人接 触到这首经典之作。
3
追求真理和正义 岳飞坚持真理和正义,不屈服于权势和金钱的诱 惑,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对后世影响及现实意义
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岳飞的事迹和精神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 斗。
现实意义和价值
在当今社会,岳飞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它提醒我们要始终保持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为 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岳飞精神也告诉我们要坚守信仰、追求真理和正义,做一个有道 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和弘扬岳飞精神
学习岳飞事迹与精神
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影视作品等途径, 了解岳飞的事迹和精神内涵。
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 服务活动,培养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参与
《满江红 怒发冲冠》解析及释义

《满江红·怒发冲冠》解析及释义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一首词作,被广泛认为是岳飞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为核心,表现了岳飞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并表达出他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怒发冲冠”,形象地描绘出岳飞愤怒至极的情绪状态。
接下来的“凭阑处、潇潇雨歇”则描绘出了一幅雨后的景象,以此作为背景,更突出了岳飞的孤独和凄凉。
抬望天空,仰天长啸,其情绪激昂,壮志满怀。
岳飞抒写了自己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于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以及对于国家朝廷的赤胆忠心。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两句词揭示了岳飞虽然已有三十年的功名,但这些功名在他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他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收复失地,统一祖国。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警示人们要抓紧时间为国家建功立业,不要等到老了只能空悲切。
最后的“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更是将岳飞对国家的忧虑和愤怒推向高潮。
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奋发的精神。
《满江红·怒发冲冠》充分展现了岳飞的英勇无畏和深沉的爱国情怀,是他一生为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而努力奋斗的真实写照。
解析岳飞《满江红》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爱国情怀

解析岳飞《满江红》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爱国情怀引言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赞誉的将领,他为了祖国的繁荣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岳飞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达。
本文将分析岳飞的两首词《满江红》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探讨其中所展现的爱国情怀。
岳飞与《满江红》岳飞的生平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岳飞的生平。
岳飞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以其出众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闻名于世。
岳飞率领士兵多次击败金国的侵略,并在迎战金兵时以少胜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在北宋政权内部的斗争中,岳飞被诬陷通敌,最终被杀害。
尽管如此,岳飞依然被人们视为民族英雄,他的作品《满江红》更是被广为传诵。
《满江红》的背景《满江红》是岳飞在被囚禁期间创作的词作。
在这首词中,岳飞以雄浑激昂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无畏。
这首词中充满了爱国情怀,也反映了岳飞对国家的理想和对民众的关怀。
爱国情怀的表达在《满江红》中,岳飞通过描述自己被囚禁的境遇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他以“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同时,他也用“船到江心血未冷,千帆过尽已成空”来形容自己的无奈与失落。
这些描写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祖国的挚爱。
此外,岳飞在词中还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
他表达了他与人民众志成城的决心,并承诺在取得胜利后将恢复国家的繁荣。
这些内容进一步突显了岳飞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
岳飞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背景除了《满江红》,岳飞还创作了许多其他词曲。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首词是岳飞在战争中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的作品。
对家人的思念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岳飞表达了他在战场上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他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来表达自己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岳飞词两首《满江红》《小重山》

唉!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 在秦桧和他老婆的跪像前边,还有这么一副对联,是用这 两个坏蛋互相埋怨、对骂的口气写的,更有意思:
• 唉!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 上联是用秦桧的口气写的: • “唉!我本来就是个没人心的东西,可身边要是有个好媳
3、结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有什么深层的意思?
既表达了胜利的信心,也表明了对 朝廷和皇帝的忠诚。
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 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 意又形象。
下片: 表现了岳
飞对“还我河 山”的决心和 信心。
小结
这首词抒写作者渴望为国杀敌 立功的情怀和抱负,表达了对敌人 的无比愤怒和仇恨,对雪耻复仇, 还我河山,重整乾坤,振兴宋朝充 满信心的壮志豪情,集中反映了当 时的时代精神。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定不要轻易地虚掷光阴,让黑发少
年变成白头老翁,到那时只能空有悲 伤凄切。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千古名句,既是作者自勉,又用 来激励抗金将士,明确指出,抗金不能再 等了,等到须发白了,就来不及了。这是 对坚持抗金救国的广大军民的巨大鼓舞和 鞭策。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二年,徽、钦二帝被掳北去,北
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 二十岁,首次从军,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 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 二战竹芦渡, 清水亭一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
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 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 生俘三百余,收复了大片国土,岳家军威名大 振。
岳飞词两首《满江红》《小重山》

靖康二年,徽、钦二帝被掳北去,北
宋从此灭亡的奇耻大辱,至今尚未洗
雪。臣子内心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其父宋徽宗, 得知金兵入侵的消息,吓的急忙将皇位传给太 子(钦宗),想南下避难。钦宗即位,改元靖 康。就在这一年底,金兵攻入,掠夺宋宫廷、 国库和民间的金银财帛后,于靖康二年四月俘 虏徽、钦二帝北撤,北宋自此灭亡。这就是岳 飞说的“靖康耻”。岳飞认为,靖康大耻至今 未雪,臣子之恨,何时泯灭?用反诘句,以加 强语气,表现了与敌人的仇恨不共戴天。
五是诬告岳飞的王俊,当时是受秦桧威逼利诱、 万般无奈之下诬告岳飞的,因为秦桧想以谋反 的罪名杀害岳飞,但需要岳飞部下有人告发, 所以就逼迫王俊作伪证。
白 铁 无 辜 铸 佞 臣
秦桧夫妇跪像
青 山 有 幸 埋 忠 骨
白 铁 无 辜 铸 佞 臣
青 山 有 幸 埋 忠 骨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登上高楼,在庭院的栏杆边,抬头远
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
的志愿,奋发图强的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回顾过去,自己虽已到了而立之年, 但对国家的贡献还很小很小,功名、 事业犹如尘土,微不足道。瞻望前程 , 北伐战争十分艰苦,任重而道远,尚 需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准备长期作 战,才能赢得最后胜利。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等待着从头收复了旧时山河的时候,
再朝拜皇帝(向皇帝献捷)。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此收尾,既表达 “精忠报国” 的 思想,同时也再次强调了收复失地的坚 定决心,情调激昂,感人肺腑。
问题探讨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 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词人为什么“怒发冲冠”,“仰 天长啸”,“壮怀激烈”?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中原沦陷,山河破碎, 二帝被掳,生灵涂炭,急于精忠报 国。
满江红是岳飞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满江红是岳飞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满江红这首诗作被认为是岳飞在1245年(南宋宝祐元年)第一次北伐金军的战斗中创作的。
当时,金朝统治者窝阔台多次派遣军队南下侵入南宋的领土,南宋政府陷入危机之中。
岳飞奋起抵抗,成为南宋抵抗金军的重要力量。
满江红这首诗作描绘了一幅英勇抗金的战斗场景,展现了岳飞对国家忠诚和爱国之情。
他以雄浑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金军侵略的愤怒和决心:“满江红飞矛迸、霜剑飞朔冰凝。
一声啸,动江山色变。
千里江山被冻结,狼奔豕突,急流回旋。
”这首诗作充满力量和激情,激励着民众奋起抗击外敌。
岳飞写满江红的时候正处于战争状态下,战斗环境十分艰苦。
他面临着强大而残暴的敌人,金军的步步紧逼带来了南宋朝廷的危机感。
岳飞和他的部队必须在外敌的包围中胜利出击,维护国家的领土和尊严。
满江红是岳飞在战斗中的体验和感受的真实写照,他把战场上的艰辛和残酷表达出来。
在这首诗中,岳飞表达出他坚持抗金的决心和信念,他誓死奋战到底,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保卫家园:“谁家子弟谁家郎,咸言圣主在天堂。
果敢西洋虏,勇用烈火炼明瓘。
”满江红这首诗作是岳飞的战斗宣言和号召,他希望通过这首诗鼓舞所有爱国之士,激发起他们对国家、民族的爱与责任感。
他将自己的战斗热情融入这首诗中,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来入侵者。
满江红诗中流露出的爱国情怀和对正义的追求,成为了岳飞形象的象征,激励了后人。
这首诗赋予了抗击外敌的斗志和勇气,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总之,满江红是岳飞在南宋末年抗金战斗中创作的一首激情磅礴的抗战诗作。
它描绘了岳飞的英勇形象和抗击外敌的决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之作,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正义和爱国精神。
古诗词常用典故

古诗词常用典故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融入了丰富的典故元素。
诗人们常常借用典故来传达情感、展示思想。
本文将介绍一些古诗词中常用的典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经典之作。
一、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其中借用了历史上的典故。
范仲淹在文章中描绘了楼上美景,同时也借用了典故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开篇,典故形容他对国家走向的担忧。
范仲淹称赞了楼上的美景,用以象征国家的繁荣。
他还借用了岳飞之死来表达忧虑。
这些典故的运用,让作品更加丰富深刻。
二、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作品,其中也运用了一些典故来衬托情感。
苏轼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借用了《诗经·月出》中的典故。
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苏轼在接下来的篇章中,借用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节,与自己的遭遇相呼应。
他也以“世情薄”来暗示时世的浮躁和不公。
这些典故和隐喻的巧妙运用,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七步诗《七步诗》是杜牧的作品,也用到了一些典故。
诗人以“煮豆燃豆萁”开篇,借用了《诗经·豳风·七月》的典故,诗人通过对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杜牧在诗中还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比喻人生的短暂如过眼云烟,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感。
他用简练而又形象的语言,将典故融入作品,使诗作更加抒情。
四、满江红《满江红》是文学家岳飞的作品,其中也借用了历史典故。
他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开篇,运用了《史记》中岳飞的典故。
岳飞是一位爱国将领,他抗击金兵的事迹很有传奇色彩。
岳飞以自己的经历和典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愿景。
他通过描写荡涤边疆的想象,向读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深情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总结:古诗词常常借用典故来衬托情感,传达思想和意境。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苏轼的《水调歌头》运用典故衬托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杜牧的《七步诗》借用典故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岳飞的《满江红》通过典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岳飞《满江红》课件pptx

诗中通过描绘自己抗击外敌、誓死卫国的决心和壮志,展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 风貌。
岳飞的忠君报国思想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符合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也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传承价值
《满江红》所表达的忠君报国 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传承价 值。
英勇善战的精神
岳飞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敢于胜利,他的这种精神品质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 们应该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担当和作为,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 量。
忠诚正直的品格
岳飞忠诚正直、廉洁奉公,他的这种品格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我们应该 始终保持一颗忠诚之心,坚守道德底线,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词中直接表达作者内心的激情和愤慨 ,情感真挚而强烈。
对比手法运用分析
景物对比
通过描绘江水的奔腾和山峰的静 谧等自然景物,形成强烈的视觉
对比。
情感对比
词中既有激昂的爱国之情,又有深 沉的忧国之思,情感起伏跌宕。
古今对比
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现实事件进行 对比,凸显了词的时代感和历史厚 重感。
音韵美感和节奏感
岳飞其他代表作品介绍
1 2
《小重山》
此词反映了飞在抗金过程中矛盾的心情,以及 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政策的愤懑。
《五岳祠盟记》
表达了岳飞尽忠报国的决心和收复失地的信心。
3
《题鄱阳龙居寺》
体现了岳飞在军旅之余的闲适生活和爱国情怀。
同时代相关诗词对比欣赏
陆游《金错刀行》
01
与岳飞的《满江红》一样,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飞作满江红的典故
导读:岳家军奉命讨伐流寇杨么,仅八日就平定杨么的二十万余军队。
平定杨么后准备进行二次北伐,就在出兵的前夕,岳飞家中传来了消息:母亲病危!
岳飞闻讯后,急忙着带着岳云连夜赶回老家,见到夫人李氏,着急著问:母亲怎么了?
李氏回说:只怕过不了今晚。
岳飞叹道:为何不早告诉我?!
李氏流着泪道:母亲一直不肯我告诉你!她说:这几年来好不容易将内乱平定,终于可北伐收复河山,怎可为个人的病痛干扰?
几天前母亲身体看起来颇硬朗,气色很好还做些针线活,怎知她老人家是为了怕家人担心偷偷用胭脂涂脸,明明疼得不行还勉强自己劳动,直到支持不住了才倒下来。
岳飞听了,不由得热泪盈眶跑到母亲房前,此时岳母姚氏正睡着,岳飞见状只得低声叫唤~这时姚氏已苏醒,握著岳飞的说:儿!你回来了,北伐的事准备得如何?
岳飞回道:孩儿不孝,未能及早回来侍奉娘亲。
姚氏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活到七十古稀之年已经够了,你只管完成北伐,迎回二圣就好!这不只是我的心愿,也是我大宋千万百姓的心愿啊!
岳飞说道:岳家军将士已准备就绪,只待命令就可北伐收复故土。
岳母刺字
姚氏回道:好!这才是我的好儿子,我只怕过不了今晚了! 你是否记得当年我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跟你说的那些话?!
岳飞回:孩儿记得~
姚氏道:做娘的只愿你做个忠臣,让家乡的人道:“好个安人,教子成名,尽忠报国,流芳百世!”你收复故土后将我安葬在家乡,我就含笑于九泉矣!
岳飞回:母亲放心!孩儿毕生以收复故土,迎回二圣为志。
姚氏这时缓缓地起身,抚著岳飞的脸庞,如同当年岳母刺字时送岳飞出家门的场景,手缓缓的指著天空,见着高悬北方的`天狼星(六郎星)说着:当年怀你时梦见佛祖座下的大鹏鸟降世下凡,就知你的使命不凡。
今日你已成材,你要随着天狼星的方向北走,像前朝镇守边关的杨六郎捍卫中原啊~~我的使命已了。
岳母回忆起当年为岳飞刺字的场景;岳飞想要从军报效国家,怎奈母亲年事已高,熟读诗书的岳飞明白“父母在不远行”的道理,所以内心十分犹豫。
母亲想告诉儿子自古忠孝难两全的道理,但又不善言辞,只得拿着绣花针忍痛在儿子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岳飞受母命后留下妻子照顾母亲,自己孤身一人投效当时的兵马大元帅,日后的宋高宗,就这样开始上演了一场“忠”的大戏。
接着岳母哼起了汤阴故里的歌曲小调,岳飞这时也低声吟唱,岳
云在旁见状也一同唱了起来,在岳飞父子激昂的歌声中,岳母姚氏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母丧后岳飞甚为悲痛,数日未进食,也因连日悲泣而眼疾复发终至难以领兵,岳飞将母亲的灵柩运到庐山附近安葬,并结庐在母亲墓旁准备守孝。
云雾庐山
岳飞与庐山有着特殊的缘分,他多次游历庐山并做诗词题赠庐山东林寺住持慧海和尚: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土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作赤松游。
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着力修。
句中“归休终作赤松游”似乎说明著表明在收复河山后,将学作古代仙人赤松子走入修炼,四处云游。
母丧后岳飞本想守丧三年但为高宗不允,只能带孝回军,绍兴六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伐,牛皋、杨再兴一马当先,势如破竹,兵临蔡州。
蔡州守将李成一见岳家军前来便避战不出,岳飞以奇计佯败而退,李成中计率兵来攻,于牛蹄涧遭岳家军伏击,全军覆没。
岳家军正准备兵进洛阳,但后援不济,朝廷又不肯支持,第二次北伐遂无疾而终只能率部驻防江州。
岳家军将士们在操练之余偶尔也会群聚一起吟诗作对,如同朝廷
中的文官及书院的院生们平时的娱乐并无二致。
一日秋雨绵绵,将士们在庭院中席地而坐吟词、写字自娱。
只见主帅岳飞沉默不语临池挥毫,振笔疾书,写完后凭栏远眺波澜壮阔的长江良久未发一语。
将士们前往岳飞的桌上看着刚写下的词句《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将士们开始传唱了起来,开始觉得慷慨激昂,然而唱到后半却低沉回味,有着出奇的平和,将士们异口同声的说道要将此曲作为岳家军的军歌,每逢行军作战或集队时都要传唱。
岳飞淡淡说道:吾正有此意,我都城临安在昔日春秋战国时期为吴国之都,吴国公子季札乃知音之士,他出使鲁国观故国圣乐时便知从乐中听出国之兴盛与衰亡,现我大宋要收复河山必要覆先王盛世之乐,因此我作《满江红》一词为引,也为我一生的志愿。
将士们均感同身受,因此随着主帅岳飞看着滚滚长江向东流逝,唱着《满江红》,之后唱到最后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只觉得内心平静无比,没有了在先期黄鹤楼的悲壮情绪,只感觉
无比的祥和宁静,却有着奋力精进的波澜壮阔。
不久后雨停了下来,夕阳升起,只见茫茫天际出现了如海市蜃楼般的仙境,其宫殿富丽堂皇,金光万射美妙绝伦,言语难以形容!!
此时唱着最后一句:朝天阙
心中有着无限向往,或许在完成北伐大业后,岳家军将士们也可随着主帅岳飞一同归隐田野,一同归往天上宫阙,那才是真正的家
上文是关于岳飞作满江红的典故,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