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产品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对象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公司生产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
三、检验设备和工具1. 检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测量仪器、试验设备、显微镜等。
2. 检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卡尺、量具、电子秤、试纸等。
四、检验流程1. 接收检验a. 检查产品包装完好性,确认是否有损坏。
b. 检查产品标识,包括型号、规格、批次号等是否齐全和清晰可辨。
c. 检查产品附带文件和说明书是否完整。
2. 外观检验a. 检查产品外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
b. 检查产品是否有划痕、变形、裂纹等表面缺陷。
c. 检查产品组装是否完整,是否有松动或者脱落现象。
3. 尺寸检验a. 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按照产品的尺寸要求进行测量。
b. 检查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4. 功能检验a.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
b. 检查产品的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开关、按钮、接口等是否灵便可用。
5. 物理性能检验a. 根据产品的物理性能要求,进行相应的测试,如耐压、耐磨、耐腐蚀等。
b. 检查产品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承载能力、耐用性等。
6. 包装检验a. 检查产品包装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b.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能够保护产品不受损坏。
7. 记录和报告a. 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等。
b. 根据检验结果生成检验报告,包括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
五、检验标准和要求1. 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检验。
2. 合格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和产品标准进行判定,符合标准的产品为合格品,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为不合格品。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1. 指导书目的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的成品检验作业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可以提高成品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降低产品质量问题的风险。
2. 检验范围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成品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性测试、材料检验等。
3. 检验设备和工具3.1 外观检查:使用放大镜、灯光、显微镜等设备进行外观检查。
3.2 尺寸测量:使用卡尺、游标卡尺、量规、显微镜测微目镜等设备进行尺寸测量。
3.3 功能性测试: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工具,如电子测试仪器、压力计、温度计等。
3.4 材料检验:使用显微镜、化学试剂、拉力测试机等设备进行材料检验。
4. 检验步骤4.1 外观检查:4.1.1 检查产品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
4.1.2 检查产品的颜色、纹理、图案等是否符合要求。
4.1.3 检查产品的标识、商标、批次号等是否清晰可见。
4.1.4 记录外观检查结果,如有不合格项,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2 尺寸测量:4.2.1 根据产品的尺寸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4.2.2 按照标准的测量方法进行尺寸测量。
4.2.3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如有不合格项,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3 功能性测试:4.3.1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工具。
4.3.2 按照标准的测试方法进行功能性测试。
4.3.3 记录测试结果,如有不合格项,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4 材料检验:4.4.1 根据产品的材料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4.4.2 进行材料的外观检查、化学成份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4.4.3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如有不合格项,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 检验记录和报告5.1 检验记录应包括检验日期、产品批次号、检验人员、检验设备和工具等信息。
5.2 检验报告应包括产品的检验结果、不合格项的详细描述、处理措施等信息。
产品检验指导书

产品检验指导书篇一:产品检验指导书篇二: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进厂的原材料及过程、产品等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直接用在本厂产品上的原材料、及产品、半成品进行检验。
3..职责:质量部负责对原材料及产品的验证及检验。
4(程序: 4.1原材料的检验4.1.1. 原材料采购进厂后~采购员按定货合同及相关采购文件~对实物规格、型号、等级、数量、重量等验证无误后~通知质检员进行检验。
4.1.2. 质检员核实交检内容和质量证件齐全后方可进行检验。
4.1.3. 检验和验证a) 对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进行检验。
b) 按国家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具体见《原材料检验卡》。
c) 质检员按照工艺文件进行检验~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4.2. 4.3. 楚。
4.3.2. 首检合格~质检员通知操作工继续生产。
4.3.3. 在首检合格的基础上~质检员和班组长人员应做好中间抽检~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把发现的质量问题向工人交待清楚。
质检员及时填写相关检验记录《不合格生产整改通知单》。
4.3.4. 经质检员检验出的不合格品应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经主管人员签字后方可回用。
4.3.5. 质检员按照产品加工工艺进行检验~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4.4.最终产品出厂检验4.4.1. 全性能检测委托检验,4.4.2. 本公司能进行检验的项目及时检测~结果填写在检验报告单上。
5. 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 记录不合格品处置过程产品检验4.2.1. 经检验和试验确定为不合格品的原辅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4.3.1. 操作工必须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质检员及时进行首件检验, 并将检验结果向操作者交待清篇三: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指导检验员正确操作程序~控制好产品质量。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白胎检验员的选瓷工序。
三、职责:检验员负责正确执行本作业指导。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1.进货检验1.1目的进货检验就是为了有效控制供方不合格品进入仓库,确保供方所提供的产品能满足公司及客户的质量要求。
1.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外购或委外加工的原材料、零部(配)件、半成品、成品的检验1.3职责负责供方物料的质量判定与质量状态的标识1.4作业程序1.4.1进货检验部分1、进货检验根据采购部下发的物资采购订单每周汇总表做好检验准备,准备好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卷尺,角度尺等)、工艺、零件图纸、检具及检验标准等;2、仓管员收到送货单后进行检验,根据送货单上的订单号,规格,核对产品是否正确。
核对无误后根据 MIL-STD-105E抽样标准进行抽样检验。
检验合格后在送货单上签字,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次日交质管部;3、产品经检验判定合格后须贴好合格标签,并做入库处理。
产品不合格须贴不合格标签,作退货或挑选处理,并立即开出《不合格品处理单》,经质管部长或以上领导审核签字后及时反馈供方、业务,检验员还须对退货的产品以及不良品挑选过程作好跟踪和验证;4、对于供方送检的新产品的首件,进货检验员要填写《首件检验表》交研发部门确认,最终由检验部门来判定该产品是否合格,确认后立即将确认结果传真供方。
5、各项记录要规范填写,数据要真实,特别是现象的描述要清晰、易懂,必要事可以用简图来描述。
1.5检验方法1.5.1外观检验:一般采取目测,手感,样板对照等;1.5.2尺寸规格检验:卡尺,卷尺,角度尺,千分尺,螺纹环规等;1.5.3承重测试:按指导书要求加载相应的重物作禁止和滚动测试;1.5.4组装测试:与配套的产品进行组装。
1.6检验项目1.6.1管材类1、依采购订单型号,规格与送货单核对,有无质保书;2、管材表面擦拭干净,检查表面有无焊道开裂、模具压痕及材质麻点、凹坑等,方管四处R角是否一致;3、检查尺寸是否正确,方管及圆管壁厚公差±0.05;4、管材直线度、平面度、扭曲度能否满足加工要求,公差范围参照《管材的质量要求》;5、表面要求无严重的划伤,无明显的麻点凹坑,无锈斑等;6、一般管材接头管≤2%, 如有特殊要求则不可有接头管;7、特殊管材类检查捆包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因保护不当导致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划伤。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而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则是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工作的重要文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作用。
一、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工作1.1 确定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应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1.2 制定检验流程:指导书应规定检验的具体流程,包括取样、检验方法、检验设备等。
1.3 确定检验人员职责:指导书应明确检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记录检验结果和处理意见2.1 记录检验结果:指导书应规定如何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待定等情况。
2.2 处理不合格品:指导书应明确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包括报废、返工、退货等措施。
2.3 提出改进建议:指导书应鼓励检验人员提出改进建议,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检验效率。
三、保证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1 定期校准设备:指导书应规定检验设备的定期校准程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保养设备维护:指导书应规定检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程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3 处理设备故障:指导书应明确处理设备故障的程序,确保检验工作不受影响。
四、培训检验人员的技能和素质4.1 提供培训计划:指导书应规定检验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4.2 提升技能水平:指导书应鼓励检验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检验水平。
4.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指导书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促进检验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五、持续改进检验工作流程5.1 定期评估检验效果:指导书应规定定期评估检验效果的程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5.2 收集反馈意见:指导书应鼓励检验人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改进检验工作流程。
5.3 加强内部沟通:指导书应促进内部沟通,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持续改进。
结论: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验工作的重要文件,通过明确检验标准、记录检验结果、保证设备可靠性、培训检验人员和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成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外观质量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成品检验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公司生产的成品,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
三、检验标准1. 技术指标检验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尺寸、分量、电气性能、力学性能等。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公司制定的标准。
2. 外观质量检验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表面平整度、颜色、标识、包装等。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目测、量测或者使用特定的检测仪器。
3. 安全性能检验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化学安全等。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实验室测试、抽样检测或者使用特定的安全检测设备。
四、检验流程1. 检验准备确定需要检验的成品批次和数量,准备好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标准样品。
2. 检验操作按照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记录检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3. 数据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如有不合格项,需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4. 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包括产品信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检验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
五、记录与保存所有的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应进行记录和保存,以备后续追溯和分析。
记录应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仪器和设备等相关信息。
六、质量改进根据检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调整生产工艺、优化设备配置、提升员工培训等。
七、培训与评估定期组织成品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评估,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能,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八、附录1. 参考标准:列出适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公司制定的标准。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成品检验工作而制定的文件,旨在确保成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本指导书包括成品检验的目的、范围、操作步骤、检验方法、记录要求等内容,旨在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成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二、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成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保证成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通过严格的成品检验,可以发现和排除潜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三、范围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成品的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
检验的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定检验所需的设备、工具和仪器,并进行校准和验证。
b. 准备检验样品和相关文件,包括产品规格、标准和检验记录表等。
2. 外观检查a. 检查成品外观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
b. 检查成品是否存在破损、变形、划痕等表面缺陷。
3. 尺寸测量a.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对成品的尺寸进行测量。
b. 比较测量结果与产品规格要求,判断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 功能测试a. 根据产品规格和标准,进行成品的功能测试,包括开关测试、电流测试、温度测试等。
b. 检查测试结果是否符合产品规格和标准要求。
5. 耐久性测试a. 对成品进行耐久性测试,摹拟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b. 检查产品在耐久性测试中是否浮现故障或者性能下降。
6. 检验记录a.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观察到的问题。
b. 检验记录应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信息。
五、检验方法根据不同的成品特点和检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查、测量仪器、功能测试设备等。
检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进行选择,并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记录要求检验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

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一、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检验,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作业的正常进行。
二、检验范围本次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2. 作业所采用的工具、材料和设备;3. 作业的操作流程和方法;4. 作业的标准和要求。
三、检验准备1. 检验人员的资格和培训要求;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对于常见的问题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2. 检验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根据具体的检验内容,选择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检验标准和要求;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明确检验的指标和评判标准,以确保检验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检验步骤1. 检验前准备工作;检验前要对检验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2. 开展实际检验工作;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逐项进行检验,检查作业的设计、工具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记录检验结果和问题;在检验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进行记录,并标明具体的情况和原因,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改进。
4. 提出评价和建议;根据检验结果和问题记录,对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期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五、检验结果的处理1. 不合格项的处理;对于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应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责令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2. 合格项的认定;对于符合检验标准和要求的项,应认定为合格,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归档。
六、检验报告1. 检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将检验过程中的整体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合格和不合格项目的比例、问题的类型和出现的频率等内容。
2. 问题的处理情况;对于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处理情况说明,包括整改的措施、责任人及整改进度等信息。
3. 改进和完善的建议;结合检验结果和问题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期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6±0.2,2.6±0.2
游标卡尺
2
座圈内径
φ16±0.2,φ5±0.2
游标卡尺、通止规
3
座圈孔深
2.6±0.2
G904+高度块
4
残磁
≤0.5mT
残磁仪
5
外观
无磕碰伤、料废、锈蚀
参照QC/WI-032。判定合格水平为零缺陷,即Ac=0,只有当样本中的所有项目均为合格时,才可判定该批为合格批。当样本中出现任一项目的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为不合格批。
D923内径校对环规
2
外径尺寸偏差及其变动量VDp
φ28(0/-0.016),0.012
φ44(0/-0.016),0.012
D913+比较仪+环规
3
总高尺寸偏差
14(+0.02/-0.25)
G904+高度块
4
装配倒角极限下偏差
0.3min
游标卡尺
5
各表面粗糙度
见图纸
粗糙度样板或轮廓仪
次要检验项目
1
检验指导书
检验指导书
指导书编号:WI-JYD-002制表:技质部
页码:第1页共1页
检验过程
成品检验
检验级别
出厂检验
零件编号
51102
(RA00014602A)
零件名称
非标推力球轴承
产品级别
P0
指导书类别
专用型
作业前准备
1.根据产品图纸明确产品检测技术要求。
2.准备所需工具及检测工具。检查是否完好。
3.根据标准件调整好检测工具。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质保单、保持器的图纸、检验单,套圈的图纸(沟道尺寸及公差)
作业前准备验证
1.进行试检验1~2件,核查检测系统的可用性(不作记录)。
产品特性控制要求
检验
类别
序
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关键检验项目
1
材料
质保单
2
硬度(HRC)
套圈60~65,钢球61~66
洛氏硬度计
3
金相组织
第1级~第4级
金相显微镜
主要检验项目
1
内径尺寸偏差及其变动量Vdp
φ15(0/-0.008),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