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入门第7-8次
基础写作——精选推荐

基础写作我们来看下⽬录吧。
▲第⼀章写作准备Ⅰ提⾼写作素质1、素质的内容:智能结构;⾮智能结构。
智能结构主要包括知识与能⼒,往往通过三条途径:学历;经历;阅历。
⾮智能结构主要是:⼈的思想品德以及兴趣;动机;意志等因素。
2、思想政治品德对写作的导向作⽤: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兴趣、动机、意志对写作的协同作⽤3、提⾼素质的途径:要提⾼思想理论⽔平;要⼴泛阅读,扩⼤阅历;要勤于内省,严于利⼰Ⅱ培养写作能⼒4、写作能⼒包含的内容:感知能⼒;思维能⼒;表达能⼒。
5、写作感知的特性:写作感知具有鲜明的⽬的性;写作感知具有较强的审美性。
6、思维能⼒概括为四个部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
7、抽象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往往采⽤下列三种⽅法:归纳与演绎相统⼀的⽅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法;历史与逻辑相⼀致的⽅法。
8、形象思维具有哪些特征:形象思维始终包含着作者的艺术情感;想象是形象思维最显著的特点;艺术概括和艺术虚构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式;概括富有特征的典型化⼈物。
9、艺术直觉的特征:整体性;独创性;模糊性10、表达能⼒:认字蓄词炼句是表达的基础;掌握五种表达⽅式(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11、记叙的要素:(六要素)事件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发⽣?发⽣的地点在哪⾥?什么⼈参与其中?起于什么原因?产⽣什么后果?——时间、地点、⼈物、事件、原因、结果叙述的⽅法:顺叙;倒叙;插叙记叙的类型:从详略上分——概括记叙,记叙具体;从线索上分——合叙,分叙。
记叙的特点:主要在于陈述的过程,不专注于静⽌的细节,不做⼤肆渲染,铺陈;不做形、声、⾊、味的直观刻画;⽽在于陈述说⼈、事、景、物的实在情况。
记叙的要求:条理要清楚;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动引⼈。
12、描写的类别:按对象分——⼈物描写(肖像、⾏动、语⾔、⼼理等描写),环境描写;按⽅法分——细描,⽩描;按描写⾓度分——正⾯描写,侧⾯描写;描写的写作要求:⽬的明确;突出特点;具体抒情。
写作基础入门知识

写作基础入门知识写作基础入门知识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谈八种具体方法,目的是帮助初涉写作的人尽快入门。
欢迎阅读了解写作基础入门知识。
一循序渐进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倘若想一锨掘出口深井,一锤打成把镰刀,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绝不现实的。
正确的态度和策略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
一是可以先从通知、公告、大事记等相对来说内容单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学起,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划、工作汇报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
在这方面,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幻想一鸣惊人。
二是可以先从办法、规定、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材料等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文体拓展。
因为前者便于借鉴成例,有较多可以省劲的地方,不像后者那样综合性较强,难以把握。
三是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
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知识和业务方面的优势,避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要是一开始就涉足陌生的领域,即使搜肠刮肚,也会无话可说,不仅于学习无益,反而可能会动摇学习写作的信心。
二照猫画虎所谓照猫画虎,就是套写和模仿。
小学生学写毛笔字,一般从临摹字帖开始,初学公文写作的人,也可以找范文来套写和模仿,在模仿中奥妙,摸索门道。
模仿多了,就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扔掉拐棍,自己行走了。
套写和模仿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适用于相对简单和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
如起草一个会议通知,往往就可以找一个原有的通知来套写,因为它只要把会议时间、地点、期限、内容和参加人员、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一般没有更多、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内容。
二是适用于相同的文体。
三是适用于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文稿。
套用和模仿,通常情况下主要着眼于文章的体例和结构,有时也套用文中的一些观点、素材和语言。
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之道或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写作。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7《____即景》作文范文5篇

【导语】《____即景》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同学们可以把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补充到题目中去,也可以把观察范围补充到题目中去,但所写内容必须是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大自然的景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7《____即景》作文范文:日落即景吃完晚饭,已是下午六点左右,我出了家门,欣赏落日余晖。
太阳已移向西边要落下了,但它似乎有些不舍,想把余光照耀在万物上,阳光照在我身上,暖洋洋的,感觉很舒服。
再放眼望去,太阳只剩下小半边脸了,火红火红的,多美啊!我不由地陶醉在其中,也不知为何,感觉太阳公公在笑眯眯地望着我。
那是一个红晕,从一点发散到四周,从红到浅红,到橙,到浅橙,渐渐的黄色到白色……我多么希望太阳能落得慢点啊!它仿佛听到了我的心声,下落的速度变慢了,好像停止下落了,像小学生背着一个沉重的书包,脚步变缓了许多,红光不再那么刺眼了,但太阳公公的脸庞还是红通通的,像喝醉了酒,像关公的脸庞。
不知不觉的,太阳只剩三分之一的脸还露在外面,这时,一只小鸟从太阳旁边飞过,真想用相机拍下这一风景,但遗憾的是,我离的太远,一瞬间它就飞走了……我看了看周围,树木花草静静地站在黄昏中,似乎也在欣赏黄昏美景,树叶本来是绿色的,但被红光一照,绿色都变成红色的了,那叶子看起来暖暖的。
我的目光又转向太阳,它竟然偷偷地“消失了”,它的余光也不见了,它为什么突然走得这么匆忙呢?2.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7《____即景》作文范文:雪中即景那天早上起来,我推开窗那一刻傻眼了,窗外的小树被勾了一圈白边,树枝变成银色的了。
房子上也落了一层薄雪,这个世界变得好美!这还是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呢!我兴奋的走出家门,眼前的一切更是让我着迷,漫天飞舞的雪花落在我的头发上、衣服上、脸上……我一点也没察觉到寒冷,我仰着脸看着大朵大朵的雪花从天而降,它们从灰白的天空中落下,像天女散花,雪花越来越大,越来越密,天空也显得更加苍茫了。
写作教程第二版(邹申)-unit 7

consequently, therefore, so, as a result, thus
it follows that, accordingly, hence, so that
By Pizza. C
Sample 1- of regulation
Effect-cause
Effects
Tiger’s power / beauty / mystery
Tigers privately kept as pets in Texas
Lots of undertrained tiger owners
By Pizza. C
Keys
By Pizza. C
/youyouwoxinlr
By Pizza. C
• Questions • 1. This paragraph is developed around the problem of “the lack of parking” complained about by US city residents. • 2. Single effect and multiple causes. In this way, the
How to choose right examples
Transitional phrases
By Pizza. C
Warm-up Activities
--- college students’ taking part-time jobs
1. short of pocket money 2. relieve financial burdens
By Pizza. C
基础写作

第一章 绪 论
写作的特点
实践性 “写”可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读—看—写—读—看—写的循环。
综合性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影响写作的因素很多,从素养上看有:
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语言以及天赋等;从能力上看:涉及观察、 感受、想象、理解、表现等;从知识上看: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 学、语言学、逻辑学、写作学等都应接触;
作品分析讨论(一)
由于校园太大,又是第一次来,刚走了几步就不知道东南 西北了。正在此时,我看到了几个戴红帽子的学长在给新生指路。 我赶忙上前寻找可以询问的对象,在人群中我看到一个斜戴红帽 的男生,他四处张望,左顾右盼似乎在寻找着可以帮助的人。我 立刻夹起包裹挤进了人群,好不容易才挤到了他跟前,刚要开口, 就看到他露出了和蔼的笑容,笑着说:“需要什么帮助吗?”我 也回应地笑了笑说:“不好意思,请问学生宿舍该走哪里啊?” 他抬头冥思了一下说:“算了,我刚好要回去,我带你走吧。” 我本来就对这儿不熟悉,就算他说了,我也未必能找到,如今有 个人要带路,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路上,他向我介绍了走过 的各个教学楼和校园设施。他的语言中总是带着一点温柔,让人 有种邻家大哥哥的感觉。因为他,让我对这陌生的学校又多了一 份好感。
◆
版
权
所 有
谈青
侵 权 必 究 ◆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 第五章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 第六章 新闻文体 第七章 文学文体 第八章 理论文体
第一章 绪 论
• 我们为什么需要写作
写作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一种方式。写作总 是与一定的个人和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的。
戈赟浩
作品分析讨论(二)
四年级写作基础

第一讲把段落写具体 (1)第二讲写出自己人的感受来 (6)第三讲按一定顺序写 (12)第一讲把段落写具体 (15)第二讲写出自己人的感受来 (21)第三讲按一定顺序写 (26)第四讲写好四季的景色 (32)第五讲写好参观游记 (39)第六讲学习描写场面 (46)第七讲会写一件事 (51)第八讲作文要写出新意 (57)第九讲续写显个性 (65)第一讲把段落写具体把文章写具休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作文难题。
有些同学的文章常常像记账一样,该说的都说了,就是说不透,说不具俸。
要把文章写具体,苜先要能够把句子写具降,把段落写具体?你能按要求,分别给下面的句子加一个词语,把句子写具体吗?(1)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
我把事情的经过( )地告诉了妈妈。
我把事情的经过( ).地告诉了妈妈。
我把事情的经过( )地告诉了妈妈。
(2)熊猫在吃竹子。
( )熊猫在吃竹子。
(什么样的)熊猫在( )吃竹子。
(什么地方)熊猫在( )吃竹子。
(怎样吃)熊猫在吃( )竹子。
(什么样的)如果把上面的四部分同时都加在一个句子中,这句话又变成什么样了呢?你能写下来吗?吃火锅。
重庆尹祖琴热情的服务员端来了一盆火锅汤,放在燃气灶上烧。
大约过了1 0分钟,深红色的火锅汤沸腾起来,姜、花椒、辣椒等调料在锅里“起舞”。
渐渐地,火锅那又麻、又辣、又鲜的香味熬出来了。
我使劲闻了闻,情不自禁地说:“真香啊,馋死我了!”爸爸用筷子蘸了点汤汁尝了尝,然后喜笑颜开地说:“这味道之香,简直无法形容!”我急忙把服务员刚端上来的菜肴一股脑地都倒进锅里,刚才还翻滚的汤一下子变得沉寂起来。
我克制着自己的食欲,耐心地等待着。
终于,火锅汤又泛起了波浪,只见那金灿灿的豆皮、红艳艳的腰花、银闪闪的鲫鱼,还有那绿油油的海带、白净净的黄喉……在沸腾的火锅里此起彼伏,看起来就像春天里绽开的五颜六色的花朵。
读后恩考:1.请你把描写火锅的有关句子用“——”画出来,再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初级写作技巧

初级写作技巧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在学校作文还是职场文件都需要用到。
良好的写作技巧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也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传达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级写作技巧,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1. 确定写作目的在开始写作之前,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要写一篇说明文、叙述文还是议论文,都要明确自己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给读者。
这有助于你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和选用适当的写作风格。
2. 进行构思和规划在动手写作之前,进行好构思和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先列出要点,然后按照逻辑次序进行排序,再用合适的词句补充完善。
这样可以保证文章层次清晰,思路流畅。
3. 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词汇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词汇是写作的基础。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长难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此外,还要注意词汇的准确性,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不确切的词汇,以免给读者造成困惑。
4. 注意语法和拼写语法和拼写是写作的基本素养。
请务必注意动词时态、主谓一致、冠词用法等基本语法规则。
在写作过程中,也要注意检查拼写错误,确保文章没有明显的拼写问题。
5. 避免啰嗦和重复写作时要避免啰嗦和重复。
尽量用简洁的语句表达,避免多次重复相同的信息。
通过修改、删减和重新组织句子,使文章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富。
6. 运用适当的过渡词语过渡词语在写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密,逻辑更加清晰。
在段落和句子之间使用适当的过渡词语,例如"然而"、"因此"、"另外"等,使文章段落之间的转换更加自然、流畅。
7. 确保段落结构合理一个段落通常只讨论一个主题或一个观点。
要确保段落的结构合理,主题清晰。
可以通过主题句和支持句来组织段落结构,主题句在段落的开头,用来引出本段要讨论的主题,而支持句在主题句之后,用来展开和解释主题。
8. 注重修饰和描写细节适当的修饰和描写细节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possible写作8部分写作8...

写作(7-8部分)第七部分不忘最后读一遍40分钟的写作,时间再紧,也要留出两三分钟的时间把文章通读一遍,进行必要的修改。
不要说我们初学写作的人,就是大作家写完一个章节或一部小说后都要反复读上几遍。
在限时、紧张的写作中,出现错误,尤其是语言上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把这些错误留在那里,不得到改正,就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
阅卷人虽然不大会按你文章中语言错误的累计数目进行扣分,但错误,尤其是一些幼稚的错误,会给阅卷人员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文章的分数。
那么修改应注意哪些方面呢?从结构方面来说:(1)看一看中心思想是不是突出?文章中有论述和材料是否都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如发现个别句子或例子游离于中心思想之外,甚至与中心思想发生冲突,就应把它从文章中去掉。
(2)看一看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是否连贯?衔接是否自然,或给人一种断裂、跳跃的感觉?如发现这种情况,就要加一个句子或一些词,或改变一下说法,以求文章的连贯。
但就修改来说,是主要还是放在语言上,即语法和词汇上。
以下各例中,a)表示错误的或不宜提倡的句子,b)表示正确的或值得模仿的句子。
1.动词谓语的时态是否有错例 1a) We college students had enough time to take a parttime job, no matter how busy we were ...b) We college students have enough time to take a parttime job, no matter how busy we are ...命题作文一般都是议论文,而写议论文一般都是用现在时态。
只有举例,提到过去的事才会用到过去时。
例 2a) Riding bicycles had more advantages than taking a bus.b) Riding bicycles had more advantages than taking a bus.考生中用过去时写作与他们教材课文体裁(大多为叙述文、说明文)和平时写作练习(大多写个人经历的故事)有关,也与他们过度概括有关,认为所有文章都用过去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就是同一事物它的特征也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处于静止不动的时候的状态和处于活动、变化时的状态就大不一样。因此,在观察时,要特别注意抓住对象的特征。例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三是以观察移位变化为序。
我们外出参观或游览,地点和线路经常变化,因而观察的顺序必然随参观游览的顺序而变化。如下面例段:
每人买了一枚火炬,燃着由洞口进去。门很小,只容一个人走,先向下有石级,越走越暗,火炬的光,不到五尺,照到头上,顾不到脚下,路潮而滑,煞是难走。我们五个人一串,你拉了我的手,我拉了他的衣服,一步一步地蹭着走。偶然举起火炬,向上一看,只见奇形怪状黑黝光滑的大石,石上不时还有一滴一滴的水滴下来,滴到颈项里,冰冷彻骨,要接连打两个寒噤。把火炬提起向远处一看,只见七高八低的石头,有的地方很深,黑洞洞的看不见底。大家静默无言地向下走了十几分钟,翻过一个很高的大石脊,忽然发现前面几线天光,越走越亮,路也越宽。只见头上四周,尽悬着一条一条然开朗,出洞的门,比入洞的门高大得几百倍。我先出洞,过一座小石桥,到对面山上,回看洞口,是一个高大的半圆形,一层层一条条的钟乳石,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排列着,有的像圆柱,有的像圆锥,有的像象鼻,有的像橡树杆,奇形怪状、五彩缤纷,真是瑰奇大观。他们几个人在洞里后出来,好像蚂蚁蠕蠕而行的样子,洞口之大,可想而知了。
二是以时间变化为序。如下段:
时间不容许人们多想,一阵狂风吹来,雷电接着从头顶掷下。顷刻间,一场可怕的冰雹倾泻下来。人们惊呼奔跑,躲入安全的地方。冰雹继续了两个小时之久,其间,有十多分钟,落地的冰雹大如小儿拳头,其中一颗有排球一般大,落在小李村,打穿饲养室的房顶,掉在蓄水的石槽里。冰雹过后,稀疏的雷雨未停,人们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像久住大森林的人,忽然被抛到陌生的戈壁滩似的,面对着眼前景象,简直不明白自己身在何方。
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固定位置观察还是移动位置观察,都不能机械套用,应根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针对观察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交叉使用。什么时候要运用固定位置的观察,什么时候要运用移动位置的观察,也要取决于你计划写的文章的体裁和中心思想的要求。不过,一般地说,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决定描写事物的顺序和层次的变化。
小黄巴儿狗从一堆烂柴堆里钻出来,汪汪地叫了两声,走近了一看,认出了小荣,它的两只前腿急忙搭在小荣身上。小荣把它抱起来,哭了,狗儿也像哭一样的唔唔叫个不停。
上述两段,一段写景,一段写动物,都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例段一,是对荷花的静态特征的观察和描写,具体地写出了荷叶的形状,荷花的姿态和香味;例段二,是对小黄狗动态特征的观察和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小黄狗和小荣见面时的动人情趣。
什么叫移位观察呢?还是先来看看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一个例段吧!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1000或是800人开个会,一定不觉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黑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密密的玉蜀黍林消失了,墨绿的棉田消失了,天空不见苍鹰飞旋,树头不闻燕雀鸣叫,田野里,也瞧不见野兔奔跑了,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瞬间,仿佛全从地面消失了。田野变得开阔而荒漠,村庄上空也豁然敞亮起来。光秃秃的树木,带着残断的杈桠,笔直地伸向天空。大地脱去浓艳的绿袍,换了一套坚硬的银灰色的冬装。
这个例段,以时间变化为序观察描写冰雹前、冰雹中、冰雹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田野村庄景色的变化。按时间的推移:顷刻间→两个小时→十多分钟→冰雹过后→顿时→一瞬间„„观察景物的变化,把下冰雹的全过程描写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
一只大芦花鸡正在伸着脖子叫唤,叫一声,抖着翅膀一跳,用它那尖嘴叼住一支大麦穗子,左一摇,右一甩,肥饱的麦粒儿就给抖落在地上,拣几个粒儿吃,又去叼另一支麦穗儿了,好像要把每一支麦穗儿什么味道都要尝一尝。
①这一段是写鸡的生活习性。作者是通过对______的观察和描写来写鸡的生活习性的。②段中运用了十个恰当的动词描写了鸡吃食的动作。请把这些动词找出来,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的一段描写。作者是按照他游览所经过的地方,所见到的不同事物进行观察的。游览顺序及观察角度是:在洞口抬头望(仰视)→走进去周围(环视)是石壁,抬头(仰视)是高高的石顶→洞内一团漆黑,„„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正视、环视、仰视)。我们把这种按照作者经过的地方(即移换位置)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叫移位观察。
巨才教育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卡号):年级:二升三第7课次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教师:陈园园
课题
写景训练一要学会观察与描写
授课时间:2014/7/11
备课时间:2014/7/10
教学目标
1.如何选择正确的观察位置。注意观察的顺序。
重点、难点
如何在描写时既抓住事物的动态特征,又抓住静态特征。
考点及考试要求
芦沟桥的建造极其美观。在桥的两头,有两对石兽,东边是一对狮子,西边是一对象,象征着大桥固若金汤,坚实无比。东端,还有两座石碑,一座是清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芦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另一座石碑记载了康熙三十七年重修芦沟桥的经过。桥的两端,还有精刻的华表,把芦沟桥点缀得分外美观,„„
这一段是写芦沟桥的雄伟壮观。作者按照桥的构造艺术结构,先从整体(长、宽)后到部分(桥孔——栏杆——碧柱——石狮)进行观察和描写,再从建造艺术的特点写桥的美观,也是按照结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给读者留下了桥的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作者按照入洞→洞中→出洞的游览顺序进行观察,按移位观察的顺序把山洞的奇景描写得非常具体细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四是以事物的结构为序。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观察的时候按事物的结构为顺序,依次进行观察,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如下段对芦沟桥的观察和描写:
芦沟桥全长260米,宽7.5米,共有11个孔,桥的两边,装饰有石雕栏杆,每边又各有碧柱140根,每根石柱上都雕刻有卧伏的石狮,殊形异态,各不相同。特别是小狮子,有的盘蹲在大狮子脚下,有的爬在大狮子背上,有的互相交头接耳,嬉戏耍闹,活龙活现,栩栩如生。„„
能够准确的观察出事物的特征。
教学内容
景物描写训练
写景训练一要学会观察与描写
作文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观察与描写。
同学们都知道,观察,就是用五官认真地察看、感受、体验周围的事物。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尝,用鼻子闻,用手摸,把那些不认识、不熟悉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姿态、结构、气味、滋味、声音、软硬、冷热等等,统统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认真的观察,有了这种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入微的体验,就有了丰富的、生动的描写材料。任何成功的描写,都必须有详尽深入的观察作基础。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
家长签字:___________
公园的条条小径都通喷水池。小径的尽头,沿着围墙是一条环行土道,道上安放着排排木椅和石桌、石凳,原来是为人们下棋、玩扑克准备的,可现在都变成了人们学习外语的场所。
本例段写的是喷水池及其周围的景色。
段中描写了盆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凳等八种景物。作者是以_______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的。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列各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完成段后的练习。
公园的中心是一个喷水池,池边呈梅花形,池台上放着一盆盆开得火红的“一串红”,池旁满是一盆盆粉红色的月季花和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桔。池中央一座假山石上面,是一个用绿绒做成的海豚。它嘴上顶着一个彩球,尾巴还调皮地向上翘着,好像在向大家炫耀自己的演技,一汪清水就从那尾巴尖上喷出„„
在日常生活中或有目的地参观游览中,一般都是采用固定观察或移位观察的方式。如下列例段:
清晨,宽广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教学大楼刚从晨雾中露出它那巍巍的身躯。一扇扇相继被打开的明亮的玻璃窗,在晨光照射下,像刚睡醒孩子的眼睛,调皮地一眨一眨的。操场上空无人影,只有两只高高的篮球架站在那里。
操场边那一排翠绿的冬青,长得郁郁葱葱,像一队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学校大楼。
眼前的花坛,开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月季花苞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令人喜爱。坛边是一圈小草,它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嫩。
这几个例段描写的是一个宁静的校园晨景。很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首先从上(仰视)到下(俯视)观察“教学大楼→玻璃窗→篮球架”;接着从远(远望)到近(近看)观察“操场那边的冬青→眼前的花坛”;再细看花坛里的月季花和环视“一圈小草”。这种以作者站立的地方为固定点,或仰视,或俯视,或远望,或近看,或环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叫它固定观察。
(2)按要求观察写话。
①以空间方位为序观察自己的教室,写一段话。
②以时间变化为序观察晴天晚霞的形状和颜色,写一段话。
③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写出它的动态特征和习性。
三、课后作业
完成布置的写段练习,每天采集三句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又如:
绿色湖面上,一支微微抖动着白色翅膀的小船,在润湿的微风中荡漾。那个样子,看上去显得很轻盈,很纤弱,就好像是投在水面上的一簇银色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