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修改)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

《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的手骨共有〔27〕块,脊柱由〔许多〕块骨组成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分成四局部:〔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骨骼具有〔支持运动〕、〔支撑身体〕、〔爱护脏器〕的作用。

2、骨即〔硬〕又〔结实〕,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具有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4、人体主要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关节常见的运动方法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6、关节的运动方法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髋关节7、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8、做手臂活动模型时,硬纸板代表的是〔骨头〕,绳子代表的是〔肌肉〕,铆钉代表是〔关节〕,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完成的。

9、、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0、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1、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2、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工程: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工程: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工程: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13、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4、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四年级下册科学素材资料 复习资料1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素材资料     复习资料1      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1、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骨骼有(支撑)、(保护)、(运动)的作用。

3、(关节)在骨与骨相连的地方。

常见的关节有铰链关节(膝关节);旋转关节(肘关节);鞍状关节(拇指关节);球状关节(肩关节)。

4、人体的肌肉共有(600)多块,占体重的(40%),肌肉的作用是(收缩)和(舒张)。

5、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可以增强(心肌)和(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人(肌肉)发达,收缩力强,体力充沛。

6、避免运动的时候受伤我们要做到:做好准备活动,做好防护措施,选择适合场地,遵守运动规则。

第二单元1、蚕的一生分为6个阶段:卵—蚁蚕—蜕皮—成蛹—蚕蛾—交配。

2、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3对足。

3、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时期(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抽丝)是养蚕织布的前提。

第三单元1、(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2、(运动速度)就是指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

他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

3、摆的快慢与(摆捶)的重量无关;与(摆角)的大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第四单元1、(力)是无形的,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它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力的单位是(牛顿)。

2、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弹性)。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弹力)。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叫(阻力)。

第五单元1、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2、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206〕骨,它共同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全身的骨分成四局部:〔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

4、骨〔又硬又〕,它可以〔生〕,不但能〔〕,能〔粗〕。

5、骨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胞〕。

6、骨骼具有〔运〕、〔支撑〕、〔保〕的作用。

7、骨与骨之能活的相地方叫做〔关〕。

8、人体主要关有:〔关〕、〔肩关〕、〔肘关〕、〔腕关〕、〔指关〕、〔关〕、〔膝关〕、〔踝关〕。

9、关常的型有:〔关〕、〔旋关〕、〔球状关〕。

10、关常的运方式有:〔屈伸〕、〔旋〕、〔既能屈伸又能旋〕。

11、关的运方式与相的关名称:(1〕屈伸:肘关、指关、膝关〔2〕旋:尺关〔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肩关、关〔下巴〕、关12、人体关有〔运〕和〔冲〕的作用。

13、要使我的身体起来,靠〔骨骼〕是不的,必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作都是由肌肉的〔收和舒〕〔骨〕、〔关〕而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上的肌肉是〔成〕在一起工作,一个〔收〕,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

18、体育运可以健我的〔骨骼〕和〔肌肉〕。

19、常运的好有:〔肌肉达〕、〔体力充分〕、〔改善柔性〕、〔更有耐力〕⋯20、各种体育运增体力、柔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增体力的运目:重、游泳。

增柔性的运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耐力的运目:羽毛球、自行、慢跑、游泳。

21、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和〔〕含量高的食品。

22、蛋白含量高的食品有:〔、、肉、蛋;豆、奶〕。

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

23、防运受的方法有:〔做好准活〕、〔穿戴保器具〕、〔使用〕。

第二元?养蚕?1、蚕卵是〔形〕的,呈〔淡灰色〕,中有些凹下去。

2、孵出的小蚕叫〔蚕〕,色黑黑的,像,只有〔两三毫米〕。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最新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最新 -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实验操作题实验一: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石棉网、三脚架。

实验设计:1、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度数填入到表格中,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次.4、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的过程,温度的变化是先快后慢。

实验二: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实验器材:红墨水、热水、冷水、带塞的玻璃瓶、细管。

实验设计:1、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烧瓶。

2、往烧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

3、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4、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位置。

5、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研究气体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实验器材:气球、水槽、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设计:1、把气球套在烧瓶口。

2、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3、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四: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实验设计:1、常温下,铁球能否刚好通过铁圈。

2、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

3、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五: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三脚架、冰块、温度计、秒表。

实验设计:1、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

2、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1分记录录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达到10℃为止。

实验结论:冰融化前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到0℃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0℃,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

2、骨骼具有(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重要组织)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5、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6、运动的速度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7、一个摆,摆锤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1)次.8、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

9、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10、刚孵出的小蚕叫(幼虫)。

11、蚕蛾的身体分为(3)部分,有(3)对足,它的触角是(羽状)形状的。

12、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3、使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14、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还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15、(地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

1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7、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8226;古道尔)。

18、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推论。

19、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20、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21、骨头中空的,里面的软物质叫(骨髓)。

2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23、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24、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恢复).25、肌肉除了同骨骼一起完成运动以外还能保护(骨骼)和(身体).26、以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为例,如果选汽车为参照物,则人(没动),如果选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则人(在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提纲一、骨骼与肌肉第一节1、人全身的骨骼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头、躯干、手臂和腿脚。

2、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

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骨骼是空心的)骨骼占了人身体重量的20%即占五分之一。

3、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坚硬又结实,(大腿骨比花岗石还硬)它是空心的,但有生命,它可以生长。

4、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

它能制造血细胞。

(即: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5、骨骼有哪些作用?(骨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支撑人的身体,支持运动,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6、一只手上的骨骼共有27块。

7、头骨保护人的大脑,脊柱、肋骨和胸骨保护人的内脏器官第二节1、骨头与骨头相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分别为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鞍状关节。

3、人体的关节按照能否活动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

4、人体的六大关节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自由活动关节膝关节。

6、最灵活的自由活动关节是球状关节,位于身体的肩部和髋部。

7、膝的弯曲和伸直是典型的铰链关节的功能。

8、拇指关节属于鞍状关节。

9、肘部的旋转关节允许前臂运动。

10、关节有什么作用?(有固定、连接小骨、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1、关节为什么可以自由转动?(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有旋转关节,如:手腕关节和踝关节。

能够自由转动就是旋转关节所起的作用。

)第三节1、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即占五分之二,骨骼占了20%即占五分之一。

2、肌肉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头颅肌、躯干肌、四肢肌。

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

4、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的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放松)。

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5、肌肉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枢纽,它是由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组成的。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修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修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修改)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骨骼1.人全身的骨骼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头、躯干、手臂和腿脚。

2.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3.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坚硬又结实,它可以生长。

4.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

它能制造血细胞。

(即: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5.骨骼有哪些作用?(骨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支撑人的身体、支持运动、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6.一只手上的骨头共有27块。

7.头骨保护人的大脑,脊柱、肋骨和胸骨保护人的内脏器官。

2.关节1、骨与骨之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分别为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3、人体的关节按照能否活动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

4、人体的主要的关节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自由活动关节是膝关节。

6、最灵活的自由活动关节是球状关节,位于身体的肩部和髋部。

7、膝的弯曲和伸直是典型的铰链关节的功能。

8、肘关节属于旋转关节。

9、关节有支持运动、缓冲等作用。

)3.肌肉1.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

2.肌肉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

4.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的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放松)。

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5.做一个膝关节的模型图中需要的材料有:木棒、木片、软管、气球皮。

6.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方法是摸。

7.不运动时,心肌、呼吸肌仍在工作。

4.骨骼、肌肉的保健1.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2.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肌肉更发达且收缩力强,体力充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骨骼1.人全身的骨骼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头、躯干、手臂和腿脚。

2.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3.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坚硬又结实,它可以生长。

4.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

它能制造血细胞。

(即: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5.骨骼有哪些作用?(骨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支撑人的身体、支持运动、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6.一只手上的骨头共有27块。

7.头骨保护人的大脑,脊柱、肋骨和胸骨保护人的内脏器官。

2.关节1、骨与骨之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分别为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3、人体的关节按照能否活动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

4、人体的主要的关节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自由活动关节是膝关节。

6、最灵活的自由活动关节是球状关节,位于身体的肩部和髋部。

7、膝的弯曲和伸直是典型的铰链关节的功能。

8、肘关节属于旋转关节。

9、关节有支持运动、缓冲等作用。

)3.肌肉1.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

2.肌肉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

4.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的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放松)。

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5.做一个膝关节的模型图中需要的材料有:木棒、木片、软管、气球皮。

6.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方法是摸。

7.不运动时,心肌、呼吸肌仍在工作。

4.骨骼、肌肉的保健1.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2.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肌肉更发达且收缩力强,体力充沛。

3.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如:体操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举重可以增强体力,跑步可以增强耐力,游泳运动可以增强体力、柔韧性,使人更有耐力。

(游泳属于全能运动)4. 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钙含量高的食品。

(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物有鱼、虾、肉、蛋、豆、奶类)5.怎样加强骨骼和肌肉的保健?(为了使我们的骨骼和肌肉更加强健,我们应该每天坚持合理的体育运动;合理的搭配营养,多吃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总之,要锻炼身体、丰富营养、注意安全。

)6.怎样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1、使用适当的保护性措施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5、不要让肌肉过于疲劳,运动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渐进。

)7.骨骼关节受伤怎样处理?(如果受了伤,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一块冰敷在受伤的部位并高高地抬起;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老师或长辈。

医生给你医疗指示,一定要配合他们。

若伤口没有痊愈,不要马上就参加运动,应有充分愈合的时间,这样可避免病伤复发)。

第二单元养蚕1.我们来养蚕1.蚕的主要食物是桑叶。

2.蚕卵的形状是椭圆形,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3.刚孵化出的蚕叫蚁蚕,黑色,像蚂蚁似的,只有2-3毫米长。

4.刚出壳的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

如果想让它挪地方,应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它。

5.蚕宝宝的家要干净、通风、温暖,桑叶要新鲜,不能带有水迹。

6.你的养蚕经验是什么?(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要干净、通风,桑叶要新鲜,不能带有水迹。

2、别忘了在盒子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等,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

4、蚕宝宝不喝水,桑叶洗净后必须要控干水分才能喂养它。

5、刚出壳的蚕宝宝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它,如果想让它挪地方,应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帮它;桑叶切碎后给它吃;6、脱皮的时候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

)2.给蚕宝宝记日记1.蚕宝宝越来越大后,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浅。

2.吃了几天桑叶的蚕宝宝不吃也不动,说明它准备要蜕皮。

蚕宝宝脱皮前比蜕皮后小。

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3.蚕的一生要脱皮4次,最后一次脱皮后,身体的长度大概有6厘米,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白、有些透明,蚕长到这时开始吐丝结茧。

4.蚕脱皮的时候,千万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

5.蚕蛾是从蚕蛹羽化出来的。

蚕蛾有2对翅膀,6只脚,身子大,翅膀小,飞不起来。

6.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有3对足,它的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7.蚕脱皮的时候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不吃也不动;因为它是靠丝固定着周围的物体,才能脱下皮“衣服”。

如果弄断了它身上的丝,它就会因为无法脱皮而死。

)3.我们来抽丝1.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即:中国是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的国家)2.我国西汉时候的张骞打开了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这条通道称为丝绸之路。

3.抽丝的方法:1、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2、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3、用竹丝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4、开始抽丝,量一量丝的长度。

4.蚕丝的长度一般在1000到1500米,最长达3000米。

5.蚕丝被称为“纤维皇后”。

4. 养蚕经验交流会1.蚕吐丝结茧后变成蚕蛹,然后变成蚕蛾。

2.蚕的一生要经过蚕卵、蚕、蚕蛹、蚕蛾4个阶段。

3.蚕蛾和蝴蝶的生长发育都要经过变态。

4.蚕和蝴蝶的相同点和不同是什么?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

(3)胸部都有三对足。

(4)有两对翅膀。

(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

(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

(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1.一切都在运动中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这另外一个物体,我们称它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坐船的人随着小小竹排在江中前进,而两旁原本不动的巍巍青山让你感觉在后退。

前一句是以巍巍青山作参照物,后一句是以小小竹排作参照物。

4.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5.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6.毛泽东写过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句话的意思是:坐在地球上,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相对于地心(地轴),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

7.我们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看到路两旁的树向后退,判断汽车应在向前运动。

8.站在电梯上的人相对于电梯没有运动,相对于房屋在运动。

9.房屋、树木相对于地面没有运动,相对于月球等在运动。

10.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事先确定参照物。

11.自己坐在教室里,相对于课桌,自己处于静止状态;相对于太空,自己处于运动状态。

12.某某说他家屋前的梧桐树已经在那里生长了几十年了,是绝对静止的。

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不正确,因为物体是否在运动是需要有参照物来判断的,如梧桐树,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但相对于其他星球是运动的,它每天都随着地球的自转在飞速的运动着。

)2.运动的快慢1.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这就是运动速度。

2.气象台发布台风预报的时候,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

3.物体的运动速度包括的因素有距离、时间、和运动的方向。

4.运动的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

5.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

6.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

3.运动的方式1.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3.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

4.人们常用图式方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

5.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6.物体的运动:移动4.小车的运动1.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与载重量、拉力的大小、路面的好坏、坡度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2.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的时候,坡度越大,小车冲出去的距离越远。

3.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

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4.我们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5.摆1.一个简单的摆主要由摆线、摆锤、铁架台三部分组成。

2.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一次)。

3.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角、摆锤轻重无关。

摆的快慢与摆长的关系成反比。

4.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摆动?(摆钟、风铃、吊灯、节拍器、吊床、荡秋千、摇篮等)5.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1.力在哪里1.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它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3.力有大小和方向。

4.要精确地测量力的大小,只能利用仪器,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

6.怎样使用弹簧秤?(怎样使用测力计)(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7.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8.力是无形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感受力的存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力对物体运动及形状的影响和人体肌肉的感受来体验到力的存在。

)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1.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

3.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4.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5.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弓箭)等。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1.物体的轻重,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造成的)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4.什么是重力,它有什么性质?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重力?(重力)是指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地球引力)而产生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垂直)向下的;只能用测力计(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

)5.水为什么总是往低处流?(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上的万物都会受到垂直向下的重力,水也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