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
地铁工程结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杭州地铁XXXXXX标(XXXX站/XXX站/XXXXX区间)车站XX结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XXX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6)1.1 工程概况 (6)1.2模板与支撑体系概况 (7)1.3施工平面布臵 (7)二、编制依据 (7)三、施工部署及计划 (8)3.1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部署 (8)3.2现场施工管理体系 (9)3.3 施工进度计划 (10)3.4材料计划 (11)3.5设备计划 (11)3.6劳动力计划 (12)四、模板及支架体系施工工艺 (12)4.1 模板及支架材料选择 (12)4.1.1胶合板质量要求 (13)4.1.2 碗扣支架质量要求 (13)4.2技术参数 (13)4.2.1 模板 (13)4.2.2 支架体系 (13)4.3工艺流程 (14)4.4施工方法 (14)4.4.1 侧墙模板 (14)4.4.2 柱子模板 (15)4.4.3 梁、顶板模板及支架 (15)4.4.4施工缝模板的支设方法 (16)4.4.5侧墙、柱及板砼浇筑施工工艺 (16)4.5检查验收 (17)4.5.1支模质量验收要求 (17)4.5.2 支架的检查验收要求及内容 (18)4.6模板支架的搭设与拆除 (18)4.6.1 模板支架的搭设 (18)4.6.2 模板支架的拆除 (20)4.7支模架的监测措施 (21)4.7.1 仪器的选择 (21)4.7.2 监测点的布臵原则 (21)4.7.3 监测的周期与观测频率 (21)4.7.3 监测措施 (22)五、模板支架施工应急措施 (22)5.1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22)5.1.1领导小组 (22)5.1.2领导小组人员职责 (22)5.1.3通讯联系方式 (22)5.2 应急材料准备 (23)5.3 应急措施 (23)5.3.1 编制应急预案 (23)5.3.2 应急预案的演练 (23)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4)6.1 质量保证体系 (24)6.2 质量保证措施 (24)6.2.1质量组织保证措施 (24)6.2.2质量制度保证措施 (25)6.2.3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26)七、安全生产措施 (27)7.1安全生产体系及安全生产责任制 (27)7.2安全保证措施 (30)7.3高支模施工专项安全措施 (31)7.3.1 施工通道及临边 (31)7.3.2 施工照明用电措施 (31)7.2.3、模板防火措施 (32)八、文明施工措施 (32)8.1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32)8.2文明施工措施 (32)8.3环保措施 (33)九、支架模板验算书 (34)9.1材料的力学性能 (34)9.2侧墙模板验算 (34)9.2.1侧墙模板体系构造设臵 (34)9.2.2侧墙模板体系计算 (34)9.3顶板模板验算 (39)9.3.1顶板模板体系构造设臵 (39)9.3.2顶板模板体系计算 (39)9.4梁模板体系验算 (43)9.4.1梁模板体系构造设臵 (43)9.4.2梁模板体系计算 (43)9.5柱子模板验算 (47)9.6横撑杆强度的验算 (49)9.6.1横撑杆验算抗压强度验算 (49)9.6.2横撑杆稳定性的验算 (49)10、附图 (49)1、附图一:杭发厂站2号风亭支架平面布臵图 (49)2、附图二:杭发厂站2号风亭支架剖面图 (49)车站附属结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杭州地铁二XX段位于XX。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支模架专项施工

模板及脚手架设计的原则是:采用符合规范的材料,按照规范科学设计,便于现场施工,有可观的经济性;重点是考虑模板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及密实性。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考虑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可周转性、耐久性及经济性。
(3)、中板梁支模架
钢管架采用Ф48×,立杆横向设4根,纵向间距900mm,横杆步距同中板设置;梁部:Ф48×双钢管分配梁+100mm×100mm方木(底部5根、梁侧各3根)作为背带+18mm竹胶板,采用Ф18丝杆+蝴蝶卡连接,栏杆竖向设2道,横向间距600mm。
(4)、顶板梁支模架
钢管架采用Ф48×,立杆横向设4根,纵向间距900mm,横杆步距同顶板设置;梁部:Ф48×双钢管分配梁+100mm×100mm方木(底部5根、梁侧各4根)作为背带+18mm竹胶板,采用Ф18丝杆+蝴蝶卡连接,栏杆竖向设3道,跨度方向间距600mm。
(7)、钢筋连接器:Ⅰ级等强度直螺纹连接器。
、周边环境概况
、地理地貌
23号大街与2号大街分别为*****南北和东西方向交通主干道,现状宽58米,道路下管线较多,沿道路两侧布置。23号大街与2号大街交叉路口四个象限地面现状分别为:北侧紧邻2号渠,西北角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东北角********;东南角为********;西南角为规划商业用地以及新加坡科技园(地下商业开发)。场地自然地面较平坦,地面标高~。
(3)、工况三:负二层侧墙一次浇筑
负二层侧墙一次浇筑至第四道钢支撑下,底板上翻梁、负二层柱子浇筑完成;
(4)、工况四:施作第四道换撑、拆除第四道钢支撑
待负二层侧墙(第四道钢支撑下)达到设计强度后,施作第四道钢支撑,换撑完成后拆除第四道钢支撑。换撑时拆除支撑边部分横杆及立杆,以便换撑施作;
某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支架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某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支架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第1章工程概况某地铁车站位于民田路下,呈南、北向布置,北端位于民田路与福华路口交叉路口,南端位于民田路与福华三路交叉路口,民田路道路红线宽为15m.车站西侧主要建筑有中海大厦、中海华庭,东侧为Coco Park购物公园。
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无柱车站。
车站全长148m,标准段宽19。
1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底板埋深为30.6m,顶板覆土厚度平均约为3。
5m。
车站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车站主体结构主要尺寸的设计如下:顶板厚500mm,中板厚分别为300mm和700mm,底板厚1000mm+990mm,内衬墙厚度300mm,且与连续墙形成叠合结构。
地下一、二层无内衬墙。
主要构件尺寸见下表: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1)《深圳地铁龙岗线西延段工程某地铁车站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图》(及相关设计文件)。
(2)本工程土建工程相关合同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
(3)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深圳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7)我单位在地铁工程结构方面的施工经验。
(8)《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江正荣编《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模板与支架系统设计检算说明2。
1 设计检算范围标准段主体结构工程包括:顶板、中板、侧墙、横梁等内容。
由于底板采用直接在垫层施作结构砼,底板的模板与支撑形式相对简单,根据施工经验进行模板与支撑施工,不再做设计检算。
本方案仅对顶板、中板、梁、侧墙的模板及支架进行设计检算,确保模板与支架系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满足要求。
2.2 设计检算原则1)在满足结构受力的前提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范本模板】

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XXXXXXX项目经理部二○一三年九月目录1。
编制依据及原则 (IV)1。
1 编制依据 (IV)1。
2 编制原则 (IV)2. 工程概况 (V)2.1 观前街站及区间结构概况 (V)2.2 乐桥站及联络线结构概况 (VI)3. 总体施工计划及部署 (VIII)3.1 施工组织机构 (VIII)3。
2 施工场地布置 (IX)3.3 施工进度计划 (IX)3.4 机械设备配备 (X)3。
5 劳动力计划 (XI)3。
6 纵向分段施工 (XIII)4. 主体结构施工工序 (XIV)5.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 X V5.1 支撑系统材料选用 ........................................................................................ X V5.1。
1 模板支撑体系主要材料 .................................................................. X V5。
1。
2 材料的要求和配置 (XVI)5。
1。
3 脚手架 ........................................................................................ X VII5.1。
4 模板枋木 ....................................................................................... X VII5。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支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某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支架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第1章工程概况某地铁车站位于民田路下,呈南、北向布置,北端位于民田路与福华路口交叉路口,南端位于民田路与福华三路交叉路口,民田路道路红线宽为15m。
车站西侧主要建筑有中海大厦、中海华庭,东侧为Coco Park购物公园。
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无柱车站。
车站全长148m,标准段宽19.1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底板埋深为30.6m,顶板覆土厚度平均约为3.5m。
车站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
车站主体结构主要尺寸的设计如下:顶板厚500mm,中板厚分别为300mm和700mm,底板厚1000mm+990mm,内衬墙厚度300mm,且与连续墙形成叠合结构。
地下一、二层无内衬墙。
主要构件尺寸见下表: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1)《深圳地铁龙岗线西延段工程某地铁车站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图》(及相关设计文件)。
(2)本工程土建工程相关合同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
(3)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深圳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7)我单位在地铁工程结构方面的施工经验。
(8)《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江正荣编《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模板与支架系统设计检算说明2.1 设计检算范围标准段主体结构工程包括:顶板、中板、侧墙、横梁等内容。
由于底板采用直接在垫层施作结构砼,底板的模板与支撑形式相对简单,根据施工经验进行模板与支撑施工,不再做设计检算。
本方案仅对顶板、中板、梁、侧墙的模板及支架进行设计检算,确保模板与支架系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满足要求。
2.2 设计检算原则1)在满足结构受力的前提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施工方案(PKPM计算软件_计算书_胶合板模板)

车站主体结构长 113.8m,基坑开挖深度约 22.79~25.84m,标准段结构净宽 约 21.1m。为充分发挥龙门吊、汽车吊灵活高效的特点,均衡各施工工序的材料 运输强度,形成有利的流水作业条件,确定主施工流向为:由东西两端向中间推 进。
5
施工流向如下所示:
1#
2#
3#
4#
5#
注:验算中 90×90 松木枋按 80×80 按来验算;
当门式架无交叉撑时,应用纵横水平加固杆将其连成整体;所有水平杆的端
3
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 连 续式剪刀撑;
在柱子处应用纵横钢管抱柱,将门式架、钢管立杆和柱连成整体; 门式架微调插入长度不得少于 300mm,伸出长度不得大于 300mm,当大于 300mm 时,需在每个微调螺栓杆处加纵横拉杆。 钢管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 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 大于 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1
PKPM 计算软件计算。 8)相关主体结构施工图纸
2. 高大模板设计
2.1. 模板系统布置方案
由于本工程顶板、负一层、负二层为高大模板,与周围模板系统有联系,总 体做法如下:
1)顶板采用 18 ㎜厚 1830×915 优质建筑大夹板。 2 ) 负 一 层 、 负 二 层 部 分 采 用 满 堂 红 门 式 架 支 顶 , 门 架 规 格 : 大 架 Φ 42 × 1930×1219,中架Φ42×915×1219 和小架Φ42×500×1219,垫脚采用 150mm× 50mm×8mm 铁块,分别支顶于 800 厚 C30(S10)混凝土底板和 400 厚 C30 负 二层楼板上,负二层支顶不拆除。 3)顶板支顶采用满堂红钢管支顶,规格:φ48×3.0,垫脚采用 150mm×50mm ×8mm 铁块,支承于 400 厚 C30 负一层楼板上,负一层支顶不拆除。 4) 采用φ48×3.0 扣件钢管作为模板体系的连结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

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项目背景地铁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铁主体结构的建设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
其中,高大模板支架是地铁主体结构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地铁工程的进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并附上相关的计算书,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方案概述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安全和经济的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保证地铁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方案内容1.确定施工工艺:根据地铁主体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流程、工序和施工方法等。
2.材料选用:选择优质的材料用于模板支架的制作,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3.设计支架结构:根据地铁主体结构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合适的支架结构,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4.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管,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工人和周围居民的安全。
模板支架施工流程1.确定支架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和地铁主体结构的要求,确定支架的具体位置和布置方案。
2.制作模板支架:按照设计要求和计算书中的数据,制作模板支架的各个部分,确保质量和精度。
3.安装支架:将制作好的支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组装安装到地铁主体结构的指定位置,确保支撑的牢固和稳定。
4.调试测试:在支架安装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工作,确认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完成验收:经过调试测试合格后,对支架进行验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计算书附录本文附上了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的相关计算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支架的设计参数和要求•材料的选用和强度计算•支架结构的承载能力计算•支架的抗震和稳定性计算•施工过程中的负荷计算和安全系数分析结论通过本文的详细分析和讨论,我们设计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地铁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上了相关的计算书,为地铁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2)1.1.施工区段划分 (2)1.2.内部结构 (4)2.施工筹划 (4)2.1总体思路 (4)2.2进度计划 (5)3.模板、支架施工要求及方法 (5)3.1模板支架施工要求 (5)3.2模板及支架体系 (7)4.质量要求 (25)4.1一般要求: (25)4.2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25)4.3预埋件、预留孔洞允许偏差 (26)5.安全注意事项 (26)1.工程概况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Ⅰ-TS-05标塔园路站,采用明挖法施工(部分结合盖挖)。
1.1.施工区段划分(1)施工分段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分段按照避开楼扶梯、设备洞口位置,在柱跨的1/4~1/3设置。
本站设4个施工作业段。
如图1.1-1所示。
(2)施工分层(标准段)根据纵向施工缝的设置,车站竖向分底板→侧墙及中板→侧墙及顶板顺次垂直分三层进行施工。
如图1.1-2所示。
图1.1-2 施工分层图图1.1-1 施工分段图1.2.内部结构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DK6+132.000,设计起终点分界里程分别为DK6+70.950、DK6+190.600。
车站外包总长度122.65m(净长119.65 m),外包总宽20.3 m(净宽17.3m),为地下两层10m宽岛式站台车站。
本站标准段挖深约16.2m,东端头井挖深约18.9m,西端头井挖深约18.4m,扩大段挖深约16.9m。
车站主体采用地下二层两跨(扩大段为两层四跨,西端头井为两层五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本标段主体结构形式均为钢筋混凝矩形箱体框架结构型式。
顶、中、底板与侧墙形成闭合框架,底、中、顶板设计为梁板体系。
同时为了车站内通风在车站两端设置风亭,确保空气流通;在四角人流较多处设置4个地面出入口。
主要结构尺寸:顶板厚800mm,标准段顶纵梁b×h=800×2000mm;中板厚400mm,端头井扩大端厚500mm,标准段中纵梁b×h=700×1000mm;底板厚900mm,端头井厚1100mm,扩大端厚1000mm,标准段底纵梁b×h=800×2360mm;中柱: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柱, b×h=1100×6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XXXXXXX项目经理部二○一三年九月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IX)1.1编制依据 (IX)1.2编制原则 (IX)2.工程概况 (X)2.1观前街站及区间结构概况 (X)2.2乐桥站及联络线结构概况 (XI)3.总体施工计划及部署 (XIII)3.1施工组织机构 (XIII)3.2施工场地布置 (XIV)3.3施工进度计划 (XIV)3.4机械设备配备 .................................................................................... X V3.5劳动力计划 (XVI)3.6纵向分段施工 ................................................................................ X VIII4.主体结构施工工序 ............................................................................. X VIII5.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 X X5.1支撑系统材料选用 .......................................................................... X X5.1.1模板支撑体系主要材料 ......................................................... X X5.1.2材料的要求和配置 (XXI)5.1.3脚手架 (XXII)5.1.4模板枋木 (XXII)5.2支撑体系设计 ................................................................................ X XIII5.2.1顶板支架系统 .......................................................................... X XV5.2.2中板支架系统 ......................................................................... X XVI5.2.3顶板梁支架系统 .................................................................... X XVI5.2.4中板梁支架系统 .................................................................... X XVI5.2.5侧墙支架系统 (XXVII)5.2.6立柱支架系统 (XXVII)5.3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XXVII)5.3.1底板模板施工 (XXVII)5.3.2立柱模板施工 ...................................................................... X XVIII5.3.3中隔墙施工 .............................................................................. X XIX5.3.4侧墙模板施工 (XXX)5.3.5中板(梁)、顶板(梁)模板施工............................... X XXI 5.4支架安装要求 .. (XXXIII)5.5模板安装要求 ............................................................................ X XXVII 5.6模板支架拆除要求 . (XXXIX)5.7混凝土浇筑 ........................................................................................ X LI5.7.1砼浇筑 ........................................................................................... X LI5.7.2砼养护 ........................................................................................ X LIV5.7.3砼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 X LIV6.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XLV6.1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XLV6.1.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XLV6.1.2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 XLVI6.1.3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 XLVI6.1.4脚手架安全防护 ................................................................... X LVII6.2监控措施 ....................................................................................... XLVIII6.2.1监测控制 ................................................................................ XLVIII6.2.2监测点设置 ........................................................................... XLVIII6.2.3监测措施 ................................................................................... XLIX6.2.4监测说明 ................................................................................... XLIX6.2.5监测频率 ................................................................................... XLIX6.2.6施工荷载监测监控 ...................................................................... L7.质量保证措施 ..................................................................................................... L7.1组织质量管理网络 ............................................................................. L7.2建立质量责任制 .................................................................................. L7.3把好材料质量关 ................................................................................ LI7.4把好施工质量关 ................................................................................ LI7.5碗扣式脚手架检查和验收重点 .................................................. LI8.应急预案 ..................................................................................................... LII8.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 LII8.2突发事件风险分析与防范 .......................................................... L III8.2.1风险分析 ...................................................................................... L III8.2.2风险防范措施 ............................................................................ L III8.2.3应急资源配置 ........................................................................... LIV8.2.4组织机构设置 ............................................................................ L VI8.2.5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 L VI8.2.6签订救援协议 .......................................................................... LVII8.2.7应急响应 ................................................................................... LVIII8.3模板支撑体系倒塌事故的应急救援 ................................... LVIII8.3.1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危害 ................................. LVIII8.3.2应急救援方法 ......................................................................... LVIII8.3.3现场恢复 ...................................................................................... L IX9.附件及附图 ...................................................................................................... L IX9.1附件一: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设计计算书 .................. L IX9.2附图 ....................................................................................................... L IX10.支架、模板设计概况 011.材料力学性能 (4)12.荷载标准值 (4)13.模板及枋木计算 (6)13.1顶板模板及枋木计算(1.0m厚) (6)13.1.1材料选用及布置情况613.1.2模板计算613.1.3模板下纵楞计算713.1.4托撑上横楞计算813.2顶板模板及枋木计算(0.8m厚) (9)13.2.1材料选用及布置情况913.2.2模板计算1013.2.3模板下纵楞计算1113.2.4托撑上横楞计算1213.3中板模板及枋木计算(0.6m厚) (13)13.3.1材料选用及布置情况1313.3.2模板计算1313.3.3模板下纵楞计算 (14)13.3.4托撑上横楞计算1513.4顶板梁模板及枋木计算(1.2m×2.4m梁) (16)13.4.1材料选用及布置情况1613.4.2模板计算1713.4.3模板下纵楞计算 (18)13.4.4托撑上横楞计算1913.5顶板梁模板及枋木计算(1.0m×1.8m梁) (20)13.5.1材料选用及布置情况2013.5.2模板计算2013.5.3模板下纵楞计算2113.5.4托撑上横楞计算2213.6中板梁模板及枋木计算 (23)13.6.1材料选用及布置情况2313.6.2模板计算2413.6.3模板下纵楞计算 (25)13.6.4托撑上横楞计算2613.7侧墙模板及枋木计算 (27)13.7.1材料选用及布置情况2713.7.2模板计算2713.7.3模板外竖楞计算 (29)13.7.4托撑上横楞计算3014.模板支撑架计算 (31)14.1基本计算规定 (31)14.2脚手架材料力学性能及荷载标准值 (31)14.3立杆稳定性计算 (32)14.3.1顶(中)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1.0m厚顶板)3314.3.2顶(中)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0.8m厚板)3414.3.3顶(中)梁下立杆稳定性计算(梁高 2.4m)3514.3.4顶(中)梁下立杆稳定性计算(梁高 1.8m)3614.3.5侧墙模板水平对撑钢管稳定性计算37中山八站车站主体及停车线明挖段轨道交通XXXX标主体结构高大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XXXX站主体结构施工图》、《XXXX主体结构施工图》、《XXXXX~XXX区间主体结构施工图》、《联络线主体结构施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