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委员会介绍
视频名词解释

MIPS MIPS是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RISC处理器。
MIPS的意思是“无内部互锁流水级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d stages),其机制是尽量利用软件办法避免流水线中的数据相关问题。
它最早是在80年代初期由斯坦福(Stanford)大学Hennessy 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出来的。
MIPS公司的R系列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RISC工业产品的微处理器。
这些系列产品为很多计算机公司采用构成各种工作站和计算机系统。
CEF自定义固件扩展功能工具Custom Firmware ExtenderTS DVD节目中的MPEG2格式,是MPEG2-PS,全称是Program Stream,TS的全称则是Transport Stream。
MPEG2-PS主要应用于存储的具有固定时长的节目,如DVD电影,而MPEG-TS则主要应用于实时传送的节目,比如实时广播的电视节目。
这两种格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你将DVD上的VOB文件的前面一截剪掉(或者干脆就是数据损坏),那么就会导致整个文件无法解码,而电视节目是你任何时候打开电视机都能解码(收看)的,所以,MPEG2-TS格式的特点就是要求从视频流的任一片段开始都是可以独立解码的。
AVI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
是将语音和影像同步组合在一起的文件格式。
它对视频文件采用了一种有损压缩方式,但压缩比较高,因此尽管面面质量不是太好,但其应用范围仍然非常广泛。
AVI支持256色和RLE压缩。
AVI信息主要应用在多媒体光盘上,用来保存电视、电影等各种影像信息。
ASI异步串行接口SMPTE—时间码概念SMPTE(The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
它是目前在影音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时间码概念。
IEEE802协议(详细介绍)

IEEE802协议集介绍(802.1~802.21)TCP/IP协议(Transfer Controln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
TCP/IP协议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也有不同的操作系统,要想让这些装有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类型计算机互相通讯,就必须有统一的标准。
TCP/IP协议就是目前被各方面遵从的网际互联工业标准。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
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
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
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我们通常称它为TCP/IP协议族。
它是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其ARPANET广域网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以它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正因为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之所以说TCP/IP是一个协议族,是因为TCP/IP协议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
以下我们对协议族中一些常用协议英文名称和用途作一介绍: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网间网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详尽的IEEE802标准

IEEE802协议集介绍(802.1~802.21)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 网间网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1980年2月成立IEEE802委员会(IEEE -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lectronics Engineers INC,即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该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局域网标准,称为IEEE802标准。
按IEEE802标准,局域网体系结构由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和逻辑链路子层LLC(Logical Link Control)组成。
IEEE委员会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IEEE802标准。
IEEE802.1 —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网络互联IEEE802.2 —逻辑链路控制LLCIEEE802.3—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标准:IEEE802.3 —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标准和物理层规范:定义了四种不同介质10Mbps以太网规范:10BASE2、10BASE5、10BASET、10BASEFIEEE802.3u — 100Mbps快速以太网标准,现已合并到802.3中IEEE802.3z —光纤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IEEE802.3ab —传输距离为100米的5类无屏蔽双绞线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IEEE802.4—Token Passing BUS(令牌总线)IEEE802.5—Token Ring(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6—城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7—宽带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与建议实施IEEE802.8—光纤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IEEE802.9—综合声音/数据服务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10 —安全与加密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包括: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c 和IEEE802.11q标准。
IEEE802协议集介绍

IEEE802协议集介绍(802.1~802.21)对于802协议集的相关知识,是每一个网络技术人员必须了解的,也是网络相关考试必考的题目。
下面就介绍一下:IEEE802 协议是一种物理协议,因为有以下多种子协议,把这些协议汇集在一起就叫802协议集。
IEEE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简称,IEEE 组织主要负责有关电子和电气产品的各种标准的制定。
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IEEE 802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指定有关局域网的各种标准。
IEEE 802委员会不断增加,这些分委员会的职能如下:一、802.1X协议802.1X协议是由(美)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提出,刚刚完成标准化的一个符合IEEE802协议集的局域网接入控制协议,全称为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协议。
能够在利用IEEE 802局域网优势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对连接到局域网的用户进行认证和授权的手段,达到了接受合法用户接入,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
802.1x 认证,又称EAPOE认证,主要用于宽带IP城域网。
802.1--高层及其交互工作。
提供高层标准的框架,包括端到端协议、网络互连、网络管理、路由选择、桥接和性能测量。
802.(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Port 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 ,协议起源于802.11协议,后者是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协议,802.1x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无线局域网用户的接入认证问题。
802.1x协议仅仅提供了一种用户接入认证的手段,并简单地通过控制接入端口的开/关状态来实现,这种简化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接入认证、点对点物理或逻辑端口的接入认证,而在可运营、可管理的宽带IP城域网中作为一种认证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IEEE 802.1d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IEEE 802.1w, RSTP算法IEEE 802.1s, MSTP算法IEEE 802.1P,讲述的是交换机与优先级相关的流量处理的协议。
IEEE802委员会POE802.3at

IEEE 802委员会它成立于1980年2月,它的任务是制定局域网的国际标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802委员会目前有12个分委员会,他们研究的内容如下:802.1 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性能测量等;——802.1d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802.1p (General Registration Protocol)——802.1q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s:VLan)——802.1w(快速生成树协议 RSTP)——802.1s (多生成树协议MSTP)——802.1x (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Port 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802.2 逻辑链路控制LLC;802.3 总线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CSMA/CD 及物理层技术规范;——802.3u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802.3z (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802.3af(基于以太网供电POE:Power On Ethernet)802.4 令牌环总线Token-Passing Bus (单一/多信道速率 1,5,10 MBit/s)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802.5 令牌环Token-Passing Ring (基带速率 1,4,16 MBit/s) 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802.6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MAC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DQDB 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802.7 宽带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宽带网络技术的建议;802.8 光纤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光纤网络技术的建议;802.9 综合话音/数据的局域网(ⅣD LAN)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802.9a (IsoENET (proposed))802.10 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802.11 无线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CSMA/CA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802.11b11Mbps802.11b+ 是一个非正式的标准,称为增强型802.11b。
IEEE协会及802标准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目录[隐藏]活动经费历史著名的IEEE主席和当时的名称宗旨机构会员出版物IEEE标准活动经费历史著名的IEEE主席和当时的名称宗旨机构会员出版物IEEE标准∙IEEE委员会和格式∙IEEE 802委员会∙著名IEEE 院士及入会年代∙链接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之一(成员人数),拥有来自175个国家的36万会员(到2005年)。
1963年1月1日由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RE,创立于1912年)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创建于1884年)合并而成,它有一个区域和技术互为补充的组织结构,以地理位置或者技术中心作为组织单位(例如IEEE 费城分会和IEEE计算机协会]])。
它管理着推荐规则和执行计划的分散组织(例如IEEE-USA 明确服务于美国的成员,专业人士和公众)。
总部在美国纽约市。
IEEE在150多个国家中它拥有300多个地方分会。
透过多元化的会员,该组织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中都是主要的权威。
专业上它有35个专业学会和两个联合会。
IEEE发表多种杂志,学报,书籍和每年组织300多次专业会议。
IEEE定义的标准在工业界有极大的影响。
IEEE(读做eye-triple-ee,I-3E)。
学会成立的目的在于为电气电子方面的科学家、工程师、制造商提供国际联络交流的场合,为他们交流信息。
并提供专业教育和提高专业能力的服务。
学会的主要活动是召开会议、出版期刊杂志、制定标准、继续教育、颁发奖项、认证(Accreditation)等。
IEEE每年要举办300多个学术会议,有35万人参加。
IEEE的许多学术会议在世界上很有影响,有的规模很大,达到4-5万人。
IEEE 802(完整版).11、802(完整版).15、802(完整版).16、802(完整版).20标准简介(完整版).ppt

802.11: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
802.15:无线个域网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802.16:宽带无线接入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802.17:弹性分组环 Resilient Packet Ring
802.18:无线管制 RadiE 802简介
802.1 :高层局域网协议Higher Layer LAN Protocols
802.2 :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
802.3 :以太网Ethernet
802.4 :令牌总线Token Bus
802.5 :令牌环Token Ring
802.19:共存 Coexistence TAG
802.20:移动宽带无线接入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MBWA)
802.21:媒质无关切换 Media Independent Handoff
.,
3
IEEE 802.11系列标准简介
.,
4
802.11标准简介
蓝牙是第一个面向低速率应用的标准,但是它的市场情况不 太理想,其原因之一是受WiFi(802.11b) 的冲击,WiFi产品的 价格大幅度下降在某些应用方面抑制了蓝牙的优势。另一个原因 是蓝牙为了覆盖更多的应用和提供QoS使其偏离了原来设计简单的 目标,复杂使蓝牙变得昂贵,不再适合那些要求低功率、低成本
802.15.3也称WiMedia,旨在实现高速率。其原始版本 规定的速率高达55Mbit/s,使用基于802.11但不兼容的 物理层。后来多数厂商倾向于使用802.15.3a,它使用 超宽带(UWB)的多频段OFDM联盟(MBOA)的物理 层,速率高达480Mbit/s。
详尽的IEEE802标准

IEEE802协议集介绍(802.1 〜802.21 )1980 年 2 月成立 IEEE802 委员会( IEEE -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 即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
该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局域网标准,称为 IEEE802 标准。
按 IEEE802 标准,局域网体系结构由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 )和逻辑链路子 层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 ) 组成。
IEEE 委员会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IEEE802 标准。
IEEE802.1 — 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网络互联IEEE802.2 — 逻辑链路控制 LLCIEEE802.3 — CSMA/C 胡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标准:IEEE802.3 — CSMA/CD 介质访问控制标准和物理层规范:定义了四种不同介质10Mbps 以太网 规范 : 10BASE2、10BASE5、 10BASET 、10BASEFIEEE802.3U — 100Mbps 快速以太网标准,现已合并到802.3中 IEEE802.3z — 光纤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IEEE802.3ab — 传输距离为 100米的 5类无屏蔽双绞线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IEEE802.4—Token Passing BUS (令牌总线)IEEE802.5—Token Ring (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6 —城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7 —宽带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与建议实施IEEE802.8 —光纤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IEEE802.9 —综合声音/数据服务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10 —安全与加密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包括:IEEE802.11a 、IEEE802.11b 、 IEEE802.11c 和 IEEE802.11q 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2委员会目前有12个分委员会,他们研究的内容如下:
802.1 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性能测量等;
——802.1d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802.1p (General Registration Protocol)
——802.1q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s:VLan)
——802.1w(快速生成树协议 RSTP)
——802.1s (多生成树协议MSTP)
——802.1x (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Port 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
802.2 逻辑链路控制LLC;
802.3 总线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CSMA/CD 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3u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802.3z (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802.3af(基于以太网供电POE:Power On Ethernet)
802.4 令牌环总线Token-Passing Bus (单一/多信道速率 1,5,10 MBit/s)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5 令牌环Token-Passing Ring (基带速率 1,4,16 MBit/s) 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6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MAC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DQDB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7 宽带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宽带网络技术的建议;
802.8 光纤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光纤网络技术的建议;
802.9 综合话音/数据的局域网(ⅣD LAN)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9a (IsoENET (proposed))
802.10 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
802.11 无线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CSMA/CA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11b11Mbps802.11b+ 是一个非正式的标准,称为增强型
802.11b。
802.11b+与802.11b完全兼容,只是采用了pbcc数据调制技术,所以能够实现高达22Mbps的传输速率。
——802.11g54Mbps是IEEE于2002年11月15日批准的一种实验性新标准。
802.11g和802.11b一样也是工作在2.4Ghz频带,所以完全兼容802.11b,但是速度却比802.11b快5倍,能达到802.11a的水平。
802.12 100Mb/s高速以太网按需优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00VG-AnyLAN(Voice Grade - Sprache geeignet)
802.14 (有线电视 (CATV))
802.15(无线个域网,WPAN)
802.15.4描述了低速率无线个人局域网的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它属于IEEE 802.15工作组。
802.16(无线城域网,WMAN)
802.17 (弹性分组环 (Resilient Packet Ring))
IEEE 802 委员会最先出台的标准是802.1~802.6,这6个标准已被ISO
采纳为国际标准,包含在ISO 8802-1~8802-6等文件中。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把IEEE 802标准作为美国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