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2相似律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二课时作业: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第课时烷 烃含答案

高中化学二课时作业: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第课时烷 烃含答案

第2课时烷烃[目标导航]1。

了解烷烃的概念、通式及结构特点。

2.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简单烷烃的命名.4。

知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会判断及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一、烷烃1.分子结构特点2.物理性质(1)递变规律(随碳原子数n递增)(2)相似性烷烃均难溶于水,相对密度均小于1.3.化学性质(与CH4相似)(1)稳定性在通常情况下,烷烃比较稳定,跟强酸、强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都不起反应.(2)燃烧反应烷烃燃烧通式:C n H2n+2+错误!O2错误!n CO2+(n+1)H2O。

(3)取代反应烷烃能与氯气等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如乙烷与氯气光照时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C2H6+Cl2C2H5Cl +HCl。

4.习惯命名法(1)表示(2)举例:C6H14命名为己烷,C18H38命名为十八烷。

(3)碳原子数n相同结构不同时,用正、异、新表示,如C4H10的两种分子的命名:无支链时,CH3CH2CH2CH3:正丁烷。

有支链时,:异丁烷。

【议一议】1.判断正误(1)烷烃的分子通式是C n H2n+2(n≥1),但符合通式C n H2n+2的不一定是烷烃.()(2)烷烃的特征性质是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3)烷烃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1)×(2)√(3)√2.多碳原子烷烃(如CH3CH2CH2CH2CH3)分子中,碳原子是直线形吗?答案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以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因此与之成键的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

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直链烷烃中碳原子的排列呈锯齿状。

二、同系物同分异构体1.同系物(1)特点: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2)实例:CH4、CH3CH3、CH3CH2CH3等烷烃互为同系物。

提示①同系物具有相同的通式,但是通式相同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同系物的前提是同一类物质且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 专题九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物__甲烷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 专题九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物__甲烷

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专题九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由于本章内容的基础性,预测高考中考查的重点依然是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类型的判断,官能团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同系物、同分异构的书写与判断,分子构型的分析,一般涉及分会约12分左右。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二节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要求名师解读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Ⅱ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征和同分异构现象是高考的重点,新课标高考必考内容,主要涉及一取代物、二取代物种类的判断,起点高、落点低。

甲烷的主要性质I基础巩固一、甲烷的结构与性质1.甲烷的分子结构甲烷的分子式是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结构式是____________,结构简式是____,甲烷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碳原子位于________________,四个氢原子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原子的四个价键之间的夹角都____,四个碳氢键的键长也都________。

2.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又名______,通常甲烷是一种____颜色,____气味的气体,比空气____,溶于水。

________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3.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____,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_______,与强酸、强碱也____。

4.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_______。

通常情况下,1 mol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890 kJ热量。

则表示甲烷燃烧的热方程式为CH4(g)+2O2(g)==== CO2(g)+2H2O(g) △H =﹣890 kJ/mol。

二、烷烃1.烷烃又叫____烃,指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____结合,剩余价键均与________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的烃。

烷烃的通式为________。

2.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____,呈现________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紧密结合的产物,是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

布鲁纳曾精辟地总结了90年代初期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四个重要发展趋势: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监控)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这里所讲的研究原则主要是指方法论原则,主要是从方法的角度,总结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探讨科学研究的过程。

1.客观性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应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2.整体性原则:人的心理具有整体性,各种具体的心理现象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发展性原则:要求研究者或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以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的心理。

4.教育性原则:需要尽可能地选择那些有利于年青一代健康成长的,积极向上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被研究对象行为为活动的研究方法。

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按要求的不同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2.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情境,以引起被试一定的心理反应的研究方法。

3.测量法:是指运用标准化的量表测定人的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4.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方法。

5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着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自己或他人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

6.教育行动研究,是应用性研究的一种方式,用来探讨一些与学校或课堂有关的具体问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程序:1.选择和确立选题2.文献综述3.形成假设4.选择研究类型和方案5.收集和整理资料6.撰写研究报告。

人的心理本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

19世纪以后,解剖生理学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心理的物质载体是人脑而不是心脏,即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里是人脑的机能。

第4章环烃

第4章环烃

环戊烷以信封状构象存 在,为非平面结构,其 中有四个碳原子在同一 平面,另一个碳原子在 这个平面之外; C-C-C 夹角为108°,与正常轨 道夹角的差距为1.5°, 角张力小于环丙烷和环 丁烷,角张力甚微,是 比较稳定的环。
三.环己烷的结构
1.环己烷分子结构:在两种极端构象——椅式和船式
中,碳碳键之间的夹角为109.5°,环很稳定。
平伏键(e键)与直立键(a键)的转换
在室温时,环己烷的椅式构象可通过C-C键的转动,由一种 椅式构象变为另一种椅式构象,则原来的a键变成了e键,而 原来的e键变成了a键。当六个碳原子上连的都是氢时,两种 构象是同一构象。连有不同基团时,则构象不同。
4.取代环己烷分子的构象
A.一元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Br
+ Br2
FeBr3 55~60℃
+ HBr
59~65% (主)
反应历程
2Fe + 3Br2 Br2 + FeBr3 H
2 FeBr3
路易斯酸,接受电子
Br+ + FeBr4 H
Br (或

+ Br+
+
+
Br
H
+
+ FeBr4﹣ Br
Br + HBr + FeBr3
2. 硝化反应
反应条件
丙烷中两个SP3轨道的夹角是上述两种作用的平 衡位置105.5 o。
电子云偏向环 平面外侧,容 易受亲电试剂 进攻,故似烯 烃进行加成反 应。
弯曲键(香蕉键)
CH
3
CH2 109 28′

CH3
影响脂环烃稳定性因素之一

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核心微网络素养新要求1.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体会元素周期律(表)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学业基础——自学·思记·尝试一、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及化合价规律1.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区及性质递变规律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如Al、Si等)既能表现________,又能表现________。

2.元素化合价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1)价电子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与元素的化合价有关的电子称为价电子。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其最外层电子。

(2)化合价规律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2.在生产中的应用[即学即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氮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2。

( )(2)第ⅥA族的所有元素的最高正价均为+6价。

( )(3)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

( )(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 )(5)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2.[2022·青岛二中高一检测]砒霜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B.砷元素是第五周期的主族元素C.砷原子的第3个电子层含有18个电子D.与砷同主族的上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为25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大多数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B.农药中常含有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区域内C.构成催化剂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区域内D.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找作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的元素4.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R的气态氢化物为RH2B.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RO4C.R可能是第ⅥA族元素D.R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O35.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B.单质能和水反应,放出氢气C.镭比钙的金属性弱D.碳酸镭难溶于水6.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精确地测定了锗(Ge)、锌等九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得到的新值被作为国际新标准。

烷烃教学设计

烷烃教学设计

第一节脂肪烃第1课时烷烃和烯烃(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以烷、烯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反应。

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某些烃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课标解读1.比较烷、烯的分子式通式,明确烃的官能团的结构和名称以及化学性质。

2.利用烷、烯作为原料进行有机合成。

3.明确烷烃的特征反应——取代反应的特点,烯烃的特征反应——加成反应的特点。

4.了解重要的烷烃及烯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地位认识烷烃是认识其他有机物的前提,多数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链,即烷烃是衍生其他有机物分子的母体;烯烃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类烃,常作为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也是高考中有机合成的重要桥梁。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 km的强风和每小时50 mm 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

其燃烧后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那么,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丙烷还有哪些优点?●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28-3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交流完成【思考交流】1、2。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对【思考交流】1、2进行提问,反馈学生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

可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作为主线。

⇓步骤7:通过【例2】和教材P31-32讲解研析,对“探究2 烯烃的顺反异构”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

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设问1、2作为主线。

⇐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3、5题。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数学课时规划、总结部门:六约分部___ 教员:陈兵____ 日期:4月29-30号___相似三角形判定及应用一、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定理1: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三角形相似。

注意:①对应性,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ABC ∽△A ’B’C’,∠A=∠A ’,∠B=∠B’,∠C=∠C ’, ''B A AB =''C A AC =''C B BC=k②顺序性,如ABC ∽△A ’B ’C ’ ,有''B A AB =''C A AC =''CB BC=k .则ABB A ''=AC C A ''=BC C B ''=k 1③传递性,若△ABC ∽△A ’B ’C ’, △A ’B ’C ’ ∽△A ’’B ’’C ’’,则△ABC ∽△A ’’B ’’C ’’二、例题讲解:例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所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都相似。

B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C .相似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 .全等三角形都是相似三角形.总结: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例2.已知△ABC ∽△ADE,AE=50 cm,EC=30 cm,BC=70 cm,∠BAC=45°,∠ACB=40°,求(1)∠AED 和∠ADE 的度数; (2)DE 的长.例3.△ABC ∽△A ′B ′C ′,如果∠A=55°,∠B=100°,则∠C ′的度数等于( ) A .55° B .100° C .25° D .30°例4.若△ABC ∽△A ′B ′C ′,AB=2,BC=3,A ′B ′=1,则B ′C ′等于( ) A .1.5 B .3 C .1 D .2例5、两个三角形相似,一般说来必须具备下列六种图形之一:请写出上面六种图形每一种相似的的条件:(1) (2)(3) (4)(5) (6)课堂练习:一、(1)如图4—6—1,在△ABC中,DE∥BC,AD=3 cm,BD=2 cm,△ADE 与△ABC是否相似________,若相似,相似比是________.图4—6—1(2)如图4—6—2,D、E分别为△ABC中AB、AC边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DE与△ABC相似,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只需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情况即可).图4—6—2(3)如图4—6—3,测量小玻璃管口径的量具ABC中,AB的长是10毫米,AC被分成60等份.如果小管口DE正好对着量具上30份处(DE∥AB),那么小管口径DE的长是_____________毫米.图4—6—3(4)如图4—6—4,在R t△ABC中,∠ACB=90°,作CD⊥AB于点D,则图中相似的三角形有________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图4—6—4二、认真选一选(1)下列各组图形中有可能不相似的是( ) A.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各有一个角是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各有一个角是10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2)△ABC 和△A ′B ′C ′符合下列条件,其中使△ABC 和△A ′B ′C ′不相似的是( )A.∠A =∠A ′=45° ∠B =26° ∠B ′=109°B.AB =1 AC =1.5 BC =2 A ′B ′=4 A ′C ′=2 B ′C ′=3C.∠A =∠B ′ AB =2 AC =2.4 A ′B ′=3.6 B ′C ′=3D.AB =3 AC =5 BC =7 A ′B ′=3A ′C ′=5B ′C ′=7(3)如图4—6—5,AB ∥CD ,AD 与BC 相交于点O ,那么在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A.AD OACD AB = B.BCOB ODOA =C.OCOBCD AB =D.ODOB ADBC=图4—6—5 图4—6—6(4)如图4—6—6,D 为△ABC 的边AB 上一点,且∠ABC =∠ACD ,AD =3 cm,AB =4 cm ,则AC 的长为( )A.2 cmB.3cmC.12 cmD.23cm四、用数学眼光看世界图4—6—7如图4—6—7,长梯AB斜靠在墙壁上,梯脚B距墙80 cm,梯上点D距墙70 cm,量得BD长55 cm,求梯子的长.三、(1)如图4—6—8,在△ABC中,AC是BC、DC的比例中项,则△ABC∽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图4—6—8(2)如图4—6—9,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则△DEF∽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图4—6—9(3)如图4—6—10,∠BAD=∠CAE,∠B=∠D,AB=2AD,若BC=3 cm,则DE=________cm.图4—6—10(4)如图4—6—1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E =EB ,MN =1,线段MN 的两端分别在CB 、CD 上滑动,那么当CM =________时,△ADE 与△MN C 相似.图4—6—111.△ABC ∽△A ′B ′C ′,相似比是2∶3,那么△A ′B ′C ′与△ABC 面积的比是 ( )A.4∶9B.9∶4C.2∶3D.3∶22.将一个五边形改成与它相似的五边形,如果面积扩大为原来的9倍,那么周长扩大为原来的 ( )A.9倍B.3倍C.81倍D.18倍3.在△ABC 中,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E ,且AD ∶DB =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C DE =21B. BC DE =31C.的周长的周长ABC ADE ∆∆=21D.ABC ADE S S ∆∆=314.如图1,ABCD 中,AE ∶ED =1∶2,S △AEF =6 cm 2,则S △CBF 等于( )图1A.12 cm 2B.24 cm 2C.54 cm 2D.15 cm 2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似图形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B.位似图形的对应边平行且相等C.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不只有一个D.位似中心到对应点的距离之比都相等 二、填空题6.△ABC ∽△A ′B ′C ′,相似比是3∶4,△ABC 的周长是27 cm ,则△A ′B ′C ′的周长为________.7.两个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为3∶2,小多边形的面积为32 cm 2,那么大多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8.若两个三角形相似,且它们的最大边分别为6 cm 和8 cm ,它们的周长之和为35 cm ,则较小的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9.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如果矩形ABCD ∽矩形BCFE ,那么AD ∶AB =________,相似比是________,面积比是________.10.已知,如图2,A ′B ′∥AB ,B ′C ′∥BC ,且OA ′∶A ′A =4∶3,则△ABC 与________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________;△OAB 与________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________.课后作业:一、(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3,它们周长的差是25,那么较大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2)如图4—8—1,在ABCD 中,延长AB 到E ,使BE =21AB ,延长CD 到F ,使DF =DC ,EF 交BC 于G ,交AD 于H ,则△BEG 与△CFG 的面积之比是________.(3)把一个三角形改做成和它相似的三角形,如果面积缩小到原来的21倍,那么边长应缩小到原来的________倍.二、 (1)如图4—8—2,把一个矩形纸片ABCD 沿AD 和BC 的中点连线EF 对折,要使矩形AEFB 与原矩形相似,则原矩形长与宽的比为( )A.2∶1B.3∶1C.2∶1D.4∶1图4—8—2 图4—8—3(2)如图4—8—3,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ADE 和四边形BCED 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那么21S S 的值为( ) A.21B.41C.31 D.32图4—8—4(3)如图4—8—4,在Rt △ABC 中,AD 为斜边BC 上的高,若S △CAD =3S △ABD ,则AB ∶AC 等于( )A.1∶3B.1∶4C.1∶3D.1∶2(4)顺次连结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所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对应高的比是( )A.1∶4B.1∶3C.1∶2D.1∶2二、(1)如图4—6—8,在△ABC 中,AC 是BC 、DC 的比例中项,则△ABC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2)如图4—6—9,D 、E 、F 分别是△ABC 各边的中点,则△DEF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3)如图4—6—10,∠BAD =∠CAE ,∠B =∠D ,AB =2AD ,若BC =3 cm,则DE =________cm.图4—6—10三、如图4—6—14,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ABD=∠ACD,试找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加以证明.图4—6—14四、某生活小区开辟了一块矩形绿草地,并画了甲、乙两张规划图,其比例尺分别为1∶200和1∶500,求这块矩形草地在甲、乙两张图纸上的面积比.。

烃类化合物

烃类化合物

烃类化合物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系物特点: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一般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变化(如熔沸点逐渐升高);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

同分异构体:化学上,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键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

简单地说,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很多同分异构体有相似的性质。

烃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是碳、氧与氢原子所构成的化合物,主要又分为醇(alcohols)、醛(aldehydes)、酯(esters)、酮(ketones)与酚(phenols)。

常见的烃类常见的烃有甲烷(沼气),丙烷和丁烷(打火机油),异辛烷,石蜡烃的主要来源:天然气:甲烷(主要)、乙烷、丙烷、丁烷石油:各种烃的混合物: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煤:芳香烃等主要烃类一.烷烃分子中的碳,以碳、碳单键相结合,其他的键都为氢原子所饱和的烃化学式规律:当碳原子数为n时,氢原子数为2n+2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烷烃的物理性质1.物质状态:在室温和一个大气压下,C1-C4是气体,C5-C16是液体,C17以上是固体。

2.沸点:正烷烃的沸点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有规律升高。

液体沸点的高低决定了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分子间引力愈大,使之沸腾就必须提供更多的能量,所以沸点就愈高。

而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取决了分子结构。

3.熔点:正烷烃的熔点,同系列C1-C3不那么规则,但C4以上的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不过,其中偶数的升高多一些,以至含奇数和含偶数的碳原子的烷烃各构成一条熔点曲线,偶数在上,奇数在下。

烷烃的化学性质1、共价键都为σ键,键能大;C-H 390~435KJ/molC-C 345.6KJ/mol2、分子中的共价键不易极化。

(电负性差别小 C:2.5, H:2.2)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特别是正烷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基本概念
时间比例尺
t l / v kl kt t l /v kv
动力相似比例尺
FP
Fi ma
FP
F
a
F
a
FP
Fi ma
FP
Fg
F
Fg
Fg
F
式中的速度u,按每个变量改变10次获得一条实 验曲线计算,共需 105次实验,而且其中要改变 10次密度和粘度,实际上难以实现。经量纲分析 后变量减少为3个,为确定函数关系 只需要102次 实验。
可见,量纲分析在减少问题变量的同时,在实践 中能够减少实验重复的次数。
21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力学相似的推导
Fg
Fi F Fg FP kF FP F Fg Fi
对流体来说,运动和受力总是耦合在一起的,所以运 动相似和动力相似通常应当同时满足。 此外还有热力相似。由比例尺,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原 型的对应物理量。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基本概念
3. 流动相似层级 几何相似 形状相似 同类现象 流动相似 相似现象 流动相似 的四个层 次从低到 高,低一 级的相似 是高一级 相似的必 要条件。 几何相似 运动相似 动力相似 热力相似 物理量成比例 尺度成比例 速度成比例 力成比例 温度成比例 时空对应点: 无量纲坐标 和无量纲时 间对应相等 的“点”。 尺度成比例 遵循同一方程

L T
2
2 1
L
d im z L
p dim g -1 2 3 M L T M L
d im 常 数 L


L T
1
2 1
L
3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基本概念
2.
关于模型实验
1) 什么是模型实验? 模型实验通常指用简化的可控制的方法再现实际发生的物 理现象的实验。实际发生的现象称为原型现象,模型实验的侧 重点是再现流动现象的物理本质;只有保证模型实验和原型中 流动现象的物理本质相同,模型实验才是有价值的。 2) 为什么要进行模型实验? • 科学研究和生产设计需要做模型实验 ; 并不是所有的流动现象都需要做模型实验。能够做理论分析 或数值模拟的流动现象都不必模拟实验。 并不是所有的流动现象都能做模型实验。只有对其流动现 象有充分的认识,并了解支配其现象的主要物理法则,但 4 还不能对其作理论分析或数值模拟的原型最适合做模型实验。
第3步、将基本量以外的其余的物理量作为导出量, 分别与基本量的幂次式组成数的表达式并求出表 达式中的指数。(略)
相同物 理本质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基本概念
“相似性”的简单几何类比:几何相似
l h ' kl ' l h
l l' l* h h'
无量纲量
所有相似的矩形具有相同的长宽比l/h ,称为相似准则;长 宽比值l*为无量纲量,称为相似准则数(相似参数)。若 将宽度作为特征长度, l*也称为矩形的无量纲边长。相似 准则数l*代表了一簇长宽比相同的“相似”矩形。
[例1]
三角堰泄流量
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重力作用下,从等腰三角堰中定常泄流, 求泄流量Q(体积流量)的表达式。
解:1.列举物理量。Q ,α, h , ρ,g ,共5个
Q ( , g , h, )
2.选择基本量: ρ、g、h 3.列表达式求解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a g b h cQ
15
M0 L 0 T0 = ( M L –3) a ( LT–2 ) b L c ( L3 T –1 )
第1步、列举所有相关物理量。(相关量) 第2步、选择包含不同基本量纲的物理量为基本量。 第3步、将其余的物理量作为导出量,分别与基本 第4步、利用数构成形式上的方程。
量的幂次式组成数的表达式并求数中的各幂次指数。
14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力学相似的推导
量纲分析法


2
(弧度,无量纲)
4.列π数方程 π1= f (π 2)
Q f ( ) 5 / 2 1/ 2 h g
16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力学相似的推导
量纲分析法
[例]

三角堰泄流量:量纲分析解法
Q f ( ) g h
5/2
( c)
讨论:①结果表明Q与ρ无关,与h成5/2次方关系。
低速风洞
5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基本概念
2.
关于模型实验
3) 模型流动设计要求
设计模型流动,要使之成为原型流动的相似流动,原 则上要满足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主要动力相似及热力相 似。具体设计时,首先要考虑该流动性质选择决定性的相 似准数,此外还要考虑实验规模和实验室的条件以及实验 时所采用的流体是否与原型流动中的流体相同且是否同一 温度等因素。
大小 物理量
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英 基本量纲
类别 量纲 导出量纲

量纲幂次式
SI制中力学的基本量纲 (dimension): dim m = M , dim l = L , dim t = T dimT=θ 导出量纲:用基本量纲的幂次表示。
2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基本概念
量纲分析法
M : a 0 L : 3a b c 1 0 T : 2b 1 0
解得:a = 0, b = - 1 / 2, c = - 1 / 2
u ( , , , g ,d )
2)
2 g d
a b c
u 1 1/ 2 1/ 2 g d
量纲分析法
通常,每一种变量都有其对应的不变量,这个不变量也就是 其特征量。
第2步、选择第1步中包含不同基本量纲的物理量为基本量。 本问题包含4个基本物理量纲
L , M , T ,
选择其中四个特征物理量 L,t0,p0,Tw-T∞作为基本物 理量,根据π定理,16-4 可以得到12个无量纲量(π数)
量纲齐次性原理
同一方程中各项的量纲必须相同。用基本量纲的幂次式表示时, 每个基本量纲的幂次应相等,称为量纲齐次性。
v2 p z 常数 (沿流线) 2g g
按照国家标准(GB3101—93),物理量的量纲记为dim(.), 国际物理学界沿用的习惯记为[.]
v2 dim 2g
1 L T
4.列π数方程
讨论:
Π( π )定理只能确定出影响流动的无量纲数, 要确定具体的函数关系,必须通过试验解决。
20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力学相似的推导
量纲分析法
量纲分析的结果主要用于指导实验。上例中原来 有5个变量,若通过实验确定
u ( , , , g ,d )
量纲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物理现象中的未知规律,通过对有关 的物理量作量纲幂次分析,将它们组合成无量纲形式的组合量, 用无量纲参数之间的关系代替有量纲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揭 示物理量之间在量纲上的内在联系,降低变量数目,用于指导 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12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力学相似的推导
量纲分析法
1 = f ( 2, 3, ……, n-r )
n个物理量
充要条件 定 理
r个
基本量纲 选出r个量纲 独立的基本 物理量
组成n-r 个数
方 法
量纲分析方法 等
13
n-r个导出量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力学相似的推导
量纲分析法
1)
量纲分析法一般步骤:
2
g 1/ 2 d 3 / 2
19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力学相似的推导
量纲分析法
3)

3
/
π1= f (π2, π3)
u f ( 1/ 2 3 / 2 , ) 1/ 2 1/ 2 g d g d
u ( , , , g ,d )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力学相似的推导
量纲分析法
[例]
三角堰泄流量:量纲分析解法
M : a 0 L : 3a b c 3 0 T : 2 b 1 0
解得:a = 0, b = - 1 / 2, c = - 5 / 2
Q 1 5 / 2 1/ 2 h g
10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力学相似的推导
二、力学相似律的推导.力 学相似的充要条件
1. 量纲分析法 2. 方程分析法 3. 常用的相似准数及其物理意义
11
8.2 The Law of Similarity.力学相似的推导
量纲分析法
1.量纲分析法
提议用量纲分析的是瑞利(L.Reyleigh,1877),奠定理论基 础的是布金汉(E.Buckingham,1914),他提出了广泛使用 的 (II)定理。
M 0 L 0 T 0 = ( M L – 3 ) a ( L T – 2 ) b L c ( ML – 1 T – 1 )
M : a 1 L : 3a b c 1 0 T : 2b 1 0
解得:a =-1, b = - 1 / 2, c = - 3 / 2
u ( , , , g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