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工艺学

合集下载

第一讲 概述 烹调工艺学课件

第一讲 概述 烹调工艺学课件
烹调工艺学
主讲教师:李 锐 邮 箱:zslirui@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烹调
根据一定的目的,综合运用各种操作技能和一 定的生物技术设备,将烹饪原料加
烹调&烹饪
烹调与烹饪的区别在于:烹调是单指制作菜肴 而言,烹饪则是包含菜肴和主食的整个饭菜制 作。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一)中国烹饪的特点
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用料广泛,搭配灵活; 刀工精细,风味多变; 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中国菜品的独特标准概括:色、形、香、味、质、滋、养。 按社会形势划分:宫廷菜 官府菜 寺院菜 民间菜 市肆菜 中国菜肴风味区域划分(菜系)
4、从广义讲烹饪包含烹调及烹调所制作的各类食品,饮食消费,饮食养 生,以及由烹调和饮食所延生的众多文化现象在内。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S1.3烹调工艺学学科特点
综合性学科 重视实践性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S1.4烹调工艺学研究 的范围
(一)中国烹饪的特点 (二)烹调工艺学研究内容 (三)如何学习烹调工艺学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川菜 粤菜 鲁菜 淮扬菜(苏菜) 徽菜 湘菜 闽菜 鄂菜 京菜 沪菜 清真 素菜(斋菜)
2020/7/6
湛江师范学院 烹饪工艺学
(二)烹调工艺学研究内容
菜肴制作一般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初步加工——切配——烹调——成菜装盘
1、原料的加工原理及工艺 2、刀工原理及刀工技术 3、加热对烹饪原料的影响 4、菜肴的组合 5、色、香、味的基本理论及调味 6、菜肴质量的评定 7、菜肴的烹制工艺

烹调工艺学

烹调工艺学

5.腌渍上浆法。 • 是先用调味品(盐、胡椒粉、苏打粉等) 将原料腌渍,而后放入冰箱,烹调前再与 湿淀粉一起调拌均匀。苏打粉浆多用此法。 苏打有加强烹饪原料组织的亲水作用和软 化肌纤维的作用,可增加原料嫩滑、滑爽 的口感,但同时也增加了菜品的苦涩味, 破坏了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因此要严格控 制用量。
上浆调味料的构成

• •
水粉浆
全蛋粉浆 蛋清粉浆
水粉浆由水、盐、料酒、淀粉等构成。
全蛋粉浆由水、盐、料酒、鸡蛋液、淀粉等构成。
蛋清粉浆由水、盐、料酒、蛋、盐、料酒、蛋黄、淀粉等构成。
• 酱品粉浆
酱品粉浆由酱品(黄酱、面酱、辣酱等)或酱油和 淀粉构成。
• 苏打浆
(1)灵活掌握浆的浓度,根据原料的质地、烹调的要求以 及原料是否冷冻等因素决定浆的浓度。 (2)恰当的掌握上浆的每一个环节,一盐二水三蛋四粉五 味六油。 (3)必须达到吃浆上劲,一方面是浆液充分渗透到原料组 织中去,达到吃浆的目的。另一方面充分提高浆液的黏度, 使之牢牢粘附于原料表层达到上劲的目的。 (4)根据原料的质地和菜肴的色泽选用适当的浆液,如牛, 羊肉结缔组织较多,上浆用苏打浆或加入嫩肉粉,这样可 以取得良好的嫩化效果,根据色泽不同也应该选择不同浆 液。 (5)还应当考虑淀粉本身的性能,吸水力强,糊化程度高 的淀粉要控制用量。
教学重点:
上浆的方法,浆的种类、用途以及上浆 原料的选择。
教学难点:
上浆的原理。
教学方法:
主要分为讲授法、实践示范法、小组讨 论操作法。
课程安排(1课时)
1、课前互动 首先提出国家为何狠抓“食品安全”让 同学们展开讨论。根据回答的结果概括后 提出本节课的德育教育—食品添加剂。
(一)上浆工艺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烹调工艺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烹调工艺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烹调工艺学的性质和地位第三节烹调工艺学的研究内容第四节学习烹调工艺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篇烹饪原料的选择与加工第二章烹饪原料的鉴别与选择第一节烹饪原料的鉴别方法第二节烹饪原料选择的基本原则第三章烹饪原料的初加工工艺第一节鲜活原料的初加工一、鲜果蔬的初加工二、水产品的初加工三、家禽及家畜的初加工第二节干制原料的初加工一、干制原料涨发的原理二、干制原料涨发的类型三、常见干制原料涨发实例第四章刀工切割工艺第一节刀工与刀法第二节基本料形加工第三节剞花刀第四节分档取料第五节整料去骨第五章保护及优化加工工艺第一节保护性加工工艺概述第二节挂糊、上浆工艺第三节勾芡工艺第四节制汤、制蓉工艺第二篇调配工艺第六章菜肴的组配工艺第一节菜肴组配的原则第二节菜肴组配的形式与方法第三节宴席菜肴的组配形式和方法第四节菜看的命名第七章风味调配工艺第一节调味工艺第二节调香工艺第三节调色工艺第四节调质工艺第三篇烹饪原料的熟处理第八章烹饪原料预熟处理工艺第一节火候及火候的运用第二节烹饪原料预熟处理中的传热过程及作用第三节原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第四节烹饪原料预熟处理的作用及方法(焯水、过油、走红)第十二章烹饪原料熟处理的烹调技法第一节以油为传热介质烹调方法第二节以水为传热介质烹调方法第三节以气为传热介质烹调方法第四节以固体为传热介质烹调方法第五节特殊及其它的烹调方法第六节烹调方法与基本功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掌握烹调工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理解烹调工艺学的学科属性。

[情感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进入学习情境。

[内容提要](1) 烹调工艺学的基本概念(2) 烹调工艺学的性质和地位(3) 烹调工艺学的研究内容(4) 学习烹调工艺学的意义和要求第一节烹调工艺学的基本概念一、烹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把“烹调”中的“烹”理解为“加热”,把“调”解释为“调味”。

烹调工艺学概述与要求

烹调工艺学概述与要求

海州六种地方菜组成。早在二千多年前,吴人即善制炙鱼、蒸鱼和鱼
片。一千多年前,鸭已为金陵美食。南宋时,苏菜和浙菜同为“南食”
的两大台柱。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
滑嫩 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
爽脆而不
失其味。
苏菜特点:苏菜(淮扬菜)十分讲究刀工,在烹饪上则善用火候, 原料多以水产为主,口味平和,清鲜略甜。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 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松鼠厥鱼、梁溪脆鳝等著名菜肴。
二、烹调工艺学的属性
烹调工艺学是从人的饮食需要出发,对食 品卫生、营养、美感三者控制,使菜肴的营养 与色、香、味、形、质、意俱美的专门学问。 它是以中国传统风味菜肴的制作工艺为研究对 象,是食品加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总结和届 时中国风味菜品制作工艺一般规律的学科。
烹调工艺学概述和要求
三、中国烹饪技术体系的形成和 发展
川菜特点: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 椒、花椒、胡椒)和鲜姜。调味方法有干烧、鱼香、怪味、椒麻、红 油、姜汁、糖醋、荔枝、蒜泥等复合味型,形成了川菜的特殊风味, 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
烹调工艺学概述和要求
川菜代表菜
鱼香肉丝
烹调工艺学概述和要求
回锅肉
鲁菜
鲁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 (今山东省),形成于秦汉。宋代后,鲁 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是我国八大菜系之 一。鲁菜是我国覆盖面最广的地方风味菜 系,遍及京津塘及东北三省。
烹调工艺学概述和要求
苏菜代表菜
清炖蟹粉狮子头
烹调工艺学概述和要求
松鼠桂鱼
粤菜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八大菜系之一,它以 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广东地处我 国南端沿海,境内高山平原鳞次栉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气候 温和,雨量充沛,故动植物类的食品源极为丰富。同时,广州又 是历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来的各种烹饪原料和烹饪 技艺,使粤菜日渐完善。加之旅居海外华侨把欧美、东南亚的烹 调技术传回家乡,丰富了广东菜谱的内容,使粤菜在烹调技艺上 留下了鲜明的西方烹饪的痕迹。

烹调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烹调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要点
强调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操 作细节,如火候掌握、时间控制 、翻锅技巧等。
不同菜系的烹饪特点与技巧
川菜
粤菜
介绍川菜的特点和烹饪技巧,如麻辣 、鱼香、怪味等口味,以及水煮、干 烧等烹调方法。
介绍粤菜的特点和烹饪技巧,如清蒸 、白灼、油泡等烹调方法,以及注重 食材新鲜和原汁原味的技巧。
鲁菜
讲解鲁菜的特点和烹饪技巧,如扒、 烩、爆等烹调方法,以及注重火候和 调味的技巧。
烹调工艺在餐饮业中的应用与推广
总结词
应用与推广
详细描述
现代烹调工艺在餐饮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和工艺,餐饮企业能够提供更 加丰富、健康和美味的食品。同时,烹调工艺的创新也推动了餐饮业的发展,新的烹饪技术和方法不 断涌现,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烹调工艺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04
烹调工艺美学
烹调工艺的美学原则
01
02
03
04
统一性原则
将各种食材和调料统一在一定 的烹调理念下,保持整体协调
和美感。
平衡性原则
注重食材的搭配和色彩的协调 ,使整个菜肴看起来平衡稳定

节奏性原则
通过食材的排列和烹调的节奏 变化,使菜肴呈现出动态美。
强调性原则
突出食材的特色和优势,强化 菜肴的艺术表现力。
烹调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 绪论 • 烹饪原料基础 • 烹饪工艺技术 • 烹调工艺美学 • 现代烹调工艺的应用与创新 • 实践环节与课程考核
01
绪论
烹调工艺学的定义与性质
烹调工艺学定义
烹调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食品烹调加工技术和方法的科学,旨在通过合理的烹调 工艺使食品达到色、香、味、形、质等方面的要求,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烹调工艺学》课件

《烹调工艺学》课件

01
02
03
火力大小的控制
根据烹饪方式和食材特点 ,选择合适的火力大小, 以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火候时机的掌握
根据食材的烹饪阶段和烹 饪要求,适时调整火力大 小和加热时间,确保食材 的熟度和口感。
火候的观察与调整
通过观察食材的状态和烹 饪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 整火候,确保烹饪效果的 完美呈现。
烹饪中的调味技巧
具备自动控温和计时功能,可实现多种模式的烘焙、烤制和蒸
煮等功能。
压力锅
02
通过提高压力来缩短烹调时间,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价
值。
破壁机
03
能够破碎食材的细胞壁,释放营养成分,提高食物的口感和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养价值。
现代烹调工艺的材料创新
新型食材
如人造肉、植物奶等替代品,为素食者和特殊饮食需求者提供更 多选择。
善用汤料
川菜中常用高汤或清汤作为调 料,使菜品更加鲜美,同时也
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
鲁菜烹调工艺特点
注重火候
鲁菜烹调过程中讲究火候的掌握,通 过不同的火候来烹制出不同口感的菜 品。
用料广泛
鲁菜选料广泛,既可用名贵的食材, 也可用常见的食材,通过合理的搭配 和烹制,使菜品味道鲜美。
烹饪技法独特
鲁菜常用的烹调技法有炸、烧、炖、 焖等,特别是炸制工艺,如糖醋鲤鱼 、红烧肉等经典菜品。
烹调工艺学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烹调工艺学概述 • 烹调工艺学基本原理 • 烹调工艺学实践操作 • 不同菜系的烹调工艺特点 • 现代烹调工艺的发展与创新
目录
CONTENTS

烹调工艺学 全套课件

烹调工艺学 全套课件
运刀的姿势
两脚自然站稳,腹部与菜墩保持一定距离,上身略 向前倾斜,前胸稍挺,两眼注视双手
2020/4/4
3.3 常见刀法的运用
➢直刀 刀刃向下与原料和菜墩平面垂直,上下运刀。 常见直刀法的适用对象 直切:嫩脆的植物原料,莴苣、萝卜 推切:细嫩有一定韧性的原料,瘦肉、肝 锯切:坚韧或松软易碎的原料,卤肉、带筋 的肉、面包
2020/4/4
2020/4/4
3.4 勺的运作机理和方法
➢翻勺的力学原理 ➢翻勺操作要领 ➢翻勺的作用 ➢翻勺的适用范围 ➢常见翻勺方法
2020/4/4
3.4.1 翻勺的力学原理
翻勺的四个分解动作 推,拉,扬,送
分解动作的力学意义 推:提供抛体运动的初速度 拉:增大相对运动的速度 扬:产生向上运动的分速度 送:提供原料的着落点
2020/4/4
1.4 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烹调工艺学在现代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烹饪与传统食品加工的关系
➢传统食品的加工主要是菜肴制作和原料的保存 ➢烹饪是传统食品加工最主要的方式 ➢原料保存是烹饪的重要环节
烹饪与现代食品加工的关系
➢烹饪是现代食品加工的基础和源泉
2020/4/4
1.4 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2020/4/4
4.2.3 家禽初加工工艺
➢漂烫:将原料放入合适温度的热水中一边浸 泡一边翻动,将其漂烫均匀。 ➢褪毛:趁热首先褪去翅膀上的硬羽,然后从 腿部到颈部依次褪净全身羽毛。 ➢开膛:根据菜肴加工需要,选择合适开膛方式。 ➢取内脏:及时取出内脏,分类放置,拔出气管和 食管 ➢洗涤:用洁净清水将原料冲洗干净。 ➢整2理020/4内/4 脏:将内脏进一步分类,然后分别整理。
2020/4/4
2.2 生产设备

烹调工艺学

烹调工艺学

绪论1.烹调:指将可食性的动植物原料进行粗细加工、热处理及科学地投放调味品等烹制菜肴的过程。

2.烹饪:指人为了满足生理和心里的需要,把可食的原料用适当的方法加工成为食用品的过程。

3.四大菜系:鲁菜、苏菜、粤菜、川菜4.袁枚《随园食单》、孙思邈《千金要方》、李渔《闲情偶记》忽思慧《饮膳正要》、吕不韦《吕氏春秋》第一章1.选料:烹饪工作者在烹饪原料进行初步鉴定的基础上,为使其更加符合食用和烹调要求,对原料的种类、品种、部位卫生状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挑选的过程。

2.选料的目的:提供和合理的营养物质、保障使用的安全性、保证菜肴造型和色彩的需要、提供良好的风味基础,使原料风味更加突出、更有利于原料的加工处理和烹调的要求。

3.烹饪原料鉴别: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烹饪原料的特点、品种、性质等方面进行判断或检测,从而确定烹饪原料的优劣,保证正确的选择和利用优质烹饪原料。

(还有其它的一些小知识点大家仔细看一下。

)第二章1.农药残留的去除:清水浸泡、碱水浸泡、加热烹调法、清洗去皮法、农药降解酶、淘米水2.有粘液的常见鱼类:泥鳅、鲶鱼、鳝鱼、鳗鱼、黑鱼3.不需去鳞的鱼类:鲶鱼、鲥鱼、带鱼、黄鳝、鳗鱼。

4.粘液去除的方法:揉搓去液法、熟烫法5.鱼类开膛去内脏的方法:脊出法、腹出法、鳃出法6.去腥的方法:静养、去黑膜、去性腺、香料去腥7.禽类宰杀加工程序:放血→褪毛→开膛→整理内脏→洗涤8.腿毛方法:干褪和湿褪(70摄氏度为最佳水温)9.禽类开膛去内脏的方法:腹开法、脊开法、肋开法10.鲜活原料洗涤方法:自然洗涤法和强化洗涤法(直接生食的蔬菜水果可以用自然洗涤法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自然洗涤法中的灌洗法主要用于猪肺的洗涤)11.蔬果原料的保色方法:加酸保色、加油保色、加碱保色、加盐或糖保色、水泡保色、水烫保色12.常用保鲜膜:聚乙烯(PE、水果蔬菜的保鲜)、聚氯乙烯(PVC、影响安全)、聚偏三氯乙烯(PVDC、熟食火腿)13.禽类加工基本要求:(1)杀口准确,宰杀时放尽血液,才能保证禽类加工后皮和肌肉的色泽白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令性强,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浓郁。粤菜著名的菜点有: 白云猪手、烤乳猪、盐焗鸡、白灼虾、白切鸡、烧鹅、耗油牛 肉等。
粤菜的形成与发展
粤菜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密 切相关。广东地处我国南端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高山 田原鳞次栉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 产富饶。
• 潮州菜的另一特点就是菜肴富有田园风味,善于烹制以蔬果 为原料的素菜。而素菜烹调的精妙之处在于上席时菜肴饱含 肉味而不见肉,对蔬菜果品,粗料细做,清淡鲜美,如护国 菜、七样羹、返沙芋头等,皆为美食家所称道。
• 潮州菜特别重视配酱调味。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酱碟,一菜 一碟,咸甜酸辣,各有讲究。而酱料中的南姜、梅膏、鱼露、 红豉油等,尤为潮州特产。
• 可见广州饮食风之盛。的确,粤菜最大特色便是采料复杂, 菜式丰富。它用料广博奇杂,配料多而巧。蛇虫鼠蚁、飞禽 走兽、山珍海味、中外食品,无所不有,可谓全国之冠。这 些原料,一经厨师妙手烹制,每令食者击节赞赏,叹为异品 奇珍。
比如吃蛇,其他省份的人是不敢入口的。什么都敢吃,这不 是愚昧和落后,而是广州人的开放心态和创新意识在饮食文 化上的体现。
烹调工艺学
第一章 绪论
基本概念
烹饪:菜肴点心等熟制食品的供食系统。包括菜肴点心的制 作和生产,菜肴点心的价值实现,消费菜肴点心的功用以及 系统运作中形成的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烹调:制作菜肴点心的专门技术。包括原料的选用、初加工、 刀工、预制、调味、加热、造型等技术。
烹制:菜肴点心的具体制作方法和过程。
潮州菜
• 秦以前,潮州属闽地,其语系和风俗习惯与闽南接近,同时 又受广州地区的影响,渐渐地汇两家之所长,形成风味自成 一格的潮州菜。
• 潮州菜的最突出特点是以烹制海鲜见长;对海鲜的烹调选料 考究,制作精细,达到新鲜美味,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 而不腻。如生菜龙虾、红炖鱼翅、蚝烙、清炖乌耳鳗、清汤 蟹丸等,是潮菜海鲜类的代表名作。
中国烹饪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烹饪源远流长,烹调的起源,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而人 类文明的进步,又促进烹调技术的发展。
人类的饮食文明,大致上经历了生食、熟食、烹调和改革创 新四个阶段。在距今50多万年前,人类发现了“火”,才 逐渐地由生食转变为熟食,并把熟食变成固定了饮食方式, 从此结束了那种“茹毛饮血,生吞活剥”的原始生活方式。 在距今1万年前,人类学会用盐来调味,并使用陶器作为炊 具,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真正的烹调时代。
东菜
• 东江菜又称客家菜。遍及河源、梅县、兴宁、龙川、惠州、 惠东、惠阳等地区。客家人居住地属内陆腹地,远离海边, 故食货多禽畜,水产品极少。乃有“无鸡不清,无肉不鲜, 无鸭不香,无时不浓”之说,加之在较长时间交通阻塞与外 界接触少而使菜肴自成一家。
• 客家菜的基本特色是,用料以肉为主,水产品较少;突出主 料,原汁原味,讲求酥软香浓;下油重,味偏咸;注重火功, 以炖、烤、煲、焗见称,尤以砂锅菜擅长;造型古朴,乡土 风貌明显。
同时,广州又是历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来的各 种烹饪原料和烹饪技艺,使粤菜日渐完善。加之旅居海外华侨 把欧美、东南亚的烹调技术传回家乡,丰富了广东菜谱的内容, 使粤菜在烹调技艺上留下了鲜明的西方烹饪的痕迹。
粤菜的组成
粤菜
广州菜
潮州菜
东江菜 (客家菜)
广州菜
• 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是集南海、番禺、顺德、中山等地 方风味的特色,集各菜系之所长而融为一体、自成一家的烹饪菜 式。其影响范围广泛,主要遍及珠江三角洲,西、北江流域,雷 州半岛和海南岛,及广西的北郊湾地区、港澳台等地。
• 代表品种有:东江盐焗鸡、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爽口牛 丸等,表现出浓厚的古代中州之食风。
粤菜的工艺特点
• 选料广博奇杂精细,鸟兽蛇虫均可入馔;
• 烹调技法以我为主,博采中外为我所用;
• 五滋六味,调味基础;因料施味,味型鲜明惯用酱汁; 浓淡相宜
选料广博奇杂精细,鸟兽蛇虫均可入馔;
• 对粤菜略有了解的人都会脱口而出:“广州人除了地上四条 腿的桌子、水里游的轮船、天上飞的飞机不吃之外,其他什 么东西都敢吃。”
第二章 粤菜(广东菜)
• 粤菜简介 • 粤菜的发展史 • 粤菜的流派 • 粤菜的特点 • 粤菜的代表菜及典故 • 粤菜欣赏
粤菜简介
粤菜即广东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由广府菜、潮州菜和东江 菜组成,是起步较晚的菜系,但它影响深远,港、澳以及世界 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
粤菜注意吸取各菜系之长,烹调技艺多样善变,用料奇异广博。 烹调上以炒、爆为主,兼有烩、煎、烤,讲究清而不淡,鲜而 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香、松、软、肥、浓)、 “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说。
“不问鸟兽蛇,无不食之”
烹调技法以我为主,博采中外为我所用;
• 粤菜的烹调技法源于当地民间,粤菜的技法融合了 中原的先进方法,形成兼收并蓄的开放观念。
• 西餐进入广东,给粤菜带来了新的启示。 • 粤菜广泛吸收中外烹调技艺精华,结合自己的物产、
气候、习俗,形成自己完整的烹调技艺体系和独特 的烹调特色。
古代的烹调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 宋元和明清五个时期,并逐步形成了我国各地方风味特色的菜 系。即选用本地烹调优质原料,用本地习惯使用的优良烹调方 法,制作出的菜肴富有当地食法和味道特色。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错综复杂,而且又是一个多民族 的国家,在气候、物产资源、风味、饮食习俗、经济等多方面 有所差异,因此形成了众多风味流派的地方菜。而以广东菜、 四川菜、山东菜和淮扬菜为主要代表组成了中国的四大菜系。 此外,浙江菜、福建菜、湖北菜和湖南菜都各具特色,表现着 各地菜肴的不同风味,共同构成了我国烹调技术丰富多彩的景 象。
• 广州菜有三大特点: 一是鸟兽虫鱼均为原料,烹调成形态各异的野味佳肴; 二是即开即烹,独具一格,吃起来新鲜、火热; 三是夏秋清淡、冬春香浓,深受大众的喜爱,广州菜以味美色鲜、 菜式丰盛而赢得“食在广州”的美誉。
• 较为常见的广州菜色有白切鸡、白灼虾、明炉乳猪、挂炉烧鸭、 蛇羹、油泡虾仁、红烧大裙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