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轴斜槽节距的测量方法
电机转子与定子间隙的测量方法

电机转子与定子间隙的测量方法电机转子与定子间隙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测量间隙、测量分贝差、测量电压差、测量振动差等方法。
1.测量间隙法测量间隙法是通过测量转子与定子的距离来判断它们之间的间隙大小。
测量间隙的工具有刻度尺、千分尺等。
首先将电机切断电源,并拆卸电机外壳,使转子和定子暴露出来。
然后在转子和定子之间插入测量工具,将它与转子和定子的表面接触,并记录测量结果。
通过多次测量,可以得到转子与定子之间的平均间隙大小。
2.测量分贝差法测量分贝差法是一种比较间接的测量方法。
它通过测量电机转子和定子所产生的声音分贝差来判断它们之间的间隙大小。
首先,将电机接通电源,使其正常工作。
然后,使用声音分贝计在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位置上分别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通过比较两个位置的分贝值,可以得出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大小。
3.测量电压差法测量电压差法是一种测量转子与定子间隙的常用方法。
它通过测量电机工作时转子与定子之间产生的电压差来推测间隙大小。
首先,将电机接通电源,使其正常工作。
然后,使用示波器或万用表测量电机转子和定子处的电压,并记录测量结果。
通过比较两个位置的电压差,可以推测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大小。
4.测量振动差法测量振动差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机转子和定子所产生的振动差来判断它们之间的间隙大小的方法。
首先,将电机接通电源,使其正常工作。
然后,在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位置上分别安装振动检测仪器,并记录测量结果。
通过比较两个位置的振动差,可以得出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大小。
总结起来,电机转子与定子间隙的测量方法有测量间隙法、测量分贝差法、测量电压差法和测量振动差法等。
不同的测量方法在不同情况下有其适用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电机转轴超声波探伤方法(Q/YD 14-021-2010)

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熟悉电机转轴制造工艺,了解转轴内部各种不连续的产生原因、
分布特点、波形特征和危害性,并具有一定的电机转轴超声波探伤经验。
5 探伤条件
5.1 探伤时机:转轴超声波探伤须安排在最终热处理之后进行,检测工序一般为转轴精车
工序后,键槽、螺孔加工前为宜,如粗加工后不再进行热处理,可在粗加工后探伤,但表
2
Q/YD 14-021-2010 面状缺陷(或不连续)引起的反射信号,通过探头的移动,仅能检测出两维方向的尺 寸。对转轴来讲,一般仅能从两个相对方向检测到反射信号,而且延某个方向有一定的指 示长度。 3.7 体积状缺陷(或不连续) 体积状缺陷(或不连续)引起的反射信号,能从多个方向检测到缺陷(或不连续)信 号,并有一定的指示长度。 3.8 分散缺陷(或不连续) 多个缺陷(或不连续),从某个方向检测到的间距大于40mm的缺陷(或不连续)信号。 3.9 密集缺陷(或不连续) 多个缺陷(或不连续),从各个方向检测到的间距小于40mm的缺陷信号(或不连续)。 3.10 横向缺陷(或不连续) 缺陷(或不连续)延伸线与转轴轴线夹角大于或等于45°时为横向缺陷(或不连续)。 3.11 纵向缺陷(或不连续) 缺陷(或不连续)延伸线与转轴轴线夹角小于45°时为纵向缺陷(或不连续)。 3.12 游动信号 在规定灵敏度下,随着探头的移动,缺陷(或不连续)信号的前沿位置产生游动,游 动的范围相当于检测部位的厚度。 3.13 白点裂纹 锻材在锻后冷却过程中由于承受不了钢锭中残留下来的氢原子结合应力的作用(一般 冷却过快)而形成的内部裂纹,一般集中在中心部位(也可以延伸到锻件表面),分布密 集(一般不会单个出现),危害性大,对声波反射强烈,往往在荧光屏上形成林状波。 3.14
面粗糙度必须满足探伤要求(见6.1)。特殊情况如在最终加工面进行扫查,须采取措施(如
电机转轴销子检验规范

5.检验项目
检验 项目
缺陷 类别
检验要求和方法
使用仪表
备注
外观
MI
表面发黑,不允许有锈蚀、变形、毛刺等。
目视
尺寸
MA
按封样检查或实装。
游标卡尺 实装
每批 实装10个
防锈测试
MA
用10%NaCl盐水测试24h不可以生锈。
10%NaCl
6.抽样检验标准——依据GB/T 2828.1-2003S-4级水平抽检
作业文件
XX-QA-001-35
外协外购件进料检验规范
电机转轴销子检验规范
版本号: 第二版
第1页共1页
修订人:
修订日期:
1.目的:规范本公司外购外协零部件的检验,使其满足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电机转轴销子的检验。
3.检验依据:GB/T2828.1-2003
4.职责:品保部检验和试验人员负责按标准执行检验和试验。
轴向间隙与配合的测量与调节

轴向间隙与配合的测量与调节轴向间隙和配合是机械加工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转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轴向间隙与配合的测量和调节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轴向间隙的定义与测量方法轴向间隙是指两个配合零件之间的空隙或间隔,它对于设备的装配精度和传动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轴向间隙测量方法:1. 游标卡规法游标卡规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轴向间隙的方法。
使用游标卡规时,先将游标对准合适的刻度,然后将卡规夹持在需要测量的零件上,通过移动游标,测量出间隙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直径小于100mm的轴向间隙测量。
2. 定位卡规法定位卡规法是一种利用卡规固定测量装置位置的方法。
首先,将定位卡规夹持在一固定位置,然后将测量装置与待测零件相对应的位置,通过卡规的固定点来测量间隙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直径大于100mm的轴向间隙测量。
3. 传感器测量法传感器测量法利用各种传感器来获取轴向间隙的变化情况。
例如,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等,测量零件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轴向间隙的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轴向间隙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场合。
二、轴向配合的定义与调节方法轴向配合是指轴与轴承孔之间的装配关系,是保证轴与轴承之间传递力和传递矩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轴向配合调节方法:1. 加热组装法加热组装法是一种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来实现轴向配合的方法。
通过加热轴或冷却轴承孔,使轴热胀冷缩或孔收缩,然后迅速将轴插入孔中,等到轴冷却或孔回复原状时,形成紧固的配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轴与孔之间的干配合。
2. 液压组装法液压组装法是一种利用液压力来实现轴向配合的方法。
首先,将轴放入轴承孔中,然后通过液压力使轴与孔紧固配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设备中的轴承安装。
3. 冷却组装法冷却组装法是一种利用冷却物质来实现轴向配合的方法。
通过将轴放入冰水或其他冷却物质中冷却一段时间,在轴收缩的状态下装配到轴承孔中,待轴回升至正常温度后,形成紧固的配合。
电机维修常用量具、工具以及使用方法

1.钢直尺
zac0e 高效节能电机 /
钢直尺是电机修理中各种零部件的尺寸、形状 和位置的普通量具,精度 0.5mm。钢直尺是用厚 1mm, 宽 25mm 的不锈钢板制造的。尺的一端
是直边,叫端边,尺的另一端有悬挂用的小孔。 尺的长度有 150mm,200mm,300mm,1000mm,1500mm
(1)操作方法侧量前,要做“0”标志检查,即 将尺身、游标的卡爪合拢接触,使其“0”线对齐。 然后按被测量的工件移动游标,卡好工件后,便可
在尺身、游标上得到读数。 例尺身给出 52mm,再看游标第 4 格与尺身刻
度对齐,所以游标给出 0.4mm,则工件总尺寸为 52mm+0.4mm=52.4mm。
2.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属于较精密、多用途的量具,一般有 准确到 0.1mm,0.05mm,0.02mm 三种规格。
尺身最小分度为 1mm,从“0”线开始,每 10
zac0e 高效节能电机 /
格为 10mm.在此尺身上直接读出整数值,游标上最 小分度线为 0.9mm.
等。
使用钢直尺时,可将尺的端边靠紧工件的台 阶,放正后读数。如果工件上没有台阶可靠紧时, 可用平铁块的平面作为台阶。对于工件端边损, "0” 线读数不准时.可改用“10mm”分度线作为端边,
zac0e 高效节能电机 /
侧盆后减去 10mm。
钢直尺除测量长度之外,利用其“立面”还可 以检查电机铁芯或绑扎的无纬带是否高出规定数 值。
zac0e 高效节能电机 /
动表圈 4 和连在一起转动的表盘 5,使“0"位分度 线与指针对齐,就可以使用了。
测量时,应轻轻提起测头,慢慢地放在被测工 件的表面上,使测头与工件接触,表针便会指出数 值。比如测量转轴外圆径向跳动量时,当表针指出
电机转轴的直径检测原理

电机转轴的直径检测原理
电机转轴的直径检测原理通常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常见的原理有以下几种:
1. 光学测量原理:利用激光传感器或光电编码器等光学装置,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反射、折射或透过来确定转轴的直径。
当转轴通过光电装置时,光信号会被转轴表面的凸起或凹陷进行反射或折射,通过测量反射或折射的光信号的强度变化,可以得到转轴的直径信息。
2. 磁性测量原理:利用磁性传感器或霍尔传感器等磁性装置,通过测量磁场的变化来确定转轴的直径。
通常在转轴表面粘贴磁性标记物,当转轴旋转时,磁性标记物会产生磁场变化,通过测量磁场变化的大小,可以得到转轴的直径信息。
3. 超声波测量原理: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或超声波探测器等装置,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测量超声波的回波时间来确定转轴的直径。
超声波经过转轴时,会产生回波,根据回波时间和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可以计算转轴的直径。
4. 接触式测量原理:利用接触式传感器或测微仪等装置,通过直接接触转轴表面,测量转轴的形状或尺寸来确定直径。
常见的接触式测量原理有划线仪、游标卡尺等。
以上是常见的转轴直径检测原理,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和应用场景,可以选择适合的原理进行测量。
活塞斜环槽角度的测量

活塞斜环槽角度的测量活塞斜环槽角度的测量是活塞环安装和调整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活塞斜环槽角度的正确测量可以确保活塞环与活塞的紧密结合,提高引擎的密封性能和燃烧效率。
下面将介绍活塞斜环槽角度测量的方法和相关参考内容。
测量工具和仪器1. 活塞环转位器:用于在活塞上安装和调整斜环槽的工具。
2. 可调节角度支承块:用于固定活塞环转位器的工具,可以调整支承块的角度。
3. 活塞环卡尺:用于测量活塞环上的宽度和厚度。
4. 量具:用于测量活塞环槽的深度和宽度的工具。
5. 检测仪器:如投影仪、测量仪等,用于更精确地测量活塞环槽角度。
测量步骤1. 准备工作:将活塞装入活塞环转位器,并将支承块固定在转位器上,确保支承块的角度与斜环槽角度一致。
将转位器装入量具或测量仪器。
2. 测量活塞环槽角度:使用量具或测量仪器测量活塞环槽的角度。
将量具或测量仪器放置在活塞环槽上,通过仪器上的标尺或数码显示屏来测量角度值。
3. 调整活塞环位置:根据测量结果,调整活塞环的位置。
如果活塞环的位置偏离了标准值,使用活塞环转位器和支承块来进行微调,直至达到标准值。
4. 再次测量活塞环槽角度:在调整完活塞环位置后,再次使用量具或测量仪器测量活塞环槽的角度,确保调整后的位置符合标准要求。
5. 检查活塞环的宽度和厚度:使用活塞环卡尺来测量活塞环的宽度和厚度,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
参考内容1. 汽车发动机设计与结构分析:郑展洲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该书中详细介绍了活塞环的安装和调整方法,并提供了活塞斜环槽角度的测量参考内容。
2. 汽车维修技术:石洪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该书中对活塞环槽角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发动机科学与技术概论:孟树淮主编,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该书中对活塞环的设计和调整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活塞斜环槽角度的测量标准和方法。
4.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与应用:邓炳杰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电机找正方法总结

电机找正方法总结一般在安装机器时,首先把从动机安装好,使其轴处于水平,然后安装主动机,所以找正时只需调整主动机,即垂直方向偏差上,主动机的支脚下面用加减垫片的方法来进行调整,水平方向上的偏差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使用顶丝或千斤顶进行调整。
测量时百分表安装于从动轴上的专用支架上,表头在接触到电机轴靠背轮的外圆及端面。
具体步骤为:先测量偏差,找准电机靠背轮相对于从动机靠背轮的空间位置和偏差值,然后通过相似三角形计算电机的调整量。
一、测量偏差(1)、双表测量法(一点测量法)用两块百分表分别测量电机靠背轮外圆和端面同一方向上的偏差值,即在测量某方位上径向读数的同时测量该方位上轴向读数。
测量时,先测0°方位的径向读数A1及轴向读数S1。
为分析计算方便,常把A1和S1的值调整为零,然后两半轴同时转动(可消除靠背轮不圆造成的误差),每转90°记录一次读数,将数据记录至表中。
当百分表转回到零位时,外圆记录径向读数A1、A2、A3、A4,端面记录读数S1、S2、S3、S4必须与原零位读数一致,否则找出原因排除。
常见的原因是轴窜动或地脚螺栓松动,测量的读书符合下列条件才属正确,即:A1+A3=A2+A4;S1+S3=S2+S4端面不平行值(张口)的计算,不考虑轴向窜轴,计算公式为S=S1-S3,正值为下张口,负值为上张口。
左右张口为S=S2-S4,正值为S4那边张口,负值为S2那边张口。
上下径向偏差的计算公式为A=(A1-A3)/2,正值为电机靠背轮偏高,负值为电机靠背轮偏低。
左右径向偏差的计算公式为A=(A2-A4)/2,正值为靠背轮偏右,负值为靠背轮偏左。
因为在轴向使用一只表不能消除轴向窜动的误差,故此方法适用于轴向窜动较小的中小型机器。
(2)、三表测量法(两点测量法)在轴中心等距处对称布置两块百分表,在测量一个方位上径向读数和轴向读数的同时,在相对的一个方位上测量轴向读数,即同时测量相对两方位上的轴向读数,可以消除在盘车时轴的窜动对轴向读数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子槽 自然就斜过一定的角度。通过精确控制转 轴斜槽的节距,可以使转子槽刚好斜过—个定子 齿 距 。而 且测量误差比较大。 采用通用的三坐标测量机( 是 l 公司生产 的( _O ) k G 9 c 三坐标 , 其最高空间精度 1 1 L3 0 . ̄ /5 ,最小探测 误差 1 m,测量范 围 5 m+ 5“ ( m : 轴 1o ; 7 0Z 6 0 m ) X 0oY轴 0 ; 轴 0。测量软件为 LD i5) K m s . 测量转子斜槽 的节距 , S3 从而控制转轴 斜槽精 度 。 1三坐枥 量机的结构 钡4 如图 1 所示。 花岗岩工作台上装有移动桥 , 沿 右侧导轨运动, x 形成 坐标轴。 轴是单边驱动的。 X 滑架沿横梁的花岗岩导轨运动, 形成 Y 坐标轴。z 轴在滑架内 上下运动, Z 形成 坐标轴。 导轨型式为 气浮块和花岗岩组成的空气轴承日 。 2测量原理 转 轴 斜 槽 节 距 就是斜槽绕轴心线旋 转一周, 斜槽线在轴 向上推进的距离。由 于转轴斜槽节距有几 米甚至十几米 ,而在 电机转轴上加工斜槽 图 1三坐标测量机结构图 的部位不 到一米 , 无
图 2转轴 示 意 图
图 3转 轴定位 方案 图
3 探针的选择及标定。探针的选择 : . 2 由于斜 槽 的深度只有 4 m, 以, m 所 为了测量方便 , 选择直 径为 2 mm的探针。 探针的标定 : 标定三个方向上的探针 :OA 0 S ( 度 B O度 )S ( 5度 B 9 度 ) S ( 5度 , 1A 4 o 和 2A 4 B_ O ) J 度 。如图4所示。 9 ’ 4转轴节距的测量步骤 4 定位转轴及标定探针 . 1 4 测量圆柱: . 2 用探针的两 个方 向 S l及 S 2在 中15圆 1 柱 的外表 面均匀地取不在 同 平面上的 8 个点 , 测得 圆柱
一
40 . 实际测量数据( 1 如表 1 ) 4 . 计算斜槽节距: 1 1
CYO;
法直接测量斜槽节距 , 只能采用间接测量法。 取斜 槽在轴向 上的一段距离 L测量该斜槽在这段长度 , 上绕轴心线所转过的角度 0 则转轴斜槽节距 T , _ 3 00 L 6 +x 。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角度 0过程如 下: , 首先 测量斜槽所在的圆柱以确定测量坐标系 的Z 轴方向 , z 使 轴与圆柱轴心重合。其次, 在一 个垂直于轴心线的截面上构建圆, 并在此截面上 构建投影基面 :由于测量圆时需要改变探针的方 向, 所以采用“ 给定坐标位置 自动测量点” 的方法 构建—个圆。 再次 , 在转轴上取垂直于中心轴线的 两个截面 , 用三坐标测量机确定这两个截面上的 斜槽槽宽中心点,并把这两点投影到前面构建好 的投影基面上 , 得到两个投影点 ; 将基面上的两个 投影点分别与所在截面的圆心点连线 , 得出该两 直线的相对角度。 最后, 利用两个截面的距离及两 直线相对角度 , 计算得出该斜槽的节距。 3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3 转轴定位方案 。 . 1 如图 2 所示 , 转轴的最大 外径约 10 m, 2 m 长度约 1 0 m 所以采用两个 V 0 m , 0 型块支承、 定位( 3, 图 ) 置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工作 台面上 , 并保持转轴轴心线尽量与三坐标测量机
科j l l 技 论 坛
科
电机转轴斜槽节距 的测量方法
陈 名 升
(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 福 州 3 0 0 ) 50 1
摘 要: 一种测量电机转轴的斜槽节距的方法。 在转轴上取垂直于 中心轴线的两个截 面, 采用三坐标测量机确 定这 两个截面上的斜槽槽宽 中心 点。 两中心点分别与所在截面的轴心点连 线, 出此 两条连线的相对角度 , 该 得 并利用此 两个截 面的距 离计算得 出该斜槽的节距。 实践证 明, 该方法能 准确测量 出电机 转轴 的斜槽节距。 关键词 : 三坐标测量机 ; 电机转轴 ; 节距 ; 斜槽 测量 坐标 系
1A 4 度 0度 2 A 4 9 4 3建立测 量坐标系 : S ( 度 B 0度 ) s ( 5 B 9 ) S ( 5度 B 一 0度 ) 利 O A 0 图 4 探针方 向图 用圆柱 C 0 Y 建立 与转轴轴心 表1 线重合的z 如图 3 。 轴( ) c … — 而; P一一 — i T 5 4 测出圆 C 0在转轴截面 1 , 直 ) 直径 (r ) 喃 ㈦ 蹦 ㈦ 轴向距离㈦ 角度㈦ 4 R: 上 用 径d n a 15 1 .o4 8 l .9 0 3 5 l .9 2 3 5 40 2 8 78 .4 8 “ 自动测量”法测量大致均匀分布在转轴 : 节 距 T_ 6 ox 3 0- . 8 4 0 = 3 0÷ L= 6 .4 8x2 ' 7 8 圆周截面 1 上的三个点( ;T ;1 )利用这三 m P 1P、 , 2 18 3 7 3 mm。 点构造出圆 C O R。 由于转轴斜槽节距设计要求为 17 5 m 7 9: m,  ̄ r 4 5构建投影面 P 0构造垂直于圆 C O L: 柱 Y 并 通过 C 0圆心的投影面 P 0 R L。 所以该转轴斜槽满足 设计要求。 4 测斜槽宽中心点 : 6 转轴截面 I 斜槽两侧面 结语 : 以上转轴斜槽节距的测量方法有效地 斜槽节距测量困难的问题 , 为保证产品的 的点如图 5截面 1, 自动测量点 ” ( )用“ 的方法测量 解决 了 A、 B点取得 P 0和 P 1用“ T , , 构建 中点” r 的方式得 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 文献 到槽的中间点 P 2即C点位置。 T 测量 A B点时用 、 1 ] 电机 北京 极坐标方式输入 A B点坐标 , L , 、 保证 l 2长度相 [张 家生I 原理 与拖 动基 础啤 北 京 : 邮 电 L 2 0 . 2 等, 有利于消除斜槽 的两侧不平行而造成测量误 大 学 出版社 。0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