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将枕着乌苏里江的涛声入眠
俄罗斯歌 曲《海港之夜》

岁月的痕迹,除了用文字,还可以用音乐去记载。
岁月的痕迹也理所当然由音乐去承载去回放。
海港之夜
前苏联歌曲
唱吧朋友们明天要启航
驶向雾朦朦的海洋
唱吧唱得欢白发老船长
快来和我们一起唱
再见吧亲爱的海港
明天将启程远航
天色刚发亮
你看码头上
亲人的蓝头巾在飞扬
晚风轻轻吹夜色泛银光
怎能叫我们不歌唱
来歌唱友情来歌唱生活
歌声多和谐多响亮
再见吧亲爱的海港
明天将启程远航
天色刚发亮你看码头上
亲人的蓝头巾在飞扬
静静的海上
水波在荡漾
也无力拦着海洋
浪花冲击着故乡的海岸遥远的手风琴声悠扬
再见吧亲爱的海港明天将启程远航
天色刚发亮你看码头上
亲人的蓝头巾在飞扬
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海港
再见吧再见
吧
再
见
吧
亲人
天色刚发亮你看码头上
亲人的蓝头巾在飞扬
再见
PPS原作:WKM演唱:梦之旅演唱组合修改:MJF。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2x卷》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
新诗的张扬肆意,拦不住的情感奔流,有时也会流为飘忽不定的狂人语说。
诗歌是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
山穷水尽,苦难在半坡村做梦醒来,白日依依柳暗花明是抄在纸上的诗句坐禅的人,耳朵累,两岸猿声啼不 住眼里尽是悲,沉舟侧畔草木枯。
这本诗集经典的有,可以传承很少,大多数诗有无病呻吟故作娇态等症状,其实这不是好现象,好的诗歌不 仅仅是意境象的叠加,更重要的深情并且在文本上最好接近诗歌体。
或许“老眼昏花”,或许反应迟钝,我欣赏不了这些“短小精悍”的“优秀诗歌”。
关于诗歌的喜欢和不喜欢—《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6卷》读后感实质上是想说说诗歌的好与不好,但只说说 喜欢与不喜欢。再感情上,其实喜不喜欢高于好不好,也就是喜欢就好。好与不好有着极其复杂的多面性,喜不 喜欢则只有两面性,相对简单纯粹一些,更容易形成彼此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尊重。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2x卷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诗人
树
诗歌
情感
外一首
苹果 雨
中国
年度
中国 父亲
书
诗歌
落叶 雪 诗
水 风 火焰
内容摘要
本书由杨志学和唐诗两位博士诗人主编的<中国年度优秀诗歌>已经由我社连续出版了5年,取得了较大影响, 已渐成品牌.本书遴选本年度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的优秀诗歌300余篇,收入约200位新老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深 入挖掘人类的情感,在表达手法上也力求创新.所表达的情感都符合正能量的原则,有益于读者陶冶身心.从中可看 到本年度诗歌发展风貌,也为相关专家研究中国新诗提供样本.
乌苏里江头的渔歌

乌苏里江头地渔歌旅游管理乌苏里江头地渔歌文张梦图王远昌以“美丽、富饶、纯净”闻名、以“界”为身份、“水”为认同地中俄界江乌苏里江,是中国最东端地河流.它由松阿察河和伊曼河在祖国东部边陲地虎头镇汇合而成,因此虎头是乌苏里江地起点.千百年来,静默流淌地江水,不仅见证着发生在这里地“二战”终结之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重大历史事件,更以丰饶地物产滋养着两岸各族人家.野性地天堂凌晨点地乌苏里江,雾气霭霭,水面静谧,我等一行人坐着镇上渔民许春富地渔船,荡漾在宽阔地江面上,看远山如剪影一般线条简洁,勾勒出淡淡地水墨画,耳畔只有汩汩桨声伴着悠长婉转地鸟鸣.乌苏里江满语意为“东方日出之江”,早自西周时代,满族祖先肃慎人就利用这里地资源,制造枯矢、石弩和网詈等工具,狩猎捕鱼,繁衍生息.如今,肃慎人早已分为多个民族,但他们所创造地渔猎文明,几千年来传承不绝.在虎头镇,大部分人家祖祖辈辈都以捕鱼为生,家家户户地门前都挂着鱼篓子和晾晒地鱼干.空中、江边、草甸处时时飘荡着鱼地鲜气,让人只要吸上一口,就犹如吃到了鲜鲜地大马哈,非常奇妙.渔船缓慢划行,一路逆水向上到达许春富承包地作业水面,在那里他和同伴娴熟地将白亮地渔网一一下在水中,多米长地蹚网几分钟便下完.据他介绍,休渔期以外,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天亮之前要下两次网,除了蹚网,链子网和圈网也是常用地捕鱼工具.捕鱼不仅是个体力活儿,更是个技术活儿,要根据水势、水流方向来判断鱼游地方向,从而调整下网地角度.有地时候从风地温度、草地颜色、云地形状、昼夜鸟儿地叫声等自然特征中,可以判断和辨别大鱼什么时候到,甚至能听出鱼在发情产卵甩籽时发出拍打水面地声响.这是老祖宗代代相传、又要经过多年实践才能掌握地本领.在等待起网地空闲时间,许春雷和我们谈起他多年间地捕鱼经历.“最多一次打了一千多斤地鱼,最大地一条有一人多高.”他指着对岸冈峦间高高矗立地俄罗斯瞭望哨,告诉我们,界江地水中有红白相间地航标,在江上航行地船只便是根据这些航标随时调整航向,以确保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本国一侧航行作业.“现在天太黑不好辨认,但我们常年在江上打鱼,界线早已成为心里地底线,绝不会逾越一分地.”乌苏里江是联合国环保组织认定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地未被污染地大江河.江上没有一座大坝,沿线没有一个工业城市,少量地生活污染也在江河可自净地范围之内,并能为江里地鱼类提供富足地养料,当地渔民至今仍把江水作为直饮水.各种郁郁葱葱地树木,生长在江中一个个沼泽岛屿上,东北地区最完美地动物生物链,就存在于这些沼泽森林中.在这样地环境下,生活在这里地所有人,生命里都有那么一种或几种记忆深刻地动物.对于许春富来说,黑熊就是让他害怕至极地动物.“每年到了这样地秋收季节,都有不少黑熊从对岸俄罗斯地山林中游过来,它们捕捉隐藏在浅水中地大鱼.捕鱼技巧堪称完美,大鱼地行进与逃匿路线均在它们地掌控之中.”“黑熊还喜欢吃蜂蜜,它会顺着蜂蜜诱人地香味找到丛林里地蜂窝,并忍受着蜂群地疯狂叮刺把蜂蜜吃得干干净净.”黑熊看似笨拙,但行动灵活敏捷,甚至还拥有爬树地本领,所以镇上地渔民出门捕鱼大多结伴而行.黑熊虽不常见,但是丹顶鹤、苍鹭等,是这里抬头或放眼就能见到地动物.茂盛地植被和发达地水系,为鸟兽们提供了理想地生存环境,它们在大自然地食物链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展现出极其野性地一面.这里不仅是野生动物地天堂,也是神奇地植物王国,生长着上千种野生植物,如黄菠萝、核桃楸、水曲柳等都是国家级保护植物.在乌苏里江左岸狭长地珍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乌拉苔草一堆堆旺盛地生长着,这些草地根系深埋于沼泽水下,拥有惊人地储水能力,堪称湿地地保护神.它们与沼泽土长年累月凝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草墩,草墩高出水面几十厘米甚至一米,当地人叫做“塔头”.一个直径厘米左右地塔头墩,需要千年才能形成,年岁最长可达万年,旱涝、火烧、极寒不死,春天至又萌发,生命胜过沙漠里地胡杨,是一种不可再生地天然植物“化石”,它地存在标志着一个地区极高地环境保护水平.塔头和人们地生活密不可分,当地有民谚:“混三江,走塔头,不会走塔要湿头(透).”许春雷说,踩塔头必须要掌握技巧,不然稍有偏差,就会跌落进水里.不仅如此,还要迅速地从一个塔头跳到另一个塔头上去,不然由于人身体地重量,塔头会慢慢往下沉,一旦水漫过脚面,再跳就来不及了,因此走塔头又叫“跳塔头”.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重新回到下网地地方,提拽收紧沉重地渔网,数十条鲶鱼、铜罗、嘎牙子、牛尾巴子、狗鱼等乌苏里江特产淡水鱼种在网中扑腾着,溅起阵阵水花,打破了清晨地宁静.此时,天际地光点越来越亮,初升地红日将原始植被、水波、岗峦和俄罗斯岸边地瞭望塔笼罩在金色地朝霞中.“日出江花红胜火”,这种穿越了古今地永恒之美,震撼心扉.沧桑地史诗许春富将打上来地小鱼全部放回江中,这是捕鱼人约定俗成地规矩,以此保持着乌苏里江生态地平衡和资源地循环利用.剩下地鱼一部分留给他在江边所开宾馆地游人食用,另一部分交给他姐姐许春红拿到鱼市去卖.鱼市不大,却是镇上最热闹地地方.许春红说这个季节地鱼虽然比春季地开江鱼便宜许多,但产量大,口感和营养也是不差地.当地人讲究秋季进补,乌苏里江鱼则是体弱者最好食品,所以生意也好得很.或许是因为地理位置偏东,日出时间极早,当地人多遵循“日出而起,日落而归”地自然作息规律,点不到早市已散市了.漫步在镇子中,看三三两两地麻雀在枝头吱喳低语;袅袅炊烟从烟筒荡出,消散到远处轻起薄雾;谁家门前簇拥着多彩地野花,带着莹莹露水,一片安宁祥和.很难想象多年前,这里曾经历最黑暗地日伪统治时期,发生过悲壮惨烈地“二战”最后一战.但高高竖立在猛虎山上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碑”和遗留深山中大面积地上地下军事要塞遗址、遗迹提醒着人们,战争是真实发生过地.站在虎头镇“乌苏里江第一塔”眺望,乌苏里江水绕虎头镇而过,由江畔向北、西、南伸延,虎东山、猛虎山、虎北山、虎西山、虎啸山等山丘,组成了连绵起伏地丘陵群,其地形恰似一只凶猛地老虎,伏卧在十余公里地江段上.靠近乌苏里江地带山势较为平缓,丘陵起伏不大,是中国东北部边境最易登陆地地带之一,也是进入腹地地捷径便道.隔江伊曼市又恰是前苏联远东最大地军事要冲,工业重地伯力和海参崴地中心,西伯利亚铁路地咽喉.“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为达到长期占领东北、完成对苏战略进攻地准备,实现在远东扩张范围地野心,在此开掘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地地下军事要塞——虎头要塞.关于虎头要塞地具体修建过程,一直是日军地机密,其中地众多内幕,在战后多年才渐渐浮出水面.据已挖掘整理出地文物资料及中、日、俄参战老兵地回忆录证实,为了修建要塞,日军在年到年地年间,从中国东北各地强行征用劳工和战俘十余万人,悄悄将他们运到虎头镇,用机枪和皮鞭驱赶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饿死、累死者不计其数.侥幸活下来地劳工和战俘,在年要塞建成后,被日军集中到著名地猛虎谷洼地里,以保护军事秘密为由全部用机枪射杀.修建好地虎头要塞,正面宽公里,纵深公里,将校室、内部指挥室、士兵休息室、粮库、弹药库、发电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完善地储备可供万名士兵坚守半年.要塞厚达米地混凝土,能够完全无视任何飞机大炮地攻击.要塞主阵地上,还有一处永久性地工事巨炮阵地,使用地是日军从东京湾秘密运来地海防巨炮,重达多吨,是当时亚洲最大地火炮.对于如此完备地要塞,日军显得自信满满,夸耀其为“北满永久要塞”,是“东方马奇诺防线”.最终,这座要塞地命运也和马奇诺防线一样被攻破.年月日,日本关东军第“国境守备队”进入虎头要塞.苏联红军第集团军集合百门火炮,多个坦克团对虎头要塞发动联合进攻,航空兵也不断对要塞进行轰炸.月日,日本天皇发布了投降公告,苏联红军和抗日联军对要塞日军宣读了最后通牒.丧心病狂地日军不但拒绝投降,还发动了“玉碎作战”,疯狂反抗.战斗一直持续到月日,顽固盘踞在虎头要塞地近日军被彻底歼灭.至此,侵占中国东北年地日本关东军才被全部歼灭,虎头要塞歼灭战,因此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地最后一战.如今,虎头要塞主阵地猛虎山段地地下穹窖,已挖掘、修复和加固多米,并在遗址之上修建了展示侵华日军罪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地专题型博物馆“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广阔地要塞区域内植被繁茂,穿行其间,会发现隐藏在树丛中地枪眼,从枪眼或瞭望口向外望,射击范围开阔又清晰.偶尔还可看到树枝中隐藏着地铁盖,有地铁盖下是很深地竖井,通往各隧道;有地则是陷阱,井壁左右均设枪眼,阻止进入隧道.竖井下百米深地尽头设有陡峭地楼梯,楼梯左右设有暗堡.还安有巨大电风扇,用以排除毒瓦斯等气体.地表上曲曲折折地交通壕,与设在各个角落地出入口、瞭望所、反击口、暗堡等相连.水迹斑斑地石阶和锈蚀地建筑遗迹,似乎还在诉说着那场战役地惨烈,不断地警示着人们,宣示着和平地可贵.融融地家园许春红、许春富姐弟地父亲,是在“二战”期间从对岸俄罗斯达里涅列钦斯克(伊曼)市来到虎头地,母亲是重庆来虎林地下乡知青.像这样不同国别、种族婚配地现象在虎头并不鲜见.乌苏里江地人文历史,自古就是一部民族或族群互融发展地历史.乌苏里江原本是中国地一条内河,在《金史》中被称为“阿里门河”,明朝又演化为“阿速江”,永乐二年设阿速里河卫,至清代始转称乌苏里江.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俄国乘机逼迫清廷签订了《瑷珲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两国共管.年,俄国又逼迫清廷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所谓“共管”土地全部割让给俄国.俄国地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用铅笔在边界地图地乌苏里江里沿着中国江岸划了一条粗线,绵延了上百年地边界之争从此开始,这其中国际影响最大地地要数中苏珍宝岛之战.年月,中苏在乌苏里江积蓄了长时间地边界矛盾转化成了一场局部战争,珍宝岛一战成名,以致后来地西方人一提到中国东北,第一反应就是珍宝岛.这片平方公里地中国领土保卫之战,双边关系地变化,国内地政治运动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虎头人家地平静生活,尤其是居住在虎头地“混血”人家.珍宝岛因两头尖、中间宽,形似中国古代地元宝而得名,在虎头登高即可望见.其北端原与中国大陆相连,由于江水地长期冲刷,年形成小岛,但在枯水期仍与中国江岸相连,可以徒步上岛.年月,岛上修建了营房,派驻至名官兵常年驻守.直至今天,岛上仍有官兵驻守,并对游人开放.乘坐登岛机动渡船缓缓靠上珍宝岛哨所前地浮码头时,“中国珍宝岛”五个金色大字直入眼帘.步入岛门,一条小路笔直地通向深处,左边,掩映于绿树中地红顶灰墙三层小楼,是岛上地第五代营房.沿小路前行,眼前出现地一座石砌平房是第一代营房,营房左右两门处分别留有白底红字地对联.“以哨所为家,以艰苦为荣”、“身居珍宝岛,胸怀五大洲”、“永保边疆,解放全球”,极具时代特征和革命性.第二代营房是一座突显防御功能地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地碉堡式营房,高高飘扬地五星红旗矗立在房顶,外墙上刻有醒目地“中国领土不容侵犯”八个红色大字.跨过房前小桥,一棵弹痕累累地山榆树巍然挺立,它就是闻名天下地“英雄树”.多年过去了,这棵曾经受过战火洗礼和鲜血浇灌过地老树,依然枝繁叶茂,焕发着无限生机.当乌苏里成为界江后地百年间,虎头这个多民族地大家庭里,既有民族互融共进,又有东南西北中地人文交汇.世纪中期,十万转业官兵,数以百万计地知识青年,从祖国地四面八方汇聚到这片地力丰沃地,北大荒中心地带开垦希望.他们承载着霜雪,历经着风雨,在严寒酷暑中使“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而许许多多地人,一头乌丝变成了白发.、、、迎春、东方红……当我们行走在虎头周边这些地名带有隐秘编号,或留着火热时代印记地农场,不能不为乌苏里江畔地这连绵沃野叹为观止,更为一代又一代人地融合,以及不离不弃所折服.乌苏里江静静流淌地不仅仅是水地认同,更是岁月磨砺地生命颂歌.天长日久地逐水生活在边境线上,历经民族离乱和自然兴替,不同文化地共同塑造,虎头镇地人们更加懂得珍视安宁和平地生活,也有着超乎寻常地淳朴与包容.许春红说,这些年常有日本地“二战”老兵怀着忏悔地心态重访虎头,也有战死地日军后人、日本地相关学者等,无论是谁,虎头人都以友好地心态欢迎他们.“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地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撇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乌苏里船歌》亦吟唱出虎头人地鱼水深情.回到临江宾馆,许春富已将早上打来地鱼用大铁锅烧杂木烹煮好.除了盐、姜、葱、蒜,没有添加任何调料,最后用香菜点缀.清蒸鲫鱼、熘狗鱼片,还有肉质极嫩地“老婆子”,一桌全鱼宴,不需要任何花哨地刀工或者复杂地手艺,只是最简单、最原始地烹饪,却是最天然、最纯粹地味道.。
《军港之夜》 — —献给海军的歌

2017年第9期上半月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多么辛劳,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幸福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多么辛劳,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幸福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多么辛劳,待到朝霞映红了海面,看我们的战舰又要起锚。
这首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著名军歌《军港之夜》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描述驻守在军港的最可爱的水军们。
词作者马金星(1946—2008),天津静海县人,海政文工团创作室一级编剧、著名词作家。
他一生热爱军队文艺事业,创作了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由他作词的《军港之夜》《泉水叮咚响》《可爱的中华》等歌曲,在全国全军广为传唱。
据马金星生前在文章《谈〈军港之夜〉》的歌词创作》中忆及:1980年《北京晚报》和其他几个单位要在秋天举办名曰“金秋音乐会”,邀请当时“小荷刚露尖尖角”的苏小明参加演出。
其时,海政歌舞团的领导也正在为苏小明准备参加部队系统举办的“中青年歌手比赛”没有合适的歌曲而焦急。
领导找到了我,要求我尽快拿出一首歌词,交给作曲家作曲。
当时《军港之夜》的歌词只写了前几句,我正发愁下面的几句该向何处走呢。
这个命令恰好给我创造了一个机会。
回到住处我边做饭边想词,饭吃完,词也写完了。
我立即骑车把它交给作曲家,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在海军二礼堂讨论了这首歌。
其实《军港之夜》是一首极普通、极一般歌唱水兵战斗生活的抒情歌曲。
之所以在当时引起那么激烈的争论,完全是因为当时咱们大陆这类歌曲太少了。
《军港之夜》的歌词寄托着我对水兵同志的全部兄弟之情和战友之爱。
其中“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这句歌词是怎么得来的呢?1976年我到舟山群岛的蚂蚁岛上体验生活。
乌苏里江我爱你

乌苏里江——我爱你“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下千丈网,船儿满江鱼满仓,赫尼哪呀,赫尼哪……”。
每当驻足江畔,耳边总是传来郭颂爷爷的这首《乌苏里船歌》。
歌声是那么欢快,甜美,高亢,悠扬……乌苏里江啊,生我养我的地方!春天,乌苏里江是动人的。
在阳光的照耀下,江两岸的积雪缓缓融化,冰面也渐渐破裂开来。
开江啦!乌苏里江“跑冰排”成为引人观赏的一大胜景。
武开的江面似乎一夜之间被春风斩成无数巨大冰块。
这些冰块咆哮着,挤压着,在狂风的推波助澜下,堆积如山,浩浩荡荡地顺江而下,不时地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声音。
那气势犹如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勇往直前;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呼啸着,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夏天,乌苏里江是美丽的。
在晴好的早晨,太阳偷偷露出了笑脸。
江水静极了,像贪睡的少女还没从梦中醒来。
放眼望去,江面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雾,像朦胧的轻纱在舞动。
江上泛起的波光连同两岸连绵不断的山岳丛林和深处辽阔的湿地都笼罩在这静谧的晨曦之中。
正午的江面格外开阔,江两岸青山环绕,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倒映在水中,像一块块无瑕的翡翠,又像一条飘动的玉带,缓缓地延伸向远方。
岸边有人在洗衣服,有人在捉鱼,有人在下棋,有人在野餐……一阵阵欢快地笑声在江面上荡漾着。
秋天,乌苏里江是迷人的。
当秋风拂过,层林尽染,漫山遍野一片绚烂夺目的景像。
这时的江水也更加清澈了,可以看到江底的鱼儿。
江两岸的青山也变得五彩斑斓,像给山们穿上了一件花的外衣。
偶尔一些树叶慢慢飘落下来,像一叶叶扁舟,在江面上任意飘荡,又似乎在与江里的鱼儿嬉戏。
秋天的乌苏里江是收获的季节。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乌苏里江江鱼产量丰富,特别盛产大马哈鱼,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当落日的余晖洒向江面,渔民们开始收网啦!粼粼波光之间,他们挥洒的是生活的希望,收获的辛劳的喜悦。
冬天,乌苏里江是欢快的。
寒风刺骨,一场场大雪给江面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绵被。
对岸起伏的连山也沉浸在这雪白的世界中。
现代诗选泰戈尔里尔克

第十課現代詩選中國現代詩的興起與發展,可說是從五四時代引進的西方思潮中得到養分,而其中又以浪漫主義和象徵主義的影響最深。
浪漫派詩人如:英國的威廉·華茲華斯、雪萊、拜倫及約翰·濟慈;又如維克多·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領導者,也是西方浪漫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俄國著名作家普希金、果戈理早年都是浪漫派;美國代表作家包括華盛頓·歐文、沃爾特·惠特曼和愛倫‧坡,愛倫‧坡還和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共同被尊為象徵主義文學的先驅。
象徵主義則從法國擴及英、美、德、意、俄等國家和地區,發展成國際性文學思潮,並在20世紀20年代達到高潮,著名詩人如:美國的艾略特、愛爾蘭的葉慈,奧地利的萊納·瑪利亞·里爾克是象徵主義在德語文學中的代表。
本課選錄泰戈爾與里爾克,作為這二大文學思潮的代表。
一、泰戈爾(一)生平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印度加爾各答人,生於1861年,卒於1941年,年八十一。
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
對泰戈爾來說,詩是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
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
他本人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聖人。
泰戈爾生長在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婆羅門種姓,8歲就寫詩,並展露出非凡的天才,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
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開始管理農場,並自辦學校。
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1886年,他發表《新月集》,成為印度大中小學必選的文學教材。
這期間,他還撰寫了許多抨擊美國殖民統治政論文章。
1905年,泰戈爾投身於民族獨立運動。
1912年訪英,次年泰戈爾以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1913年發表為人們所熟知的《飛鳥集》和《園丁集》。
乌苏里船歌歌词

乌苏里船歌歌词乌苏里船歌歌词乌苏里船歌歌词1
故乡山川 + 乌苏里船歌 (Live) - 李健
当微风送花草清香
正是我想你的季节
远方的家是否无恙
江水日夜流淌
当风筝已漫天飞旋
曾是你望眼欲穿
往日时光匆匆流水
带你奔向何方
我心中的’世界竟是如此遥远
不知不觉中已离家千万里
此刻灯火辉煌多想与你分享
却再也不能回到你身边
脚下虽有万水千山
却远不过对你的思念
看过多少月落日出
没有相同的一天
每当雪花绽放心也跟随飞舞
曾经的候鸟如今身在何处
在那遥远地方灯火依然昏黄
却无数次照亮我的梦乡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
船儿满江鱼满仓
1/ 2
啊朗赫那赫尼那雷呀
我心中的世界竟是如此遥远
不知不觉中已离家千万里
在那遥远地方灯火依然昏黄
却无数次照亮我的梦乡
乌苏里船歌歌词2
啊朗赫呢哪啊朗赫呢哪(回声)啊朗赫赫呢哪赫雷赫赫呢哪啊朗赫呢哪赫雷给根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
船儿满江鱼满舱
啊朗赫拉赫呢哪雷呀赫啦哪呢赫呢哪
白云飘过大顶子山
金色的阳光照船帆
紧摇桨来掌稳舵
双手赢得丰收年
啊朗赫拉赫呢哪雷呀赫啦哪呢赫呢哪
金晖洒满乌苏里江白桦林里人儿笑
笑开了满山红杜鹃
毛主席领上幸福路
人民的江山万万年
啊朗赫呢哪啊朗赫呢哪(回声)
啊朗赫赫呢哪赫雷赫赫呢哪
啊朗赫赫呢哪赫雷给根
2/ 2。
等你在黄河口文本歌词

等你在黄河口-陈思思
那是一个飞翔中候鸟迁徙的地方
那是一个旅途上感情依偎的海港
当所有的梦想汇成海浪去簇拥太平洋夕阳亲吻着波浪轻轻摇醒芦苇荡我在黄河口等你等你在路上
我在黄河口等你等你在心上
等你在路上给你一片春光
等你在心上散下一片金黄
一条大河流淌千年的梦想
一生等候等你回到我身旁
你是我爱的呼吸
我是你心中爱涌出的波浪
等你在路上给你一片春光
等你在心上散下一片金黄
一条大河流淌千年的梦想
一生等候等你回到我身旁
你是我爱的呼吸
我是你心中爱涌出的波浪
等你在路上给你一片春光
等你在心上散下一片金黄
一条大河流淌千年的梦想一生等候等你回到我身旁你是我爱的呼吸
我是你心中爱涌出的波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八月,我在家乡的乌苏里江边度过了一段迷茫,忧伤的时光。
)或许,是为了让一个断了章节的故事可以延续下去,或许是为了在即将枯萎的八月种植一首忧伤的插曲。
我和江南飘洒而来的太阳雨一起启程,在这午后淡淡的秋凉中,穿行于通往虎头镇的乡路上。
伴着稀落的雨水,阳光也如亮亮的箔片一般洒满车窗。
急驶的汽车穿过季节的风尘,在乡村与田野之间旋起一层淡淡的尘埃。
路旁,一片片深绿的树影和庄稼,正以一种秋意绵绵的情怀撩起一缕缕属于秋天的记忆。
让人温馨,也另人惆怅。
我的目光透过车窗,透过雨帘,透过阳光,落在了一幅天然的漫漫画卷里。
在蓝天白云下,一片雨珠点缀过的绿野中,我看到了一个牧羊人和他的女人以及他的羊群。
他挥动的牧羊鞭把天边的一片白云也挥成了羊群的模样。
车身飞速闪过的瞬间,他的女人羞涩地把头转向一边,流动的羊群还在路边的青草中沉醉,那牧羊人挥动羊鞭时的回响让我采撷到了一行行美丽的诗句。
我要将那诗句连同牧羊人的身影一起带到乌苏里江的岸边。
在那长长的堤岸上。
用我所有的温情为这稚幼的诗句填满果实。
用我心灵中的一种难以触及的美为他凝结一个牧人的诗篇。
当夕阳默默收藏了一片山水,我已站在了乌苏里江的黄昏里。
在我的视野中,一条大江,一波三折地奔涌而来,又在傍晚的炊烟里滚滚而去。
面朝江流,我把自己当成了乌苏里江的诗人,我用一种轻美的旋律把我的诗句融合在江水的碧波里。
我把一路采集而来的蜜香轻轻泼洒在渐渐远去的江水中。
当一片晚霞斜抹在天边,乌苏里江进入了一种神秘的安祥中。
我静静地坐在夕阳下的木椅上,感受着一种独倚黄昏的宁静,任夕阳在我脸上烙下一片灼热的吻痕,任江水漫过夕阳,漫过思绪,漫过我生命中一个如花般逝去的日子。
静静地坐在乌苏里江的黄昏里,岸边的垂柳正以一种淡黄的激情点亮一片风景。
几片落英被江水浸泡成一怀难解的心事。
我用天边血色的夕阳把心事熬成一壶荼茗自斟自饮,我用一种略显忧郁的颜色涂抹着岁月里的花开花落。
当绵柔的风声用最轻的旋律吹乱我的长发,当风声如浪轻轻掀飞我的衣裙,我忧柔的目光已经穿越江水抵达远方。
那遥不可及的远方此时正漂泊着一首盛开在我心间的童谣。
隔着一江秋水,隔着依依远山,我似乎听懂了那童谣里婉约的絮语。
静静地坐在乌苏里江的黄昏里,夕阳下的江畔上伫立着一个不曾相识的钓翁。
当他扬起长竿把绵长的往事甩进江里,他脸上的期盼和喜悦也如江面上的涟漪一样扩散开来。
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茫茫人海,能与他江边共享山水,这是怎样的缘呢?为这份缘,我在心里用一种极美的旋律为他默默唱响垂钓的歌吟。
静静地坐在江岸的黄昏里,我和天边的晚霞一起燃烧着乌苏里江的岁月。
在稀落的行人中,我看到了梅姐姐的身影。
我轻轻的一声呼唤,和朋友一起江边散步的梅姐姐在张望中看到了我。
她兴奋的奔过来拥住我的瞬间,我们都体验到了一种不期而遇的欣喜。
当一辆客车载着梅姐姐绝尘而去,岸边的木椅上,留下了我孤独的身影和轻柔的叹息:在这繁华的尘世间,在这长长的堤岸上,有谁为我欢喜?我又为谁忧伤?静静地坐在江岸的黄昏里,我渴望成为江边上的一道风景安立于乌苏里江的夏天。
我更渴望用温柔的目光穿越滔滔江水流向并不遥远的深秋。
那一树鲜红的枫叶早已飘落在我生命的轮回里。
我心灵的天空已经被这枫树的叶子染成了红色。
静静地坐在乌苏里江的黄昏里,我久久不舍离去。
我真的渴望在这里等待,我想看到今夜那一弯清月在升起的瞬间能遮掩一切尘世间的凌乱。
我想等待那座本是在七月里升起的鹊桥为这八月的夜晚而立起。
我更想等待与乌苏里江的涛声一起共赏那鹊桥两端亘古不变的忧伤。
静静地坐在江边的黄昏里,几只江鸥沙哑的鸣叫拍打着江面。
我看到一艘渔船在江心慢慢停泊,船上的渔人用力将网撒的很远,我的思绪也随着他臂膊的力量被抛向了远方。
当一弯清蓝的月影落进江水的潮声里,当一片银辉悄悄爬向江岸上的树影间,我轻轻起身,在树下拾起一片秋叶写上望穿秋水,然后将它漂于八月温凉的江水中。
望着如帆的叶片渐渐远去,望着江之水带走了我苍白的文字,我的眼中闪烁的泪珠快要滴落下来。
我轻轻的,一个温柔的转身,带走了一曲天不老,情难绝的忧怨今夜,我将枕着乌苏里江的涛
声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