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教案

合集下载

《尊严》教案

《尊严》教案

《尊严》教案《尊严》教案篇一学习目标①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谈话引入孟子说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这是讲中国人做人要有尊严。

本课中,在一位外国年轻人的身上,也体现了这样的做人品质。

●质疑激趣,引导了解课文梗概①接下来,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你最想问同学们一个什么问题,并想想,自己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各自读书,思考问题;教师巡回,发现学生的问题。

③学生提问让其他同学回答,在回答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新词,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④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研读比较,从具体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①纵向比较。

哈默的神态、语言、动作散见于课文之中,比较体会: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听到“没有”时,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在杰克逊提出先吃饭再干活时,他仍坚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

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

②横向比较。

将哈默与其他一群逃难的人进行比较。

同样是疲惫不堪、饥饿难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哈默是不愿接受施舍,愿意以劳动换取食物,别人则是“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比较中突出了哈默的自尊自爱、卓尔不群。

●体悟主题,拓展升华①用自己的语言来评价哈默和杰克逊。

②以《的感受》为题写一段话。

《尊严》教案篇二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人物内容感情变化。

2023年《尊严》教案(15篇)

2023年《尊严》教案(15篇)

2023年《尊严》教案(15篇)《尊严》教案1一、学习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学习重难点: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四、学习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五、学习时间:2课时六、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 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 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五、课堂作业1 抄写生字新词。

2 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 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小伙子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2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 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想的?二、点播,揭示中心1 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2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使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

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尊严》语文教案

《尊严》语文教案

《尊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学会如何筛选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尊重他人,珍惜尊严。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尊严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4. 合作探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2)学会筛选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思维敏捷性、团队协作能力等。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尊严》原文及注释。

2. 教学多媒体:PPT、视频、音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3. 学习工具:词典、笔记本、小组讨论表格等。

4. 作业材料:相关阅读材料、练习题。

《尊严》教案

《尊严》教案

教案:《尊严》教学目标1.了解尊严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探讨尊严与人际关系的关联。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保护自己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尊严的概念•什么是尊严?•尊严与人的自我价值的关系•尊严的体现方式2. 尊严与人际关系•尊严与他人的相处之道•尊重他人的尊严•自我保护与尊严的平衡3. 培养尊重他人、保护自己的能力•倾听与尊重•社交礼仪与尊严•识别并回应针对尊严的行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尊严的概念1.导入(5分钟)•引入尊严的话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尊严?为什么尊严重要?2.探究与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尊严的含义,并提出自己的理解。

•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并整合各组的意见。

3.教师讲解(15分钟)•介绍尊严的定义。

•解释尊严与人的自我价值的关系。

•分析尊严的体现方式,如言语、行为等。

4.活动(20分钟)•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小剧场表演,表现尊严的体现方式。

•各小组轮流表演并分享。

5.总结(5分钟)•结合学生的表演理解,总结尊严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第二课时:尊严与人际关系1.复习(5分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2.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尊严与他人的相处有何关联?为什么尊重他人的尊严很重要?3.探究与讨论(15分钟)•学生小组讨论尊严与他人的相处之道。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4.活动(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人际关系中尊重他人尊严的场景。

•各小组轮流表演并分享。

5.总结(5分钟)•总结尊严与人际关系的关联,并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培养尊重他人、保护自己的能力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护自己的尊严?2.探究与讨论(15分钟)•学生小组讨论自我保护与尊严的平衡。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3.教师讲解(15分钟)•介绍倾听与尊重的重要性。

•解释社交礼仪与尊严的关联。

•识别并回应针对尊严的不恰当行为。

4.活动(25分钟)•学生分组设计一份社交礼仪指南,包括尊重他人、保护自己的内容。

课文《尊严》教案

课文《尊严》教案

课文《尊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尊自爱的品质。

(2)引导学生认识到尊严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3.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部分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尊严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尊严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进行导入。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并进行自主学习。

3. 合作学习:(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分析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尊严的重要性。

5. 练习与拓展:(1)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

(2)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尊严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尊严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尊严》教案

《尊严》教案

《尊严》教案《尊严》教案17.1 走进法律一、学习目标1、认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

并能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明规矩的重要性。

2、能认识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3、能说出法律的三个特征,区别法律和其他行为规则的不同。

4、能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法律的基本特征(2)法律的作用2、学习难点: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三、学法指导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课前自主学习部分:1、阅读教材86页情景材料,回答: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道理?2、阅读教材87页的正文部分,列出法律的三个特征。

(理解并背诵)(1)(2)(3)3、阅读教材88页方框内的表格内容,并根据要求填写。

4、能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法律和其他行为规则的区别。

(1)(2)(3)五、合作研讨部分:1、辩论:社会生活中能不能离开法律,正方和反方分别说出理由。

2、当你或你的家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3、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你认为法律有什么作用?六、课堂展示部分:1、课前预习部分的四题可以分组展示,评价一下大家基础知识掌握的如何。

2、学生合作研讨完成后,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七、总结归纳拓展提升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八、达标检测同步训练上的相应试题,老师选出适当题量的试题当堂检测。

九、学习反思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7.2 法不可违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并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

2、能区别三类违法行为的异同,并认识到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3、明确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并知道刑罚的种类和具体内容。

《尊严》课文教案

《尊严》课文教案

《尊严》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尊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4.激发学生尊重他人、维护自己尊严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尊严的含义,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公平的事情?你们是如何处理的?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叫做《尊严》,看看作者是如何面对不公平的事情,维护自己的尊严的。

2.自主学习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圈画出生字词,查阅字典、词典理解词义。

生:自主阅读,查阅字典、词典。

3.课堂讨论师: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的理解,说说你对尊严的认识。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尊严是我们人格的象征,失去尊严就等于失去自我。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作者是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的。

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4.分析课文师:请同学们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生:分析课文,回答问题。

5.情景再现师: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维护尊严的勇气和决心。

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情感。

6.小组活动(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如何处理的?(2)如何尊重他人的尊严?(3)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尊严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尊重他人,维护自己的尊严,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四、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2.写一篇关于尊严的感悟文章。

3.收集关于尊严的名言警句,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阅读、课堂讨论、分析课文、情景再现、小组活动等环节,让学生深刻理解尊严的含义,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

小学语文教案:《尊严》

小学语文教案:《尊严》

小学语文教案:《尊严》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尊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品质。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准备:1. 课文《尊严》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尊严吗?你们觉得自己有尊严吗?二、课堂阅读(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尊严》,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讨论,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教师选取几组学生进行生字词竞赛,巩固生字词学习。

四、内容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他又是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情感教育(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有尊严的人?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生字词。

学生在讨论中培养了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在情感教育环节,学生明白了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给予评价。

3. 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进行讲解,纠正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严》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能正确读写“尊严、疲惫不堪、款待、赞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全文。

3、从描述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全文。

教学难点:
从描述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相机指导“尊”字的写法及易漏笔画。

2、解题:同学们,谁能说说“尊严”在词典中的意思?
3、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对“尊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4、质疑:读题后你有什么疑问?(课文围绕“尊严”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人物是怎样体现个人尊严的?)
二、检查预习,明确内容
1、提出自读建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尊严”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独立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自读情况,学习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捶背赞赏
(注意“难、捶”的读音。

“难”是多音字,“捶”是翘舌音。


(2)课件出示: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①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这几个四字词语,你看,这几个词语都是写人物的——外貌。

②拓展与“骨瘦如柴”类似的含有比喻意义的词语。

(冷若冰霜呆若木鸡心如刀割泪如泉涌光阴似箭胆小如鼠)
(3)指导书写“堪”“善”“瘦”“捶”。

(“堪”的“土”窄小偏上,“甚”横画间隔均匀;“瘦”的“疒”包住“叟”,“叟”中的竖出头;“捶”中“垂”末横短。


4、用以上词语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5、小结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理清顺序,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课文的。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内容。

先写沃尔逊人款待逃难的人;再写年轻人通过劳动获取食物,维护了个人的尊严;最后写哈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概括。

)个人练说,同桌互相复述。

3、指名复述课文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四、了解起因,学习首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结合重点词句说一说逃难的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课
1、回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说一说课文的主
要内容。

2、过渡:当逃难人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时,有一位年轻人却例外。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这位与众不同的年轻人。

二、深入学文,感悟特点
(一)感受年轻人的特点。

1、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画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词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师生交流。

(1)年轻人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是什么?(从“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年轻人营养不良,境况很差。


(2)当食物送到他面前,他是怎么说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出示:“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②交流:年轻人尽管非常饥饿,却拒绝接受施舍,不想不劳而获。

(3)杰克逊大叔委婉地拒绝了年轻人的请求,年轻人又有怎样的表现?
①出示:“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②交流:从目光“灰暗”可以看出年轻人对杰克逊大叔的回答很失望,从“喉结上下动了动”这一细节描写,可以体会到哈默此时的饥饿,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这正体现了年轻人很有自尊。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年轻人的坚定信念。

(4)当杰克逊大叔再次委婉推托时,年轻人又是怎么说的?
①出示:“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②交流:从“不”“再”可以看出年轻人态度非常坚决,他就想先干活,再吃东西。

这是年轻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即先劳动,再获取报酬。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年轻人坚决的态度,体会他的自尊。

(5)杰克逊大叔经过思量,为年轻人提供了一次为自己劳动的机会,我们看看年轻人的表现。

①出示:“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②交流:从“蹲”“轻轻地”可以看出年轻人很有礼貌,劳动也很认真。


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

(6)小结:年轻人终于在自己的强烈要求下,为杰克逊大叔做了一份活儿,也得到了食物。

这就是自食其力。

此时此刻,你对年轻人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7)课文在描写年轻人吃饭的过程中用了“狼吞虎咽”,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年轻人实在太饿了,所以他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但这些食物是经过劳动换来的,所以吃起来特别从容,也特别香。


(8)整体理解感悟年轻人的表现。

①课件出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所有语句,学生朗读。

②学生谈读后的体会。

③小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进行描写会把人物形象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在习作中不妨学习运用。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二)感受杰克逊大叔的特点。

1、画出描写杰克逊大叔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学生谈理解体会。

(1)出示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2)小组交流,畅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交流:“现在什么都没有”,说明哈默目前是个难民,是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可是说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拥有大笔财富的人,而是指拥有尊贵的人格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4、语言训练,深化理解。

他现在没有____________,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____________。

(学生可能填:没有华衣、美食、身份、地位、财富……他有人格、自尊、品格、责任、毅力……)
5、读这句话,体会“尊严”的内涵。

6、杰克逊大叔的话果然准确,他成了真正的富翁。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写法,读写结合
1、文章采用了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哈默可贵的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我们还可以写一下人物的心理活动。

想象一下,当杰克逊大叔送来食物时,哈默会想些什么?当杰克逊大叔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时,哈默还会想些什么?
2、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哈默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有尊严。

我们还知道可以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有尊严就拥有了一大笔财富,让我们都来做有尊严的人,一起去开创美好的人生。

2、上网或看报纸搜集有关“尊严”的事例,读一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