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柑桔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柑桔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柑桔大实蝇是柑橘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它主要危害柑橘类水果,给柑橘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了解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对于有效控制其数量,保障柑橘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1.1 生活史柑橘大实蝇主要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生活期。
成虫体长3-4毫米,全身呈黄褐色,背部中央有黑色纵纹,短角突出,前胸背板有3个黑色横纹,翅膀半透明带纵纹。
卵为白色,近圆形;幼虫为乳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色,蛹呈棕色。
在温度25-30摄氏度,湿度75%-80%的条件下,从卵到幼虫再到蛹期只需15-20天,从蛹期到成虫羽化仅需7-10天。
1.2 发生规律柑橘大实蝇主要发生于4-9月,发生温度在20-35摄氏度时最为有利。
而且,其发生基本上与柑橘的生长发育时期相吻合。
在阳光充足、温度较高、气候潮湿的条件下,柑橘大实蝇的数量会增加迅速。
1.3 危害特点柑橘大实蝇危害柑橘类水果主要表现为卵在果实表皮上的有孔,幼虫在果实内损食,造成果实表皮凹坑,果实内部被蛀食,造成柑橘变质腐烂。
严重危害柑橘产量和品质。
二、综合防控措施2.1 农业防治(1)合理栽培采用合理密植、留果、修剪等栽培措施,保持柑橘树冠通风透光,减少柑橘大实蝇的栖息繁衍地。
(2)生物防治大面积引种天敌天牛科及姬小蜂科等天敌昆虫,例如天敌以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为食,可以有效控制柑橘大实蝇的数量。
对柑橘树进行喷洒杀虫剂,杀灭柑橘大实蝇成虫和幼虫,以控制柑橘大实蝇的数量。
但需要注意合理使用杀虫剂,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
在柑橘园内设置黄色粘板或发光陷阱,诱捕柑橘大实蝇成虫,减少其数量。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安放黄色粘板,而且要密切关注陷阱内的情况,及时更换。
2.4 化学药物防治使用含有吡虫啉、阿维菌素、苯甲酸、丁酰肼等化学物质的农药,喷洒在柑橘果树上,以达到杀灭柑橘大实蝇的目的。
在柑橘园周围设置树脂板、臭水或人工诱虫药剂,在疫病发生期,利用人工诱虫,在树木旁设置树脂板诱虫,并结合天敌天牛科学控柑橘大实蝇。
柑桔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柑桔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水果的常见害虫,它主要危害柑橘果实,引起果实内成虫,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品质。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与季节、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控措施对于控制柑橘大实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1. 季节特点柑橘大实蝇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尤其是7-8月是其发生、繁殖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正值柑橘果实生长发育期,温度、湿度适宜,是柑橘大实蝇大量繁殖的时期。
2. 天气条件柑橘大实蝇特别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它们的孳生和发育。
炎热潮湿的天气也会加速柑橘果实的成熟,提供了更多的产卵、繁殖条件。
3. 栽培管理柑橘大实蝇也与柑橘的栽培管理措施密切相关,病虫害防治不到位、果实未及时采摘、果实包装堆放不当等都会增加柑橘大实蝇的滋生繁殖。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受到季节、气候和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综合防控是非常必要的。
二、柑橘大实蝇的综合防控措施1. 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可以利用天敌来控制柑橘大实蝇,如黄蜂等昆虫天敌,可以在柑橘园中引种,以减少柑橘大实蝇的数量。
还可以利用放蛆盒来集中收集柑橘大实蝇幼虫,减少它们对柑橘果实的危害。
2. 合理施肥在柑橘生长的早中期,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保持柑橘生长的健康发育,增强柑橘对抗病害的能力,减少柑橘大实蝇对柑橘的侵害。
3. 及时采摘柑橘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摘,不要让果实过早过熟或者腐烂,以免成为柑橘大实蝇产卵的场所,减少柑橘大实蝇的滋生繁殖。
4. 喷洒防治药剂定期对柑橘树进行喷洒防治药剂,特别是在柑橘大实蝇易发生的季节和时段,如7-8月份,要加强喷洒防治药剂,及时清除柑橘大实蝇的卵、幼虫和成虫,保护柑橘果实。
5. 合理排水柑橘园内的排水要做到合理,避免积水,减少温度湿度,从而减少柑橘大实蝇的滋生繁殖。
6. 防护罩覆盖在柑橘大实蝇易发生的时期,可以在柑橘果实上覆盖防护罩,阻断柑橘大实蝇的侵害,保护柑橘果实的安全。
柑桔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柑桔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柑桔大实蝇是一种危害柑桔及其它柑橘类水果的重要害虫,其幼虫以嫩果为食,导致果实变形、腐烂,影响果实品质。
本文就柑桔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发生规律1.发生季节:柑桔大实蝇成虫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间羽化,开始产卵;6月份开始幼虫孵化,7-8月为发生高峰期,9月份开始减少;10月份为结束季节。
2.世代数量:柑桔大实蝇一年多世代,甚至可达十几世代。
在较为适宜的条件下,一个世代约45天左右。
3.适生区域:柑桔大实蝇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等柑桔生产区,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可发生。
综合防控措施1.生态防治:采取生物防治是防治柑桔大实蝇的有效手段。
可以采用天敌、病毒等生物制剂来控制大实蝇幼虫的发生和生长,如大立木小蜂、蛾子等。
2.农艺防治: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减少大实蝇的危害。
可采用在花期施肥、保墒、及时除草、修剪疏果等措施来增强柑桔树的抗逆性,提高抵抗害虫的能力。
3.物理防治:实施物理防治也是有效的方法。
可以采用覆盖膜、网罩等方法,把成熟的果实包裹起来,阻止大实蝇寄卵;也可以用黄扇子等物理方法诱捕成虫。
4.化学防治:采用化学防治也是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可选用以甲氨蝶呤、氯氰菊酯、辛硫磷为主要成分的病虫害防治药剂进行喷洒,按照药剂使用说明确保药效,减少对水土的污染。
在柑桔大实蝇的防治工作中,需要全面考虑多种防治方法的综合运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灭和控制害虫,提高柑桔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对防治柑桔大实蝇的工作也要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评估,为防治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保障,推动柑桔生产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柑桔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柑桔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水果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卵附着在果实表面导致果实变质,影响果实品质,严重影响了柑橘类水果的产量和质量。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受气候、生境、寄主和生物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柑橘大实蝇的综合防控措施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达到有效防控的目的。
一、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1. 气候因素柑橘大实蝇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发生规律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温暖多雨的气候更有利于其繁殖和发生。
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柑橘大实蝇的发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 生境柑橘大实蝇主要栖息于果园附近的草本植物上,这些植物提供了它们繁殖和生活的场所。
果园周围的杂草清除不彻底,容易成为柑橘大实蝇的重要栖息地。
3. 寄主柑橘大实蝇的寄主主要是柑橘类水果,尤其是柑橘、橙子等。
水果的成熟度和品质也会影响柑橘大实蝇的产卵和繁殖。
4. 生物学特性柑橘大实蝇的生命周期较短,一般为20-30天左右,繁殖力强,每个雌虫寿命内可产卵200-300颗左右。
一旦柑橘大实蝇发生,其数量会迅速增加,对柑橘类水果造成严重危害。
二、柑橘大实蝇的综合防控措施1. 农业防治(1)清理果园周围的杂草,消灭柑橘大实蝇的栖息地。
(2)采取定植柑橘类水果的轮作方式,避免连作,减少柑橘大实蝇的寄主数量。
(3)定期修剪果树,保持枝条通风透光,减少柑橘大实蝇的藏身之地。
(1)引入天敌,如蚁狂蜂等天敌昆虫,作为柑橘大实蝇的天敌控制其数量。
(2)利用天敌昆虫的内源调节阶段进行干扰交配,减少柑橘大实蝇的繁殖。
3. 化学防治(1)选用对柑橘大实蝇有较好防控效果的农药进行喷洒,如苏力、杀螟松、杀虫威等。
(2)根据柑橘大实蝇的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农药喷洒,以提高防治效果。
4. 生态防控(1)采用生态陷阱,如黄色黏板、发光陷阱等,吸引柑橘大实蝇并捕杀。
(2)合理调节果园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天敌昆虫,提高果园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减少柑橘大实蝇的发生。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虫果率
观察防治后柑橘园内的虫果率,计算降低的虫果 率,评估防治效果。
产量恢复率
评估防治后柑橘产量的恢复情况,计算产量恢复 率,评估防治效果。
提高防治效果的措施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根据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 农药,提高防治效果。
综合防治措施
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措施,综合施策,提高 防治效果。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柑橘大实蝇的识别和防治 能力,促进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05
结论与展望
当前防治工作的成效与不足
成效
随着防治技术的不断改进和防治力度 的加强,柑橘大实蝇的种群数量得到 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受害果园的产量 和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不足
当前的防治方法仍以化学防治为主,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害虫产生抗 药性,防治效果下降;同时,化学农 药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较大,不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未来防治工作的方向与重点
方向
加强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研究和应用,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
重点
加强柑橘大实蝇的监测和预警,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柑橘大实蝇的生物学和生态学 研究,深入了解其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
定期调查
在柑橘园内定期进行调查,观察柑橘 大实蝇的数量和活动情况,记录相关 信息。
诱捕法
生物指标法
通过观察柑橘大实蝇的生物指标,如 繁殖力、存活率等,评估防治效果。
利用柑橘大实蝇的性诱剂进行诱捕, 统计诱捕数量,评估防治效果。
柑橘大实蝇防治技术

二、防治措施
1、5月上旬,树冠下撒施或喷施毒死 年虫果掉落的地方,都 要进行处理。
2、5月25号-6月15日,在树的中部, 悬挂绿色诱蝇球进行绿色防控,同时 监测大实蝇发生程度,如果诱蝇球上 的大实蝇达到5只以上,及时喷施菊 酯类农药进行防治。
3、6月25日-7月15日,可适当增加 悬挂黄色诱蝇球,诱捕小实蝇和监测 观察发生情况(据柑研所调查数据, 危害柑以小实蝇为主),药物防治还 是以菊酯类农药为主。
柑橘大实蝇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柑橘大实蝇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产 卵于果实中进行为害,常温下,2-4天即可孵化, 卵孵化为1龄幼虫之后,幼虫由果皮钻进果实内部取 食,待发育到2龄幼虫、3龄老熟幼虫后,即从危害 果实内钻出进入沙土内化蛹,钻入沙土约为5-10厘 米深,直至翌年四月气候回暖,蛹从土壤中羽化为 成虫,成虫再次产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化踊,蛹 再羽化,生命周而复始。
4、对于危害后的果实处理,将掉落 的虫果统一收捡,挖坑深埋,并用生 石灰或者毒死蜱撒施浇泼,然后覆土 填埋。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柑橘大实蝇的成虫大概在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为羽化高峰,成虫先在地面草丛中爬行,展翅后飞入附近有蜜源的地方活动,出土20天后开始交配产卵。
8—9月先后孵化为幼虫蛀入果内,9月下旬以后幼虫随落果入土化蛹。
该虫主要依赖携幼虫的虫果运输和携蛹的带土苗木调运而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
【防治方法】大实蝇成虫出土后至产卵前是防治关键时期,
人工防治可摘除青果,在7-8月将所有的柑橘青果全部摘光,组织果实中的幼虫发育,必要时砍树断代。
诱杀成虫,利用成虫趋糖性,可用糖酒醋敌百虫液或敌百虫糖液制成诱剂诱杀成虫。
从6月初开始。
药液配方是:1份90%敌百虫、1份醋、1份红糖、加水10份。
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
结合修剪,清理果园,进行深翻土地,消灭越冬蛹。
柑桔大实蝇防治方法

柑桔大实蝇防治方法
柑桔大实蝇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幼虫会钻入柑桔果实内损害果肉,严重影响柑桔的品质和产量。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柑桔大实蝇防治方法:
1. 采用物理措施:定期巡查柑桔树,将受害果实及时摘除并销毁,避免幼虫孵化和传播。
2. 使用黄板诱捕:在柑桔树周围悬挂黄色的粘板,黄色能吸引柑桔大实蝇,一旦触碰将被粘住。
定期更换黄板,以维持效果。
3. 集中浇水:柑桔大实蝇在湿润环境下生存和繁殖较困难,因此可通过集中浇水来降低虫害发生率。
4. 使用催熟剂:在柑桔树上喷洒催熟剂,如乙烯或氧化乙烯,可以加快果实成熟,减少柑桔大实蝇危害。
5. 接种天敌:柑桔大实蝇的天敌包括瓢虫、寄生蜂等,可采取人工或自然方式引入这些天敌来控制柑桔大实蝇数量。
6. 农药喷洒:在柑桔大实蝇孵化高峰期,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但要注意药剂的安全使用和防护。
7. 温度控制:柑桔大实蝇对温度敏感,适宜生存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可以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来调控温度,减少柑桔大实蝇危害。
每个地区和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防治方法,并配合合理的管理措施,全面防治柑桔大实蝇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分析了柑橘大实蝇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柑橘大实蝇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436.661.2+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15-0122-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王承芳(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4041)柑橘是高梁镇主导产业,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柑橘大实蝇发生危害呈现上升趋势,成为高梁镇柑橘生产上的第一大害虫,常导致柑橘果实提前变黄脱落,幼虫为害橘瓣致果实商品价值丧失,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柑橘大实蝇是重庆市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柑橘产业威胁极大,严重影响柑橘产业发展。
为了有效控制高梁镇柑橘大实蝇危害,必须牢牢抓住大实蝇成虫防控和幼虫防控这两大关键环节。
本文总结了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1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一是柑橘大实蝇繁殖速度快,1只雌虫1年可产生逾100个卵,造成的危害巨大。
二是高梁镇是城郊结合部,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劳动力缺乏,影响柑橘大实蝇的正常防治;加之部分群众对大实蝇防治认识不到位,不按要求进行防控,给柑橘大实蝇的科学防治造成了阻碍。
三是由于近几年柑橘价格较低,影响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放松了日常管理,加之不能很好地落实防治技术,给大实蝇的生存繁殖留下了空间,导致大实蝇数量越来越多,危害加重[1]。
2发生规律大实蝇1年只发生1代,1个世代有4个虫态,即卵、幼虫、蛹、成虫;卵期1个月左右,幼虫期3个月左右,蛹期6个月左右,成虫期50d 左右。
越冬蛹于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出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特别是雨后天晴、气温较高时羽化最盛。
成虫羽化出土产卵前有取食补充营养(趋糖性)的特性,常群集在柑橘园及附近的竹林内取食蚜虫等分泌的蜜露;成虫羽化后20d 左右开始交配,交配后约15d 开始产卵。
卵产于柑橘幼果内,主要分布在果脐和果腰之间,产卵处成黑色圆点乳状突起或成圆形或椭圆形内陷的褐色小孔。
每孔产卵2~10粒,最多可达20~50粒。
每个雌虫年产卵最多能达150粒。
卵在果内孵化后,以幼虫成群取食橘瓣。
被害果在9月上旬开始脱落,9月底至10月底被害果脱落最多。
幼虫老熟后随果实落地或在果实落地前爬出,入土化蛹[2]。
越冬入土深度通常在土表下3~10cm ,以3~5cm 处最多。
3防治措施3.1狠抓虫情羽化监测工作,开展防治技术培训做好虫情羽化监测,利用有线电视、互联网、QQ 和微信等发布信息,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形式多样的柑橘大实蝇防治技术培训,培训村社干部、科技示范户,现场进行面对面咨询服务,印发大实蝇防治技术资料。
通过狠抓柑橘大实蝇防治技术培训、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印发防治技术资料,提高广大果农对柑橘大实蝇危害性的认识,把防控技术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引导果农自觉参与到统一防控行动中来,最终把柑橘大实蝇的防控变为农户的自觉行为,提高柑橘大实蝇防治水平。
3.2积极建设防治示范点建议政府加大防控资金投入,成立柑橘大实蝇统防统治工作组,负责全镇柑橘大实蝇防治工作。
抓好现场试验示范,以示范点为基础,辐射带动全镇防控工作;在香良村1组、杨金7小区、千家村9组3个示范点(各3.3hm 2),将每一个示范点分成两部分,连续3年分别用果瑞特、糖酒醋药液诱杀大实蝇成虫,效果明显。
充分发挥村社干部及科技示范户的引领带头作用,将防控任务落实到村、社、农户。
坚决做到大实蝇防控不漏一村、不漏一社、不漏一户、不漏一树,确保防控效果。
此外,重点农事季节进村入户现场指导,切实提高防治水平。
3.3狠抓落实柑橘大实蝇成虫和幼虫2个阶段的防控工作3.3.1成虫防控(5—7月)。
诱杀成虫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实蝇对当年柑橘的危害,确保当年丰收。
利用柑橘大实蝇成虫产卵前有取食补充营养(趋糖性)的生活习性诱杀成虫是防治柑橘大实蝇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成虫羽化盛期和产卵前期,以柑橘大实蝇危害较重的果园和临近的杂木林为重点,选用果瑞特实蝇诱杀剂进行点状喷施或挂罐诱杀,果瑞特实蝇诱杀剂使用时采用二次稀释法,用量为15袋/hm 2,按1∶3比例兑水,并充分搅拌均匀[3],在树林中下部实行点状喷施,喷施点数225~300个/hm 2,每个点0.5m 2左右,每7d 喷1次,一般喷药5~7次。
在成虫羽化盛期和产卵前期,也可选用糖酒醋药液进行点状喷施或带状喷施。
糖酒醋药液由红糖、白酒、醋、阿维菌素(90%敌敌畏、90%晶体敌百虫等)和水按5.0∶1.0∶0.5∶0.2∶100.0的比例配制而成。
在树体中下部实行点状喷施,喷施点数为225~300个/hm 2,每个点0.5m 2左右;采用带状喷施时,在果园四周每株树中下部喷0.5m 2左右,中间的隔2行喷施1行。
特别注意,雨后天晴是防治最佳时机,晴天应选在9:00以前,药喷在树冠中下部叶的背面,药液均匀附着在叶(下转第124页)收稿日期2019-04-17122(上接第122页)片上,以叶片上挂有药液但不滴下为宜。
利用诱杀剂挂罐法,一般果园挂罐300~375个/hm2,每罐装诱杀液100~150mL,每周换1次药液;诱杀罐可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4]。
采用带有粘胶剂的果实仿生球诱杀完成交配后准备产卵的成虫。
可悬挂球形诱捕器诱杀[5],每15d追加1次,一般连续追加2次。
3.3.2幼虫防控(9—10月)。
对于这一关键阶段的防控,各村、社的广大农户应高度重视,及时采取行动,以压低翌年虫口基数或消除局部隐患。
各村要切实组织好技术培训,将发生区的果园和植株责任到人,9—10月,定期巡查果园,发现未熟先黄果及时摘除,并装入厚型塑料薄膜口袋密闭或加药密闭,达到灭杀果实中幼虫的目的[6]。
该方法简单有效,无需去识别这些不正常黄果中的蛆果,只要见黄果就摘除,可以有效防止幼虫从果实中出来入土化蛹,减少翌年大实蝇的发生。
4参考文献[1]李述举,邱钰,高俊,等.果瑞特引诱剂对柑桔大实蝇的防治效果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1,40(6):40-41.[2]赵康.柑橘大实蝇化蛹和羽化特性的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3]苟建华,彭昌家,侯兴,等.不同防控方式对柑橘大实蝇的控害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8,38(5):51-54.[4]林文力,肖伏莲,杨水芝.湖南省柑橘大实蝇研究初报[J].湖南农业科学,2013(15):84-86.[5]马家湘,卢方元,杨平.三种不同方式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大面示范效果[J].农业与技术,2018,38(4):66.[6]王志静,蒋迎春,吴黎明,等.湖北省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年历[J].湖北植保,2018(5):60-62.3.4优选生物防治将病虫害防治纳入生态修复规划、造林绿化设计和森林经营方案中,推行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调控措施[6]。
在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及第1代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一般丘陵区放蜂时间为5月中旬,山区放蜂时间为5月下旬,放蜂量为120万~150万头/hm2;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天敌昆虫的保护。
3.5慎用化学防治对大发生年及虫源中心,在生物防治难以控制,必须采用化学防治措施迅速压低虫口密度、制止扩散蔓延时,最好抓住马尾松毛虫越冬代防治关键时期,在3~4龄时施药,首选拟除虫菊酯等农药。
3.6提倡自然防治通常对无灾区、偶灾区的松毛虫灾害不开展化学防治,即使该区域呈现暴发状态,只要虫口基数有下降趋势、虫龄呈现老熟状态(5~6龄以上),则可不必开展化学防治,任其自然消亡。
4建议4.1加强预测预报充分发挥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的骨干和示范引领作用,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7]。
定期为各级测报员“充电”,明确专职测报员、兼职测报员和虫情报告员的工作职责,推行绩效目标管理措施,确保实现病虫害防治“治早、治小、治了”的工作目标,扎实做好预测预报基础工作。
4.2强化宣教工作马尾松毛虫危害可防可控,通过广泛宣传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激发林农防虫治虫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要利用送科技下乡平台,勤下基层,压实责任,推广科学实用技术,将政府的意志转变为林农实实在在的行动。
4.3实施生物防治针对新邵县螟蛾类害虫天敌自然种群相对较少的现状,采取人为干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做好精准测报工作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释放赤眼蜂和长距茧蜂,增加低虫口密度林分中的天敌种群数量,利用天敌治虫;另一方面开展无公害防治,例如对处于高虫口密度的林分使用仿生农药吡虫啉等,该类药剂具有高效的杀虫效果,对环境和天敌昆虫相对安全[8]。
4.4力推综合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森防指导方针,不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水平[9]。
针对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规律和特点,采用营林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自然防治等措施加以防控,构建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强化预警机制建设[10]。
4.5构建防治工作多元化投入机制将马尾松毛虫等本土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经费纳入县级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和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11]。
随着南方集体林权制度的建立,林农自然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体,“谁经营、谁防治,谁受益、谁出钱”的责任制度[12]呼之欲出,主体者的防治责任已经明确;同时,探索成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公司”势在必行。
“政府牵动、部门推动、主体行动”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工作格局相继形成,防治工作多元化投入机制已经建立,新邵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定会取得显著成效。
5参考文献[1]李曼,吕雄峰,陈雄,等.新邵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19):158-159.[2]杨俊,肖军山,孙春涛,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以湖南新邵县为例[J].防护林科技,2017(3):77-79.[3]张真,李典谟.马尾松毛虫暴发机制分析[J].林业科学,2008,44(1): 140-150.[4]费晓强.潜山县马尾松毛虫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2): 109-110.[5]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7-80.[6]宋玉双.论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06,25 (3):41-44.[7]葛贤权.有害生物防治理论及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制化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73-175.[8]宋玉双,黄北英.中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2008,11(6):31-34.[9]王正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9):200-201.[10]韩德军,刘建忠.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47-248.[11]宋玉双.论现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10,29(4): 40-44.[12]占一鸣.五河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100-1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