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系数据库2009

合集下载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第6小题三简答题(1)查询T1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2)查询年龄大于18岁男同学的学号、姓名、系别。

(3)查询“李力”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和课时。

(4)查询学号为S1的同学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和成绩。

(5)查询“钱尔”同学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和成绩。

(6)查询至少选修“刘伟”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

(7)查询“李思”同学未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8)查询全部学生都选修了的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9)查询选修了课程号为C1和C2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10)查询选修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11)查询选修课程包含“程军”老师所授课程之一的学生学号。

(12)查询选修课程包含学号S2的学生所修课程的学生学号。

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C4. B5. C6. C7. B8. D9. A 10. D二、填空题1. 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2. 数据查询、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3.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4. 数据库、事务日志5. NULL/NOT NULL、UNIQUE约束、PRIMARY KEY约束、FOREIGN KEY约束、CHECK约束6. 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7. 连接字段8. 行数9. 定义10. 系统权限、对象权限11. 基本表、视图12.(1)INSERT INTO S VALUES('990010','李国栋','男',19)(2)INSERT INTO S(No,Name) VALUES('990011', '王大友')(3)UPDATE S SET Name='陈平' WHERE No='990009'(4)DELETE FROM S WHERE No='990008'(5)DELETE FROM S WHERE Name LIKE '陈%'13.CHAR(8) NOT NULL14.o=o15.ALTER TABLE StudentADD SGrade CHAR(10)三、设计题1.(1) 查找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书名为“操作系统”的图书的作者名。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摘要:本文介绍“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目标与体系,给出自编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及其配套实验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实验教程》的内容与结构安排,分析教材的主要特色,包括重视数据库模式导航、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开发等,并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大作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原理;教材建设;大作业教学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机构、互联网乃至整个信息社会赖以运转的基础,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正是由于数据库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教育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科学和相关学科教育中的核心部分,所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都有必要掌握和熟悉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通过多年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了数据库课程之后,仍然不会“用”数据库——不会设计数据库,不会管理数据库,不会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如我校的“数据库系统及应用”于2007年立项为国家精品课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了我们的研究成果——《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及其配套实验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实验教程》。

本文主要对“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目标及课程体系,出版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色,大作业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1课程目标与课程体系1.1目标我校“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主要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

根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数据库教学实施方案的分类(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并结合我校培养特色,我们主要培养应用型复合性人才。

该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培养目标为:(1)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数据抽象和数据建模能力,能够深刻理解不同数据模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具备利用某种数据模型构建实际应用逻辑模型的能力;(2)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能够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系统组成,能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原理进行简单分析;(3)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数据库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一种数据库语言及应用开发工具解决实际应用问题;(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应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求解能力;(5) 培养学生使用和维护数据库能力,能够在掌握数据库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一种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计算机考试题目

计算机考试题目

2009年(春)江苏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一级第二场(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00分钟)试卷密码:EQKT 试卷代号:IT02 考生须知:1.请考生准确无误地输入“准考证号”、“姓名”、“试卷密码”,确认后进入考试。

2.在未完成所有考试项目之前,不得按“交卷”按钮;一旦按“交卷”按钮,考生则不得再次进入考试系统。

一、基础知识必做题(共45题)[1]. 下列关于优盘与软盘相比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优盘容量较大B.优盘速度较慢C.优盘寿命较长D.优盘体积较小[2]. 超文本中超链的起点只能是节点中的某个句子,不能是一个单词。

A. 正确 B 错误[3]. 为了支持多任务处理,操作系统的处理器调度程序使用________技术把CPU分配给各个任务,使多个任务宏观上可以“同时”执行。

A.时间片轮转B.虚拟C.批处理D.授权[4]. 移动通信系统中关于移动台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移动台是移动的通信终端,它是收发无线信号的设备,包括手机、无绳电话等B.移动台就是移动电话交换中心C.多个移动台相互分割,又彼此有所交叠能形成“蜂窝式移动通信”D.在整个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作用不大,因此可以省略[5]. 下列________图像文件格式是微软公司提出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的一种通用图像文件格式,几乎所有的Windows应用软件都能支持。

A.GIFB.BMPC.JPGD.TIF[6]. 在网络中通常把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称为_________,把请求服务的计算机称为客户机。

[7]. 激光打印机是激光技术与________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A.打印B.显示C.传输D.复印[8]. 分组交换机的路由表中,交换机出口位置与包的源地址无关。

A. 正确 B 错误[9].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种类繁多,但其基本成分可归纳为四种,其中对处理对象的类型说明属于高级语言中的________成分。

【计算机科学】_关系数据库模式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4

【计算机科学】_关系数据库模式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4

2012年 序号 1 2 3 4
科研热词 频繁项集 数据挖掘 多关系 er模型
推荐指数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科研热词 分布式skyline计算 分区策略 map-reduce框架 hspd-skyline算法
推荐指数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科研热词 语义web 访问模式 缓冲区置换策略 结构连接算法 查询优化 本体 显著性测试 扩展存储模式 性能评测方法 实体依赖 存储模式 双亲/孩子 关系数据库模式 依赖度 依赖关系 主题数据库 xml tpc-h和tpc-c基准 owl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科研热词 本体 关系数据库 验证数据结构 隐私访问控制 隐私保护 语义映射 模式结构 查询验证 查询重写 映射维护 数据集成 数据访问目的 数据库服务 数据库安全 密文检索 关系模拟 元数据 rr-tree技术 r_tree技术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科研热词 验证 语义web 设计模式 角色 演化 本体构建 关系数据库 web本体1 1 1 1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1年 科研热词 语义网 模糊本体 模糊时态数据库 有限闭包 时间粒度 存储 函数依赖 关系数据库 信息容量 ftfd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11
5.1 数据库存储结构
三、逻辑结构(cont.)

逻辑存储空间:(以Oracle为例介绍)




表空间(Table Space):数据库的逻辑存储单位。一个数据库可包含一个或多 个表空间;一个表空间可跨越多个磁盘分配。一般地,在数据库初始化时, 系统总是自动建立一个缺省表空间(如Oracle中的SYSTEM表空间),DBA事 后可定义其他表空间。 段(Segment):表空间中一种指定类型的逻辑存储结构。有: 数据段:每个表/簇集有一个数据段,用于存储其中的数据。 索引段:每个索引有一个索引段,用于存储索引数据。 回滚段:由DBA建立,用于临时存储要回滚(撤消)的信息,以便事 务回滚。 临时段:当一个SQL语句需要临时工作区时,由DBMS建立,用完后 再回收。 范围(Extent):一个段由一组范围组成,范围是数据库存储空间分配的逻辑 单位。 数据块(Data Block):一个范围由一组连续的数据块所组成,数据块是 DBMS进行I/O的最小物理单位,其大小可不同于OS的标准I/O块大小。
User2’s Schema
Data File1
Data File2
Data File3
Data File4
Last update: Oct.2009
Lecture Notes - Principles of Databases Systems. By Zhuoming Xu 第1部分 数据库系统引论
Lecture Notes - Principles of Databases Systems. By Zhuoming Xu 第1部分 数据库系统引论
Last update: Oct.2009
7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全套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全套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全套二级VF学习讲义 (1)第一章前言――从零开始 (2)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3)第2章V ISUAL F OX P RO 程序设计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V ISUAL F OX P RO 数据库及其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查询与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表单设计与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菜单设计与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报表的设计和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系数据库教案第1章

关系数据库教案第1章
关系数据库教案第1章
在本章,我们将介绍关系数据库。了解什么是关系数据库,它的定义和特点, 以及关系模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概念。
关系数据库的结构
关系数据库是由表、行和列构成的结构。通过了解主键和外键的概念,以及 关系和关系操作,我们可以深入理则和步骤,数据库范式的概念和作 用,以及数据库规范化的过程和方法。
关系数据库的应用
在企业中的应用
关系数据库的优点
关系数据库的局限性
了解关系数据库在企业中如何应用, 了解关系数据库的优点,如数据一
了解关系数据库存在的局限性,如
以及关系数据库的优点和局限性。
致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等。 数据冗余、性能瓶颈等。
了解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概念和语法,以及SQL查询的分类和操作,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操作和查询关系 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
通过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步骤,以及数据库范式的概念和作用,我们可以设计出高效和规范化的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的应用
了解关系数据库在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关系数据库的优点和局限性,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利用关系数据库的功能和优 势。
关系数据库教案第1章
介绍关系数据库
什么是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以 及关系模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关系数据库的结构
表、行和列、主键和外键,以及关系和关系操作。
关系数据库的查询语言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概念和语法,以及 SQL查询的分类和操作。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

生物数据库介绍

生物数据库介绍

GenPept Sequence Records (which contain the amino acid translations from GenBank/EMBL/DDBJ records that have a coding region feature annotated on them)
各种登录号(索引号)的类型(续) Type of Record Protein Sequence Records from PRF RefSeq Nucleotide Sequence Records Sample Accession Format A series of digits (often six or seven) followed by a letter, e.g.:1901178A Two letters, an underscore bar, and six digits, e.g.: mRNA records (NM_*):NM_000492 genomic DNA contigs (NT_*):NT_000347 complete genome or chromosome (NC_*):NT_000907 genomic region (NG_*):NG000019 Two letters (NP), an underscore bar, and six digits, e.g.:NP_000483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的分类: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一级数据库
二级数据库
一级数据库
直接来源于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DNA序
列、蛋白质序列、蛋白质结构等),只经 过简单的归类、整理和注释。
一级核酸数据库(3):GenBank数据库、EMBL数
据库、DDBJ数据库 一级蛋白质序列数据库(2):SWISS-PROT库、PIR 蛋白信息数据库 一级蛋白质结构数据库(1):PDB数据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2 专门的关系运算
⒋ 象集
给定一个关系R(X,Z),X和Z为属性组。 我们定义,当t[X]=x时,x在R中的象集 (Images Set)为: Zx={ t[Z]|t∈R,t[X]=x }
李四
性别 男

2.2.1 关系
R ( D1, D2 , … Dn )
(1) R表示关系的名字,n是关系的目或度(Degree)。 当n=1时,称为单元关系; 当n=2时,称为二元关系; …… 当n=m时,称为m元关系。 (2)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中的元组,通常用t表示。 (3)关系是笛卡尔积的子集,所以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 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由于 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唯一 的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n目关系必有n个属 性。
2.2.1 关系
D1×D2×…×Dn={(d1,d2,…,dn)|di∈Di, i=1,2,…,n }
(3)若Di(i=1,2,…,n)为有限集,其基数为mi(i= 1,2,…,n),则 D1×D2×…×Dn 的基数为n个域的 基数累乘之积; (4)笛卡尔积可表示为一个二维表。表中的每行对应一个 元组,表中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2.关系操作 关系模型给出了关系操作的能力,它利用基于数学的方法 来表达关系操作,关系模型给出的关系操作往往不针对具 体的R系操作 查询(query): 选择(select)、投影(project)、连接(join)、 除(divide)、并(union)、交(intersection)、 差(difference) 增加(insert)、 删除(delete)、 修改(update) • 关系操作的特点 采用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也 称为一次一集合方式。 • 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成三类 (1) 关系代数 (2) 关系演算 (3) 关系数据语言
定义2.5 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 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 关系R的外码(Foreign key),并称基本关系R为参照关 系(Referencing relation),基本关系S为被参照关系 (Referenced relation)或目标关系(Target relation)。关系R和S可能是相同的关系,即自身参照。 规则2.2 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 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 关系R和S可能是相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 F上的值必须为: ① 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 ② 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2.3 关系的完整性
一、实体完整性(Entity Integrity) 规则2.1 实体完整性规则: 若属性组(或属性)K 是基本关系 R 的主码 (或称主关键字),则所有元组 K 的取值唯一, 并且K中属性不能全部或部分取空值。
2.3 关系的完整性
二、参照完整性(Referential integrity)

定义2.4 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
一个关系模式应当是一个五元组。它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R(U, D, dom, F) 其中: 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 中属性所来自的域的集合,dom为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F为 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关系模式通常可以简记为: R(A1, A2, …, An) 或 R(U) 其中: R为关系名,A1, A2, …, An为属性名。而域名及属性向 域的映象常常直接说明为属性的类型、长度。
2.1 关系模型
3.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 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 支持。 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是应用领域特殊要求 而需要遵循的约束条件,体现了具体领域中的 语义约束。
2.2.1 关系
⒈ 域(Domain) 定义2.1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又称为值域(用D表示)。域中所包含的值的个 数称为域的基数(用m表示)。在关系中就是 用域来表示属性的取值范围的。 例如: 自然数、整数、实数、长度小于10字节的 字符串集合、1-16之间的整数都是域。 又如,D1={张三,李四} D1的基数m1为2 D2={男,女} D2的基数m2为2 D3={19,20,21} D3的基数m3为3
课程名 学时 理论 实验
课程关系C (规范的关系)
课程名 数据库 理论学时 52 实验学时 20
数据库
C语言 数据结构
52
45 55
20
20 30
C语言
数据结构
45
55
20
30

关系实际上就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
2.2.2 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
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它的值。
设关系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目n(即两个关系都有n 个属性),且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个域,则可定义并、 差、交运算如下: ⒈ 并(Union) 则关系R与关系S的并由属于R或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 成。记作:
R ∪ S ={ t|t∈R∨t∈S } 其结果关系仍为n目关系,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组成。 应用: 关系的并操作对应于关系的插入或添加记录的操作, 俗称“+”操作,是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
2.3 关系的完整性
三、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User-defined integrity)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就是针对某一具体应用 的关系数据库制定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 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2.4 关系代数


关系代数是一种抽象的查询语言,用对关系的运算来 表达关系操作,关系代数是研究关系数据操作语言的 一种较好的数学工具。 关系代数是E.F.Codd 1970年首次提出的 关系代数以一个或两个关系为输入(或称为操作对 象),产生一个新的关系作为其操作结果。
设关系模式为R(A1, A2, …, An)。它的一 个关系设为 R。t∈R表示t是R的一个元组。 t[Ai]则表示元组t中相应于属性Ai 的一个分量。

⒈ 分量
2.4.2 专门的关系运算
⒉ 属性列或域列 若A={Ai1, Ai2, …, Aik},其中Ai1, Ai2, …, Aik是 A1, A2, …, An中的一部分,则A称为属性列或域列。 t[A]=(t[Ai1], t[Ai2], …, t[Aik]) 表示元组t在属 性列A上诸分量的集合。 A 则表示{ A1, A2, …, An}中去掉{ Ai1, Ai2, …, Aik} 后剩余的属性组。 ⒊ 元组的连接 R为n目关系,S为m目关系。tr∈R,ts∈S,trts称为 元组的连接(Concatenation)。它是一个(n+m)列的元 组,前n个分量为R中的一个n元组,后m个分量为S中的一 个m元组。
第 2 章
关系数据库
本章要点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关系数据结构 关系数据库操作
集合代数
关系数据库完整性
2.1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组成: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 1.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 二维表。这种简单的数据结构能够表达丰富的语义,描述 出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
2.4.1 传统的集合运算
⒊ 交(Intersection)
设关系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目n,且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 个域,则关系R与关系S的交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 成。记作:
R∩S={t|t∈R∧t∈S}
其结果关系仍为n目关系,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 关系的交可以用差来表示:
R∩S=R-(R-S)
目: n+m 基数: K1×K2
2.4.1 传统的集合运算

例如:已知两个关系R和S
求:
R∪S R-S R∩ S RS
2.4.1 传统的集合运算

例如:给出了两个关系R和S,以及它们进行 并、差、 交和笛卡尔积后的结果关系。
2.4.1 传统的集合运算
2.4.2 专门的关系运算

专门的关系运算 选择、投影、连接、除 我们先引入几个记号
2.4.1 传统的集合运算
⒋ 广义笛卡尔积(Extended Cartesian Product) 广义笛卡尔积不要求参加运算的两个关系具有相同的 目,自然也就不要求来自同样的域。 设R为n目关系,基数为K1;S为m目关系,基数为K2;则 R和S的广义笛卡尔积为:
R×S ={ tr ts |tr∈R∧ts∈S }
2.2.1 关系

对关系作如下限定和扩充:
⑴ 无限关系在数据库系统中是无意义的。因此限定关 系数据模型中的关系必须是有限集合。 ⑵ 通过为关系的每个列附加一个属性名的方法取消关 系元组的有序性,即(d1,d2,…,dj,di…,dn)= (d1,d2,…,di,dj,…,dn) (i,j=1,2…,n)

基本关系具有以下六条性质:
① 列是同质的(Homogeneous),即每一列中的分量 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② 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称其中的每一列为一个 属性,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
2.2.1 关系
③ 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④ 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⑤ 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⑥ 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 据项。如下两图: 课程关系C (不规范的关系)
D1×D2={(张三,男),(张三,女), (李四,男),(李四,女)}
2.2.1 关系
⒊ 关系(Relation)


定义2.3 D1×D2×…×Dn的任一子集叫作在域 D1,D2,…Dn上的关系,用 R(D1,D2,…Dn)表示。 例如: D1×D2的子集可以构成关系T1,如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