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下册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语音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黄本)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1. 科技:指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所生产出来的物品、服务和生产力。

2. 互联网:是指全球范围内基于TCP/IP通信协议而构建起来的网络,它可以使全球各地的计算机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

3. 数字化:是指将纸质或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也可指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4. 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思维,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类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5. 机器学习:是指利用算法和数学模型,让计算机从数据中自主学习并提高性能的过程。

6. 大数据:是指由传感器、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多种渠道采集而来的大量数据,需要使用特殊的技术和工具来存储、管理和分析。

7. 云计算:是指通过网络将计算资源、软件和数据提供给用户的一种方式,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这些资源和服务。

8.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将实体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连接,实现物品之间的互联和智能化。

9.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可以记录、验证和存储各种交易和信息,并提供高度安全性和透明度。

10. 虚拟现实: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和多媒体技
术,创建出一种模拟的虚拟环境,让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其中的场景和体验。

现代汉语(下)习题库

现代汉语(下)习题库

第五章语法一、名词解释1.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

4.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是虚词。

6.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7.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8.短语: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5.兼语短语:(其他短语)由前一动语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兼语”。

10.方位短语:(其他短语中的标志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有符号的是方位短语),具有名词性。

11.疑问句:具有疑问句调、表示提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9.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者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

3.双宾句:有指人和指事情双层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

12.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

二、填空题:10分1.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对汉语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2.实词和虚词最大的不同是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3.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词和词的组合能力。

4.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首先根据能否作句法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5.语气词经常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普通话里最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吗、呢、吧、啊”。

6.副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只能充当状语。

7.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反身代词)、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 (谁、哪、什么、任指、虚指)。

8.助词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动态助词(着、了、过、看)、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以及“所、给、连”等其他助词。

9.现代汉语的五种基本短语是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它们是根据结构关系来分类的。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与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

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一样或相近的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一样,声音一样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展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局部。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12.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3.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与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4.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的普通话。

16.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围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绪论1、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语音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黄本)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5、声母: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开头的辅音字母叫声母。

16、韵母: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叫做韵母。

17、押韵: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就叫做押韵(或压韵)。

18、声调: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这就是声调,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

19、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20、调类: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

21、儿化韵:“儿”这个音可以同韵母结合起来,变更原来韵母的音色,成为一种卷舌韵母,叫做“儿化韵”,原来的非儿化韵韵母可以叫做平舌韵。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六书”理论进行了阐述。

“六书”指的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六种不同的造字方法。

3.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4.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5.隶书:隶书是秦汉时期所用的字体,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6.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7.部件: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8.浊声母:声带颤动而产生的声母。

9.零声母: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

10.鼻化元音:发音时,软腭下降,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这种元音叫做鼻化元音。

11.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后面带上一个鼻辅音作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

12.四呼: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13.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14.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15.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6.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7.儿化: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的音色的一种特殊的音变规律。

18.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句子。

19.离合词: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以扩展,变成了词组。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现代汉语复习辅导(下册)

现代汉语复习辅导(下册)

第五章语法(一)名词解释1、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2、短语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所以又叫词组。

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3、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须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

它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末,以适应表达的需要。

4、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二)判断改错1、连词是指在词语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虚词。

×连词是指在词语或分句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虚词。

2、副词能且只能充当状语。

×副词“很、极、万分”既能充当状语又能充当补语。

3、所有介词都能用在单个名词前边,组成介宾短语。

√4、“那一位”是量词短语。

ד那一位”是偏正短语。

5、短语“明天晴天”和“明天是晴天”都是主谓短语。

√6、短语“晒太阳”和“晒衣服”中,动词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都是“动作+受事”。

ד晒太阳”是“动作+施事”,“晒衣服”是“动作+受事”。

7、“我一下车就看见他了。

”是连动句。

ד我一下车就看见他了。

”是连贯关系紧缩复句。

8、“你去叫小王来办公室找我。

”是单纯的连动句。

ד你去叫小王来办公室找我。

”是兼语、连动交错式。

9、“我陪你去北京。

”是单纯的兼语句。

ד我陪你去北京。

”是兼语、连动混合式。

10、多重复句是包含两个或几个分句的复句。

×多重复句是包含两个或几个关系层次的复句。

11、“不是------就是------”是表示对照关系的关系词语。

ד不是------就是------”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关系词语。

(三)单项选择1、下列双音节语言单位是两个语素的是(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下册名词解释第五章:语法1. 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P1)探2. 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3. 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P1)4. 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P3)5. 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P3)6. 短语: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P3)7. 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语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P3)8. 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P4)9.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P4)10. 主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P4)11.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P4)12. 动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P4)探13. 宾语: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P4)14. 定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P4)15. 状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P4)探16. 补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P4)17. 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P6)18. 名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

(P8)19. 动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P9)能愿动词(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P12)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的词叫趋向动词( P11)20.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P11)21. 区别词:区别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的词。

(P13)22. 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或次序的词。

(P14)23. 量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P15)24. 畐寸词:副词是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P17)25. 代词:代词是有替代,指示作用的词。

(P20)26. 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

(P22)探27. 叹词:叹词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

(P23)探28. 虚词:意义比较空灵,只起语法作用的词叫虚词。

(P27)29. 介词:起标记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的词叫做介词。

(P28)30. 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的词叫连词。

(P29)31. 助词:依附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的词叫助词。

(P30)32. 结构助词: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词叫结构助词。

(P30)-可编辑修改-33. 动态助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

(P31)34.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喻的词叫比况助词。

(P32)35. 语气词:表达某种语气的词叫语气词(P33)36. 词的兼类: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P42)37. 短语: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所以又叫词组。

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P44)38. 主谓短语:(用谓语来说明主语的短语叫主谓短语—王世凯)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头被陈述的部分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什么;后头陈述的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P45)39. 动宾短语: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头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语,表示动作行为;后头被动做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

(P45)40. 偏正短语:由.有.修.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头,叫修饰语,被修饰部分在后头,叫中心语。

(P45)41. 中补短语:由.有.补.充.两.个.成.分.组.成.,前头被补充部分是中心语,由谓语充当;后头补充部分是补语,也由谓词充当,能回答“怎么样”的问题(P47)42. 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

(P47)43. 连谓短语:(由谓词性成分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短语叫连谓短语—王世凯)由.多.项.谓.词.性.成.分.连.用.,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短语叫连谓短语(P48)44. 兼语短语:由.前.一.动.语.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兼语” 的短语叫兼语短语。

(P48)45. 同位短语:多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的词语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的短语叫同位短语。

(P48)46. 方位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的短语叫做方位短语。

(P49)47. 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的短语叫做量词短语。

(P49)48. 介词短语: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的短语叫介词短语。

(P49)49. 助词短语:由助词附着在词语上组成的短语叫助词短语。

(P50)50. 单义短语:只有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单义短语。

(P50)51. 多义短语:不止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多义短语。

(P50)52. 单句:单句是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P83)※53. 主谓句: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

(P83)54. 动词谓语句: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

(P83)55. 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形容词谓语句。

(P83)56. 名词谓语句: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

(P84)57. 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

(P84)58. 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

(P86)第六章:修辞1.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叫,也叫“譬喻” (P184)2. 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

3. 借代: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 (P190)4. 拈连:利用上下文的关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 (P192)5.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

(P194)6. 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

(P197)7. 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

(P199)8.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辞格叫反语,也叫“倒反”或“反话” (P200)9. 婉曲: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 。

10. 设疑:说话时特意把关键性的部分暂时隐下不说,以造成疑义,随后在适当的时候补说出来,消除疑义,使语意明了,这种辞格叫设疑,也叫“歧疑”(P203)11. 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

(P206)12.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辞格叫排比。

(P208)13. 层递: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这种辞格叫层递。

(P210)14. 顶真:用上一句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 。

(P211)15. 回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回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

(P212)16.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 。

(P214)17. 映衬: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 。

(P215)18. 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

19. 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

(P218)20. 反问: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又叫“激问”。

(P219)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