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与美国对华的高新技术转让-70分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与影响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与影响自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呈现出多变的特征。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经历了从鼓励到限制再到当前的对抗性转变,对华贸易的演变直接影响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关系。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以及其对两国经济的影响。
一、鼓励期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呈现出鼓励特点。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积极推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与贸易,试图打破中美之间冷战遗留下的隔阂。
美国逐渐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
这一时期,美国向中国大量出口农产品、机电产品等,而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中国作为一个廉价劳动力大国,为美国提供了成本较低的生产要素。
美国相关企业从中受益,中国也从中获得了出口市场和外资技术。
二、限制期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然而,自90年代末开始,美国对华贸易政策逐渐转向限制。
美国政府开始对中国采取措施,以遏制中国商品的进入和限制美国技术的输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美国对中国进行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指控,以及对中国钢铁、纺织品等领域实施的贸易制裁措施。
这种限制性的政策转变,主要由于美国国内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所推动。
美国一些行业,特别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面临了来自中国的强大竞争压力。
美国认为,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和“不公平贸易行为”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
因此,美国加强了进口限制措施,同时加大了对中国的贸易调查和制裁力度。
三、对抗期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进一步加强,呈现出明显的对抗性特征。
美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对约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出口,以及对中国投资进行审查等。
这种对抗性政策的背后,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和对国内经济的保护。
特别是在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上,美国认为中国未能履行其国际承诺,对美国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
2021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1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数量关系(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一、数字推理:共5题。
给你一个其中缺少一项的数列。
请你观察该数列的排列规律。
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你认为符合该数列排列规律的一项。
请开始答题:1. 9/5,4/3,25/21,9/8,49/45,( )A. 13/11B.16/15C.19/18D.25/212. 7/5,5,19,57,( )117A.115B.107C.99D.873.8,6,15,35,77,( )A.84B.105D.1434.3,5,13,44,( ),926A.276B.228C.183D.1555.3,6,16,47,141,( ),1274A.367B.428C.424D.465二、数学运算:共10题。
请你利用所给条件。
用简明准确的方法实行计算。
在四个备选项中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请开始答题:6.计算110.12+1210.32+1220.42+1260.82的值为( )。
A.4555940.8B.4555940.9C.4555941.18D.4555940.297.两口圆柱形水井,甲井的水深是乙井的一半,水面直径是乙井的2倍,蓄水量为40立方米。
问乙井的蓄水量为多少立方米?B.40C.60D.808.在某状态下,将28克某种溶质放人99克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
从中取出溶液.加入4克溶质和11克水,请问此时浓度变为多少?A.21.61%B.22.05%C.23.53%D.24.15%9.现在是下午3点半,那么20万秒之后你能听到的第一声整点报时是几点钟的?A.凌晨0点B.凌晨4点C.下午2点D.下午6点10.一支600米长的队伍行军,队尾的通讯员要与最前面的连长联系,他用3分钟跑步追上了连长,又在队伍休息的时间以同样的速度跑回了队尾,用了2分24秒。
如队伍和通讯员均匀速前进,则通讯员在行军时从最前面跑步回到队尾需要多长时间?A.48秒B.1分钟C.1分48秒D.2分钟11.将大米300袋、面粉210袋和食用盐163袋按户分发给某受灾村庄的村民。
中美经贸关系及其特点

摘要:目前,美国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而且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第4大进口来源。
另一方面,中国也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2008年,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其中,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市场,超过加拿大,中国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超过日本和德国。
双边贸易已趋日益加剧的形式,这就使得研究双边的经贸关系及其特点成为一种必要。
关键词:中美经贸贸易特点中美贸易浅析中美经贸关系及特点(一)双边贸易关系自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美经贸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而行,与中国经济同步强劲发展,从很低的起点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
•1978-1991年,改革开放启动并逐步推进.中美经贸迅速开创快速增长局面。
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9.9亿美元扩大到1991年的142亿美元。
平均每年增长22.7%。
•1992--2001年,改革开放扩大。
中美经贸发生结构性变化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174.9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04.9亿美元.年均增长近18.5%:美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从5.11亿美元扩大到43.58亿美元.年均增长约31%•2002年以来,中国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中美经贸全面、高速和深入发展。
中美双边贸易从2001年的804.9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3020.8亿美元,年均增长24.7%。
为三个阶段之最高。
美国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而且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第4大进口来源。
另一方面,中国也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2008年,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其中,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市场,超过加拿大,中国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超过日本和德国。
在双边贸易的之间,我们在分析研究的同时必须要明白双方在将贸合作的过程中各自所占据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对双方贸易局势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把握。
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来源:《对外经贸》2019年第10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科研投入、专利申请数量、研究人员规模等方面成绩显著,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我国主要从事的是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出口企业主要是外资企业。
美国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主要伙伴,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出口市场,通过分析中美两国之间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和美中、美加、美墨、美日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规模的对比,从而得出中国与美国之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并针对中国与美国之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失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9)10-0010-06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ino-US High-tech Products TradeWang Jiani(School of Economics,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Xi’an Shaanxi 710061)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also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Driven by national policies,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search investment,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and scale of researchers. However, China's high-tech products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trade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 mainly engages in processing trade, and the added value of export products is relatively low. The export enterprises are mainly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main partner of China's high-tech products trade, and also the main export market of China's high-tech product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high-tech products trade and the status quo of high-tech products trad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high-tech products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cale of trade between high-tech products of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In contrast,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the reasons for the imbalance of high-tech product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obtained. Finally,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mbalance of high-tech products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proposed.Keywords: High-tech Products; Trade Status; Suggestions[作者簡介]王嘉妮(1997-),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后美国世界—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
但是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平衡问题,特别是美国方面所说的对华贸易巨额逆差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中方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近十年来中美贸易中存在逆差,到2009年这一数值为1433.8亿美元。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影响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正确的认识中美贸易的逆差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产生的弊端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今后经贸政治关系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美贸易大额逆差的原因1 统计误差的问题显然,中美贸易的逆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必然有统计口径不同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事实,但美国方面显然把逆差的程度严重地夸大了。
美国方面的统计显示,在中美贸易中,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
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2009年贸易逆差达到1433.8亿美元。
表一列举了2000—2009年中美不同贸易统计口径下中美的贸易逆差额。
显然,中美两国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统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美方统计方法高估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在于:(1)香港的转口贸易。
美国把中国香港转口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之中,但它实际上有很大比例应归于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
(2)中美统计口径。
它在计算美国对中国的进出口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中美贸易逆差。
(3)服务贸易统计。
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服务贸易的巨大顺差,这是美国在国际经济中拥有比较优势的反映,符合发达国家贸易结构的一般规律。
另外,即使考虑到统计方法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逆差进行修正(介于二者之间,但更接近于中国官方数字),经过调整的贸易逆差数额仍然远远高于其真实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贸易模式。
美国对华政策

美国对华政策1. 引言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
这些政策的变动直接影响了中美两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本文将主要探讨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历程以及当下的主要政策方向。
2. 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2.1 第一个阶段:对华接触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总统上任后,美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一阶段的对华政策以“对华接触”为主要特征。
美国希望通过与中国合作来遏制苏联的影响力,同时也期望通过开放中美贸易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
2.2 第二个阶段:对华转折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转折。
美国开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军事崛起表示担忧,并对中国采取了更强硬的姿态。
这一阶段的对华政策主要表现为对中国在人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批评和压力。
2.3 第三个阶段:对华合作与竞争并存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政策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对华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态势。
美国继续与中国开展贸易合作,并在一些全球性问题上寻求合作,如环境保护、恐怖主义打击等。
然而,美国也开始将中国视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并在军事和技术领域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
3. 当下的美国对华政策3.1 经贸问题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贸关系。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一直是双边关系的争议焦点之一。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和限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这些措施引发了中美贸易战,对双方的经济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3.2 安全与地缘政治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安全与地缘政治问题。
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崛起表示担忧,并将中国视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美国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存在和活动的监视,并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此外,美国还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存在争议,并通过军事演习和军舰巡航来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
3.3 其他问题除了经贸和安全问题外,美国对华政策还涉及到一些其他问题。
中美贸易战对高新技术产业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中美贸易战对高新技术产业设计的挑战与机遇1. 引言1.1 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中美贸易战是指自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华征税总额近600亿美元的关税令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进而导致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战。
这场贸易战的背景主要是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制裁中国企业和个人等,其主要原因包括中国被指责存在贸易逆差、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而美国认为这些问题损害了其国家利益。
中美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也加剧了贸易战的紧张局势,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双方争夺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使贸易冲突更加激烈。
这场贸易战已经对全球经济和产业链造成了深远影响,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担忧,也提出了关于全球经济治理和贸易规则的重大挑战。
1.2 高新技术产业设计的重要性高新技术产业设计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高新技术产业设计对于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新技术产业设计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和产品。
通过有效的产业设计,可以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设计是创新的源泉。
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新技术产业设计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赢得市场份额,保持竞争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设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业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创新的发展,还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和机遇。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设计的研究和实践,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美贸易战形势和政策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贸易和投资等合作 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国从中受益匪浅, 美国也从中取得了广泛、巨大旳经济利益,分享了中国发展带来 旳机遇和成果。事实证明,良好旳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发展都具 有主要意义,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旳影响
以大学生个人来说其实影响不大,因为中国发展,大学生需要旳都 能满足,只是在某些问题倾向上才有分别,例如政治方向,例如社会认 识,例如生活物品倾向等,而在此自己把握什么,怎样看待和做出自己 旳判断这才是主要旳,如此针对中美贸易纠纷,要看中美处理问题观念, 要看对贸易问题旳态度,要看中美之间贸易旳合理性,去区别贸易争端 对国家旳影响,对生产旳影响,而这才是贸易争端旳问题。而仅仅属于 个人影响,只是在后来旳生活总会面临某些生活选择问题,但这个影响 对个人来讲不构成威胁。以手法,合理性来了解国家政策发展和世界 贸易潮流这才是前瞻性旳思索方式。
第二,这是中美产业比较优势互补旳客观反应。从双边贸易构造看,中 国顺差主要起源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成品,而在飞机、集成电路、汽车 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领域都是逆差。2023年,中国对美农 产品贸易逆差为164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旳33%;飞机贸 易逆差为127.5亿美元,占中国飞机贸易逆差总额旳60%;汽车贸易逆差 为117亿美元。所以,中美货品贸易不平衡是双方发挥各自产业竞争优势 旳情况下市场自主选择旳成果。
2023年4月2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旳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断关税减让义 务,在现行合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 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现行 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4月4日,中国公布对美国旳关税反制措施。中国对原 产于美国106项商品加征关税。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 施,开启争端处理程序。4月20日起,进口原产于美国、欧盟和新加坡旳卤化 丁基橡胶时,各企业倾销幅度(26.0%-66.5%)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 应旳确保金。9月1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旳5207个税 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或5%旳关税,自2023年9月24日12时01分 起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周世检教授指出,2000年中国是美国()贸易伙伴。
A.8位
B.9位
C.10位
D.11位
2. 周世检教授指出,1980年中国是美国()贸易伙伴。
A.第24位
B.第25位
C.第26位
D.第27位
3.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2011年,中美贸易额达到了()
A.428亿美元
B.578亿美元
C.4467亿美元
D.5032亿美元
4. 在美国商务部未来五年对十大出口贸易伙伴倍增计划蓝图(2010-2014)中,对中国出口年均增长为()
A.2.40%
B.3.7%
C.15.3%
D.15.6%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1989年2月28日,美国商务部通知中国在原来里根总统向中国转让32类高新技术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决定向中国继续放宽13类高新技术,包括()
A.超大型电子计算机
B.精密机床
C.红外线和超声波通讯
D.监测、跟踪器材
2. 周世检教授指出,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A.通商
B.航海
C.关税
D.公民法律地位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周世检教授指出,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受管制产品,原来禁止对华出口的仍然禁止,原来需凭许可证对华出口的仍然需要许可证,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
正确
错误
2. 周世检教授在1998年指出,如果1/10的中国人生活水平赶上日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是诞生了一个日本市场。
正确
错误
3. 在美国商务部未来五年对十大出口贸易伙伴倍增计划蓝图(2010-2014)中,对日本出口年均增长3.7%。
正确
错误
4. 周世检教授指出,美国战后搞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第二次是70年代,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甩给了“亚洲四小龙”、墨西哥、巴西。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