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后作业: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1: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1: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练习题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唯物主义1.下列说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A.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B.水是万物之源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人的生活就是追求物质的满足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三种基本形态的理解。

题干考查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A项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项追求物质的满足与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不是一回事。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

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答案 D解析A、B、C三项均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不足之处,只有D项道出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缺点。

故本题选D。

知识点二唯心主义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据此回答3~4题。

3.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表明()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D.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答案 A解析B项论断中没有体现,C、D两项表述错误。

4.在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从哲学上看,这段铭文属于________观点()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答案 D解析铭文中“死神之翼”的观点承认了神灵的存在,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现。

综合提升5.十九世纪中期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形成时,正是经典物理学兴盛的时代,所以经典物理学所结的果必然是“经典哲学”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这种“经典哲学”()①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②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③没有科学依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④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正确认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习题: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习题: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分别代表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答案A解析“没有景物,何来感情”,强调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唯物“没有感情,何来景物”,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2.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D.②→①→③答案C解析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演进顺序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①属于唯心主义;②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由此可以得出,C项符合题意。

3.“人是一部机器,所以人对自然界的反映是一种照相式活动。

”持这一观点的哲学派别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答案B解析“人对自然界的反映是一种照相式活动”,一方面肯定了物质决,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基本方向;另一方面又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一种机械的复制,从而抹杀了意识的能动性。

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这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这是因为它( )①否认了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②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③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④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①是所有唯物主义形态的共同观点,不符合题干中“现时代的思,故含①的选项均应排除,答案选C项。

5.电影《上帝也疯狂》讲述了现代文明与原始社会的激烈冲突,以及人们对道德的思考。

现实生活中也有人认为存在上帝,这种观点( )A.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把上帝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机械唯物主义C.把上帝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属于形而上学答案C解析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项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练习题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唯物主义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B.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C.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的不同回答答案 D2.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A.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D.物是观念的集合答案 B解析杨泉的水一元论,认为水是根本。

水里的混浊部分,下沉就成为了土,水变为蒸汽,就成为了天。

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A、C、D是唯心主义观点。

3.恩格斯把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称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并指出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是“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思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除此之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

”这里的半截子主要指的是()A.在坚持唯物论的同时,没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B.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否认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了唯心主义D.把客观事物看作是既成的事实,但不承认事物的变化发展答案 C解析这里的“半截子”唯物主义指的是费尔巴哈等人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表现出来的不彻底性,即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却陷入了唯心主义,故答案选C。

A、B、D没有抓住“半截子”的精神实质,应排除。

知识点二唯心主义4.2013年是农历癸巳年,由于“立春”发生在正月之前,被民间称为“无春年”,部分地区被引申为“寡妇年”“哑年”。

旧俗认为“无春之年”不宜婚嫁、生育,认为生下来的小孩子不会说话、容易丈夫夭亡妻子守寡等等。

从哲学上看,下列与“‘无春之年’不宜婚嫁、生育”观点相一致的是()A.我在故我思B.形存则神存C.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D.未有此事,先有此理答案 D解析“‘无春之年’不宜婚嫁、生育”体现的是一种对客观精神的敬畏,是客观唯心主义,D项强调“理”为世界的本原,符合题意。

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练习:第二课 课时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含答案

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练习:第二课 课时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含答案

课时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应学生用书P91.“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两种观点体现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答案 A解析“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2.我国哲学家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有形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气。

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答案 C解析“气是万物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C符合题意;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材料没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材料没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材料没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胡适说:“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真理’的美名。

”下列说法与之相对立的是()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B.气者,理之依也C.物是观念的集合D.存在即是被感知答案 B解析“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真理’的美名。

”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是客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B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对应,符合题意;C、D是主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B。

4.胡夫金字塔里面有一段令人生畏的文字:“不论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

”从哲学上看,这段铭文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答案 D解析这段铭文没有科学依据,不是唯物主义观点,它认为“死神”主宰人的生死,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应选D。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2: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2: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习目标』——明确内容(知道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掌握程度)1.掌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含义及分歧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4.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5.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精彩回放』——旧知巩固(利用候课时间和课首3分钟,熟记下列内容,相互间检查)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导学菜单』——我来预习(带着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在教材中圈划出问题答案,试着快速记忆)一、填空巩固知识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__________和__________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哲学史上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对子”,但哲学的基本派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题呈现知识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及局限性?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局限性分别有哪些?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5.唯心主义的基本派别是什么?各自的观点?『困惑扫描』——我来质疑(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感悟平台』——我来探究(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共研共究,交流展示)探究一:材料一:材料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高中政治必修4练习: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a Word版含解析

高中政治必修4练习: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a Word版含解析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一、易错易混排查练1.凡是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凡是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答案×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

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检测: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检测: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的始基”;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以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

这两种看法的共同之处在于A . 科学地揭露了世界的来源B. 一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C. 一定了物质和意识拥有同一性D. 以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分析:选D 。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与我国古代的“五行说”,都把详细的物质形态看作世界的来源,即以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这是古代朴实唯物主义的看法,故答案选 D。

A 、 B、 C 三项对看法剖析错误,应清除。

2.“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物是看法的会合”“存在即被感知”。

上述看法的共同之处在于()①以为意识不可以走开物质而孤立存在②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张为独一实在,当作是第一性的东西③把物质归纳为详细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④以为客观事物以致整个世界都依靠于人的主观精神A .①②B .②③C. ①④ D .②④分析:选D。

题干看法均属于主观唯物主义看法,②④都是对主观唯物主义的正确表述;①③ 是对唯物主义的表述,不切合题意。

3.英国政治家、哲学家霍布斯以前写道:“运动就是失去一个地点而获取另一个地点。

”法国启发思想家、哲学家拉美特利更干脆地宣告:“人是机器。

”他以为人归根结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

对上述看法认识正确的选项是()①它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看法②它拥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限制性③它不过一种难得猜想,没有科学依照④它正确地揭露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A. ①②B. ③④C. ①④ D .①③分析:选A。

题干中“运动就是失去一个地点而获取另一个地点”“ 以为人归根结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 等,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看法,拥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限制性,①②正确;③④看法不切合题意,不选。

4.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应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次序的是()①意识对物质拥有能动作用②气者,理之依也③人是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④未有此气,已有此理A . ④→③→①B . ②→④→①C. ②→③→④ D . ②→③→①分析:选 D。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含答案)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含答案)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识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正确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能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坚持反对唯心主义。

南北朝时,以齐国宰相萧子良为首的一批社会名流迷信佛教,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

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消亡则精神消失。

萧子良几次组织众人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

【自主探究】(1)这里的“形”“神”各指什么?(2)范缜和萧子良观点各属于哪个哲学派别?他们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1)“形”指存在,“神”指思维。

(2)范缜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其主要观点是存在决定思维,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萧子良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其主要观点是思维决定存在,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1物质和2意识谁是本原。

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3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4物质后有意识,物质5决定意识。

【判一判】唯物主义是世界观,唯心主义是方法论。

错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既有世界观,也有方法论。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6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7正确的。

但它缺少8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9具体的物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10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11原子,因而具有12机械性、13形而上学性和14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15世界观和16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连一连】二、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17意识是本原的,18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分别代表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何来感情”,强调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唯物主义观点。

“没有感情,何来景物”,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2.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属于唯心主义;②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由此可以得出,C项符合题意。

3.“人是一部机器,所以人对自然界的反映是一种照相式活动。

”持这一观点的哲学派别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基本方向;另一方面又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一种机械的复制,从而抹杀了意识的能动性。

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这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这是因为它(..)
①否认了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②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③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④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不符合题干中“现时代的思想智慧”的要求,故含①的选项均应排除,答案选C项。

5.电影《上帝也疯狂》讲述了现代文明与原始社会的激烈冲突,以及人们对道德的思考。

现实生活中也有人认为存在上帝,这种观点(..)
A.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把上帝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C.把上帝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否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属于形而上学
,C项符合题意。

6.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都是唯心主义观点,②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项。

7.从世界观角度看,下面漫画中三人的行为都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都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8.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

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①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本原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都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2)①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②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第(1)问包括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根据对贝克莱和黑格尔观点的分析可知,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第二小题较为简单,回答出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即可。

第(2)问包括两个小题:第一小题,审读材料可知,张载把“气”这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第二小题,依据教材知识指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即可。

1.下列观点与右面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存在即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反映了其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项观点与之相符。

A、B两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右面漫画中的主人公.(..)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③认为客观世界随着主观意图而改变.④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环就10环”,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②③符合题意;①是唯物主义观点;④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列宁指出,僧侣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据的,它无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比作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②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也能
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如人的认识离不开感觉等,因此唯心主义哲学也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但由于它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片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因而其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会结出果实的。

★4.材料一.西汉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董仲舒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材料二.西晋时期的思想家傅玄认为:“心者,万物之统也。


材料三.春秋时期的哲学家管子认为:“水是万物之本。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二者的共同本质是什么?
(2)材料三中的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思想?它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观点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①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最高主宰,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傅玄认为心比万物更根本,主张以心去统率万物,也就是认为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二者在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都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2)①管子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就是把水看作世界的本原,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②其与材料一、材料二中的观点有根本分歧,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分歧。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