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春小麦宽幅匀播不同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小麦宽幅匀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特点及关键技术

小麦宽幅匀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特点及关键技术胡箭卫;周德录;尤艳蓉;刘广才【摘要】小麦宽幅匀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甘肃省经过多年研发出的粮油作物高产高效栽培十大主推技术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的提质增效、农机农艺融合、解放生产力,提高规模化以及实现机械化等方面的特点及关键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小麦宽幅匀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当前小麦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年(卷),期】2016(000)013【总页数】2页(P52-53)【关键词】小麦;宽幅匀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甘肃【作者】胡箭卫;周德录;尤艳蓉;刘广才【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小麦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口粮作物,在保障全省口粮安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3—2015年甘肃省小麦种植面积呈现出平稳减少的趋势,从96.1万hm2下降到84.6万hm2,减少了11.7万hm2,平均每年减少1.3万hm2,年均减少幅度1.5%。
小麦生产和需求突显的矛盾:一是自给不足,全省口粮缺口大。
二是单产水平低,种植效益差。
水浇地小麦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24%,平均产量5 250 kg/hm2左右;旱地小麦占小麦总面积的76%,平均产量仅1 500~2 400kg/hm2,种植效益低,甚至亏损,农民群众种植积极性低。
三是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麦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
四是小麦品种育、繁、供体系不完善。
五是技术到位率低、新技术普及率不高。
确保粮食绝对安全,保住谷物,装自己的饭碗是国家的基本战略国策。
小麦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是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结合甘肃气候特性和小麦生育特点,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研发出的一项小麦栽培新技术,总结出了一条适合甘肃省小麦生产的成功经验,在不减少播量的条件下实现宽幅精准匀播。
小麦宽幅沟播机械筛选试验研究

第一作者许爽(1974—),女,农艺师,从事粮食作物新技术推广工作。
E-mail :收稿日期2022-11-03小麦宽幅沟播机械筛选试验研究许爽1杨美悦1文娟2朱永利1宋璐1马晓红3于艳梅1宋喜芳1刘喆1(1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西安710061;2西安市鄠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西安710300;3西安市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陕西西安710600)摘要为了探索小麦高质高效关键栽培技术模式,使农机与农艺更好融合,在西安市鄠邑区进行小麦不同宽幅沟播机械筛选试验研究,包括洛阳鑫乐防缠绕宽幅沟播机(2BMQF-6/12)、西安亚澳少(免)耕播种施肥机[2BMG-12(6)200]、户县双永免耕宽幅施肥播种机(2BMFK-14),以传统条播机作对照,对比分析了4种播种机型播种的小麦农艺性状、成穗数、穗粒数和实际产量。
结果表明,与传统条播机相比,各宽幅沟播机播种的小麦增产效果显著,播种质量高且适合在西安地区使用。
本研究结果可为西安市大面积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播种机械;宽幅沟播;播种质量中图分类号S512.1;S2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3-0143-03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3.13.03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小麦是西安市的主栽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为14.78万hm 2。
西安市地处关中中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干燥少雨,初秋气温下降较快。
近年来,西安市常出现连阴雨天气,严重影响小麦播种及播种质量。
西安地区秋播时土壤墒情大,小麦存在缺苗断垄、不匀不壮等播种质量不高的问题。
为此,2020—2021年,笔者在西安市鄠邑区开展了小麦宽幅沟播不同机型筛选试验研究,旨在筛选出提升小麦播种质量的小麦宽幅沟播机型,并与集成的小麦“优品种、适密度、增有机、灯杀虫”等关键技术相配套[1-2],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在西安市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推广应用,以实现提升小麦播种质量、稳产增收的目的。
山丹县春小麦宽幅精匀播高产栽培技术

山丹县春小麦宽幅精匀播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宋金凤张忠福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12期宋金凤,张忠福(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山丹 734100)摘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大的战略地位[1,2]。
春小麦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上,将播幅由3~5cm扩大到10cm,空行距由15~20cm增加到10cm,播量达到30~35kg/667m2,改密集条播为宽幅精播,来实现播量相对准确,子粒分布均匀,提高出苗整齐度,培育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的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12年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该技术后,经过“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推广模式,总结出了一些栽培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措施;播种;田间管理;除草1 经济技术指标产量指标:产小麦400~450kg/667m2以上。
产量结构:收获穗数35~36万穗/667m2,穗粒数32~34粒,千粒重42~44g。
土壤肥力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16g/kg以上,速效磷14~16mg/kg,速效氮56.3~64.2mg/kg,速效钾124.5~147.6mg/kg。
施肥指标:农家肥60 000~75 000kg/667m2,施纯氮150~225kg/667m2,纯磷120~150kg/667m2,纯钾15~30kg/667m2。
2 栽培技术措施2.1 播前准备2.1.1 地块选择:按土壤肥力指标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前茬以中耕作物或绿肥为好,小麦不易重茬,要求土壤肥力均匀,排灌条件良好,无盐碱的秋灌地块。
2.1.2 灌水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封冻前深翻秋灌,灌水量1 500m3/hm2;开春播种前耙平土地,不重不漏,避免影响播种质量。
2.1.3 种子选择:选用经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良品种如宁春15、宁春4号种子等适宜我县种植种子。
2.1.4 种子筛选:通过风或种子精选机筛选。
精选质量应做到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0%以上,种子含水量不超过13.5%?。
山丹县春小麦“3414”田间肥效试验初报

指标体系 , 构建施肥模型 , 以获 得 最 佳 经 济 效 益 和 生 态 效
益 。
l 材料与方法
1 . 1供 试 材 料 供试小麦品种 : 永良 l 5 。供 试 氮 肥 为 尿 素 ( 含N 4 6 %) , 磷 肥
收获 时按 小 区 进 行 单 收 计 产 。
试 验 设 在 山丹 县 清 泉 镇 西 街 村 ,海 拔 1 7 3 5 m,年 均 气 温
1 ~6 o C, ≥O o C 积温 3 1 0 7 ~1 7 3 6 ℃, ≥1 0 o C 积温 2 5 9 6 ~1 0 6 9 o C,
3 4 . 5 7粒 , 小穗数最 多为 1 3 . 6个 , 穗长最 长为 7 . 4 5 c m, 处 理 1千
产 量之 间进 行 三元 二 次 方 程 的拟 合 , 建 立 了 自变 量 N、 P、 K
与 因变 量 产量 ( Y) 之 间 的 回归方 程 , 方程 式 为 :
Y=3 70 . 9l 07 +38 . 70 69 N-6. 1 38 3 P-41 . 06 99 K-0. 3 36 3 NP—l - 3 9l 8
从 表 2可 知 , 处理 1 0千 粒 重 最 大 为 4 6 . 3 g , 穗 粒 数 最 多 为
表1 小麦“ 3 4 1 4 ” 试 验设计 夏 施 肥标准
作者简介 : 陈雅琴( 1 9 7 6 一) , 男, 甘 肃 高 台人 , 助理农 艺师 , 主 要 从 事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工作 。 通信 作者 :  ̄ ( 1 9 8 8 一 ) , 男, 甘 肃 民 乐人 , 助理农艺 师, 主 要从 事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工作 。
2019-2020年度春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小麦宽幅匀播关键技术

河南农业2021年第13期一、技术应用效果内黄县通过小麦宽幅匀播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大面积示范,采取小麦“宽幅匀播”种植,按照“控肥、控药、控水”绿色生产要求,以“高产+优质+节本+增效”为目标,落实“优良品种+深耕整地+合理施肥+宽幅匀播+应变管理+适时收获”集成技术模式。
近年调查统计显示,应用该技术每667 m 2增产30~60 kg,增幅7%~13%,且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所需农资投入更加科学高效,麦田病虫草害发生危害轻,小麦籽粒商品性好、品质优。
二、技术核心优良品种+种子包衣+深耕整地+合理施肥+科学播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三、全环节关键技术(一)选用良种小麦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综合抗性好、有增产潜力的优良品种。
种子纯度≥99.9%、净度≥99.9%、水分≤13%、发芽率≥95%,且发芽势强,无病害,籽粒饱满,整齐一致。
(二)精细整地提倡机械深耕整地,耕后耙磨耙实,达到土碎地平。
秸秆还田地块,粉碎后的秸秆长度≤7 cm,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
(三)合理施肥在实施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施配方肥。
合理分配氮肥基施、追施比例(高肥力麦田6:4,中高肥力麦田7:3)。
推广“前氮后移”技术。
(四)科学播种1.种子处理。
选用包衣种子或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药剂拌种,防控种传病害、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2.合理播种量。
适宜播种期内,高产麦田基本苗,半冬性品种每667 m 2基本苗17万~19万棵,弱春性品种每667 m 2基本苗18万~20万棵,超过适播期播种的麦田,每晚播3 d 每667 m 2增加1.0万~1.5万棵基本苗。
3.适期播种。
半冬性品种为10月10—20日播种,弱春性品种为10月15—25日播种。
4.足墒匀播。
播种时要做到适土壤墒情适宜,下种均匀,播深适当(播深3~5 cm),播后镇压,提高播种质量,保证麦田及时出苗且苗齐、苗全、苗匀。
5.优化行距。
小麦宽幅播种的播幅一般为8 cm,其内空行距(即2个播幅之间的空档)要依据麦田土壤地力及产量水平进行适当调整,更有利于小麦植株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促进小麦增产保优增效。
春小麦宽幅匀播田间肥效试验初报

P 0 ≥ 16% ),钾 肥 为 硫 酸 钾 (含 K 0≥50% );春 小 肥 量 :施 N179 kg/hm2,P205120 kg./hm2.,K2060 kg/hm。,
麦 品种 为 宁 春 51号 。
小 麦 磷 钾肥 全 部 做底 肥 ,30%氮肥 做 底 肥 ,70%做 追
1.2试 验 地概 况
16 2018帛第117靳(慧第54tl期)
表 1 眷 小麦试验设计及施肥标准
a'E农技
NongyiNongji ’
M1N 、M1NoP1K1、MlNlPoK1、M1NlP1K【l、MlN1P1K1 处 理 能 够增 加 春 小麦 株 高 、穗 长 、穗 粒 数 ,但 对 千粒 重 有 所 减 小 ;MoN 、M0N0P1Kl、Mo N PoK1、M:o NlP。Ko、 MoN P K 对 株 高 、穗 长 、穗粒 数 和千 粒重 的影 响也 有 这 种趋 势 。随着 氮磷 钾施 肥量 的增 加 ,春 小 麦株 高 、 穗 长 、穗 粒数 也 在增加 ,但 千粒 重 随施 肥 量 的增加 有 所 、。
播 种 技 术 的基 础 上 ,以扩 播 幅 、增 行 距 、促 匀 播 为 核 壤 为 灌 漠 土 ,耕 层 含 有 机 质 12.76 g/kg、碱 解 氮
心 ,行距 配 置方式 经 历 了从 常规 的传统 密 集 条播 到 60.7 mg/kg、有效 磷 18.7 mg/kg、速 效 钾 168 mg/kg,pH
宽播 幅种 子分 散式 粒 播 ,宽 幅匀播 小 麦栽 培新 型技 为 8.3,地块肥力均匀,田面平整,地力中等。
术 也 是甘 肃省 农业 技 术推 广 总站 引进 的小 麦栽 培新 1.3试 验 方 法
山丹县清泉镇北湾村春小麦宽幅匀播新品种对比示范总结

文章编号:1005-2690(2017)01-0093-02中图分类号:S512.12文献标志码:B山丹县清泉镇北湾村春小麦宽幅匀播新品种对比示范总结吴多锴(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张掖734100)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索在宽幅匀播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2016年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清泉镇北湾村开展了春小麦宽幅匀播新品种对比示范,总结了示范情况,供研究。
关键词:春小麦;宽幅匀播;对比;示范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大的战略地位。
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常年播种面积3万h m 2左右,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在1.3万hm 2左右。
耕作区海拔1500~2900m ,无霜期110~155d ,平均气温4.2~7.1℃,年日照2993~2802h ,年均降雨量195~350m m ,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是生产小麦的理想产区。
2016年为了进一步探索在宽幅匀播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春小麦宽幅匀播新品种对比示范。
现将示范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6个,分别为宁春30号、宁春27号、宁春52号、宁春4号(对照C K ),种子由武威市种业提供,甘春23号、甘春24号种子由张掖市农科所提供。
1.2示范地基本情况示范地设在清泉镇北湾村五社,示范地地力中等,前茬为马铃薯,该地区海拔1730m ,平均气温6.1℃,无霜期125d 。
土壤耕层含有机质12.8g/k g 、全氮0.81g/k g 、碱解氮70m g/k g 、速效磷28.3m g/k g 、速效钾135m g/k g ,土壤pH 值为8.25。
1.3示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6个示范,即宁春30号、宁春27号、宁春52号、甘春23号、甘春24号和宁春4号,以宁春4号为对照,每个品种面积0.13h m 2。
播前施小麦专用肥40k g /667m 2,一次性施入作为底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不同春小麦品种的物侯期及生育期
( 下转第 6 3页) 作者 简介 : 王建梅 ( 1 9 8 3 一 ) , 女, 甘 肃古浪人 , 助理农 艺师 , 主要从 事农业技 术推 广工作。
2 0 1 6 卑 第2 9 湖 ( 遐 第5 0 2 觏 ) 5 9
栽培技术
Za i p e i J i s h u ’
Za i p e i J i s h u
栽 培 技 术 。 . I I 。
山丹县春小麦宽幅匀播不 同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王建梅 , 石 伟
( 1 . 甘肃省 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 山丹 7 3 4 1 0 0 ; 2 . 甘肃省 山丹县老军 乡农技站 , 甘肃 山丹 7 3 4 1 0 0 )
为对照, 重 复三次 ' / J 、 区面积 3 0 m ( 长 1 0 m、 宽 3 m) , 行距 0 . 0 1 m ,
每区种 3 0 0 行’ / J 、 区 间距 为 0 . 3 m, 重 复 间 的间 距 为 0 . 5 m。 播前施 小 麦专 用 肥 6 0 0 k g /h m2 , 一 次. 陛施 入做 底 肥 。拔 节 期 和扬 花期 随水追肥二次 , 每次追尿素 7 1 2 . 5 k g /h m: 。 试验 于 3 月 1 6日播 种, 全生育期除草 3 次, 灌 水 3次 。试 验 于 7月 2 8日收获 , 小 区
表 3 不同揭膜 时期马铃薯产量结果
得不同揭膜时期地膜回收率见表 2 。
从表 2看 出, 随着马铃薯生育期 的延长 , 揭膜 时期 的推迟 , 残膜 回收量随之减少 , 残膜 回收率也降低 。通过方差分析 , 处理
间F = 2 1 0 . 1 6 9>F 1 = 5 . 9 5 3 ,处 理 间达 极 显 著 差 异 水 平 ,重 复 间
摘 要: 在 宽幅 匀播栽培模 式下 , 对 引进 的 5个春 小麦品种进行 了比较试验 , 结果表 明 : 宁春 4号综合经济性状优 良, 产量 最高
为5 0 9 . 9 k g / 6 6 7 m2 , 较 对 照 宁春 1 5号增 产 1 3 . 1 6 %, 适 宜在 山 丹县 及 相 似 地 区推 广 。 关键 词 : 春 小麦 ; 品种 ; 山 丹县
1 . 2试验地 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清泉镇 清泉村 四社, 试验 地地力 中等 , 前茬 为马铃 薯, 该地 区海拔 1 7 4 0 m, 平 均气温 6 - 3 ℃, 无霜期 1 2 6 d . 土壤耕 层
含有 机质 l 7 . 2 5 g , k g 、 全氮 1 . 1 2 g , k g 、 碱解 氮 7 6 . 9 mg , I 【 g 、 速 效 磷 1 9 . 4 2 m g , k g 、 速效钾 1 8 5 . 4 5 mg , k g 、 土壤 p H值 8 . 1 7 。 1 . 3试 验 方 法 采 用 单 因素 随机 区组 设 计 , 共 设 5个 处 理 即 宁 春 3 O号 、 宁 春 4号 、 宁春 5 1号 、 宁春 1 7号 、 宁春 1 5号 ( c K) , 以宁春 1 5号
播 条件 下 , 不 同小 麦 品 种 的 增 产 潜 力 , 山 丹 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 开 展 了春 小 麦 宽 幅 匀 播 品 比试 验 。
单收单打计 产 , 其它管理措施 同大 田。 2 结果与分析
2 . 1生 育 期 从表 1 可 以看 出 , 5 个 品种的生育期在 1 0 4—1 0 9 d ,其 中宁 春3 0 号生育期 为 l 0 4 d , 较对 照( 1 0 6 d ) 提前 2 d , 宁春 1 7号 生 育
2 . 2经济 性状
从表 2 看出, 5个 品 种 株 高在 7 3 . 2—8 1 . 4 c m,其 中 宁 春 5 1
号最高 , 为8 1 . 4 c m, 较对照 7 5 . 7 e m高 5 . 7 e m, 其次 为宁春 1 7号 , 为7 8 . 8 c m, 较对照高 3 . 1 e m, 其他 品种 的株 高都 比对照低 , 最低
中图分类号 : F 3 2 4 .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3 — 6 9 9 7 ( 2 0 1 6 ) 2 9 — 0 0 5 8 — 0 1
山丹 县 地 处 河 西 走 廊 中部 ,常 年 播 种 面 积 3 . 3 3万 h m : 左
右, 其 中小 麦 播 种 面 积 在 1 . 3 3万 h m z 左右。 耕作区海拔 1 5 0 0 —
1 材料与方法
1 . 1参试 品种
参 试 品 种 5个 分 别为 宁春 3 O号 、 宁 春 4号 、 宁春 5 l号 、
宁春 l 7 号、 宁春 l 5 号( 对照 C K) 。
期为 1 0 5 d , 较对 照前提 1 d , 宁春 4号生 育期和 对照一致 , 宁春
5 1 号生育期 为 1 0 9 d , 较对照推迟 3 d 。
2 9 o 0m,无 霜 期 1 l 0—1 5 5 d ,平 均 气 温 4 I 2 ℃ ~7 . 1 ℃ ,年 日 照 2 9 9 3~2 8 0 2 h , 年均降雨量 1 9 5~3 5 0 m m, 气 候冷凉 、 昼 夜 温 差
大, 是生产小麦 的理想产 区。2 0 1 5 年 为了进一步探索在宽 幅匀
的为宁春 3 O号 7 3 . 2 c m; 穗长以宁春 5 1 号为最长 , 为7 . 2 c m, 较 对照 长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c m, 比 宁春 3 0号 、 宁 春 4号 、 宁春 1 7号 分 别 长 1 . 4 c m、 0 . 7 c m、 1 . 2 c m; 小穗数 为宁春 5 1号 最 多 , 为 1 3 . 3粒 , 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