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及种植作物对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生态的修复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土壤汞污染是当前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土壤汞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矿区废渣、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多方面。
而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热解吸附等多种方式。
本文将对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土壤汞污染的来源1.工业废水: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含有汞元素的废水,比如氯碱工业、电镀工业、化工工业等。
这些工业废水中的汞元素,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或土壤中,就会导致土壤的汞污染。
2.矿区废渣:在矿区开采和选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
这些废渣中往往含有大量汞元素,如果未经处理就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就会导致土壤的汞污染。
3.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一些含有汞元素的农药和化肥,如果使用过量或者不当使用,就会导致土壤的汞污染。
4.医疗废物处理:医院和诊所产生的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含汞废物,如果不得当处理,就会导致土壤的汞污染。
5.其他来源:除了上述几种主要来源外,还有一些其他来源,比如生活垃圾堆填、交通尾气排放等,都可能对土壤产生汞污染。
二、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方法1.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通过化学物质来改变土壤环境中汞的形态,使其转化为不易迁移的形态或减少其毒性。
常用的化学修复方法包括还原沉淀法、螯合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还原沉淀法是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元素,并沉淀在土壤中,从而减少其毒性。
螯合沉淀法是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汞形成配合物,从而使汞形成不易迁移的沉淀。
氧化还原法是通过氧化还原作用改变汞的价态,使其从毒性形态转化为不易迁移的形态。
2.生物修复:生物修复利用某些具有吸附、富集、转化或降解作用的生物材料来修复土壤汞污染。
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土壤中的汞进行富集和转移,从而达到修复土壤汞污染的目的。
一些植物特别是一些植物草本植物对汞有较强的富积作用。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一、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土壤汞污染是指土壤中汞含量超过一定标准,影响土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土壤汞污染可以来自多个来源,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污染来源:1. 工业废水和废弃物: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汞化合物会随着工业废水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
一些废弃物中含有汞,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导致土壤污染。
2. 农药和化肥:部分农药和化肥中含有汞成分,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汞含量超标,造成土壤汞污染。
3. 矿产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会释放大量含汞废水和废渣,严重污染周围的土壤。
4. 废旧电器和电池处理不当:废旧电器和电池中含有大量汞元素,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土壤汞污染。
5. 大气沉降:大气中的汞会随着降雨沉积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二、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方法针对土壤汞污染问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修复方法:1. 生物修复法生物修复法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代谢产物去代谢、还原或吸附土壤中的污染物,减少或消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生物修复法适用范围广,且对土壤环境影响小。
(1)菌类修复:通过引进汞耐受菌或具有汞还原和氧化功能的细菌,使其在土壤中形成一定数目的菌群,进而通过呼吸作用还原土壤中的汞污染物。
(2)植物修复:选择具有较强汞吸收能力的植物,通过在受污染土壤中种植这些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污染汞元素,并存储在植物体内,以减少土壤中的汞污染物含量。
2. 修复土地水文物理方法土地水文物理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土壤通气系统、水文修复系统和植被覆盖。
(1)土壤通气系统:借助土壤通气系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使土壤中有机质和微生物快速分解和氧化,从而减轻土壤污染。
(2)水文修复系统:通过调节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渗透性、加速土壤中汞物质的迁移和分解,实现土壤汞污染的修复。
(3)植被覆盖:通过在受污染土壤表面种植植被,形成植被覆盖层,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降低土壤中汞的挥发速率,降低土壤汞污染的风险。
3. 化学氧化还原法化学氧化还原法是利用化学物质促进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以达到修复土壤污染的目的。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作者:杨晓琼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5期土壤重金属污染(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thesoil)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致使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并由其或其化合物造成的污染。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
1 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是指直接利用绿色植物来转移、容纳或转化污染物使其对环境无害的过程。
具有成本低、原位修复不破坏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治理污染的模式等优点,引起人们关注。
土壤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自然存在的土著微生物或人工驯化的功能微生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代谢降低土壤中有害污染物或将其降解成无害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
因其具有高效、低成本、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势,受到人们关注,已成为治理土壤污染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单纯植物修复及单纯微生物修复又有一定限制,如:目前发现的能用于植物修复的具有超富集能力的植物种类少,其生物量较小积累重金属量有限,积累速率有限等;微生物修复中大多数自然存在的微生物的重金属还原能力有限,微生物对生存环境有一定要求,且大多数微生物只能通过将强毒性的重金属元素转化为弱毒性的重金属元素来降低重金属污染程度,并非完全去除土壤中重金属。
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单纯植物和单纯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缺憾。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是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体系,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联合使用相互促进,共同降低土壤污染物、缓解环境污染的一种新兴生物修复技术。
2 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罗巧玉等介绍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与宿主植物互惠共生体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作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如能增强植物对Zn、Pb、Cu、As 和Cd 等重金属的胁迫耐受及吸收量。
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问题逐渐凸显。
重金属污染不仅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技术逐渐受到广泛。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和效果。
重金属污染土壤是指含有重金属离子如铅、汞、镉等超过国家标准的土壤。
这些重金属离子不易分解,会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影响土壤生态环境,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危害人体健康。
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存在治理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找更加高效、环保的治理方案。
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结合微生物和植物共同作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土壤中添加特定微生物,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降解,从而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
与传统的治理方法相比,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环保、高效、操作简单等优点。
国内外学者在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前期研究成果。
例如,某些特定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提高植物的富集能力;同时,微生物还可以通过产生有机酸等物质,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然而,该领域仍存在亟需解决的难点,如微生物与植物的协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微生物和植物的筛选与优化还有待加强等。
虽然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与其他治理方法相比,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该技术的工艺流程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微生物的筛选、培养和优化等环节,治理周期较长;采用该技术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包括微生物培养、植物种植和维护等费用,可能会增加治理成本。
为了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本文将研究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技术,旨在提高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
具体来说,本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思路和方法:筛选和优化微生物:通过实验筛选出对重金属具有较强活性的微生物种类,并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微生物的存活率和活性。
《2024年生物有机肥提高重金属污染盐渍化土壤植物修复效率的微生物机制》范文

《生物有机肥提高重金属污染盐渍化土壤植物修复效率的微生物机制》篇一一、引言在环境污染问题中,重金属污染及盐渍化土壤治理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生物技术进行植物修复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绿色方法。
在诸多促进修复效果的方法中,生物有机肥的利用尤其重要。
本篇论文将详细阐述生物有机肥如何提高重金属污染盐渍化土壤植物修复效率的微生物机制。
二、生物有机肥的特性生物有机肥是由多种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质组成的复合肥料。
它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菌群,如固氮菌、解磷菌等,能够通过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与活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生物有机肥还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
三、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盐渍化土壤中的作用在重金属污染和盐渍化土壤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某些微生物能够通过吸附、沉淀、转化等方式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另一方面,微生物能够通过分泌有机酸等物质,改善盐渍化土壤的盐分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条件。
四、生物有机肥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微生物机制1. 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能够分泌植物生长激素等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转运能力。
2. 改善土壤环境:生物有机肥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保水性及肥力,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降低重金属活性:部分微生物能够通过吸附、沉淀等方式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减少其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4. 增强土壤酶活性:生物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中酶的活性,如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等,这些酶能够促进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与转化,为植物提供更多的营养元素。
5. 形成生物膜减少盐分侵蚀:部分微生物能够在植物根部形成生物膜,防止盐分对根系的侵蚀,从而减轻盐渍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五、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生物有机肥在提高重金属污染盐渍化土壤植物修复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微生物机制。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³、原子质量较大、化学性质相对固定的金属元素,如汞、铅、镉等。
大量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药、化肥和矿渣等,这些物质大多是全球性的污染源。
如何有效地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是今天科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微生物修复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微生物是指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病毒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生物,它们具有分解、转化、去除重金属和筛选/激活细胞因子等功能。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人类利用微生物的这些功能,通过生物化学途径处理、降解、转化或去除污染物质的一种方法。
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技术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技术是指将适应重金属污染的植物种植在污染土壤中,在根系部位添加特定微生物,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反应,将重金属元素吸收到植物根系中,再通过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去除或稳定重金属元素。
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对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技术进行的研究和应用,其中反应最为明显的是超微镉芥(Thlaspi caerulescens),它能够在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使其种子发芽和茎叶生长,并且吸收大量的重金属元素,植物根系产生的有机物可以使重金属元素发生还原,微生物则可促进这一作用。
二、生物富集污染物技术生物富集污染物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选择有强化学亲和力的特定微生物,将其加入到污染土壤中,使其富集组成有机物的重金属元素。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富集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有机物的浓度,进而进一步降解重金属污染物。
目前,这种微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在污染土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使用硫氧化菌来消除羟基氯苯的污染。
三、模拟显微环境修复技术模拟显微环境修复技术是指将特定微生物加入到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通过制造适于微生物呼吸代谢的氧气和微生物的饲料,形成模拟显微环境,创造一种抵御重金属污染的新生态。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着超过环境负荷的汞,造成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
链的危害。
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很大。
土壤汞污
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并探讨一些修复方法。
一、土壤汞污染的来源
(一)工业排放:工业生产中的燃煤、燃油和废水都会释放大量的汞,这些汞自然沉
积到土壤中,导致土壤汞污染。
(二)农药和化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中也含有汞元素,长期使用会导致
土壤污染。
(三)固体废弃物填埋:含有汞的废弃物被填埋在地下,汞元素会渗透到土壤中造成
污染。
(四)矿区开采:矿区开采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其中含有大量的汞元素,会对周围土
壤造成污染。
(五)自然源: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等自然因素也会造成土壤汞污染。
二、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方法
(一)植物修复:选择一些对汞抗性强的植物进行植物修复,通过植物的吸收和积累,减少土壤中汞元素的含量。
常用的植物包括向日葵、柳树、烟草等。
(二)生物修复:通过引入一些能够降解、转化或吸附汞的微生物,帮助修复汞污染
土壤。
常用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土壤生物增强、菌剂喷洒等。
(三)土壤修复:土壤修复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
物理方法主要是土壤翻耕、覆盖和堆肥处理等;化学方法主要是添加改良剂和化学还原剂;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
植物和微生物来修复土壤。
(四)保护措施:加强对工业排放、化肥农药的管理,减少固体废弃物填埋量,规范
矿区开采等措施都是预防土壤汞污染的重要手段。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

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修复方法土壤汞污染是指土壤中汞元素超出环境背景值或环境负荷的状态,汞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其主要来源包括自然来源和人类活动。
自然来源主要包括火山喷发、地质作用和海洋生物循环等,而人类活动则主要来自于矿山开采、工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农业施肥、医疗废物处理等。
土壤汞污染不仅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对土壤汞污染进行修复处理。
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汞化合物,如氯化汞、硫化汞等,可能会被释放到大气中,然后通过大气降尘的方式沉积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汞污染。
2. 农业施肥:某些农药和肥料中含有汞元素,长期施用这些含有汞的肥料,会导致土壤中汞元素的累积,从而引起土壤汞污染。
3. 废弃物处理: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汞元素,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土壤中,会导致土壤汞污染。
4. 矿山开采:矿山中蕴藏着大量的矿石,而一些矿石中也含有大量的汞元素,矿山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汞元素可能会释放到土壤中,引起土壤汞污染。
目前,针对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种方式。
不同的修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1. 物理修复物理修复主要采用土壤剥离、堆肥和气相抽取等方法,通过处理土壤的物理结构,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水分条件,从而减少土壤中汞元素的活性。
物理修复方法还可以利用洗涤、筛分等手段去除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汞污染物,进而减少土壤中的汞含量。
2. 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方法主要利用化学试剂改变土壤中汞元素的化学形态,如采用还原剂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转化为难溶性的化合物,从而减少和固定土壤中的汞元素。
常用的化学修复剂包括硫化物、铁锰氧化物、磷酸盐等,这些修复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汞元素的活性,减少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生物修复方法主要通过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土壤汞污染的修复作用,利用这些生物对土壤中汞元素的吸附、富集和转化等作用,来清除土壤中的汞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肥和栽种作物削弱了汞对微生物的毒害 使土壤微生物生态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说明利用农业措施修复汞污染的土壤是
可行的 栽种作物时 汞对微生物的抑制效应受到掩蔽 作物产量和植株体内汞含量是汞污染程度的良好指标 以微生物和
植物对汞污染的反应 基本一致的 HgCl2 危害质量分数指标是 5 mg· kg-1 关键词 施肥 作物 汞污染 土壤微生物 修复
尿素 0.21 g P K2HPO4 0.54 g K K2HPO4 充分混 匀 盆栽试验处理方法与施肥试验相同 装盆陈化一周后
栽种采自北碚金钢乡农地的植物韭菜 Allium tuberosum. Rottler ex Prengel 供试 每钵 5 株 试验重复 3 次 试验 期间保持土壤湿润 6 个月后采集各处理土样 同时测定微 生物指标 试验期间收割韭菜两次 测定鲜质量 干质量 和含汞量 1.3 分析项目与方法 1.3.1 土壤基本性质测定
500
125
11 6 1000
400
400
c
340
304
291
300
2 6287 0
232 200
220
208
184
158
100 74
0 5
96 70
43
52 35
3
10
50
100
500
1000
w
(
HgCl )/(mg•kg-1) 2
真菌存活率 /%
模拟试验 施肥试验 盆栽试验 图 1 施肥及栽种作物对汞污染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X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175 2004 04-0560-05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源自 三废 排放 城市污水 垃 圾以及含有重金属的肥料 农药的不当使用等途径 因其具 有隐蔽性 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 对陆生生态系统构成 潜在的巨大威胁 并通过食物链富集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 的危害 汞就是其中最危险的有毒有害元素之一 在现代环 境中 它是酸沉降的主要伴随物 在酸沉降严重的重庆市 土壤 地下水和植物含汞量皆明显增长 随机抽样的蔬菜样 品中汞的超标率达 28%[1] 土壤汞污染及其控制已引起较为 广泛的关注
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参与土壤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过程 对土壤肥力构架和土壤生态平衡 的维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于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毒害 效应的许多研究表明 土壤微生物对各种污染物的胁迫响应 较植物更为灵敏 因而微生物指标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重 金属负荷标准的制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2]
2.2 施肥对汞的微生物效应的影响 在添加 HgCl2 的土壤中 按当地常规施肥量施入 N P
K 肥料后看出 细菌 真菌 氨化细菌 硝化细菌及自生固 氮菌等大多数微生物耐受汞的能力因施肥而得到了提高 即 受抑制程度降低 有些微生物甚至表现出受刺激的反应 如
生态环境 第 13 卷第 4 期 2004 年 11 月
2 结果与讨论
单施 HgCl2 模拟试验 施肥试验以及作物栽培试验各处 理中 微生物计数的结果分别与各自的对照样微生物数比 较 以存活率 相对百分率 表示 2.1 外源氯化汞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施用 HgCl2 的土壤中 细菌 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比对 照减少 图 1 但菌数的减少与加入的 HgCl2 的质量分数 之间并不是直线关系 而是随 HgCl2 的增加消长起伏 其中 细菌变化较为平缓 在试验设置的最大汞质量分数为 1 000 mg· kg-1 时 菌数下降为对照的 56% 即最大抑制率为 44% 真菌在施入汞质量分数为 50 mg· kg-1 时的菌数为对照的 43% 汞质量分数为 500 mg· kg-1 时下降到仅为对照的 3% 放线菌的反应比细菌和真菌都敏感 当添加汞质量分数为 10 mg· kg-1 时 菌数即下降到对照处理的 34% 当汞质量分 数为 500 mg· kg-1 和 1 000 mg· kg-1 时达到了极小值 11% 看 来 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在总体上具有明显的抑制效 应 反应最敏感的是放线菌 因此 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基本 上可以作为土壤汞污染的一个生态指标 这与王淑芳的研究 结果一致[9]
细菌总数 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稀释平板法测定 放 线菌 用高氏一号培养基稀释平板法测定 真菌 用马丁氏 孟加拉红培养基稀释平板法测定 好气性自生固氮菌 用改 良 Ashby 无氮培养基稀释平板法测定 硝化细菌 用改良 Stephenson 培养基稀释法测定 氨化细菌 用稀释法测定 纤维素降解菌 用 Dubos 好气性纤维素培养基稀释法测定 每项测定均重复 3 次 结果以 3 次重复的平均值表示
纤维素降解菌比自生固氮菌更敏感 在 HgCl2 质量分数为 10 mg· kg-1 即达到刺激高峰 菌数为对照的 22.4 倍 随后则 表现出随汞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受强烈抑制 当添加 w(HgCl2) 为 50 mg· kg-1时 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数量仅为对照的 22% 高于此质量分数者甚至未能检出纤维素降解菌
全钾/(g·kg-1) 全汞/(mg·kg-1) 碱解氮/(mg·kg-1) CEC/(cmol·kg-1) pH 有机质/(g·kg-1)
18.0
0.138
203
19.8
6.90
16.1
1.2 试验设计
以 HgCl2 作为添加到土壤中的汞化合物 设置 7 个处 理水平 土壤汞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 5 10 50 100 500 1 000 mg· kg-1 模拟培养试验将不同量的 HgCl2 施入土壤 使其质量分数达到相应的处理水平 充分混匀 置于塑料钵中 在室温下 大约 20 培养 6 个月 试验 期间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60%左右 施肥试验在 已加入 HgCl2 处理的每钵 5 kg 供试土壤中 施入 0.70 g N
100000 10000
d 68300
22700
4700
22100
9600
2260
1000 100
478 150
10
32 10 22
466 8
1
5
10
50
100
500 1000
w
(HgCl )/(mg•kg-1) 2
模拟试验 施肥试验 盆栽试验
图 2 施肥及栽种作物对汞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理群的影响
汞对土壤中氨化细菌 硝化细菌 自生固氮菌及纤维素 降解菌繁育的影响各有其特殊性 氨化细菌受汞的抑制作用 强烈 当 HgCl2 为 10 mg· kg-1 时 抑制率已达 90%左右 随 后氨化细菌数量因汞添加量增加而略有起伏 但当 HgCl2 质量分数达到一定水平时 如 500 mg· kg-1 氨化细菌数量 又回复到与对照接近的水平 说明氨化细菌对汞污染的指示 仅限于一定的质量分数段上 图 2a 硝化细菌在低质量分 数的汞( 50 mg· kg-1 作用下生长就受到强烈抑制 汞添 加量为 5 mg· kg-1 时 硝化细菌数仅为对照处理的 27% 但 当汞添加量 50 mg· kg-1 时 随着汞质量分数的提高硝化细 菌反而越来越增加 表现出受刺激的特点 直到汞质量分数 为 1 000 mg· kg-1 时 硝化细菌数量也达到最大 为对照处理 的 26.4 倍 图 2b 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和纤维素降解菌在汞 的质量分数较低时有生长被刺激的现象 而高质量分数汞则 抑制其增长 图 2c 2d 自生固氮菌达到最大刺激时的总 菌数为对照的 1.84 倍 此时 的 HgCl2 质量分数是 100 mg· kg-1 此后则随着汞质量分数增加而菌数锐减 在 HgCl2 质量分数是 500 mg· kg-1 时菌数减少到仅为对照值的 38%
166 139
58 84
253 153
431 169
10
硝化细菌存活率/%
自生固氮菌存活率/%
1
5
10
50
100
500
1000
200 196
194 c
168 175169
184 160
122 100
134 120113
84
130
104
88
76
47 38
0
5
10
50
100
500
1000
纤维素降解菌存活率 /%
土壤全氮 全磷 全钾 碱解氮 有机质 CEC pH 值等分析 参照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6] 土壤质地按 卡庆斯基制分类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071053
李梅 1971
女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生态
2004-05-05
农业与环境保护研究
Email: leemeyf@.
李 梅等 施肥及种植作物对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生态的修复
561
1.3.2 植株样品测定 在韭菜生长期间 根据韭菜生长情况先后收割两次 称
取鲜质量 杀青后烘干测定水分 并求得干质量 用鲜样测 定植株中全汞的含量 采用 HNO3-V2O5-H2SO4 远红外消煮 F-732 型测汞仪冷原子吸收法测定[7] 1.3.3 土壤微生物计数 7 项 [8]
细菌存活率 /%200aFra bibliotek170
168
155 140
148 135
100 9091
94 72
97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