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表格全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 下册第四单元电子备课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 下册第四单元电子备课表
1、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着。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2、多媒体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
3、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过渡:是呀!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生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心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教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推动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A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B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过渡: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难怪作者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二、学情调查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2、研读重点句子。
A、要求: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新课标第一网
B、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交流讨论
二、交流、讲座内容。
下列句子应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及集体备课安排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及集体备课安排表
四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安排表
周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起讫日期 2.25-3.1 3.4-3.8 3.11-3.15 3.18-3.22 3.25-3.29 4.1-4.5 4.8-4.12 4.15-4.19 4.22-4.26 4.29-5.3 5.6-5.10 5.13-5.17 5.20-5.24 5.27-5.31 6.3-6.7 6.10-6.14 6.17-6.21 6.24-6.28 7.1-7.5 7.8-7.12
xx娅
25.宝葫芦的秘密 26 巨人的花园 27.海的女儿
刘xx
习作 语文园地
xx光
教学内容
备课教师
1.古诗词三首 2.乡下人家
武xx
3.天窗 4.三月桃花水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5.琥珀 6.飞向蓝天的恐龙
马xx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8.千年园梦在
今朝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快
xx莲
乐读书吧
9.短诗三首 10绿 11.白桦
魏xx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综合性学习 语文园 地
xx娟
13.猫 14 母鸡 15白鹅
梁xx
习作 语文园地
xx军
复习
中考
16.海上日出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陈xx
习作 语文园地
xx永
18.小英雄雨来 19 我们家的男子汉
杨xx
20 芦花鞋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xx龙
21.古诗三首 22.文言文二则 23.“诺曼 底号”遇难记
靳xx
24.黄继光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电子备课表(2020081115275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电子备课表(20200811152750)

塘州乡梅育小学电子备课表备课教师石昌胜日期2014年3月22日年级(班级)四年级科目语文上/下册下册单元(章)第四单元教材内容和说明本单元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渴望的课文。

《夜莺的歌声》赞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的智慧和勇敢。

《小英雄雨来》赞扬了我国抗日战争中少年儿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精神品质。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表达了一个孩子对和平的呼唤。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表达了对和平的希望和企盼。

“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口语交流中召开新闻发布会,说说自己了解道德国内和国外的新闻。

“习作”安排的是看照片,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本单元语文活动,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 学习课文,理解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理解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课件。

3.相关图片。

4.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集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授课节数13 机动课节数 5 总课时数18教案课前记录或修改13夜莺的歌声一、学习目标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三、教法与学法:讲授法与质疑探究法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二、学情调查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三、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3)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个人自由朗读。
(2)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 )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 一只蜻蜓xú xú ( )落在xīshū( )的lí bɑ( )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 )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 ) 未( ) 径( ) 菜( )
宜( ) 味( ) 经( ) 彩( )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习作:故事新编
15.白鹅
语文园地八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1. 古诗词三首
课题
1古诗词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徐、篱”等6个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新市徐公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表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风光,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风光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拟、比喻〕
4.请联络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好。江南的风光,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风光,体会表现手法。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比照描写景物的方法。
3.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比照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自学生字,读熟课文。
5.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比照;抓住特点详细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
〔围绕教单目的,读写结合。让学生悟出写作方法。〕
五、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节。
1.范读。播放录象,音乐伴奏。
2.激情点拨。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板书:美如画)
课前记录或修改
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表格式)望留街办小学语文单元集体备课卡主备人赵小斌参与教师徐现梅徐美丽刘金萍单元序号二课时数12 课型新授课教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单元总体目标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5.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

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要求。

学习难点1.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体会人物的品质。

2.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单元测试班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测试过关率测试优秀率望留街办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题5《中彩那天》课型新授课教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准备课件学习目标认知目标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

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学习重难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板书设计19 中彩那天不是自己的中彩------→神情严肃﹨诚实/打诚﹨有信用/电信↘↙话高兴望留街办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师生双边活动教师个性化改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都有谁的父母买过彩票?有没有中过奖?中了彩之后他们的心情怎样?请用一个词来表达中彩时的心情吗?2.是不是每个中彩的人都会这样惊喜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中彩那天》。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研讨记录表(第三单元)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研讨记录表(第三单元)
黄丽娅老师:
《大自然的启示》一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告诉我们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引导交流受到的启示。还可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写一写自已的感想,自已从自然中受到的启示等,教师要多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写后再进行交流。
毛革老师:
《蝙蝠和雷达》一篇科普知识短文,思路清晰,很有逻辑性,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热情。也会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独立阅读,再进行合作与交流。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放手引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学习,如:设计图表,当解说员等方法,教师要适当点拔,热情激励。教学时还应注意“小泡泡”的要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江伟老师:
本组教材的拓展活动应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与语文园地有机的结合。之前的搜集与整理工作教师要从内容上,方法上进行指导,在交流形式上也要多种多样,力争人人参与,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还要有一定的激励手段,开展一系列的评比,如“优秀解说员”“小小发明家”“办报能手”“五星小记者”等。习作内容的选择上,引导学生可以选自己的发现,也可写自己的发现过程,还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3、在进行精读课文时,要交流学生的自己的阅读感受,从中受到启示: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然好事变成了坏事。
方保中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使读者感受到保护黄河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本课时,可直接揭示课题,围绕课题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要注意教学时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不能过细,但对于重点问题可做深入思考,如黄河变化的原因,可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进行研读,引导畅谈自己的感受,受到的启示。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多种朗读形式的训练,把浏览、默读、朗读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组集体备课活动记载表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组集体备课活动记载表
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给予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执著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循循善诱、关心后辈的名师风范。
精读课文时要点拨学生弄清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两点:一是师生二人善教与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努力。抓住这两条线索学习课文,便能事半功倍。然后便可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记在心头”切入,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每次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以下重点句朗读体会:1、“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2、“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3、“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福楼拜的语言展开,间以莫泊桑的反应,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教学场景,使读者从中既认识了文中人物的特点,也对福楼拜的话有不少的感触。
•课文解读
《寓言两则》
本篇课文包括《滥竽充数》和《画蛇添足》两则寓言。这两则寓言故事生动,语言比较浅显,但是却含有深刻的寓意。选编这两则寓言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能自作聪明,要勤奋踏实。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在学习《滥竽充数》时,“排场”一词有三个义项:表现在外面的铺张奢侈的形式或局面;铺张而奢侈;体面,光彩。课文中的“讲排场”是指齐宣王喜欢铺张奢侈的场面,听吹竽时也要三百人一齐吹。“待遇”课文中是指齐宣王给南郭先生的物质报酬。课文中这两句话值得注意:①“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这句话中“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形象地刻画出了南郭先生吹竽时不会装会的样子。“装腔作势”是一个成语,形容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也一种姿态,想吸引人注意或吓唬人。②“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可以让学生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有什么不同:a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b他有时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齐宣王“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才使南郭先生有机可乘。还要注意有感情朗读的指导。《滥竽充数》中“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一句中的“鼓”“捂”“装腔作势”,朗读时字音可以适当拖长,语调适当夸张,以表现南郭先生的丑态。朗读《画蛇添足》中“他左手拿起酒壶,右手拿着树枝,给蛇画起脚来”时,可在“左手”“右手”后面稍作停顿,重读“酒壶”“树枝”,以表现那个先画好蛇的人自作聪明、自鸣得意的心情和神态。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之间讲一讲这两个故事。还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在班上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二、精读会意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
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①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②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三)入情境,悟特点──学习“孔隙”
过渡:参观完了外洞,顺着泉源,我们来到了孔隙。
1.请两位同学前去探探路。这两位同学合适吗?这两位同学不合适可看出孔隙什么特点?
2.船怎样进出孔隙呢?(师生齐读“船两头系着绳子……船就出来”)
3.请一同学上讲台,把黑板当小船,模拟作者是怎样进孔隙的?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四年级语文
集体备课
组长:
组员:
莲花盆小学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5.闭上眼睛,听老师把前三个自然段朗读一遍,边听边欣赏路上的美景。(二)扣词句,抓特点──学习“洞口”、“外洞”
过渡:路上景色如画,但我们目的不在这里,我们目的在双龙洞。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2.“突兀森郁”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看出洞口什么特点?
3.“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说明外洞什么特征?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
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的。
①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③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1、背诵有关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句。
2、齐读诗题:忆江南
3、介绍诗人和创作背景:
二、初读全诗,感知词的特点
1、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畅。
2、初步感知词的特点:
3、指名读。(重点提示“谙”这个生字的读音)。
三、自学交流,探究诗意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五、作业布置
展开想象,把“日春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写,也可以画。)
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匚”。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②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③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四、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⑵品析:
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2)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
④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二、山和水相映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一)领悟美,感受情──学习“路上”
1.课文中哪些是写路上的?
2.把描写路上美的句子找出来,想想美在哪里?全班齐读这些美句。
(教“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这句话写作顺序怎样?这么多颜色,你感觉怎么样?这么美的句子值得我们好好品读。(学生比赛回答、比赛读)
4.为什么“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哪位同学能读出溪流变化?
4.分组朗读,读出好奇、紧张心情,看哪一组读得最好。(教师点评朗读)
(四)驰想象,析特点──学习“内洞”
过渡:仰卧小船进孔隙,行了两三丈水程,我们就到了内洞。
1.“双龙”其实是什么?(教师点学生回答)
2.谁知道石钟乳、石笋?能不能想象一下石钟乳、石笋的形状,愿想什么就想什么。
3.默读,找内洞特点。四、着眼泉水,总结全文
(一)一路游玩过来,哪几处见到泉水?
(二)我们就是沿着溪流参观双龙洞的。双龙洞游览完了,我们可以坐车回去了,请大家回味一下我们的游览路线怎样?
(三)学完课文后,我们知道作者是用什么顺序组织全文的?(师生概括写作特点)
五、畅谈感想,学写游记
(一)双龙洞游完了,你有什么话好说,有何感想?
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看一看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第三课时
一、导入,简介相关资料
五、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六、回顾总结,受之以渔
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总结:晓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③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脑中想象这种美丽景色。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教师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表面)独(内心)不独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