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4)
语文 高一上期期中参考答案

语文高一上期期中参考答案一、1.A(B熨.帖应为yù,C粗糙.应为cāo,D山脊.应为jǐ)2.C(A无福消受炫耀不由自主B川流不息斑斓D竞相生长历尽沧桑安详)3.D(界线:两地区分界的线(多为实指);界限:尽头处、限度(多为虚指)。
暗淡:只能用来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黯淡:同“暗淡”,也可用于心理方面,如“心情黯淡”。
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意气风发:不能写成“义气风发”,意思是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4.D(A“质疑”即“提出疑问”,句中“提出”重复。
B“抛砖引玉”是自谦之词,敬谦错位。
C“消防车”与“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搭配不当)5.C(A不以为然:然:正确。
表示不赞同。
应改为“不以为意”,指不放在心上。
B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除。
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
形容文思敏捷。
D韦编三绝:韦(wéi):熟牛皮。
韦编:古时用竹简写书,竹简用牛皮带编联起来。
三绝:多次断绝。
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C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 6.D二、7.A(本题考查对文中基本概念的理解,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A解释原理最到位,C的解释有错误,植物和基质的作用是“阻挡污水中颗粒比较大的污染物”,微生物的作用是“吸收、降解”)8.B(本题考查理解并阐释重要句意的能力。
B项,原文无人工湿地能调节水分和气候的信息)9.B(本题考查依据文章内容作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A与文章第五段意思不符, C误在“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D误在“必将取代天然湿地”)三、10.D (劝:劝勉,鼓励。
)11.C(A行李:出使的人/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左右:身边的人,近臣/左边和右边,大约;B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夫人:那人,指秦穆公/今指妻子;D 谤讥:在公开场合批评议论/毁谤,讥讽;爪牙:武士/坏人的党羽;C以为:认为;不如:比不上。
【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市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贵州省遵义市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 9 分,每小题3分)《让人体也能发电》李津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起来。
如今,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把课题转向人体能的开发利用上。
所谓人体能,简而言之就是由人体散发出来的生物能量,它主要表现为机械能和热能。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人体能随时随地作用于周围环境,如运动时大量发热,行走时的体重施压于路面等。
据科学家测算,一个人一昼夜所产生的人体能,如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话,可以把相当于他自身体重的水由0℃加热到50℃,而全世界60多亿人每年浪费掉的人体能,则相当于12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人体所具有的生物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
比如,当一个人坐着或者站立时,会产生持续的重力能。
如果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把重力能转换成电能,就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工程师,将一种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商场和火车站等处的地毯下面,当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过时,与踏板相连的摇杆不停的被压下,使中心轴持续地旋转,从而带动发动机发电。
英国一家超级市场,特意在市场入口处转门下方的地下室里,安装了一套发条式能量收集转换装置。
熙熙攘攘的顾客不停地进进出出,其推动门的能量统统被收集起来,并转化为电能,借此为公司提供了照明、打字、电梯、空调等用电。
将人体热能收集起来,然后转换成电能,也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
美国新泽西州建造的美国电信电话公司总部大楼,每个房间的内壁都具有一种特殊功能,它能够有效地吸收全楼3000多名员工身体所散发的热量,随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储入蓄电池,用以提供照明、电脑操作及调节楼内室温所需的电力。
美国匹兹堡大学也设计了一个热量收集系统,该系统将学生和教师释放的热能,电灯、厨房以及从窗外射入的阳光等所产生的热量,统统聚集到一个中央设备中,再由地下的管道重新分散。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
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
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
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
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
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
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
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
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寥廓..(liáokuò) 峥嵘..(zēngróng ) 彳. 亍.(ch ìch ù) 青荇.(xìng ) B 、 粗糙.(cào) 枯槁.(g ǎo) 长蒿.(gāo) 爪.牙(zh ǎo ) C 、 踟躇..(chíchú) 笙萧..(shēngxiāo) 佝偻..(jūlóu) 慰藉.(jì) D 、 徘徊..(páihuái ) 束.(shù)缚 强.(qi ǎng)谏 瞋.(ch ēn )目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决不______台湾从中国领土“独立”出去。
②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_____一下。
③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人们______的问题。
A .允许 引荐 思考 B .容许 引见 思索 C .允许 引见 思索 D .容许 引荐 思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今年,十三个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校,从事教学工作。
B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C .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D .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共其乏困B .毋内诸侯C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 .竖子不足与之谋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丹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 .太子丹恐惧.. D .约为婚姻..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一◆【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摇曳.(yì)绿荫.(yīn)挥斥方遒.(qiú)B.阿谀(ē)辟.谣(pì)熠.熠闪光(yì)C.扉.页(fěi)间.或(jiàn)三省.吾身(xǐng)D.悲怆.(chuàng)麻痹.(pí)弹.丸之地(tán)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颠跛凌霄花按耐不住B.旋律一刹那无处逃遁C.慷慨水蒸气焦燥不宁D.敲榨狙击手击浊扬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走在老街的石子路上,看着斑驳..的墙壁、屋檐下摇曳的灯笼,仿佛置身于那段早已飘逝的悠悠岁月。
B.经过15年的建设,鲁家村如今已蜕变..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C.很多人对各类未经严谨考证的治病保健方法一见钟情....,运用各种错误逻辑,为存在争议的药方说好话。
D.困难不会自动消失,面对困难,美中应同舟共济....解决问题,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注定会失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
B.“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做出贡献,也将造福两国人民。
C.在当地没有桥,乘船速度又太慢的情况下,搭飞机自然成为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D.共享单车等电子商务经营者将所收押金、预付费挪作他用,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严重行为。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时间过得很快,经济腾飞,,,住在胡同里成为一种新奢侈。
自行车与晾衣杆还在,旧时的烟火气却越来越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4小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与.(yǔ)会供.(gōng)给竹篙.(hāo)相.(xiàng)机行事B. 押解.(jiè)颈.(jǐng)椎应.(yìng)届风靡.(mí)一时C. 辟.(pì)谣佣.(yōng)金病菌.(jūn)强.(qiáng)词夺理D. 碑帖.(tiè)粗犷.(guǎng)下载.(zài)人才济济..(jǐ)【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字音,通过理解词义来区别字音。
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A项,与(yù)会,竹篙(gāo);B项,应(yīng)届,风靡(mǐ)一时;C项,佣(yòng)金,强(qiáng)词夺理。
故选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脉搏打蜡名信片惊滔骇浪B. 竣工平添水龙头人才辈出C. 沉湎账簿渡假村额首称庆D. 坐阵盘碟挖墙脚出奇不意【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通过理解词义来区别字形。
平时应多积累牢记。
A项,明信片、惊涛骇浪;C 项,度假村、额手称庆;D项,坐镇、出其不意。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讲话和写文章一般不宜把成语用得过多,否则就容易因词语堆砌,给人带来掉书袋、矫揉造作....之感。
B. 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我国在航天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划时代的伟大创造,由其带动的其他发明更是罄竹难...书.,数不胜数。
C. 随着西溪湿地的开发,杭州城西已经从城乡结合部变成了风景优美、设施便利的宜居之地,该区楼盘也变得炙手可热....。
高一上期期中联考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上期期中联考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建立在直觉论上的,在《人间词话》中,他进一步把直觉论运用到文学批评实践中,提出了“隔”与“不隔”的批评标准。
当代学术界也有许多文章论述到这一对范畴,然而看法却很不一致,褒贬不一。
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对“不隔”持肯定态度,对王国维的“隔”论持否定态度,甚至主张对“隔”都须具体分析。
朱光潜从诗的“隐与显”的相对性出发,批判了王国维对“隔”的贬斥态度。
这一点叶嘉莹先生已对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用“隐”与“显”来套“隔”与“不隔”是不妥当的。
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支持“隔”与“不隔”的分界和批评标准,认为“不隔”是“有形象、生活的真实才能以即目可见具体可感的形态直接展示在人们前面,使‘语语都在目前’”。
诗词的创作实际上就是美的创造,对于自然美,人必须通过直觉才可以把握,对于艺术美也同样如此。
诗人把引起自己审美感受的美“镌之于不朽之文字”便是诗歌艺术的创作目的。
诗歌创作也就是对美的摹写,如果诗人在创作前没有与自然通过审美直觉而和谐地统一起来,那么,他的作品就难以引起读者的审美感受,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就不存在境界。
另外一种情况,即诗人对自然之美已深切地感受到了,然而他在创作时却“文不逮意”,用词不当,因而其作品到读者那里,读者不能直觉其境界,这两种情况在以直觉论为前提理论系统中都被称作“隔”。
什么是“不隔”呢?王国维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只有“语语都在目前”,人才可以通过直觉来把握它,如果不在“目前”,就得用“目”去搜索,经过“目”的搜索,这语语才进入了人的意识,这是一个渐近过程,在人的意识中“语语”不是“瞬时”占据人的意识的,因此,不是“须臾之物”,也就与“境界”无缘了,也就“隔”了,“语语都在目前”的意义在于,通过语言所组成画面不需要更多理性分析,这“语语”形成的画面是人的直觉对象,从语言到意象到美的过程是瞬时的,只有如此,诗才在“不隔”。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
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里或横线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32分)1.下列各项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是一项()(3分)A.嗥.叫háo 剥.花生米 bō艾蒿浮想联翩B.颓圮.pǐ曝.背谈天pù雾蔼粉妆玉琢C.慰藉.jiè锲.而不舍qì寥廓概莫能外D.驽.马nú绿.林豪客lù永诀震耳欲聋2.在下面几句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①微博、博客、网络论坛等固然带来了交际的方便,但大量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出了民族文化心理中非理性、不成熟的一面。
②虽然名气大、斗志强,但关键技术不能更新提高,对系统性训练,也将使得“体育大师们”在各类比赛中无法一帆风顺。
③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ATM机日前通过验收,一旦与银行、公安等系统联网,非法持有他人银行卡的人,知道密码,不能取钱。
A.映射漫不经心虽然……但B.折射漫不经心即使……也C.映射漠不关心即使……也D.折射漠不关心虽然……但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接连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C.“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
D.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4.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3分)A.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谢。
B. 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好不容易,你真应该好好孝敬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百强校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1. B【解析】A项,“美育包括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文化是美育的底色和灵魂”错误。
原文“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所说是“用法”,选项“美育包含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表述为“包含”,与原文不符;原文“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选项中“文化是灵魂”不正确。
C项,“一直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的“一直”错误。
原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被作为一个启蒙郑重提出,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表述美育是在“五四运动中”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
D项,“当下美育应重传统轻西方”错误。
结合“我们应将美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传世工程,接续中华文脉,延续百年美育思潮”分析,“当下美育应重传统轻西方”于文无据。
故选B。
2. B【解析】 B项,“文章采用引用论证说明了鉴赏中西方绘画的区别”错误。
结合“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神韵”分析,文章在谈论鉴赏中西方绘画区别时没有采用引用论证。
故选B。
3. C【解析】C项,“实现兼收并蓄”错误,表达“未然变已然”。
结合“我们的美育应充分吸纳传统文化内容,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将西方的与民族的、古典的与现代的充分融汇起来,从民族角度观察世界,自现代眼光观照传统,形成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风貌的审美教育体系”分析,文中只是提出了我国审美教育体系的构建方向。
故选C。
4. D【解析】A项,结合“一是‘固本’原则。
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分析,符合“固本”原则;B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表达的“惟精惟一”与文中的“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躁者涉猎”内涵一致,符合中医药创新的“守恒”原则;C项,结合“四是‘出新’原则。
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分析,符合“出新”原则;D项,“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道至简,淳朴自然”,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大道理往往都是最简单的,是淳朴、自然的。
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于文无据。
故选D。
5. C【解析】C项,“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错误。
原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主语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故选C。
6. ①具有代表性: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
②具有实际贡献: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巨大贡献,现在仍然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③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
7. D【解析】D项,“总体来说是热烈、明快而朴素的”错误。
语言风格判断不准确,本文语言有“热烈、朴素”的特点。
结合“爱情是个伟大的字,伟大的感觉……但是你所说的是什么样的爱情呢?照我的意思看来,所有的爱情,没有什么区别,若是你爱恋,一心去爱恋”“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我在读书,宇宙里有生有死,爱情里也有死有生……”“这种生活简直是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等分析可知,本文的语言没有“明快”的特点。
故选D。
8. ①觉新是旧家庭中为家庭不惜牺牲自己梦想和幸福,有责任心,善良又软弱的大哥形象。
②觉民是既同情大哥又理解兄弟,内心有矛盾而又态度温和的青年学生形象。
③觉慧渴望幸福生活,敢于反对旧家庭束缚,是坚定勇敢的青年革命者形象。
9. ①人物形象塑造真实可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如觉新既勇敢担起家庭重担又害怕祖父,有胆小懦弱的一面。
②对日常生活的描绘真实可信,再现了封建大家庭中受过教育又身份地位不同的青年人的生活情境。
③从情节发展的真实性来看,在新旧时代剧烈变迁的背景下,年轻人自然会呈现或激进、或保守、或徘徊的不同样态。
④作者传达出对旧时代青年的真实感受,既预示了封建大家庭必将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又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
10. B【解析】从语意来看,“出”指出京,“为饶州知府”是出京的结果,中间不能断,排除A项;“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意为张居正的门客指使江都御史王篆定罪陈吾德的部下失盗,中间不能断,排除C项、D项。
“遁之南京见获”指逃到南京被抓获,表示完整句意,中间不能断,亦可排除D项。
句意:到慈宁宽后屋遭灾,陈吾德又极力争,被调高京城任州知府。
有连窃建昌王印章的人逃到由京被捕获。
张居正的门指使江都御史王定罪陈聂德的下失盗,将他贬为马邑典史。
故选B。
11. B【解析】B项,“其最高长官是户部侍郎”错误。
户部最高长官是户部尚书。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故选B。
12. A【解析】A项,“隆庆三年正月初一”错误。
结合“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
两广多盗,将史率虚文罔上。
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
明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已而月复食”分析,应为隆庆四年。
故选A。
13. (1)两广有很多盗贼,将领官吏都以虚假的文告欺骗皇帝。
陈吾德条列八件方便且适宜之事,都被批准施行(2)皇帝诏令派遣宦官督察纺织,陈吾德与同僚严用和直言极谏,皇帝答复知道了。
14. B【解析】B项,“颔联先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错误。
“物须见少方为贵”,物品稀有才更珍贵,颔联首句不是“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的。
故选B。
15. (1)含意:①清角音调较高,不易吹奏得好,优昙花好,不会轻易开放;②要知道极乐神仙的境界也大多是从苦难之处修炼得来的。
(2)建议写诗要达到精深,唯一的法门是要下苦功。
16.(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2)略无慕艳意(3)携来百侣曾游(4)忆往昔峥嵘岁月稠(5)风萧萧兮易水寒(6)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7. A【解析】根据前后文“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分析,本句表达的主语应为“汉字”,排除B项、D项;先“最小单元”后“最高代表”,形成递进关系,排除C项。
故选A。
18. C【解析】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文段是在说“书法”,更强调姿态。
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具有明晰性和合理性。
典范: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
第二空处意在强调约定俗成为标准,故选“规范化”。
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第三空处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故用“应运而生”。
含蓄:是指表达得很委婉,耐人寻味。
宛转:是指委婉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也形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
第四空处意指表达委婉,耐人寻味,故用“含蓄”。
故选C。
19. C【解析】搭配不当,“即使……那么……”关联词搭配不当,排除B项、D项;语序不当,根据时间顺序以及前文谈及了王羲之,应该先谈王羲之,再说颜真卿,排除A项。
故选C。
20. (1)还是进行技术攻关(2)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定力(3)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脚踏实地)21. 示范:“走出去”图书的组稿编辑应对中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控能力,对已出版的作品,需在保持表达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并能够使用比较方法。
参考译文:陈吾德,字懋修,是归善人。
他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
授行人官职。
隆庆三年(1569),提升为工科给事中。
两广有很多盗贼,将领官吏都以虚假的文告欺骗皇帝。
陈吾德条列八件方便且适宜之事,都被批准施行。
第二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不久又产生月食。
陈吾德上奏:‚年初日食、月食全都出現,是上天的大灾,陛下应当摒弃一切玩物嗜好来以诚实感应上天。
‛皇帝诏令派遣宦官督察织造,陈吾德与同僚严用和直言极谏,皇帝答复知道了。
皇帝听从了宦宫崔敏的话,下令购买珍宝,户部尚书刘体乾、户科都给事中李已持章表上奏,皇帝不听。
陈吾德再同李已上奏:‚我们目睹皇帝的登基诏书,提及罢除采办,免除加派的赋税,并称‘监局打着缺乏的幌子,行文令进行搜刮,以及那些阿谀奉承的人,言官及时评品上奏,从重惩治’,全国人听说如此,犹如获得新生般欢欣。
近来左右亲信,纷纷请求皇帝购买金玉珠宝,不断发送帖子。
人们惊骇惶恐都称诏书不讲信用,不知道该怎么办。
近来府库长期虛空,百姓困病,负责财政支出的人早晚担忧危局。
陛下怎么能因玩物嗜好,耗费几十万资财呢?崔敏等人献谄营私,罪行不可饶恕。
请求立即进行谴责呵斥,以保全诏书的信用。
‛皇帝暴怒,将李已杖击百下,囚禁在刑部监狱,将陈吾德贬为平民。
神宗继位,启用陈吾德在兵科供职。
万历元年(1573),晋升为右给事中。
张居正执掌国政,谏官论事必须先请示他,唯独陈吾德不去。
不久,因争辩成国公朱希忠被赠封定襄王爵号的事,更加违逆张居正。
等到慈宁宫后屋遭灾,陈吾德又极力争,被调离京城任饶州知府。
有连窃建昌王印章的人逃到由京被捕获。
张居正的门指使江都御史王定罪陈聂德的下失盗,将他贬为马邑典史。
御史又弹劾他在饶州任时违背制度江雪,用官库的钱买学田,于是将他从官籍中除名降为百姓。
张居正死后,陈吾德被推荐担任思州推官,调任宝庆同知,都父母年老为由没有赴任。
后来死在湖广佥事的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