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原理——西泽立卫
SANNA建筑作品集

“柱之森林”
为了强调超级扁平和 超薄的视觉效果, 妹岛 和西泽将在功能上承 重,而在视觉上成为障 碍的柱子打散,将柱子 变成森林.伊东的媒体 科技中心柱子是把一 个柱子打散,分解成 一簇一簇的柱子,像 海藻一般,妹岛是把 柱子打散变细,像柱 子的森林,在伊东的 成簇的基础上更进了 一步 。
方庭
娱乐类
卢米埃公园咖啡厅
卢米埃公园咖啡厅 在阿梅勒市附近,面对人工湖的一个公园中 ,是 作为咖啡厅和两名艺术家的工作室 。妹岛和西泽的设计是把一个偌 大的白色柔软的环状物降落在公园中 ,简洁的就像日本禅宗画家仙 崖的水墨简笔画一般
sanna作品集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生平简介kazuyosejima妹岛和世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1979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院1981年获日本女子大学硕士学位1981年进入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物所1987年成立创立妹岛和世事务所1995年与西泽立卫合作成立共同的事物所sanaa日本女子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京都大学东京科大访问学者2001年任东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06年任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客座教授2006年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客座教授ryuenishizawa西泽立卫1966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1988年毕业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1989年获横滨国立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加入妹岛和世事物所1995年与妹岛和世合作成立共同的事物所1997年成立西泽立卫事物所横滨国立大学助理教授日本大学访问学者作品
图 底
取景框
大小 不一 的方 窗形 成很 多取 景框, 同时 为室 内引 进了 自然 光。
阿尔梅勒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
阿尔梅勒是阿姆斯特丹西部的一个新城镇,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OMA设计的总体规划下,SANAA建筑事务所被选中来设计这座城 市的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基地位于面对城镇中心的湖岸上。为了促 进专业艺术家和业余爱好者的交流,我们把这两者的使用空间融入到 一个建筑体量当中。
妹岛和世的不确定性

二、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建筑界从上个世纪60-70年至今,一直酝酿和加深对“不确定性”的认识,虽然经过了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浅层解读或者误读,终于走向其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时候,这在新一代的建筑师如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身上表现得更加尤为明显。
在前面师承关系上,可以看出建筑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只有作为三位一体完整地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确定地说建筑界对后现代社会中“不确定性”真正地领悟了和理解了。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形式上的不确定性,功能上的不确定性和设计方法的不确定性。
其实,还有概念的不确定性,观念的不确定性等等。
这些都可以归属到上面的三种之内,从目前建筑界的发展状况来讲,和当代人们对建筑认识深度来看,分成三个方面来论述,应该说可以比较全面地把建筑上的“不确定性”的发展成果阐述清楚。
(一)形式的不确定性形式的不确定性,正确地说法应该是视觉上的不确定性。
在伊东丰雄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建筑的轻型材料的使用,从而造成建筑的轻盈感或者说漂浮性。
伊东是从风的研究开始对建筑的流动性和轻盈感所作理解的。
初期,他对“不确定性”的理解,也多局限在形式的“不确定性”上。
到了后来,他偏向了对“半透明性”理解,这个转变应该是对形式“不确定性”的理解的飞跃,甚至可以这样说,是从写实性的“不确定性”向写意性的“不确定性”的巨大的飞跃,这一点至关重要,乃至后来影响到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的视觉上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建筑的空间、通灵剔透,具有“禅”一样的纯净空间(图6)。
虽然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领悟到了这点,并且把老师的认识推到极致。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处理,没有伊东丰雄那样,用材料的“形式”来营造轻盈的气氛。
他们的建筑形式反而是笨拙的方形、圆形或方形和园形组合而成的。
他们的建筑外在体量(形式)透出了一种拙朴,但是他们建筑的材料(透明性或半透明性)的使用,应该削弱了形式(体量)的呆板(图7)。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

Architecture style
Can you describe an evolution in your work from you first project to the present day? S: Probably our interest now is more how to organize ‘a program’ within a building - the layout(布局) of rooms and how people move inside. But also how to keep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gram’ and the outside and then how the outside fits to the surroundings. In each project we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and the site is different, we try to find our way. N: We have more three-dimensional changes, located outside of the two-dimensional wall. this is what we feel recently as an evolution from the beginning period.
Brief introduction • Kazuyo Sejima (妹岛和世 Sejima Kazuyo, born 1956,
Ibaraki prefecture, Japan) is a Japanese architect. After studying at Japan Women‘s University and working in the office of Toyo Ito, in 1987 she founded Kazuyo Sejima and Associates. In 1995 she founded the Tokyo-based firm SANAA (Sejima and Nishizawa and Associates) together with her former employee Ryue Nishizawa.
西泽立卫——没有束缚的飘逸建筑打造者

西泽立卫,1966年生于东京都,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
1987年,妹岛和世离开了工作了6年的伊东丰雄事务所,自立门户。
偶尔回去拜访伊东丰雄的过程中,妹岛和世慢慢认识了新来伊东丰雄事务所的西泽立卫。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初,西泽选择了追随妹岛,并于1995年西泽与妹岛和世共同成立SANAA,1996年完成了两人的第一个作品。
在这之后,他们先后拿下了许多国际大奖,他们的荣誉起点是1998年的日本建筑学会奖,到了2004年两人则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并在2010年两人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
除了SANAA 之外,西泽立卫和妹岛和世都有各自独立的工作室,带领着各自进行的项目。
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室中能独扛大旗,在合作项目中又能相互配合。
在讨论中,他们一个思维感性飘逸,一个维持理性分析,使得他们的作品建筑在创新之余又不显得过于取巧。
正是这样平等而辩证的合作模式,他们成为了不可代替的黄金组合。
其中,西泽立卫与妹岛和世默契配合的同时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
细致、直观、轻盈、简洁是西泽立卫的建筑设计风格。
他的建筑通常显得异常纯粹、朴实而轻薄。
他的作品多以简约的形态空间的流动感以及与环境巧妙融合为特色,无不体现了西泽立卫在建筑上的实验精神,以及他对另类都会生活模式的兴趣。
——没有束缚的飘逸建筑打造者文/王萱西泽立卫庭院的空间,这也是西泽立卫最喜爱的设计特色。
沿着走廊而建的四个日式庭院清幽静谧,让宾客engawa空间和楼梯设计向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传统住宅建筑致敬俯瞰项目概览大屋顶自然地延续了公园内的有机景观整座美术馆空无一物,既无传世名画,也无新锐精品,每年却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朝圣。
原本灰白的、冰冷的、封闭的水泥空间,在自然的温润下,变得和顺且柔软。
项目概览。
SANNA建筑事务所设计方法形体学分析

SANNA建筑事务所设计方法形体学分析摘要:文章主要从建筑设计的方法形体学方面对SANNA事务所在建筑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具体形体操作进行分析,试图进一步解析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和设计哲学。
关键词:妹岛和世;西泽立卫;思维方法;环境思维一:关于SANNA事务所和妹岛和世以及西泽立卫日本中生代女建筑师妹岛和世出生于日本茨城县,在进入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前已经在日本女子大学取得硕士学位。
西泽立卫是妹岛和世的得意门生,但是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原本是两名各自独立的建筑师,由于设计理念及关系上的接近,后来合伙成立了SANAA 的设计事务所。
在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影响下SANAA事务所的作品展现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流派的风格和特色,他们善于利用暧昧、透明、简洁的材料,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识别性:简洁的集合体量、干净、半透明材料、暧昧、淡薄的氛围,把人们从传统建筑的空间体验和视觉体验中解放了出来。
妹岛在伊东丰雄工作的时间从那里学习到了伊东常用的一种轻盈、飘逸的建筑语言,但是又更进一步增加了建筑中的轻盈感,富于女性特有的精致感。
SANNA事务所的建筑作品形式单纯,体量简洁,空间均质,单薄的材质,强调内部空间的物质反映,将丰富而又细腻的情感托付于极简洁的物质之上,并逐步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极简主义建筑风格,被别人称为“妹岛的白色暧昧”,因为其作品空间中大量的白色轻质材料表达,墙面,地板,天花,需要透光的部分则也是简洁的白色半透明玻璃,漫步其中,让人有种如入梦境中,产生飘忽暧昧说不清楚的独特感受。
二:SANNA事务所建筑作品的设计思维方式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包括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属于建立在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的基础上的逻辑思维,感性思维属于建立在包括灵感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基础上的非逻辑性思维。
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也可以概括为形象性和逻辑性。
形象性表现在从视觉表现出发的形象思维,逻辑性则体现在建筑设计的过程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的一个一个问题解决的、遵从客观世界规律和物质属性的解题过程。
东京垂直住宅 西泽立卫domus

43
Vertical thresholds
Tokyo, JP
花园住宅,藤本壮介
京的“极端认知”的《超合法建筑图鉴》<Super Legal Buildings>中的一
组案例相邻)。白天和周末,这栋建筑的首层向公众开放,他们可以直接上到 上层空间中,那里通常会举行各种活动,民众的使用为它带来了勃勃生机。 相比妹岛和世所建的芝浦的“公共空间”概念,下面介绍的这两座私人住宅 则涉及到与城市文脉相反的领域。第一个是西泽立卫所设计的一栋四层住 宅,位于城市中一块狭窄的用地上,在选址上回应了他的“业务合作伙伴”客 户想要生活在城市中心的愿望。这里靠近他们办公以及管理全球业务的地 点。第二个是由藤本壮介设计的位于东京一个居民区的独立住宅,它的周围 环绕着一些不寻常的小商店、低矮的住宅,人们的出行主要依靠步行或者自 行车。 建筑楔入两座高层建筑之间,消失在主路上,狭窄的“西泽住宅”虽然临街,
Domus China 065
June 2012
•
朝南,NA住宅为全钢材框架构造,
以 玻 璃 表 面 覆 层,覆 层 没有 安 装 框 架。只有门窗装了木质框架
• Facing south, the House NA has an all-steel frame construction in which glazed surfaces and cladding have been mounted without frames. Only doors and windows have wooden frames
妹岛和世的不确定性知识讲解

二、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建筑界从上个世纪60-70年至今,一直酝酿和加深对“不确定性”的认识,虽然经过了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浅层解读或者误读,终于走向其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时候,这在新一代的建筑师如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身上表现得更加尤为明显。
在前面师承关系上,可以看出建筑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只有作为三位一体完整地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确定地说建筑界对后现代社会中“不确定性”真正地领悟了和理解了。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形式上的不确定性,功能上的不确定性和设计方法的不确定性。
其实,还有概念的不确定性,观念的不确定性等等。
这些都可以归属到上面的三种之内,从目前建筑界的发展状况来讲,和当代人们对建筑认识深度来看,分成三个方面来论述,应该说可以比较全面地把建筑上的“不确定性”的发展成果阐述清楚。
(一)形式的不确定性形式的不确定性,正确地说法应该是视觉上的不确定性。
在伊东丰雄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建筑的轻型材料的使用,从而造成建筑的轻盈感或者说漂浮性。
伊东是从风的研究开始对建筑的流动性和轻盈感所作理解的。
初期,他对“不确定性”的理解,也多局限在形式的“不确定性”上。
到了后来,他偏向了对“半透明性”理解,这个转变应该是对形式“不确定性”的理解的飞跃,甚至可以这样说,是从写实性的“不确定性”向写意性的“不确定性”的巨大的飞跃,这一点至关重要,乃至后来影响到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的视觉上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建筑的空间、通灵剔透,具有“禅”一样的纯净空间(图6)。
虽然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领悟到了这点,并且把老师的认识推到极致。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处理,没有伊东丰雄那样,用材料的“形式”来营造轻盈的气氛。
他们的建筑形式反而是笨拙的方形、圆形或方形和园形组合而成的。
他们的建筑外在体量(形式)透出了一种拙朴,但是他们建筑的材料(透明性或半透明性)的使用,应该削弱了形式(体量)的呆板(图7)。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

SANAA呈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除了对结构和设计的关注,他们开始把目光周围生活群落,环境和客户的个人需要:细致的研究,直觉的感受构成SANAA的建筑设计,例如,他们设计的私人住宅就摆脱了传统的惯有模式。
更准确地说,他们打开了建筑的设计程序,为各种不同情况的需求提供了实际的,灵活多变的设计。
非坚实的物质――比如玻璃,就是他们经常采用的材料。
他们运用透明的物质构成交错的空间,把人们从对建筑空间的惯有体验和透视观感中解放出来。
这些SANAA的基本理念对年轻一代建筑师产生了巨大影响。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各自独立,又共同组建了SANAA,2004年第九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他们的方案金泽21世纪当代美术馆(twenty-fir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获金狮奖最佳方案奖。
稍后在瑞士Lausanne联邦工科大学(EPEL)学生中心国际指名竞赛中击败了让.努维尔,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等获胜,更加引人注目,除了先前完成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外,同时进行的大项目还有西班牙的瓦伦西亚近代美术馆扩建项目,这在妹岛和西泽的建筑生涯中也是难得工程,妹岛和世的美学在建筑界视野中日渐浮上。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美学最重要的地方是他们多次试图将普通的公共建筑营造出供认冥想的空间,这也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那种文化精髓流淌在妹岛的血液之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那种白色,轻盈,透明,超薄等各种手法理解为创造暝想空间的手段。
先谈谈西泽西泽作品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建筑师对待空间的态度和考察空间的方式。
日本建筑评论家五十岚太郎说,西泽考察空间的方式是很具独创性,他仿佛站在一架变焦相机的背后,不断调整变焦,不断改变放大缩小的倍数,从而观察到别样的,丰富多彩的空间状态。
西泽说虽然建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空间以外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但空间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很明确的。
西泽喜欢的空间是一种开放的,有公共性的空间,与许多人进进出出,有公共性的,交流的空间,比如咖啡馆,露天茶室,人们可以自由的进出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同时,又有私密性的一面,人们聚在一起,同时也在做自己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行为之下——西泽立卫行为之下——西泽立卫摘要: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及作品——森山公寓:受东京超级碎片城市结构的启发,西泽立卫的新型综合住宅区的设计与以往传统公寓住宅区的结构截然不同,他设计了一个崭新的住宅机体,使每一套房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关键词:西泽立卫森山公寓公共性空间西泽立卫是一批富有才气和创新能力的激进青年建筑师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在80-90年代浮出水面,之后迅速窜红而一跃成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泽作品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建筑师对待空间的态度和考察空间的方式。
日本建筑评论家五十岚太郎说,西泽考察空间的方式是很具独创性,他仿佛站在一架变焦相机的背后,不断调整变焦,不断改变放大缩小的倍数,从而观察到别样的,丰富多彩的空间状态。
西泽说虽然建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空间以外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但空间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很明确的。
西泽喜欢的空间是一种开放的,有公共性的空间,与许多人进进出出,有公共性的,交流的空间,比如咖啡馆,露天茶室,人们可以自由的进出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同时,又有私密性的一面,人们聚在一起,同时也在做自己的事情。
有看书的有等朋友的人,也有谈话的人,各种各样的私密性同时存在,而整体又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的空间,他关注的正是这种状态,而不是空间形态,比如解构主义建筑空间,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可是与功能,状态,私密性.等没有关系,是一种装饰性的形态,这是西泽不喜欢的。
西泽他自己说大学期间比较喜欢文丘里和库哈斯。
首先,文丘里无视历史,同等的看待罗马风建筑,巴罗克建筑,柯布西野和赖特的现代建筑,完全打破了当时的历史。
虽然他很重视“历史”。
他评价建筑不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判断一个建筑是否重要,而是强调这个建筑对自己是否重要,用自己建立的体统对历史上的建筑进行评价,完全不用“历史”的审美体系,也就是完全无视“历史”。
这给他很大的启发。
80年代后期他在大学学习,解构主义刚开始流行,来势汹汹,但他对其没有一点兴趣。
1988年解构主义的那个展览,屈米,盖里,艾森曼,OMA,都参加了。
他完全倾向于OMA,认为OMA和解构主义有根本的不同。
他通过库哈斯感受到了建筑的乐趣,从库哈斯那里重新学习了历史,它认为库哈斯复苏了历史上的建筑运动,库哈斯的实践如“拉维莱特公园落选方案”“法国国家图书馆方案”设计方法论上也给他巨大的冲击。
研究生一年的暑假,他到伊东丰雄事务所联系作临时工,他说当时对伊东也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可能是为伊东立足于考虑“现在”的设计姿态所吸引。
伊东从不仿效历史上的已形成的建筑,是一种完全面向现在的姿态,伊东是他第一个面对面接触的建筑师,以前对建筑师的理解都是从杂志,书本得到的,从这个意义上伊东对他的影响非常重要。
伊东用自己的视点去判断东西地好坏,有独立的历史观和独立的人格,伊东通过建筑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世界,这是他给西泽的启发,伊东对已经形成的历史从不去跟从,当然也有跟从的时候,但是那要通过自己的判断,非常的个人主义。
在伊东事物所的时候,他认识了妹岛和世。
那时妹岛刚从伊东事务所独立出来。
有时偶尔去看看。
那时妹岛没有什么设计工作。
西泽觉得妹岛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在伊东事务所休息的时候,他又去妹岛的事务所打临时工,这样他同时在两个事务所工作,后来在妹岛事务所工作了五年后,即1995年他们合伙成立了共同的事物所SANAA,1997年西泽同时也成” 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这样他们两个人开了三个事务所,总的来说库哈斯,文丘里,伊东丰雄, 妹岛和世对他的影响特别大,尤其是妹岛和世。
作品 1 森山公寓受东京超级碎片城市结构的启发,西泽立卫的新型综合住宅区的设计与以往传统公寓 住宅区的结构截然不同,他设计了一个崭新的住宅机体,使每一套房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被一所所外观完全相同的白色灰泥外墙的公寓包围其中,整个住宅区变成了一个浅灰 色的迷宫。
随处可见的窗户意味着有人生活在那些小小的,从外面看没什么特色的房间里。
但是从街上看去,每一扇窗户上都挂着窗帘,挡住路人窥探的目光,让人觉得似乎里面没有 什么生命的迹象。
任何不熟悉地形的人到这里都会迷路,送快递的卡车时而经过,让人人不 知好奇,它们是怎样顺利穿过这里狭窄的街道呢?东京就是被被这些不规则分布的郊区住宅环绕在中间,大量的单身男女以及夫妇们住 在这种独立的,彼此没有什么联系的小公寓中。
它们的内部空间完全没有特色,整个城市都 被这些以脆弱的木框架覆以灰泥而制成的薄墙,阻挡在这片独立的天地外。
西泽立卫的森林 公寓,坐落在东京市郊区住宅的正中央,有一套套木框架结构的出租公寓构成。
并且,他们 的规划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对于生成该住宅区的过程的“闪回”。
我听说,关于这片错综复杂的 住宅区中,这些由一到两个房间组成的木质架构的小公寓产生的原因是,这片地皮的前任主 人想要重建住宅,并把他们拥有的土地重新分配,从而避免交付遗产税。
这也是造成日本更 大范围的城市无计划发展的主要原因。
西泽明确表示不会建造自有产权的独栋公寓大楼,因为这样做会破坏周围环境的整体比例。
他“并不只想要对房屋内部进行规划,而是从社区的整体感觉汲取灵魂,就像老人们看到他们房屋周围的常绿植物,或者间或出现的裂缝时的感受一样。
这就是他想要为这里重新营造的感觉。
这种想法促使他“把公寓和院落放在一起”、换句话说,就是一栋栋独栋的小公寓,以住房与空地棋盘般交错的基本规则点缀于院落之间。
作为一项附加条件,设计中尽量避免各户的窗户彼此正对。
当然,想要在东京设计这样的外形不会雷同的小公寓,无可避免的会使每栋公寓,甚至每个房间,变得更加窄小,这也是之所以许多公寓的面积都缩到最小的原因。
由于西泽将每栋住宅细分为不同的次单元(起居室一间,浴室在另一间),其中的一些房间,例如主人的洗澡间,则被浓缩到电话亭般大小!自然, 从这些细分出来的房间中节省出来的空间将被作为住户的私人花园以及各栋住宅之间的过 道。
每栋住宅的内部设计都不一样,甚至连高度和水平都不一样。
一些被设计的低至地面以下,而另外一些则高出地面。
这些相互掩映的房间,再加上他们之间空隙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音乐般的和谐的美感。
然而仅仅强调公寓构成的精妙技巧,根本不足以阐述它的独特性。
只有薄薄的墙壁暴露在外面,这些单身男女和夫妇们的栖身之地带有透明度和脆弱性,就想把肥皂泡沫般的精致优雅,带到这些具有随意性的建筑物之中。
浏览图纸,我发现这些次单元的标注带有令人迷惑的多样性。
建筑师的业主及公寓的所有者住在A楼里,公寓的租户则住在B C和D楼。
建筑A:一楼/工作室;二楼/卧室1;三楼/储藏室;四楼/主卧室建筑B:一楼/食品储藏室建筑C:一楼/起居室建筑D:一楼/浴室将所有的标注在图表中标出,我们可以看出房主的住宅被分为两个卧室,一个用于日常活动的地下工作室,以及一个储存食物的食品储藏室。
只有淋浴和在起居室的喝茶时间似乎还带有一些私密性。
住在塔形的建筑E的人们被标注为“女仆”,因为他们必须穿过厨房把自行车搬进屋:一楼/洗衣房(包括浴室和厕所);二楼/厨房;三楼/“女仆”的房间。
稍大一些的建筑F包括:一楼/客房;二楼/日光室(浴室和卫生间也在这层);三楼/卧室。
一楼还有一个聚会的房间,屋顶包括一个阳台。
毗邻建筑F的建筑G只有一个可以淋浴的卫生间。
建筑I的构造相对比较简单:二楼/工作室;一楼/浴室。
建筑J是最小的:一楼/卧室(可以淋浴的卫生间隐藏在一个小隔间里),不过据说那栋楼外面准备盖一个花园。
公寓中所有的角色——房主,单身男女,夫妇以及艺术家们——确实是令人充满好奇的。
如此排布房间的公寓,使人们可以看到不同情节的生活脚本。
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散步?他们会举办什么样的聚会?他们正在做的摇滚爵士音乐即席演奏会是什么样子?他们在什么地方与什么人吃饭?他们怎样交谈?他们怎样取悦她们的客人?一间地下工作室,被设计在二层的一个“开放式”的卫生间,一间分隔式的厨房——让人难以想象这些房间的里面会发生什么。
没有任何人承诺过房主和租客们会过上奢侈享乐的生活。
西泽说,他的团队为不同次单元赋予“房间的名字”,只是为了遵循以往的惯例,是发展计划获得批准,但我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无论如何,将不同的房间再分为基本的小房间,使一部分沉入地下,另外一部分浮在地面之上,将不同的房间内部暴露在外的动机是为了追求叙事和喜剧的效果。
这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所表现的外观平等一致的集合住宅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将众多不同的房间有趣的组合在一起的建筑设计让人十分难以理解,公寓中的组成部分,比如墙壁,天花板以及地板的设计,并没有被赋予任何特色,整个公寓的墙壁都使用了钢板结构,这使得门窗失去了任何相互区别的西部特色;排水管和排污管全部隐藏在8.5cm厚的墙面里,使得公寓房间不带有建筑师的任何感情色彩。
房间的细部和结构所表现的透明感以及空间的完整性,与妹岛和世的风格十分相似。
透明性,开放性以及随意性:品质超越了一切公共住宅的类型学规则,向更受欢迎的大众化风格转变。
即便如此,森山公寓将从属房间的空间减至最小的设计,创造了一种我们从未体验过的透明碎片的形式,使人体验到一种赤裸身体才能感受到的情感的开放性。
森山公寓的结构摆脱了建筑师,并开始自动生成它的叙事。
西泽作品轻盈,光滑,柔弱,喜用暧昧的白色,透亮中有种模糊,这是他关注行为的表象,他们希望在室内建立一种私密性,在四周的玻璃墙围合成的透明空间内加入一个混凝土块,这个体块内包含的就是私密的空间,这个体块有时很低,离屋顶还有很高,这样整个空间的连续性完全没有被打破。
伊东说妹岛是平面图建筑师也说明妹岛对人的行为的关注,他在分析人的活动,设计人的活动,把普通空间变成让人冥想的所在,所有那些表象特征(白色,轻盈,超薄,透明)都是创造这一氛围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