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钢结构防雷设计及施工探讨

合集下载

谈轻钢结构建筑物防雷设计

谈轻钢结构建筑物防雷设计

Lih n n r o sg c i cu e W i g tS e l tu t r g t i g P o fDei n OfAr h t t r t Lih te r cu e e h S
W a g - i i n I u yng I
( oet ei n eer stt O e og agPoic) F r s nA dR sac I tu f in jn rv e sD g h ni e H l i n A s a t hspprdsue h i t n r n i ei n os ut r l so acic r i gts e bt c: i ae i sstel h igg u dn d s ad cnt c po e f rht t ewt l t l r T c gn o g n g r i bm n eu h i h e
做法 参见 4 8页 ,夹芯板屋 面避 雷带的细部做 法参见 6 页 。 6 此图集是 建筑专业 图集 ,电气设计 人员 较少接 触 ,而 国家
轻钢结构建筑物采 用预 制构 件 ,不允 许 现场钻孔 、焊 接 。主钢架 ( 梁、柱 )为焊 接 型钢 或热 轧型 钢 ,以充分发
挥高强 度钢 材 的力 学性 能 。次 构件 ( 条 )为高 强度 的 、 檩 经防腐处 理的冷弯薄壁 C型 或 z型钢 ,和主钢架 采用螺栓
1 轻钢 结构 建筑 物 的 建筑 体 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材料 。导热 系数 为 O08~O02 .3 .4 ,为非 燃烧 体 。另 外 ,保
温芯材所用粘胶剂 也是 阻燃型 。所 以,轻 钢结 构建筑 物的
围护系统为非燃体 ,当利用金属 板做接 闪器 时 ,厚度 不应 小于 05 m即可 。规范中四个要求的第三条不再考虑。 . m 不 同地域可能所选 的屋面板 厚度就 不一 样 ,电气设 计

轻型钢结构防雷设计及施工探讨

轻型钢结构防雷设计及施工探讨
面 积 的 屋面 成 为 一 个 整体 ,更加 坚 固 、易排 水 、 漏 、 防
统 避 雷针 。
保 温 ,而 且 建 筑外 形 更加 统 一 、协 调 、美 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夹 芯
2 2 闪 电理 论 .
云 地 闪 电 与 人类 关 系最 密切 , 是雷 雨云 l 荷 电 它 f I
板 是将 彩 色涂 层钢 板 面 板及 底 板 与保 温 芯 材 通过 粘 接
较 差 的场 地 。施 工 时需 预 埋 地 脚 螺栓 ,加 垫 片 后和 钢
柱 相连 。 轻钢 结构 建 筑 物 的 围护 系统 ( 墙体 、屋 顶 )分 为
彩 钢 压 型板 和 彩 钢 夹 芯板 ,大 多采 用 自攻 螺栓 和 檩 条 部 分 。 屋 面 的防 雷设 施 则 是 外部 防 雷 系统 的 一部 分 。 而 ( 面檩 条或 沿 墙 檩 条 ) 接 。 型 钢 板 是 以彩 色 涂 层 由于 轻 刚 结 构 金 属屋 面 容 易 引起 雷 击 ,所 以 任设 计 金 屋 连 压 钢 板 或 镀 锌钢 板 为基 材 ,经 辊 压冷 弯 成 型 的 建筑 用 围 属屋 面 建 筑物 时 ,应根 据 防 雷 系统 设 计 的 六 大 要素 考
击 主要 脉 冲 放 电 过程 外 。还 存 在 一 系列 其 他 咏 冲 放电 击 的 电流 脉 冲 平 均 峰值 为 儿十 到 儿 百 千安 ,持 续 时 间 板 、岩 棉 夹 芯板 。夹 芯 板 一般 为工 厂 预 制 。 围护 系统 过程 。回 击 等 的特 点 是 峰值 电流 高 、收 电时 I 短 , I h J
导热 系数 为 0 0 6 . l ~0 0 5 . 2 ,为 难燃 体 ;聚苯 乙烯 属 阻
了金 属屋 面作 为 建 筑 物 ( 第一 类 防 雷 建筑 物 除 外 )防 雷 接 闪器 的 四个 要 求 。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钢结构建筑物在防雷接地方案上有着独特的要求和挑战。

为了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有效地将雷电击中的能量引导到地面,需要设计合适的防雷接地方案。

本文将讨论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并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1. 钢结构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或高度建筑物上,很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钢结构建筑物作为潜在的高耸目标,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防止雷击对结构和人员的潜在危害。

合理的防雷接地方案可以将雷电击中的能量迅速引导到地下,减少雷击损害的风险。

2.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的设计原则(1)地网设计:合理的地网设计是防雷接地方案的核心。

地网应当覆盖整个钢结构建筑物,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紧密连接,并与周围的土壤形成良好的接地。

地网的敷设应当考虑到结构的复杂性和电流分配的均匀性。

(2)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常,接地电阻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减少接地电阻可以通过增加地网的大小、增加接地极的数量和改进接地材料等方式来实现。

(3)避雷器的选择:钢结构建筑物一般需要配备避雷器来吸收雷电能量,以减轻雷击对结构的损害。

在选择避雷器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周围环境和雷暴频率等因素进行评估,并选择合适的避雷器类型和位置。

3.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的实施步骤(1)方案设计:根据钢结构建筑物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防雷接地方案的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应包括地网设计、接地材料选择、避雷器配置等内容。

(2)施工实施: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实施。

包括地网敷设、接地极安装、避雷器安装等步骤。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质量和安全。

(3)测试验证:防雷接地方案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验证。

通过测试电阻和接地电阻来评估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并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修正。

(4)维护管理:完成防雷接地方案后,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包括巡视检查、维修更换损坏的接地材料和避雷器,并及时处理各种接地故障。

4.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的案例研究以下是一个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的案例研究,以展示一个典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措施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措施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措施轻钢结构系新型建筑材料,它采用H型钢及薄壁冷弯C、Z型钢组合而构建房屋骨架,屋面和墙体采用彩色涂层压型钢板或夹芯彩板,并逐步取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根据轻钢结构建筑物的特点,显然,高大沉重的避雷针不适合在此类建筑物上安装,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第4.1.4条给出了金属屋面作为建筑物(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除外)防雷接闪器的四个要求。

此图集是建筑专业图集,电气设计人员较少接触,而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01-2)和《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都没有轻钢结构屋面避雷带的细部做法。

在现行设计中,一般将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用40X4的镀锌扁钢将其连通,并施行总等电位联结。

关键词:轻钢结构,接地,防雷,等电位1轻钢结构建筑物的特点轻钢结构系新型建筑材料,它采用H型钢及薄壁冷弯C、Z型钢组合而构建房屋骨架,屋面和墙体采用彩色涂层压型钢板或夹芯彩板,并逐步取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轻钢结构建筑物基础分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前者在地质情况较好的场地使用,后者则应用于地质情况较差的场地。

施工时需预埋地脚螺栓,加垫片后和钢柱相连。

轻钢结构建筑物采用预制构件,不允许现场钻孔、焊接。

主钢架(梁、柱)为焊接型钢或热轧型钢,以充分发挥高强度钢材的力学性能。

次构件(檩条)为高强度的、经防腐处理的冷弯薄壁C型或Z型钢,和主钢架采用螺栓连接。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围护系统(墙体、屋顶)分为彩钢压型板和彩钢夹芯板,大多采用自攻螺栓和檩条(屋面檩条或沿墙檩条)连接。

压型钢板是以彩色涂层钢板或镀锌钢板为基材,经辊压冷弯成型的建筑用围护板材,其保温及隔热层为离心超细玻璃丝棉卷毡。

此种板材现场制作,有利于解决大范围内面板搭接易于出现的接缝不严的情况,现场复合使整个大面积的屋面成为一个整体,更加坚固、易排水、防漏、保温,而且建筑外形更加统一、协调、美观。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结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雷电活跃的地区,钢结构建筑往往面临着雷电侵害的风险。

为了保护钢结构免受雷击损害,有效的防雷接地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实施方案。

一、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的重要性1. 维护人身安全:雷电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小觑,通过合理的防雷接地方案,可以减少雷击事故对人员的伤害风险。

2. 保护设备设施:钢结构建筑内部常常布置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如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合理的防雷接地方案可以降低雷电对这些设备的损害程度。

3. 延长建筑寿命:雷电损害往往导致钢结构建筑的寿命缩短,采用有效的防雷接地方案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二、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的实施方案为了保证防雷接地方案的有效性,需要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地质条件: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防雷接地方案。

例如,对于多岩层地质条件,可以选择嵌入式雷电接地体方案。

2. 接地电阻要求:根据相关规范对接地电阻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接地网设计方案。

可以采用网状接地体,加大接地极间距,以降低接地电阻。

3. 钢结构与接地系统的连接:确保钢结构与接地系统之间的良好连接。

可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保证接地系统与钢结构之间的导电性能。

4. 防雷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防雷材料,如钢结构用的避雷器和避雷钢管。

避雷器可以将雷电导向到接地系统,避免对主体结构造成损害。

5. 检测与维护:定期对防雷接地方案进行检测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接地电阻的测量、防雷材料的更换等。

三、案例分析以某高层钢结构建筑为例,该建筑位于雷电活跃地区,为了保护建筑结构和内部电气设备的安全,实施了以下防雷接地方案:1. 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接地,避开地下管线及高压电线等影响因素。

2. 利用钢筋混凝土桩作为钢结构建筑的接地体,并且设置足够数量的接地体以降低接地电阻。

钢结构施工中的防雷与防技术

钢结构施工中的防雷与防技术

钢结构施工中的防雷与防技术钢结构施工中的防雷与防技术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防雷与防技术的重要性、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防雷措施和防技术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一、防雷与防技术的重要性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具有优良的性能和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较高的导电性,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

因此,加强对钢结构施工中的防雷与防技术的研究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防雷与防技术的实施能够保障工程正常进行,避免由于雷击导致的设备损坏,保证工期的顺利推进。

其次,科学有效的防雷与防技术能够确保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加强防雷与防技术的实施还能够避免雷击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安全隐患。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钢结构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包括地形、地貌、设备等方面的情况,确定施工现场是否存在较大的雷击风险。

同时,还需要详细了解当地的气象条件,包括雷暴天气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因素。

必要时,还可通过气象部门获取相关的数据,为防雷与防技术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除此之外,施工前还应制定相应的防雷与防技术方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防治措施。

防雷与防技术方案需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钢结构的形式、高度、周边环境、施工工艺等因素。

此外,还需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防雷与防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防雷措施针对钢结构施工中的防雷需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雷措施:1.避雷针的设置: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合理设置避雷针,将雷电引入地下,以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2.建立接地网:通过合理布置导体线网,并将其与大地接触,将雷电引导到地下,确保建筑物及设备的安全。

3.电源系统的保护:对电源系统设备进行合理的保护措施,包括避雷器的安装和保护接地的设置,以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坏。

4.防雷接地装置:在建筑物周围设置合适的防雷接地装置,将雷击引导到地下,确保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四、防技术措施在钢结构施工中,除了要进行防雷措施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1.人员保护:施工现场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并按规定使用相关防护用具,以降低静电引发事故的风险。

门式轻钢结构建筑物防雷设计浅谈

门式轻钢结构建筑物防雷设计浅谈
第3 6卷 第 9期 20 10年 3 月
山 西 建 筑
S A H NXI ARCHI TECr UR】
V0. 6 No. 13 9
Ma. 2 1 r 00
・1 3 ・ 7
文 章 编 号 :0 96 2 {0 0 0 —130 10 —8 5 2 1 }90 7 —2
的 心得 。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 防雷 系统设计 的六大要素 :
1建 筑物外部 、 ) 内部 防雷装置 的接 闪功能 ;
2 引下线 的分 流效果 ; )
1 轻 钢结构 建筑物 的建筑 体 系
门式轻钢结构在 我国的应用 大约始于 2 0世纪 8 0年代 初期 , 其建筑表现 以门式刚架为基础进行衍化 , 主要材料是 钢结构框架
规范针对金属板下面有无易燃品 的不 同情 况 , 对金属板 的厚
条形基础 , 前者在地质情 况较好 的场地 使用 , 后者则 应用 于地质 度做 了不 同的要求 , 明确规定“ 属板下 面无易燃 品时 , 金 其厚度不 [] 赵成刚 , 5 冯启 民. 生命 线地震 工程 [ . M] 北京 : 地震 出版社 , 19 94

般而言 , 轻钢结构外维护墙体的做法是先 砌 1 0 i高 、 0ml 2 l
热隔声阻燃 , 间利 用率高 , 空 建设周 期短 , 工程造价低 的优势 , 广 2 n 厚 ( 4t i 严寒地 区厚度 为 0 3 T ) o .7nr 的砖墙或 者加气混 凝土砌 n 泛应用于各类 工业 厂房 、 超市 、 仓库 、 展览馆 、 体育 馆 、 飞机库 、 机 块 , 其上才是金属屋面板 。 场、 别墅等领域 。由于轻钢结构独 特 的建筑 体系 , 使得此类建 筑 2 轻钢 结构建 筑物 的防雷 及接地 和普通砖混结构 、 框架结构建筑物 的防雷 工程设计和施工有 较大 2 1 接 闪 器 . 的差异 。以下通过工程咨询、 施工阶段监理 和现场检查验收 的实 际经验 , 对轻钢结构建筑物 防雷设计和施工 的相关问题谈谈 自己

钢结构屋面施工方案屋面防雷与避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指南

钢结构屋面施工方案屋面防雷与避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指南

钢结构屋面施工方案屋面防雷与避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指南钢结构屋面施工方案:屋面防雷与避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指南钢结构屋面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它具备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也要重视屋面的防雷与避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以保障建筑及其使用者的安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钢结构屋面防雷与避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指南。

一、防雷系统的设计1. 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在进行屋面防雷系统的设计时,首先需要了解建筑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例如降雨量、雷击频率等。

这些信息将直接影响到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2. 设计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是防止雷电危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时,应确定合适的接地电阻,并合理布置接地体的数量和位置。

接地电阻应低于10欧姆,接地体的设置应避免与建筑物主体的接触。

3. 选择合适的避雷装置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户对安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避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等。

这些装置可以引导雷电流通过合适的路径,保护建筑物和使用者的安全。

4. 安全接地与连接在设计防雷系统时,应保证设备的安全接地和连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和建筑主体的接地系统应有坚固可靠的连接。

二、施工指南1. 检查材料质量在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所使用的钢结构、防雷接地装置和避雷装置等材料的质量。

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及工程的设计要求。

2. 合理布置避雷装置的位置在施工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布置避雷装置的位置。

避雷装置应置于建筑物的高点,并与接地系统连接牢固。

3. 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有效性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

接地体应埋设在深度适宜的土壤中,并与接地系统连接牢固,以确保其有效性。

4. 安全施工措施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员的安全。

同时,要保证施工区域的通风良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 系统检测与维护屋面防雷与避雷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系统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型钢结构防雷设计及施工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轻型钢结构防雷设计及施工对于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轻型钢结构防雷设计及施工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轻型;钢结构;防雷;施工;设计;
引言
轻型钢结构建筑物是以热轧型钢(角钢、工字钢、槽钢、钢管等)、钢板、冷加工成型的薄壁型钢以及钢索作为基本元件,通过焊接或铆接等连接方式,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制成基本构件后,再采用焊接、螺栓或铆钉连接将基本构件连接成能够承受外载荷的建筑结构。

它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塑性和韧性好、材质均匀、制造方便等优点,由于它具有如此多的优点,钢结构建筑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才得以广泛应用。

一、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建筑体系
轻钢结构建筑物基础分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前者在地质情况较好的场地使用,后者则应用于地质情况较差的场地。

施工时需预埋地脚螺栓,加垫片后和钢柱相连。

轻钢结构建筑物采用预制构件,不允许现场钻孔、焊接。

主钢架(梁、柱)为焊接型钢或热轧型钢,以充分发挥高强度钢材的力学性能。

次构件(檩条)为高强度的、经防腐处理的冷弯薄壁C型或Z型钢,和主钢架采用螺栓连接。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围护系统(墙体、屋顶)分为彩钢压型板和彩钢夹芯板,大多采用自攻螺栓和檩条(屋面檩条或沿墙檩条)连接。

压型钢板是以彩色涂层钢板或镀锌钢板为基材,经辊压冷弯成型的建筑用围护板材,其保温及隔热层为离心超细玻璃丝棉卷毡。

此种板材现场制作,有利于解决大范围内面板搭接易于出现的接缝不严的情况,现场复合使整个大面积的屋面成为一个整体,更加坚固、易排水、防漏、保温,而且建筑外形更加统一、协调、美观。

而夹芯板是将彩色涂层钢板面板及底板与保温芯材通过粘接剂(或发泡)复合而成的保温复合围护板材,按保温芯材的不同可分为硬质聚氨脂夹芯板、聚苯乙烯夹芯板、岩棉夹芯板。

夹芯板一般为工厂预制。

围护系统连接方式一般为咬合连接或者搭接连接。

一般而言,墙体的做法先是砌1.2m高、厚0.3m(严寒地区厚度为0.37m)的砖墙或者加气混凝土砌块,其上才是夹芯板或者压型板。

二、防雷设计
2.1 防雷系统设计的六大要素
1)建筑物外部、内部防雷装置的接闪功能;
2)引下线的分流效果;
3)建筑物内各部位的均衡电位;
4)内部各种设备的屏蔽保护作用;
5)接地效果;
6)内部各种线路的合理分布。

综合来说就是外部防雷系统与内部防雷系统两大部分。

而屋面的防雷设施则是外部防雷系统的一部分。

由于轻刚结构金属屋面容易引起雷击,所以在设计金属屋面建筑物时,应根据防雷系统设计的六大要素考虑如何在屋面上的防雷。

传统建筑物的避雷方式是采用富兰克林常规避雷导体或避雷针结合避雷网,但是金属屋面的金属板一般较薄,无法安装高大沉重的传统避雷针。

2.2 闪电理论
云地闪电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它是雷雨云中荷电中心对大地的脉冲放电过程。

该过程除存在光导、回击主要脉冲放电过程外。

还存在一系列其他脉冲放电过程。

回击等的特点是峰值电流高、放电时间短,回击的电流脉冲平均峰值为几十到几百千安,持续时间约为几十到上百微秒,形成了闪电电流的剧烈变化。

三、轻型钢结构建筑的防雷及接地
3.1接闪器
规范针对金属板下面有无易燃品的不同情况,对金属板的厚度做了不同的要求,明确规定“金属板下面无易燃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mm”。

让我们看看四种保温芯材的物理特性。

硬质聚氨脂属B1级建筑材料,导热系数为0.016~0.025,为难燃体;聚苯乙烯属阻燃型材料,氧指数不小于30,导热系数为0.029,为阻燃自熄型;岩棉属于不燃烧材料,导热系数为0.044;玻璃丝棉属A级建筑材料,导热系数为0.038~0.042,为非燃烧体。

另外,保温芯材所用粘胶剂也是阻燃型。

所以,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围护系统为非燃体,当利用金属板做接闪器时,厚度不应小于0.5mm即可。

规范中四个要求的第三条不再考虑。

从结构专业角度出发,屋面板的厚度选择一般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风荷载;第二是雪荷载;第三是檩距。

所以,不同地域可能所选的屋面板厚度就不一样,电气设计人员需要和结构专业及时沟通,厚度满足规范要求时,再考核其他条件。

电气设计人员引用标准做法时应注意。

避雷带网格大小应该按规范的要求和各类建筑物的防雷类别严格对应,施工图纸应当按规范划分的标准准确标注。

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围护系统连接方式一般为咬合或者搭接。

无论是压型钢板
还是夹芯板,其外观都是瓦楞形的。

在施工中,采用搭接时的搭接长度至少要达到一个波峰或波谷,超过100mm则完全满足规范的要求。

另外,规范注释提到“薄的油漆保护层”不算是绝缘被覆层。

因此,可以认为彩色涂层钢板无绝缘被覆层,而镀锌钢板则更是电的良好导体。

所以,笔者以为《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第4.1.4条的第四个要求也是满足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厚度达到0.5mm的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屋面夹芯板(或压型钢板)可以作为接闪器。

3.2引下线
从前面轻钢结构建筑物的建筑体系的介绍可以看出,主钢架、次构件、围护系统在施工中已经作了可靠的连接,形成了持久的电气通路。

因此,只要设置了可靠的接地装置,就可以按跨度将钢柱作为引下线。

3.3接地装置
在现行设计中,一般将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用40X4的镀锌扁钢将其连通,并施行总等电位联结。

这样进行处理,接地电阻很小,一般容易达到设计要求。

在设计中应当注意,应在室外合适位置预留接地连接板,做法可以参考国家标准图集《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

另外,在设计图纸中,不能泛泛而谈“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做自然接地体”。

前面已经提到,轻钢结构建筑物在基础施工时需预埋地脚螺栓,加垫片后才能和钢柱相连。

须知:预埋的接地螺栓本身和基础钢筋是没有电气连接的!所以,土建施工时可用不小于φ10钢筋或圆钢将基础钢筋和接地螺栓可靠焊接,具体做法参见国家标准图集《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的17页。

这样,从接闪器到引下线,再到接地装置,雷电流才具备完整的泄放通道。

这样做还不够,还应该用短钢筋和基础钢筋可靠焊接,并引出基础外,供联结接地环网,方有利于降低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和实施有效的等电位联结。

这一点对于设置独立基础的轻钢结构建筑尤其重要,所以有必要在设计图纸中交待清楚。

如果忽视了轻钢结构建筑物接地装置的特殊性,即基础钢筋和接地螺栓本身并没有电气连接这一事实,造成的后果则是整个建筑物没有可靠的接地网。

采取的补救措施是用40X4的镀锌扁钢做等电位环网,镀锌扁钢过钢柱时应和柱底脚板下侧可靠焊接,这样,镀锌扁钢充当了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双重角色。

除等电位接地环网沿建筑物外围敷设一周外,在建筑物内还应该按跨度设置均压网格,不但降低跨步电压,保护人身安全,而且有利于工业厂房生产设备就地实施等电位联结,缩短等电位联结线的长度。

结束语
轻型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体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电气通路。

防雷工程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应该按照具体的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来有所侧重,并在实际中不断地探索出更加有效的防雷方法,以提高防雷施工的技术效能,取得更加良好的防雷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渭民.雷电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2]王国凡.钢结构焊接制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刘晓东.建设项目防雷设计技术评价探讨[J].建筑电气,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