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工科)
语文版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语文版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内容预览:2010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八年级语文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1分)A.栖息(qī)拾级( shí ) 烙印( luò ) 潸然泪下( shān )B.安谧( mì ) 星宿( xiù ) 逶迤(yí) 悲天悯人( mǐn )C.肆虐( lǜe ) 尴尬( gān ) 带挈( qì ) 咄咄逼人( dūo )D.喧嚣( xiāo ) 凝重( líng ) 招徕( lái ) 泰然处之( chù )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1分)A.稍纵即逝瞬息万变如诉如泣张灯结采B.油然而生容光换发脍炙人口娓娓动听C.分道扬镳风度翩翩无动于中不言而喻D.劫后余生弄巧成拙按部就班不假思考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分)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1分)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怕重。
D.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考,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A.《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B.《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C.《范进中举》节选自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品描写了痴迷于功名,不事劳作的范进。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一、拼音字词。
(32分)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3分)亲戚.(qìqī)要挟.(xiáxiã)奔.丧(bēn bân)沉闷.(mēn mân)刚劲.(jìn jìng)澎湃.(pâi pài)2、看拼音写词语。
(10分)yùn hán zǔnáo jìng mìmãng lóng bāo guǒ()()()()()yíshìēn cìjuàn liàn hãǎi bào yuàn()()()()()3、形近字组词。
(5分)虑()峭()撕()睹()骏()虐()俏()嘶()赌()峻()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6分)年过花()__________ ()不安席___________ 返()归真________罪()祸首__________ ()延残喘_______5、用“______”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3分)气状山河()涛涛不绝()万丈深冤()豪不在意()欺军之罪()迷惹不解()6、选词填空。
(5分)意然果然突然毅然(1)()不出所料,这次运动会我们班总分又是第一。
(2)列宁不听巴果茨基劝告,()地朝那条危险的小路走去。
虽然……但是……不管……总是……尽管……还是……(1)()围观的人怎样讥笑,木匠()专项合同心致志地雕刻着。
(2)()下雪路滑,她()第一个来到学校,为同学们服务。
(3)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句子。
(15分)1、句式变换。
(1)索溪峪的山、水、游人都是野的。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浙江省宁波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附答案

宁波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框.架(kuānɡ)采撷.(jié) 一刹.(chà)那万马齐喑.(yīn)B.憎.恶(zēnɡ)箴.(zhēn)言血.淋淋(xiě)飞来横.(hènɡ)祸C.哂.笑(shěn)桎梏.(ɡù)混.凝土(hún)徇.(xùn)私舞弊D.狩猎(shòu)摒.(bìnɡ)弃潜.(qiǎn)规则水涨.船高(zhànɡ)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时间的深渊,很可能把所有的信息湮没、遮蔽、删改、变形,而且,世间也没有哪种力量可以穿透时光那看似毫无轻重,却绵厚得无可丈量的屏障。
B.中国古典文学之中,失意文人的自我慰藉常常是寄情田园,放浪山水,甚至清灯古佛,六根清静,“独善其身”的出世姿态可视为特殊的反讽。
C.圣彼得堡风光旖旎,河流纵横,建筑独特,那些像洋葱头一样的园顶,在阳光下尤如未琢磨的宝石,这座承载着复兴之梦的城池静谧地述说着历史。
D.《大长今》播出后风靡东亚,韩国人利用它树立了一个温文而雅、知书达礼、聪慧善良的形象,还因不断向国外输出电视剧的衍生产品而赚得盆满钵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及人造丝的发明使人们对丝绸的需求大为减少,对南浔这样一个以丝绸业为支柱的地方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B.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三大球似乎只能靠篮球撑撑门面,足球和排球正在用每况愈下....的表现,一步步逼近公众的承受底线。
C.如果没有网络作参照,没有出现数字化,作为纸质媒体的期刊编辑对快节奏的现实本可以习以..,泰然处之。
..为常D.一些重点中学在资源的过度倾斜下创造的某些经验只具有展示的性质而不具有普及的价值,让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学校望眼欲穿....。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l0分)1.语素2.复合派生3。
同音多义同义4.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二、选择(每小题1分,共8分)1.B 2.C 3.A4.D5.D 6.C 7.B 8.A三、名调解释(每个4分,共12分11,普通话音节单念时有四个基本调值,这是每个声调的本调。
在语流中.音节和音节连在一起,声调之间由于相互影响面引起的变化叫变调.普通话里晕常见的变调现象有以下几类: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七八不’变调及重叠形容词变调。
2.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对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语境专指上下文语境,如某个词语的前后词语,某个句子的前后语句.广义的语境包括多种因素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类:一·是交际者自身的各种因素‘二是交际的现场情景,三足交际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3-辞书是最常用、最普通的一类工具书.它按照一定的编排方法,解释字、词的意义。
主要包括字典、词典.百科辞典、不同语种的对译辞典等.四。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特点:(1)语音方面古汉语有人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2)词汇方面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占多数,而现代汉语里则是双音节词占多数。
(3)语法方面古代汉语量词不发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现代汉潜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向,数词和名词之间必须有量词.古汉语中间类活用现象较多。
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没有古汉语那么多,而且词类活用是被作为一种修辞现象看衍的.省略在古今汉语中部能见剑,但在古汉语中更为多见,更为复杂,成为古汉语的特点之一;现代汉语的省略朔不如古汉语多见、多样.古今汉语的语法基本上是—致的,但不是完全没有变化。
特别是动词和宾语的顺序,古今汉语有不同的地方.2。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北京语音的标准地位,早已为人门所公认。
作为语音规范的北京语音本身,要排除—些特殊的土音成分.每一个汉字的北京话渎音读应该是确定的,这样各方言区的人才能有所依据.(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方方盲分布的区域最大,使用北方话的人口有七亿以上。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四年级语文试题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四年级语文试题一、识字写字。
(16分)1.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
(4分)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2. 读拼音,填同音字。
(6分)y óu : ( 尤 )其 ( 犹 )如 ( 邮 )递s ù : ( 塑 )造 住( 宿 ) 严( 肃 )3.读拼音,填写字词。
(6春风化雨,新苗zhuózhu àn ɡ大好河山,尽情xīnsh ǎn牢记l ìsh 开天pzh àn ɡchénɡ sh 守信,美德传扬 打好j ī ch ǔ天天向上。
二、积累与运用。
(24分)1. 根据语境填空。
(8分)(1)调达的命是九色鹿救的,他本该知恩图报,谁知他竟然 见利忘义 ,为了一点赏钱泄露九色鹿的住处,真是 背信弃义 的小人!(2)爸爸答应别人的事情,总能说到做到,真是“言必信,行必果 ”。
(3)做事情要专心,三心二意的结果只能是“ 竹篮打水 ——一场空”。
(4)都怪我“有眼 不识泰山 ”,失去了一次向大师当面求教的机会。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6分)(1)春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又要贴上大红春联了,请为你家选一副春联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唐诗宋词耐人寻味。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饱含着孤独的心情和不屈的精神;苏轼的“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诚挚祝愿。
(4分)(3)弟弟是个电脑迷,我给他介绍《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内容丰富多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爷爷爱旅游,我给他介绍《九寨沟》,因为那里的自然风光非常美妙奇丽。
(4分)(4)本学期的课内阅读,我们不仅认识了的徐悲鸿,还认识了为人们盗取天火的;我们饱览了的九寨沟,雄伟壮丽的;养成了的好习惯。
(5分)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罗绮.漪.沦崎.岖畸.形B. 和谐.揩.油楷.书偕.老C.茁.壮拙.笔支绌.罢黜.D.毗.邻媲.美先妣.枇.杷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人最讲“面子”,讲求“面子”,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虚荣的激情,多多少少要超出一点“面子”本身的价值。
于是,为了“面子”,可以装神弄鬼,攀龙附凤,甚至蒙混欺诈;为了“面子”,可以毁家纾难,丢掉信义,甚至连性命都不要。
中国人维护“面子”的劲头是举世无双的。
A.自欺欺人 B.装神弄鬼 C. 毁家纾难 D. 举世无双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嫦娥一号”的升空,对“嫦娥一号”及深空探测的热情被迅速点燃。
面对这种热情,几位系统老总表现出异常的冷静。
B.有消息称,教育部目前正酝酿对严格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松绑”,在学位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接收将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C.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办任何事,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具有民本思想,处处为人民服务。
D.我市作为全省医疗制度改革首批16个试验点,所有人都加入了合作医疗。
4.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安徽省歙县的太平桥建于明朝,,。
,。
如今太平桥已重展英姿,再现亮丽风采。
①系安徽省现存最长的古石桥②历经500余年,该桥受自然风华侵蚀及交通超重负载影响,破损较为严重③为16孔拱形石桥,全长268米,宽7.1米,高13米④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已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⑤其规模宏大,结构精巧,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⑥为保护珍贵文物,当地政府决定对该桥进行修缮复原,对部分桥墩灌浆加固、修复重建桥面及桥栏杆。
A.③①⑤④②⑥B.①⑤④③②⑥C.④③①②⑥⑤D.④②⑥③①⑤5.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莫令事不举.(成功)戍卒叫,函谷举.(攻占)B.可怜..焦土(可惜)..体无比(可爱)楚人一炬,可怜C.日过.午已昏(偏过)大母过.余曰(看望)D.《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志向)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加点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A.东望武昌B.群贤毕至C.名余曰正则兮D.齐彭殇为妄作7.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恐年岁之不吾与B.仰观宇宙之大C.莫之夭阏者D.而今安在哉8.下列加点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用之如泥沙...... 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C.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D.泣涕.涟涟二.本大题4小题,共12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摸底考试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一、知识库。
(共计51分)1、读拼音、写词语。
(5分每空1分)Lǒng zhào bówùfèng xìjūn yún zhìhuì( ) ( ) ( ) ( ) (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8分每项0.5分)_____()_____()____ ()_____()号空角折_____()_____()_____()_____()3、词语集训。
(15分)(1)补充成语。
(4分每空1分)()首东望毫不可()雪花飞()屏息()视气()雄伟耀武扬()形态各()欣喜()狂(2)请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在()内。
(3分每题1分)兴:①流行②引起③旺盛A、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兴旺。
()B、人民决不允许谁兴风作浪,破坏团结。
()C、今年就兴这个款式。
()(3)给加点字选正确读音,用“√”标出来。
(4分每空1分)A、枝干的数(shùshǔ)目,不可计数(shùshǔ)。
B、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巨龙,在崇(chóng cóng )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C、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gōng gòng )养不周。
4-6-1(4)选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4分每题1分)宁可------也不------- -只要------就-------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A、邱少云()牺牲自己,()暴露潜伏部队。
B、()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C、()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D、李老师()身体不好,()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4、按要求写句子。
(20分每题2分)(1)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少年报》和《科学画报》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合计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基础知识(24分)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或者给加横线的汉字注上拼音。
(4分) 古藤那一段原来的凌空的qi ú①干,忽然变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y è②。
在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③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④叶丛中微笑。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8分) ①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 ________ 。
(毛泽东《七律 长征》)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_________ 。
(杜牧《泊秦淮》) ④ ________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灵旗空际看 。
(夏完淳《别云间》) ⑦人活着要有理想和信念,要甘于为社会奉献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号…………………………………………密………………封………………线………………………………自己的一切,正所谓“___ ,_____ 。
”(龚自珍《己亥杂诗》)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一万亿美元,而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C.人生就是因为无法随心所欲....,所以才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鼎职业中专学校2010-2011第一学期期末考试09级语文期末试卷(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拟卷人:陈一惟审核人:董留基)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运用。
(30分)(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下列方框里)1 2 3 4 5 6 7 8 9 10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的一组是()A、恪.(kâ)守广袤.(mào)倏.(shū)忽嘈.(cáo)杂B、梦寐.(mâi)藐.(mào)视廖.(liáo)阔端倪.(ní)C、颠簸.(bǒ)半晌.(xiǎng)摇曳.(yì)精湛.(shân)D、怦.(pīng)然神侃.(kǎn)熨.(yùn)帖糟蹋.(tà)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纭纭众生自惭形秽鸠占雀巢B、提心吊胆滚瓜烂熟美轮美奂C、停止不前刻勤刻俭目瞪口呆D、历经仓桑竞相生长疾于求成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位日本经济大臣曾指出,亚洲经济的盛衰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增长。
B、电子门票,这种从未听说过的东西,今天已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C、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不期而遇晤见了鲁迅先生。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4、下列句子中,对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拟人、夸张)B、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排比)C、秋风忽至,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拟人)D、这园中不单是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拟人、双关)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句是()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B、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
C、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
D、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6、下面各句画线处的礼貌用语,运用准确得体的一句是()A、他百忙中来拜访我,使我感到有点受宠若惊。
B、请你务必在家恭候,我一定会如约赴会。
C、你们的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都无可挑剔,下次我一定会再来惠顾。
D、本店明天开业,欢迎各界人士莅临指导。
7、将下面的句子按文意重新排列,句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渡捕捞使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④①②③B、②④③①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8、对下列词句朗读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B、“豪强”与“官家”,历来是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C、工作缺乏通盘考虑,扬长避短....,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D、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10、传统建筑常悬挂楹联,以凸显建筑物的主体,增添人文情趣。
下列的楹联中,哪副与建筑物“身份”配置不当?()A、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蕴光明——用于观音祠B、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雾色,色色皆空——用于书院C、望重南阳,想单年羽扇纶巾,忠贞扶季汉;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用于诸葛亮D、福地证因缘,萍水相逢,谁是主人谁是客;名山推管领,蒲团静坐,半成隐士半成仙——用于道观二、阅读(40分)(一) 共生互动18分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
我们的活动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就越善。
所以,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人文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向,也包括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
20 世纪科技的高度与迅速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众所周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
例如,采用基因技术,将人与黑猩猩进行某种杂交,肯定会出现一种新的生物,这种新的生物是否比人更聪明、更健康?这绝对是一个科学问题,但绝对不能进行,绝对比起克隆人还更反“应该”、反伦理、反人类。
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
人文是求善,但人文不能保证其本身基础正确,可能事与愿违。
“应该是什么”的“应该”一定要合乎“真”。
据说,过去在我国某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自然“应该”;然而,当时并没有弄清沙漠下面水的情况,谁知该处水不多,树种下去,开始有水,蓬勃生长,一旦此水吸尽,树全死了,比绿化前还糟,沙漠下面的水都没有了。
显然,人文需要科学奠基,求善需要求真奠基。
然而,科学与人文是共生的,是互动的,有以人文导向的科学,也有以科学奠基的人文,这就是“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的“交集”,即数学上所谓的“交集”。
既善又真,是“交集”。
不处于“交集”中的“是什么”,有两类:一类反善、反伦理、反“应该”,就决不能做;一类不反善、不反伦理、不反“应该”,就应该按实际情况去处理,而决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因为其中不少是十分基础性的研究。
历史已再三表明,这些基础性的研究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世界中好奇的需要,而且其中不乏对后来重大的科技创新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研究工作。
不处于“交集”中的“应该是什么”,也是一样,也有两类:一类反真,反科学,导致反“应该”,就不能做。
一类并不反真,不反科学,也无现实的恶果,就不能形而上学地去禁止,因为其中不少是美好的大胆的愿望、幻想、希求。
历史也已一再表明,人类许多了不起的科技成果正是前人美好的大胆的愿望、幻想、希求所导致的,人类许多坚忍不拔的前赴后继的奋斗是受此激励的。
是的,“风物长宜放眼量”。
1.对“人文”理解错误的是( )A.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
B.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的活动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C.人文是科学的对立面,是反科学的。
D.人文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
2.毛泽东的诗句“风物长宜放眼量”在本文的含义是( )A.风物永远合人心意并且开拓了人的视野。
B.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
C.人要有宽广的胸襟和气度,应该放开眼界看待一切事物。
D.不要为眼前的景象所迷惑。
3.关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既善又真是科学和人文发展的共同目标。
B.科学和人文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C. 人文是科学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人文发展的导向。
D. 凡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幻想科学都能实现。
4.选文中没有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B.正反对比论证C.类比论证D. 引用论证5.对本文中的“应该”理解正确的是( )A.“应该”就是人的精神世界。
B.“应该”是既善又真,是科学与人文的“交集”。
C.“应该”指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的事物。
D. “应该”是不反真,不反科学,也无现实的恶果。
6.举例说明“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向,也包括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
”(4分)答:7.根据课文的内容概括“人文”的含义。
答:(二)默读父亲(22分)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
“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
在我10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医院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
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
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
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
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
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呢!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
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
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
等到去学校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
但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
”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
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
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
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其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
”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 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
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 顿时,我木然。
心里漫上一阵痛楚……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
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四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
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
父亲听了,一个劲儿地叹气。
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
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小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
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
”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
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
事后才知道是他进城抽了500cc血给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