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牵张法治疗脊髓损伤痉挛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针刺治疗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针刺治疗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针刺治疗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临床研究目的对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观察组配合针刺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各指标变化情况与治疗效果。

结果排尿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包括膀胱容量、漏尿次数、最大排尿量与残余尿量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9%(26/28)高于对照组71.4%(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针刺治疗方法应用下对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标签: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针刺治疗;效果脊髓损伤作为近年来临床多发疾病,病情复杂、治愈难度较高等特点,特别长期患病患者极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礙问题,如膀胱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方法以康复训练为主,但在改善膀胱功能障碍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对此可考虑引入中医康复疗法,通过局部针刺,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本次研究将就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42.5±4.5)岁,损伤节段,C4-C7、T5-T12、L1-L4分别为19例、22例、15例。

入选标准:①与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关于脊柱损伤膀胱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相吻合;②无心、肝、肾功能不全,无精神病史与严重感染情况;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签字确认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38例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38例

阴经交会穴, 能温补 下元, 鼓舞膀胱气 化。水道能通 调
水道, 行水利尿, 膀胱俞 、 中极为膀胱俞募穴, 可 以调节
脏腑气血运行, 促进膀胱气化 。 三焦 具有通 行元气调节
水液运行 的作用, 故用三焦俞 以行气利水 。 肾主骨生髓,
故针刺 肾俞 、太溪可 以促进损伤组织 的修 复并能助膀
上海针灸 杂志 2 0 1 4年 4月第 3 3卷第 4期
文章编号 : 1 0 0 5 - 0 9 5 7 ( 2 0 1 4 ) 0 4 — 0 3 6 3 — 0 1

・3 6 3-
临床 报 道 ・
针 灸治疗 脊髓 损伤后膀胱功 能障碍 3 8例
祁玉军, 李登科 (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淮安第一 医院, 淮安 2 2 3 3 0 0 )
平补平泻手法, 得气后在关元和 中极 、 肾俞和膀胱俞几 。 组穴位上分别接 G 一 6 8 0 5电针仪, 选断续波, 频率 1 4 H z , 电流 3 ~5 m A , 留针 3 0 m i n 。每 日 1次。 2 . 2 艾灸 每 次针 刺结 束 后嘱 患者 家属 将艾 灸 盒 固定在 关 元、 中极 、水道或三焦俞 、肾俞、膀胱俞等 穴位上用
胱气化 。 此类膀 胱功能障碍 为外伤气 血阻滞 所致 , 所以 取三 阴交疏通足三 阴的气血 。 艾灸能温通经 络, 消瘀散
清艾条施 以温和 灸, 使局 部有温 热感, 每 穴灸约 1 0 ~
1 5 m i n 。每 日 1 次。
结 。诸穴合用, 辅 以艾灸, 共个疗程 , 疗程 间休 息 2 d , 4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
近年来 由于交通事故及施 工坠落 等原因的不断发
3 治疗效果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作者:李伟芳南晶张黎来源:《中外医疗》2014年第10期[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刺临床应用于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78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并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仅行综合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1个月后的膀胱功能变化进行对照比较。

结果研究组自行排尿率、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康复训练;针刺治疗;SCI;膀胱功能[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a)-0062-02在脊髓损伤(SCI)患者的临床表现当中,神经源性膀胱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将会转化为更加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致死率较高[1]。

因此,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重建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当中,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膀胱训练、间歇性导尿、药物应用治疗、膀胱扩张、连续引流等,但是疗效并不确切,极易引起病情反弹,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

该研究2008年12月—2010年3月期间对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发掘这种结合治疗方法对于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78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范围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7.7)岁;病程范围在1~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7±2.2)个月。

该研究的病例纳入标准包括:①具有SCI病史;②经CT检查后确诊;③具有尿急、尿频、尿失禁或有尿意但无法控制的临床表现;④经尿动力学检查后,结果显示具有明显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⑤经B超检查后,结果显示膀胱容量明显减少,排尿后有残余尿液存在[3]。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探讨宋静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探讨宋静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探讨宋静发布时间:2023-05-17T00:49:55.708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宋静[导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应用使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速度得到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尿动力学指标。

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应用使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速度得到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尿动力学指标。

关键词:针灸;康复护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会引起小腹坠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此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膀胱功能,并且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将针灸与康复护理联合应用,通过对穴位进行刺激来帮助患者通经脉、调气血,提高患者的膀胱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膀胱患者采用针灸与康复护理联合的形式进行干预,并分析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50.36±5.87)岁,实验组男24例,女19例,平均(50.57±5.62)岁,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尿动力学检 查均 示不 同程 度 的神经 源性 膀胱 功能 障碍 ,B
超检查提示膀胱容 量减少 ,有 多少 不等 的残余 尿量 。且均
次, 每次 3 0 m i n ,6次治疗后休息 1天 。两组患 者均连续 治
疗 1月后疗效分析。 1 . 3 观察指标 观察 两组 患者 治疗前 后膀 胱容 量 、残余 尿 量 的变化 ,并监测是否出现不 良反应或 泌尿 系统并发症 。 1 . 4 统计方法 采用 S P S S 1 6 . 0统计 软件 对数 据进 行 处理 , 计量资料 以 ( ± s )表示 ,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 资料 以百 分比 ( % )表示 ,采 用 x 检验 ,P<0 . 0 5认 为差异有统计
康 复 训 练 结 合 针 刺对 脊 髓 损伤 后 神 经 源 性 膀 胱 患者 膀 胱 功 能 的影 响
肖 源
湖南省 常宁市人 民医院 ,湖南 衡阳 4 2 1 5 0 0
f 摘
要】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 ( S C 1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 响。方法 :6 9例 S C I 后神经源性膀胱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 5 例 和对照组 3 4例 ,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 ,对照组仅接 受综 合康复训练 ,连续治疗 1 月后对 比膀胱 功能。结果:观察组 白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容量均有 明显上 升 ,残余尿量均 明显 下降 ,与治疗前相 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后两组组 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 ,而残余 尿量则低于对

6 5岁 ,平 均 ( 3 8 . 5±8 . 9 )岁 ;病程 1—6个 月 ,平 均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胡兆君# 张'婧! 柴'园, 钟'梅#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科 !$档案室 ,$神经内科 湖北 宜昌 %%,"",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例脊髓损伤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 例 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研究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 观察 ! 组临床疗效记录 ! 组干预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5` "$"* 干预后! 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膀胱容量升高且研究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膀胱容量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论'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功能恢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 关键词 针灸 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F%(,$*''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C"$+(!"#$"&C""+(C",
!"#$ 年第 % 卷第 & 期 !"#$% %"$& !"#$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英文 ''''''''' %&'()*+ ",-*./+'0./1 2'01).)"*0#34)*/(/0*1 5/(./'* 6/1)7)*/''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1-07T10:48:13.3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作者:王政[导读] 分析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

王政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康复中心 430080【摘要】目的分析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对照组(25例,予以康复训练)和观察组(25例,予以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膀胱功能积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膀胱恢复,整体疗效较理想。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针灸;康复训练;疗效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患者通常表现为尿失禁、尿潴留等症状,极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甚至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具体治疗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

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为14:11,年龄范围为27岁至74岁,平均为 (50.46±12.37) 岁;对照组男女比为13:12;年龄在28岁至73岁之间,平均为 (50.20±12.28)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相差较小(P>0.05)。

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探讨

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探讨

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探讨发布时间:2021-07-01T09:31:08.52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张柱芹[导读]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张柱芹伊春市中心医院黑龙江伊春 153000【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

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联合组接受康复训练结合针灸。

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

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

比对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组临床症状、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康复训练与针刺相结合对于该疾病非常有效,并且可以改善膀胱功能。

由此可见,该方法适合临床使用推广。

【关键词】:康复训练;针灸;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科目,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穴位,采用不同的针灸技术,可以起到监督,强化肾脏,改善膀胱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康复训练与针刺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疗效满意。

该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中18名男性,12名女性,年龄21至47岁,平均(32.7±8.5)岁,病程1至5个月,平均(2.3±1.3)个月;联合组中19名男性,11名女性,年龄20至48岁,平均(33.4±8.1)岁,病程1至6个月,平均(2.5±1.8)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数比对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7 3 — 7 7 5 .
8 l 1 — 8 1 3.
张, 来治疗 脊髓损 伤后痉挛 性膀胱 , 在 膀胱压力 监测 的情 况
下, 滴入 利多 卡 因浓度 为 0 . 0 4 %的生 理盐 水 , 通过 利多 卡因
浸润作用及一定容 量的液体进行缓慢牵 张 , 膀胱痉挛 逐渐被
抑制 , 痉挛 的膀胱容 积逐 渐变大 , 来达 到治疗 的 目的 。检 索 目前 公开 发表 的文献 , 该方法 目前 国内外未见 报道 , 该方法
9 7 .
[ 5 】 燕 铁斌, 伍少 玲, 郭友 华, 等. 盆底 肌 肉电刺 激治疗 脊髓 损伤 患者 尿失 禁的疗效观察[ J ] . 中华物理 医学 与康 复杂志, 2 0 0 5 , 2 7 : 2 8 7 . [ 6 】 邢 晓红, 杜 莹, 常 淑娟. 膀 胱功能 训练治疗 脊髓 损伤患 者神经 源 性 膀胱 的疗效 观察 [ J ] . 中华物 理 医学 与康复 杂志, 2 0 0 6 , 2 8 ( 1 1 ) :
中 田 癌 夏 区 学 骠 盎 2 0 1 5 & [  ̄ , 第3 0 卷, 第5 期
好 的效果 ㈣。基于上述理论, 及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 m 。 本研究改进 了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 , 使之用来 进行膀胱牵
[ 9 ] 申红 梅 , 郑红 云. 膀胱 压力容积 测定在 高位脊髓 损伤 患者膀胱 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J ] . 现代 中西 医结合杂 志, 2 0 1 2 , 2 1 ( 3 0 ) : 3 3 8 3 . [ 1 0 ] 毕霞, 王雪强 丹, 等. 对神经源性膀胱 患者 进行简易膀胱容量 压 力测 定 的 可行 性 研 究 [ J ] . 中 国康 复 医 学 杂 志, 2 0 1 1 , 2 6 ( 9 ) :
2 0 1 3 , 3 5 ( 2 ) : 1 3 o - 一1 3
【 3 ] 牛瑛琳. 督 灸法对 脊髓损伤 后神经源 性膀胱 的疗 效观察 [ J ] . 中 外健康文摘, 2 0 1 2 , 9 ( 5 0 ) : 3 9 8 -3 9 9 . [ 4 ] 胡 文清 , 郭玉红 , 秦晓军. 间歇 导尿对脊髓损 伤患者膀胱 功能影
r e f l e x i a [ J ] .J Ur o l , 2 0 0 0 ,1 6 4: 1 4 7 6 — 1 4 8 0 .
[ 1 2 ] 冯小军, 魏新春, 吴建 贤, 等. 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 源 性膀胱 2 3 例[ J ] . 安徽 中医药 大学学报 , 2 0 1 4 , 3 3 ( 1 ) : 4 3 —4 5 . [ 1 3 ] 张秦宏, 孙忠人, 岳金换. 电针治疗 脊髓损伤后 神经 源性膀胱功 能障碍的文献研 究[ J ] . 针灸临床杂志, 2 0 1 1 , 2 7 ( 9 ) : 4 1 — _ 4 4 . [ 1 4 】 孙 卫兵, 杨帆, 齐清会 . 电针穴对慢性 膀胱过度活动症模 型大 鼠 尿动力学及 脊髓 背角 s P 和C G R P 影响f J 1 . 大连医科大 学学报,
2 0 1 2 , 3 4 ( 3 ) : 2 2 0 ~2 2 4 .
全容量 , 提高生 活 自理能力 , 减轻 患者家庭经济 负担 , 值得 临 床推广。但膀胱牵张单独应用 的疗效及远期疗 效尚待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 蒋 东生, 车兴 旺, 范连彬 , 等. 生 物反馈技术 结合膀 胱功能训 练治 疗脊髓损 伤患 者排尿障碍[ J ] . 临床 医学, 2 0 1 2 , 3 2 ( 8 ) : 5 4 —5 6 . [ 2 ] 曾凡硕 , 周谋望 , 刘楠, 等. 犬 脊髓损 伤痉挛性 膀胱动物 模型 的建 立及 尿动 力学分 析[ J ] . 中 国康 复 医学杂志 , 2 0 1 1 , 2 6 ( 1 1 ) : 1 o 0 0 —
响的探讨 [ J ] . 河北 医科 大学学 报, 2 0 1 3 , 3 2 ( 1 2 ) : 1 5 9 6 - - - 1 5 9 7 .
[ 1 7 ] 王璇, 陈艳, 潘翠环, 等. 球囊扩 张术结合手法治疗对环咽肌失 弛 缓症 所致 吞咽 障碍 的疗效 观 察[ J ] _ 中国康 复, 2 0 1 3 , 2 8 ( 2 ) : 9t i e r - Ka s t l e r E J ,R u u d B o s c h J L H.L o n g — t e r m r e s u l t s o f s a c r a l n e r v e s t i r n u l a t i o n ( S 3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n e u r o —
1 0 O1 .
[ 1 5 ] 孙卫 兵, 杨帆, 齐清会 . 电针 次髂 穴对膀胱 过度活动症大 鼠尿动
力学 的影 响[ J ] .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 0 1 2 , 3 4 ( 3 ) : 1 1 5 —1 1 9 .
[ 1 6 ] 张彩侠, 高 晶, 赵斌, 等. 头针结合 常规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脑瘫 患 儿肌 张力及关 节活动度 的影响 [ J ] _ 中华 物理医学 与康复杂 志,
g e n i c r e f r a c t o r y u r g e i n c o n t i n e nc e r e l a t e d t o d e t r u s o r h y p e r —
以其有效 性及创新性 , 将成为脊髓损伤痉挛 性膀胱 的有效 治
疗方法之一 。 综上所述 , 针刺联 合牵张治疗可有效扩 大患者的膀胱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