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荣辱观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会 文八班 主题班会
荣辱观的意义 荣辱观出现的背景 荣辱观的内涵与特质 荣辱观的战略意义
序言:
1、胡锦涛同志在3月初 阐述的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 荣辱观,科学、准确地 揭示了当前我国社会的 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 则,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和现实针对性,是新形 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学习“八荣八耻”精 神,充分理解其重大意 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 观,是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全面发展中学生的 重要任务。
一个民族的羞耻感是其生死存亡之基。如果一个民族的政治界、文化界、传媒界 的精英们的羞耻感都丧失了,必然导致这个民族的衰败。
管子有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21世纪丰衣足食的人们如 此混淆荣辱,我们只能从儒家的经典说法里寻到不另人满意的答案。所谓君 子知耻,小人不知耻,也就是我们是宁愿做小人,而背弃做君子呢?还是相 反。 综观当今,国人绝非不识荣耻,只是羞耻敢丧失了、麻木了,以至造成社 会公德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几乎所有人都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几 乎无人不说:视功名如粪土。悲剧就发生在了“说之而不行之”。 两千多年前,孔子总结出了“四耻”:不知克己、不尊伦理、无功受禄、言 行不一。调教了无数权贵,曹植进而言之:无功而爵厚、无德而禄重,或人 以为荣,壮夫以为耻。可惜现代的人们倒背如流却遵循着:赢为荣输为耻、 升为荣降为耻的信条。莫非是人们对古文的理解有误?那么对“八荣八耻” 的解读但愿不要再有偏颇。起码不要只以此照人,不以律己。 将总书记的“八荣八耻”重复于此,供我们深入的学习、理解。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 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 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浅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

奋 斗 精 神 作 支 撑 , 就 会 难 以 自立 自强 、 以 发 她 难
展 进 步 和 难 以 兴 旺 发 达 。 “ 、 、 、 ” 是 艰 骄 奢 淫 逸 ,
苦奋 斗的腐蚀剂 , 是腐 败 的土壤 。在改 革 、 也 开 放 迅 猛 发 展 , 济 社 会 日新 月 异 的 今 天 , 一 个 经 每
有 利 于 弘 扬 社 会 主 义 荣 辱 观 的评 价 机 伟 机 制 和 监 控 机 制 , 励 人 们 积 极 向 卜、 激 善 美 , 助 人们 辨 别是 非 , 制假 恶 丑 , 帮 抵 社 会 主 义 荣 辱 观 落 实 到 工 作 学 习 和 生
践 中。 ( 者单位 : 作 自治 区 党 委
和行 为 准 则 , 我 们 划 出 了评 判 是 非 、 辱 、 丑 的 界 为 荣 美 限 , 坚持什 么 、 对 反对什 么 、 倡导 什 么 、 制什 么 , 立 了 抵 树
的 基 本 国 情
出发 , 步 确 逐
立 了 以公 有 制为 主体 、 种所 有 制经 济共 同发 多 制度 。 多种 所有 制经 济 的共 同发 展 , 对促 进 国民 更快 地发 展起 到 了重 要 的推 动作 用 。但是 , 多
止 于道德 领域 ,推动 和促 进构建 社 会主 义和 谐社 会 , 全 义 基 本 经 济
制 度 相 适 应
的 思 想 道 德
规范。 改革开
面 建设 小 康社 会 有 十分 重要 的现 实 意 义 和深 远 的 历 史
意义。
放 以 来 , 们 我
党 从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弘 扬 “ 荣八 耻 ” 会 主 义荣 辱 观有 利 于社 会 主 义 八 社
2024八荣八耻荣辱观思想汇报

2024八荣八耻荣辱观思想汇报一、引言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深刻认识到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重要性。
这些准则不仅是我们行为的规范,更是我们道德和精神的追求。
在此,我向党组织提交我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思想汇报,以表达我对这一重要思想的认同和实践。
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与意义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要始终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积极为人民服务,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遵纪守法,崇尚诚信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保障。
我们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我们要注重诚信原则,言行一致,做到言而有信、行而必果。
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学习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
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要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不断自我完善。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要在工作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技高峰。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团结协作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同时,我们要倡导和谐相处的理念,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三、实践与体会在工作学习中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在工作中,我始终牢记八荣八耻荣辱观的要求,努力做到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我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项目攻坚,努力为团队和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注重与同事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只有相互信任和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生活中,我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因此,我在学习和工作中注重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优势,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的梦想。
践行八荣 抵制八耻——二谈贯彻八荣八耻荣辱观

践行八荣抵制八耻——二谈贯彻八荣八耻荣辱观不辨是非难处世,不知荣辱难成人。
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美丑、善恶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八荣八耻”荣辱观切中时弊,掷地有声,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分清荣辱是非,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自觉向“八荣”靠近并身体力行,贬斥“八耻”并自觉抵制,使“八荣八耻”荣辱观成为我们每个人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古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社会风气的好坏,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对社会风气的好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不仅每一个领导者,而且每一个普通人,都应当有这样的态度:“八荣八耻”不是讲给别人听的,是讲给自己听的,就是针对自己的。
应该看到,“八荣八耻”之所以一经发表就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就在于它切中了当前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触及了每个社会成员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道德迷误,清楚地划出了可为和不可为的道德底线,给很多思想混乱的人指出了辨别是非的标准和方向,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主动对照“八荣八耻”检查自己言行中的错误,从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综观“八荣八耻”的论述,可知“八荣八耻”既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既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
“八荣八耻”既不神秘,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天天面对,事事相关。
每一个社会成员,只要有向善之心,有积极进取之意,践行“八荣”、抵制“八耻”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
问题的关键在于“八荣八耻”是否真正入脑入心,真正内化为我们言行的指导原则。
在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中,荣辱的界限是清晰的,广大群众知耻知荣、知善知恶、知是知非。
但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的意识中,也出现了一些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
以“八荣八耻”为例,有些时候诚实守信被视为“古板”,见利忘义被视为“本事”;艰苦奋斗被视为“傻冒”,骄奢淫逸被视为“时尚”;遵纪守法被视为“呆板”,违法乱纪被视为“胆量”,如此等等,黑白不分,以耻为荣。
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意义和特征

荷 夷 , 复 先基 的抗 荷 名将 郑 成功 ; 苟 利 国家 生 死 恢 “ 以 , 因祸 福 避 趋 之 ” 民族 英 雄 林 则 徐 , 岂 的 历史 千 秋 传 诵 。相 反 , 国贼 秦 桧 , 卖 汉奸 汪 精卫 等则 被 永 远 钉
实 意义 和深 远 的历 史意 义 。
一
热 爱 祖 国是 中华 民族 的 优 良传统 , 国 主义 是 爱 中华 民族 精 神 的核 心 。 中华 民族 屡经 劫难 而不 灭 , 伟 大祖 国屡 遭 侵 略 而 未 亡 , 在 于 中华 民族 的爱 国 主 就 义精 神 特别 浓 烈而 又 深 沉 。 比痛 恨侵 略 者 , 比鄙 无 无 视卖 国者 , 比崇 敬 爱 国者 , 中华 民族 爱 国情 怀 的 无 是 集 中体 现 。屈 原投 江 以死报 国 , 岳母 刺字 精 忠报 国 ,
彭 家 理
( 江 师 范 学 院 , 四 川 内江 内 61 1) 4 1 2
摘
要 : 会 主 义 “ 荣 八 耻 ” 辱 观 汲 取 了 中 华 民族 的 传 统 精 华 , 着 牢 固 的 根 基 , 有 历 史 继 承 性 ; 社 八 荣 有 具 体
现 了 时代 精 神 , 领 时 代 风 尚 , 有 现 实 针 对 性 ; 内 涵 深 刻 , 向鲜 明 , 有 思 想 导 向性 ; 在 明荣 知 耻 , 在 引 具 其 导 具 重 贵 知 行 合 一 , 有 社 会 实 践 性 具 关 键 词 :八 荣 八 耻 ” 辱 观 ; 史 继 承 性 ; 实 针 对 性 ; 想 导 向性 ; 会 实 践 性 “ 荣 历 现 思 社
荣 知 耻 的重 大 意义 。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荣辱观,提炼和概括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荣辱观,提炼和概括在我们的国家,社会荣辱观是指人们对于社会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念。
其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荣辱观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八荣八耻以其生动的表述、全面的内容和深刻的指导意义,成为了我们道德建设的标杆。
首先,八荣八耻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富强不仅仅是国家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富强;民主不仅仅是政治体制,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权利和参与;文明不仅仅是城市的繁荣,更是每个公民的素质和行为;和谐不仅仅是社会的安宁,更是每个家庭的和睦与友爱。
八荣八耻提醒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观。
其次,八荣八耻强调了个人的自律和责任意识。
其中的"勤奋、务实、廉洁、博爱",强调了个人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勤奋和务实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应该具备的品质,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果;廉洁要求我们要廉洁自律,不能贪污腐败;博爱则要求我们要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八荣八耻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再次,八荣八耻强调了公民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其中的"荣辱与共、诚实守信、舆论监督、安全第一",要求我们要与国家一起前进,共同享受荣誉;诚实守信是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承诺,要求我们言行一致,对他人负责;舆论监督则告诉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安全第一是对每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关心和重视。
八荣八耻提醒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我们应该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总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荣辱观,既有激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的积极意义,又有提醒人们不忘初心、避免过错的警示作用。
只有深入理解和践行八荣八耻,我们才能真正进一步完善我们的道德建设,构建一个和谐、文明、富强的社会。
八荣八耻演讲稿

八荣八耻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演讲《八荣八耻》。
八荣八耻是我们党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是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基本要求。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将结合自身的体会,为大家分享八荣八耻的内涵和重要性。
首先,我想谈谈八荣。
第一是荣升官职,我们要追求事业的升华,但不能以权谋私,不能违背党纪国法,不能为个人利益打折扣。
第二是家庭荣誉,我们要尊重老人、孝敬父母,树立良好的家风,为家庭赢得荣誉。
第三是个人形象,我们要注意自身修养,做到言行一致,为社会树立好榜样。
第四是公共秩序,我们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规范,保持公共场所的良好秩序,为社会安宁做出贡献。
接下来,我想谈谈八耻。
第一是耻辱国家,我们要保卫国家利益,坚决抵制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第二是耻辱民族,我们要保持文明礼貌,尊重他人,不歧视任何民族。
第三是耻辱职业,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要勤奋敬业,为人民服务,不能因任何利益而背离职业道德。
第四是耻辱人民,我们要尊重人民权益,不侵犯他人利益,不欺压弱小。
八荣八耻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紧紧围绕八荣八耻这一核心,落实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
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八荣八耻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有健全的制度和良好的道德约束。
八荣八耻既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法律约束,通过积极践行八荣,我们能够逐渐形成诚信守法、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最后,八荣八耻是推动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指南。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践行八荣八耻的要求。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亲爱的同学们,八荣八耻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全体公民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5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委员时精辟地阐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确立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党的理论创新也在不断加快。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实际,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针。
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旗帜鲜明地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本质和核心,也就是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目标。
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丰富,也是对20世纪后叶以来国际社会关于“发展”是“人的发展而不是物的发展”的思想成果的吸收。
但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一定社会形态条件下,人的发展的内涵又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在社会主义的当代中国,人应该怎样发展?向什么样的方向、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正是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弘扬和尊崇,以及通过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和贬斥,非常具体地为我们确立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发展什么、反对什么的时代标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一、“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是时代道德建设的精神概括
(一)“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路明灯
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状况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的思想
么,
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每当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时期,精神支柱的力量是尤其不可或缺的,正确的荣辱观就是这一精神支柱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重要时刻,“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的提出,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拓展和丰富了新时期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渠道。
(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们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制定道德规范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做到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既要高举道德理想主义的旗帜,又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道德现实主义的基本要求。
“八荣八耻”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的基本要求,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弘扬正气,有利于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达到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效支持,是一种适应现实要求、操作性强、符
样选择,
现今这个变革之中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使社会生活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并通过这种共同的规范去调节人们的行为,使整个社会生活保持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之中。
而这种有序的社会状态,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的调节器。
(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的导向标
革命圣哲马克思认为,人把握现实世界的方式,不限于科学的或理论的方式,还包括艺术、宗教和精神践行的方式。
道德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最重要的精神实践方式,它面对现实,注重实践,指向理想。
因此,“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以规范为基本形式,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为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表现提供一种价值的支撑和价值导向。
(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社会成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助推仪
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了主导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等相应内容的价值体系。
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的价值在于塑造和培养既有高尚道德情操,又遵守基本道德操行的新人。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就是围绕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对思想道德规范体系的补充、调整和完善。
(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优良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
1、“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
荣辱观念是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思想珍宝。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严、勇、孝”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做人成事的准则。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过做人的三个标准,即智、仁、勇“三达德”,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然而,孔子有生之年,为之奋斗的伦理道德,是“礼”。
从公元前21世纪,就有了原始礼仪。
周代以礼乐治天下,“周礼”的建设与发展前后八百余年。
早
的影响。
向了新高度,并统领我国伦理道德教化与建设两千年。
到了宋代,又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其中再次恢复了管仲提出的“四维”,去掉了“仁”,增加了“孝”、“悌”与“忠”,将家族道德置于首位,“家”乃国之基。
有了纵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横向的“兄友弟恭”,建构一个纵横交错的家庭伦理十字架,就可实现“家和万事兴”。
从清末到民初,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冲击,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认为,道德
是中国之长项,只要推陈出新,就能够建构中国的新道德。
梁启超等维新派,试图以“孝、悌、忠、信”这“四德”为基础,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华,建构中国新道德。
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这是“中体西用”、中西道德精华相融合的杰作。
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表明:以孟子“五伦”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
宋代以“八德”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