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课游戏大全

小学生体育课游戏大全
小学生体育课游戏大全

小学生体育体育课游戏介绍

一、《垒球掷远》

1、初步学投掷技巧,发展学生上肢的力量性和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精神。

教学要求:

高层次:完全掌握垒球掷远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练习。

中层次:基本能掌握垒球掷远的动作要领,并练习动作。低层次:在老师的帮助下,继续学习垒球掷远。

教法:

1、讲解方法要领,腾空、落地

2、分组练习。纠正指导。

二、《打保龄球》

1、教师讲解方法及规则(滚球撞到铁罐为胜)

2、要求:高层次能按要求操作。中低层次可以拉近再滚

3、5个铁罐如何排列最好打,可以讨论!

组织:

三、《面对墙接反弹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发展学生肢体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教学要求:高层次:能完全掌握动作要领,并练习做动作。

中层次:基本能理解动作要领,并学习做动作。

低层次: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投篮。

要求:双手传球时前伸用力。

四、《叫好接球》

规则:一个学生抛球,5米外的另一个学生接球。在接到球的同时必

须叫好。提前或者退后叫好,或者干脆不叫好,都属于失败。

效果:以训练大脑反应能力。

五、《双手向上自抛自接球》

要求:1、尽量向上抛,可以竖直抛。

2、找准接球点。

3、低层次在辅导下完成。

六、《抛球换位》

教法:学生掌握双手向上自抛自接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换位后还要能

接上球。并培养学生上肢的力量性,使学生的手脑配合能力有一定的

提高。

七、《小猫学钓鱼》

教学总目标:

1、使学生懂得钓鱼游戏则。

2、提高学生肢体协调配合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懂得与人合作、沟通等技巧。

教学分目标:

A组:掌握钓鱼技巧,并学会与人合作。

B组:懂得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等待。

C组(自闭症个别教育):①在游戏过程中学会等待;②通过提示卡懂得按指令完成任务;③培养与他人的亲感。

教学重点:学习按一定规则做事。

教学资源:钓鱼用具;小猫头饰;勾通卡片。

教学方法介绍:

儿歌:排排队,去钓鱼,鱼钩对鱼嘴,钓到大鱼高高举。鱼儿放进桶里去,不争不抢守规矩。

第一轮:我说“开始”你们就可以钓鱼,钓完之后回到座位上去。同学们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我们互相握手祝贺一下吧。

第二轮:两人一组,一个钓鱼一个把鱼放到鱼桶里,看哪组最快。同学们互帮互助才完成了比赛,集体的力量是最大的。

八、《老鼠笼》

规则:

1、熟悉儿歌:“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咬坏衣,我们搭个老鼠笼,咔嚓一声抓住你”

2、咔嚓一声时手放下同时下蹲,在圈内者被抓住,被抓住者一起做笼子

3、扮老鼠的小朋友要在圈内钻进钻出,不能总是在圈外。

九、《小白兔过年》

规则:

1、小白兔年前要到地里找萝卜,就到“小坑”里挖一个回来。

2、中途用双脚跳的方式跳回。

3、萝卜用大腿夹住

教与学的方法:

1、呼啦圈里放一些沙袋(萝卜),同学跳到跟前拿一个夹在大腿间,再蹦回来。

2、教师讲解游戏、学生开展游戏

预期目标:充分活动,提高兴奋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十、《拔萝卜》

教与学的方法:

1、二人一组,一人坐在地上,

一人站着,两人双手互握。

2、二人轮换进行拔。

3、多人用粗绳子互拔。

预期目标:由学生自己安排活动,既可以使学生遵守纪律,又可以培

养学生友好合作的意识

十一、《小兔接力》

方法:学小兔双脚跳过标志物,然后返回

重点:兔跳的动作

难点:落地时的安全动作

教与学的方法:

1、教师提示兔跳动作

2、引导学生开展比赛

3、小组竞赛

4、小组评定

预期目标:让学生充分活动,充分体会游戏的乐趣

十二《集体保龄球》

方法:随意摆10个木柱,用垒球打击,打倒了几个就加几分。教与学的方法:

1、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高分的方法

3、进行游戏

4、师生点评

5、学生讨论得高分的方法

6、点评

预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会游戏的乐趣与参与活动的乐趣

十三《打老鹰》

方法:教师出示系在长竹竿上的“大老鹰”,忽高忽低,四处奔跑,学生根据这一活动目标的位置和方向,调准自己对位置和方向,对准“大老鹰”投掷手中的流星球。

十四、《剪刀、石头、布》

教与学的方法:场地布置。如图:

10米

安全线10米

1、把学生分成两组,相距1米站立。

2、令下,各组同时出动作,失败的组向本组安全线逃跑,胜组追拍做完规定次数后,以追拍着人多的组为胜。

预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会游戏的乐趣与参与活动的乐趣。

十五《套圈》

教与学的方法:

1、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二组。每人可投5个铁圈,投完站在另

一边。投中多的为胜。

组织:* * * * * *

* * * * * *

2、讲解练习方法,并示范。

3、学生按顺序依次把圈投在架上,投完排在末尾。

4、统计套中的圈数,多的组为胜。

十六、《同心协力》

(一)游戏目的:培养儿童动作协调、敏捷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1.布带子两条、小旗两面。

2.在场地画一条起跑线,在线前20米处

并排插两面小旗(图4)。

(三)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两路纵队(两人一组)站在起跑线后。各队第1组用布带子把两人的异侧脚(一人左脚、一人右脚)的踝关节绑在一起,互相搂肩,准备起跑。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各队第1组立即向前跑,绕过小旗跑回起跑线,把布带解开交给第2组。游戏照上述方法依次进行,每人轮流跑一次,最后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必须在起跑线后把脚绑好,不准抢跑。

2.若中途带子散开,应在原地绑好后继续跑。

十七、《抓俘虏》

(一)游戏目的:培养儿童快速反应、灵敏和奔跑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在场地上画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圈

(三)游戏规则:

教师可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甲、

乙、丙3个队,各成纵队面向圆心,保持

适当的距离站在圆圈外。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各队第1名儿童同时进入圆圈上,等距离站开,按照甲追乙、乙追丙、丙追甲的方法在圆圈内设法追拍到对手,同时又要躲避另一对手的追拍。如果乙被甲追到,游戏停止,乙就成为甲队的俘虏,要站到甲队的队尾,甲、丙归到队尾。游戏重新开始时,各队第2名儿童进入圆圈上,依照上述方法继续进行,每人轮流一次,最后以人数多的队为胜。

注意:

1 教师发令后,3人必须立即站到圆圈上,不得在圈外延误时间。

2、3人互追中,如有一人被追到,游戏即刻停止,换人后游戏继续进行。3人中,如有人被迫出圈,即判被后面人抓为俘虏。

3、追逐的顺序,可采取猜先的办法确定

十八、《抱球接力》

游戏目的:

提高儿童的快速奔跑能力和敏捷性。

准备工作:

1、篮球(或足、排球)4个。

2、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跑线,分别在线前10米和20米处,并排画两个直径为50厘米的圆圈(图9)。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站在线后,并对正圆圈。各队排头手持两个篮球。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排头迅速跑出,将球分别放入两个圈内,然后回来拍第2人的手,自己站到排尾;第2人把球取回交给第3人,全队照此方法依次进行,最后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游戏注意:

1、拍手或拿到球后才能起跑,不得抢跑。

2、必须将球放在圈内,如果球滚出圈,应由本人重新放好。

预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会游戏的乐趣与参与活动的乐趣。

十九·《负重接力》

游戏目的:

发展儿童负重奔跑的能力。

准备工作: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5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跑线,另一条为折回线(图8)。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让儿童站成两列横队,前后两人一组,每组儿童背对背,

两肘相挎,站在起跑线后。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前面的人拖挎后面的人向前跑进,跑至折回线后,两人迅速交换,再拖跑回起跑线,以先到者为胜。

游戏规则:

1、被拖的儿童要两脚并拢伸直,不得用脚帮助走动。

2、脚必须触到折回线方能交换折回。

预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会游戏的乐趣与参与活动的乐趣。

二十、《2+1接力》

游戏目的:

发展儿童快速奔跑能力和灵巧性。

准备工作:

1、橡皮球6个、标志小旗两面。

2、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跑线,线前10米处并排插两面小旗(图3)。

游戏的进行:

教师先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站在线后,每队排头夹、持共3个球。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快跑,绕过小旗跑回起点线后,将3个球交给第2人,自己站到队尾。游戏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

1、必须在起跑线后夹、持好球方能跑出,不得抢跑。

2、如果中途球落地,要在原地将球夹、持好,再继续奔跑。

教法建议:

1、也可手持两个球,用脚踢运一个球进行比赛,但绕过小旗回来至起点时,必须自己用脚把球停在起跑线上(别人不得帮助挡停球),然后再把手中的两个球递交给第2人,比赛继续进行。

2、儿童的实际能力,可增减球的数量。

二十一、《找队旗》

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2队,每队选一名旗手,手拿一面队旗,裁判发出一声哨音,除旗手外,其余游戏者立即散开,跑到线外,背对旗手,按裁判示范的体操等做动作,同时旗手互相交换位置。当裁判发出两声哨音时,游戏者迅速跑向并面对本队旗手,站成一个圆圈,以先站好圆圈,动作快、静、齐者为胜。

游戏规则:1.必须在听到哨音后进行活动。2.跑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冲撞;

预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会游戏的乐趣与参与活动的乐趣。

二十二、《鸡斗架》

在地上画个直径为2米的圆圈,两名游戏者蹲着进圈,互相用手对推,谁使对方的手、臂部着地就算胜了。规则是不能站、跑或坐着,也不能躲出圈或踩线,否则判为失误。

预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会游戏的乐趣与参与活动的乐趣。

二十三、《蒙眼示标》

在相距5米远的两地各画一条线,游戏者分别站在两条线上相对而立,左手各拿一钹。游戏开始,用毛巾或大脑壳将游戏者的眼睛蒙上。然后发令前进。在相遇时,由发令人发令击钹。游戏者同时用左手的钹向对方的钹击去,击中了,各得胜。

二十四、《巧手园丁》

在场地中吊一花盆或纸篓,里面装沙。距花盆10 米处画一横线,游戏者背对花盆站立。游戏开始用大娃帽或毛巾将游戏者的眼睛蒙住,然后游戏者手持花束向后转,向花盆走去。准确将花种入花盆者得胜。

二十五、《穿袋摔饺(哈萨克族)》

游戏方法:选择草地、松软的沙地或在垫子上作为游戏

场地。游戏者把双腿套在麻袋(或蛇皮袋)中,袋口用

绳子系于腰间。发令后,双方只能靠上肢用力把对方摔倒,既要保持平衡,又要摔到对方,姿态各异、妙趣横生。

二十六、《母鸡生蛋(仫佬族)》

方法:游戏参加者人数以5、6人为宜。1人当母鸡,进入圆圈的中间,双手在身后撑地,双脚成弓步,守护在地上的3只小沙袋(代表鸡蛋),其他人当取鸡蛋者。发令后,取蛋者想方设法把“鸡蛋”取

出来,但不能被“母鸡”的两条腿触及,否则暂停活动。在规定的时间里取蛋多者为胜,如果取不完“鸡蛋”则判“母鸡”胜利。

预期目标:让学生充分活动,充分体会游戏的乐趣

二十七、《打尺寸(畲族)》

游戏方法:参加者2至5人,在空地上画一个直径为1.5米的圆圈,先猜拳决定游戏的先后。游戏开始,一人持一根30厘米长的棍子站在圈内,用棍子击打一个大约12厘米长的竹条,其他人即可在前面奔接,接到竹条者和持棍者互换角色,未接到的可把竹条捡起来向圈内投去,持棍者可用手接也可用棍再将其击出。若竹条投进圈而未被接住或击出,投中者就和持棍者互换角色,持棍竿若接住或击出竹条,就可得到10尺或击出竹条距离的实际尺寸,在约定的时间内,获得尺寸多者为优胜。

二十八、《象步虎掌(仫佬族)》

游戏方法:在地面上画两条相距50厘米的平行线,

两人各站线的一边,站定后双脚不能移动,然后伸

出双掌相抵。发令后,双方用巧力向前推出或向后

缩让,

使对方脚掌移离原位即可得分。

二十九《三人狩猎(满族)》

游戏方法:每队3人,各自背上1个筐子,预备时排成横队相对而站,相距10米,把裁判员发给的1只小沙袋在背后任意传递给谁。发令后,双方冲上前,运用声东击西、夹击、快速传递等战术,先把小沙袋投进对方队的任何一只背筐中即可得一分。接着各自返回原处,发令后再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积分多的队为优胜。在进行中,如果小沙袋未进筐而落地,可以争抢再投,次数不限。

三十、《穿过小树林》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组,分别成一路纵队面对木柱站在两边线后,发令后,甲队第一人绕小木柱沿曲线跑向乙组并拍排头的手,然后站在乙组排尾。乙组同法,以范规少又先跑完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如碰倒木柱,须扶起并放回原处才能继续跑。

组织: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两线间并排放两小木柱,木柱间隔2米。

三十一、《持球接力》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

组,分别站在起跑线后,排头手拿球

拍和一个球。

教师发令后,两组排头同时用拍托球往返接力,以球掉次数少面跑得快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

(1)起跑后除手持球拍外,

另一只手不能护球。

(2)球掉落,必须拣起来再接着做,

否则算犯规。

(3)交接球拍时不能乱抛,不得击球。

三十二、《头顶传球》

组织: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路纵队。前后间隔50厘米。

规则:

传球时必须手递手传,不得抛和滚。传球时如球落地,必须由失球者拾回起来再传。

启发和教育学生团结一致,互相配合,既要传得快又要做好传球工作。此游戏主要锻炼学生手臂上举的能力。

三十三、《跳石过河》

游戏规则:

1.发令或击掌后才能跨跳。

2.如踏在圈子外,算落水,必须退回前一个“石块”重跳。3.按规定的跳跃动作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