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数 据采 集 系 统 的软 件 部 分 主要 实 现 系统 初 始化 、 采样 控 制 、 据 传输及 结果 显示 等功 能 , 面分 3 模 数 下 个
1 基 于 US 的数 据 采 集 系统 B
基 于 US B总线 的数 据采 集 系统一 般 由主机 、 B US 控 制器 、 AD转换 及存 储 模块 构 成 , 基本 结 构 如 图 1 所
US B控 制器 ( y esE — B F ( Y7 6 0 3 ) ; C p s Z US X2 C C 8 1 ) 等
软 件 部 分 主 要 包 括 US B控 制 器 固件 程 序 、 B设 备 US 驱 动程 序 、 户 应用 程序 等 。 用
2 数 据 采 集 软件 系 统 设计
汪 红 童 小念
( 中南民族 大学 计算机 科 学学 院 武汉
407) 3 0 4
【 摘 要】在 现代 工 业控制 和科 学研 究过 程 中, 常需要 对数据 信 号进 行采 集 并加 以分 析 , 经 随着 总 线技 术 的发展 , US 以其 特有 的高速 、 B 方便 、 灵活 等优 势迅 速成 为 主要 的信 号传 输 总线 。在 对基 于 US 总线 的数 据采 集 系统 的 B 总体 结构进 行 综述 的基 础上 , 系统 的固件 程序 、 于 WD 的 US 对 基 M B驱 动程 序及 用 户 态应 用程 序 等软 件部 分设 计进行 了较 详 细的讨论 , 为上述 软件 部分 设计 对基 于 US 总线 系统设 计 非常关键 。 认 B
用。 ‘
换 之后 成为 数字 信 号 , 暂时保 存 在存储 器 中 , 被 然后 在 US B控制 器 的作 用下 , 过 总线 传输 到 主机 进 行后 期 通

基于USB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USB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因 为 ’0>?@A 要 把 外部 采 集 过来 的 数 据写 入 到 *’+,$# 的 缓冲 中 ! 所 以 外 部 主 机 对 *’+,$# 的读 写 操 作 是 通 过 外 部 接 口 模块 ’-./0 的" ’0 >?@A 必须 满 足 ’-./0 *1*2 中 ! ’-./0 *1*2 接 口写 时 序 的特 点 才 可 以 把数 据 写 入 到 *1*2 写 时 序如 图 # 所果 是 $$" 则 选 择 *1*26 #$"$ 则 选 择 *1*2( ! 以 此 类 推 " 如 图 ! 所 示 选 择 的 是 向 *1*2 6 写 入 数 据 !F*1* 2G’HJ K 是 写 信 号 线 ! 在 F*1*2 G’I H 采 集 完数 据 后 如 果 拉 低就 是 开 始 向 *1*26 写入 数 据 了 !F*1 " *2GL6M6 是 , 位 的数 据 线 " 值 得 指 出的 是 ! 以 上信 号 线 都是 由 主机 8 即 外 部 摄 像头 ;发 出 的 " E)硬 件 连 线 ’0>? @A 与 *’+,$# 的 硬件 连 接图 如 下 %
F*1*2 G’H2 I 是输 出 使 能 端 ! 如 果 要 从 *’+,$# 中 的 *1*2 中 读 出 数 据 时 必 须 先 拉 低! 然 后 读 信 号 线才 会 有 效 ! 在 此只 是 向 *1*2 写 数 据 ! 因 此 只 要 一 直拉 高 即 可以 实 现 写操 作 " F*1*2G’IH 是 *1*2 选 择信 号 线 ! 由 三 <)*’+,$# 的 软 件配 置 8 "; &’( 模 块 配置 & (&H= 配置 ’

基于USB2.0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和其应用研究

基于USB2.0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和其应用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速数据采集设备,从而扩展了其业界领先的高性能USB数据采集设备USB-9000系列产品,实现了高达800kS/s的采样率。

如图1.1所示是NI公司其中一款即插即用UsB数据采集产品的外观图。

这些新设备不但为现有USB兼容的数据采集设备提供最高速率的数据采集功能,同时也以功能强大的测量服务软件简化了系统设置和程序设计的工作。

新推出的USB2.0高速设备包含免费的交互式数据记录软件,以供分析之用。

可以实现数据记录,并将输出结果导入诸如MicrosoftExcel的电子数据表程序。

凭借总线驱动、即插即用的连接功能,该系列新款设备使得NIUSB.9000高品质的USB数据采集设备系列如虎添翼。

但是NI公司的USB数据采集卡系列产品的价格都在200美元以上。

图1.1NI公司的USB数据采集卡Fi91.1USBdataacqu'mitionequipmentofNIcorporation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公司,如北京中泰研创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中科动态仪器有限公司等都相继推出了uSB数据采集卡,而这些产品多是基于USBI.1协议规范,其数据传输速度远低于基于USB2.0协议规范的数据采集卡,因此也制约了这些产品的采集速度。

目前国内对USB接口开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如传统的串行口、并行口以及各种总线插卡,其应用主要是局限于开发一些标准的微机外围设备,如U盘、鼠标、键盘等。

这主要是由于作为一个新技术和新标准,USB规范较为复杂,应用开发人员还不是很了解,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参考设计资料比较少,要把USB接口作为微机的一个通用I/O接口使用具有一定的软硬件开发难度。

目前,国内外有一些厂商为USB设备的研发提供软硬件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开发难度,减少了2USB协议简介个集线器(不包括根集线器)。

复合设备(既是集线器又是功能设备)占据两层。

在第七层中将只可能出现USB功能设备。

图2.8USB总线结构Fig2.8USBbustopology2。

基于STM32F103芯片的USB接口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STM32F103芯片的USB接口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STM32F103芯片的USB接口的研究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USB接口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在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STM32F103芯片作为STMicroelectronics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于编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本文将围绕STM32F103芯片的USB接口展开研究,详细探讨其原理、设计与实现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STM32F103芯片的基本特性和USB接口的基本原理,包括USB协议栈、数据传输方式等。

接着,对STM32F103芯片的USB 接口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硬件电路的选择、接口电路设计、电源管理等。

在软件设计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USB驱动程序的开发过程,包括驱动程序的架构、主要功能实现以及关键技术的处理等。

为了实现STM32F103芯片与USB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本文还设计了基于USB HID类设备的通信协议。

该协议利用USB HID类设备的通用性,实现了STM32F103芯片与USB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传输。

本文还通过实验验证了USB接口设计与实现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本文总结了STM32F103芯片USB接口的研究与实现过程,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提供一种基于STM32F103芯片的USB接口设计与实现方案,推动嵌入式系统中USB接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STM32F103芯片USB接口基础知识STM32F103芯片是STMicroelectronics公司生产的一款基于ARM Cortex-M3核心的微控制器,它集成了丰富的外设接口,其中包括USB 接口。

对于STM32F103来说,其USB接口主要基于USB 0标准,提供了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STM32F103的USB接口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USB外设控制器、USB收发器以及USB的电源管理。

基于USB接口的电机参数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基于USB接口的电机参数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实践与经验
MA 3 8是 MA I 公 司 生产 的差分 输 入 四通 X1 3 XM QIC K( 向时钟 信号 )IC K是一 个参 考 时 F L 双 : L F 钟. 可以配置 成输 入或输 出。当配 置为输 出时 , C K I L F 被 F X2驱 动 为 3 MHz 4 MHz 0 或 8 ;当配置 为 输入 时 , 时钟 范 围为 5 4 MH 。  ̄ 8 z
整 个 系 统 由 M A 3 8A/ 转 换 器 和 CY7 8 1 B 接 口芯 片 构 成 。 过 对 其 可 嫡 程 接 口控 制 X1 3 D C6 0 3US 通
逻辑 的合理设 计和 芯 片内部 FF 的有 效运 用 。 IO 实现 了数据 的高速 连续 采集 。 关键词 :us B:电机 参数 ;数据 采 集
维普资讯
实 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 经 验


. 也 也 . 亚 位 么 硅 垂 J I
郭 宏

( 武汉科 技大 学计算 机科学 与技 术学 院 ,武汉 4 0 8 ) 3 0 1 摘 要 :介绍 了基 于 us B接 口的 电机参 数数据 采集 系统 , 出了该 系统 的硬件 组成 原理及 软件设 计 方法 。 给
压参数 进行动态 、 精确和快速 的检测 。 该系统中其数据
采集 部分 采用 M AX13 / 转 换 器 + C 7 6 0 3 3 8AD Y C 8 1
U B接 口控 制芯片构成一 4通道数 据采集系统 。通过 S 对 其可编 程接 口控制 逻辑 的合 理设计 和 U B芯 片 内 S 部 FF IO的有 效运用 , 实现 了对电机四相参数 的高速 同
( ) 作 原 理 2工

基于USB接口CT实验仪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USB接口CT实验仪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U B i efc i u . S n r a e c c i t r t
中断 、地 址 等资 源冲突 等 问题 。再加 之
安装 不 便 、配 置过 程 十 分 复 杂 , 些 内 置 这
cm e oor h(T ;ui hne aa zr aa o ̄t t ga yO )ml anl nl e;dt r m p ‘ t -c y
时 , 槽有限且常常伴随着 P 插 C机 的 I 0、 /
s 魄 lB s f t e C m u e o g ̄ h a nta t e u O h o p t r T mo r py l i r b s  ̄

1 闪烁 探测 器
采用 1 7 s 3 C 放射源作为信号源 ,使用 光电倍增管加碘化钠固态闪烁 晶体组合作 为探 测 器。碘 化钠 品体无 色透 明 ,对 自
c lc i ;U B oe t n S l o
式 接 口将 逐 渐淡 出仪 器领 域 。也 有一 些
仪 器 外挂 在 P C的 R 3 C串 口或 打 印 口 S 22
子 序数高 ,对 x射线和 7 射线有较大的阻 止本领 ,并 有较 高的 能量转 换效 率和较
好 的 能 量 分 辨 率 ,能 够 很 好 地 满 足 实 验
图1 c T实验仪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框 图
1 24
维普资讯
放大 器一起 密封 干 圆柱 状铝 壳 内。 其 中 前置放 大器主要是对光电倍 增管的输出信 号进行滤波 、整形 、放大 ,使用的是标准 单运放 负反馈放大 电路 ,其主要元件为常 用的L 1 运算放大器 , M3 0 其本 身 自带反馈 回路 ,可以较方便地和闪烁 探测 器一起置 于铝壳内。 光 电倍增管正常工作需要 7 0 0 V以上 的高压,但对不同的光电倍增管 、不 同的 射线强度有时需要 选择适 当的 工作高压 , 因此 必须选择合适 的可调节高压 电源来维 持探头的正常工作 。在该系统 中采用 了小 型的直流高压电源模块来提供闪烁探头的

基于USB的通用A/D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USB的通用A/D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 雪 兰 王 宜怀 郑 洪静
(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50 ) 106
摘 要
以 数 据 采 集 系统 为 例 , 出 了一 个基 于 Fe s ae M6 H 8系 列舍 U B模 块 的 MCU 的 系统 设 计 方 法 , 应 用 角度 提 re c l 8 C0 S 从
鉴于 M6 H 0 8 C 8系列 MCU将在我 国推广应用 ,探讨该 系
列 MC 的外 围接 1 U : 3电路 设 计 与 编程 方 法 具 有 积 极 的 意 义 。叉
_eH08B C 8 C O J8
T 0 53( 0片) L24 第
电系 -_ 浦 统 -
由于 U B的传输速度快 , S 信号稳定 , 本文 利用含有 U B模块 的 S J 8没计一个高位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着重讨论 M6 H 0 B 8 C 8系
维普资讯
《 工业控制计算 机} 0 6年 1 20 9卷第 6期
基于 U B的通用 A D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S /
De eo me to t l cig Sy t m s d o US o v lp n fDaa Col t se Ba e n e n B c mmu iain nc t o
T053第 2 L 2 4 ( 片)
^l 0 N
CS DT T ^ A 0U ・ :
图 1给出了基于模拟 S I P 的一种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 设计。 中T C2 4 其 L 5 3芯 片是美 国德州仪器公司于近几年推出的
cr ut b u L 5 3 wi B n / r g a i p e e t d A d te t o fc mmu ia in b t e B n i iy a o tT C2 4 t J 8 a d A D p o r m s rs ne . n h n a me h d o o c r h nc t ewe n J 8 a d o P y U B i ds u s d C b S s ic s e . K y r sM6 HC 8 MC S I / o v r n , t olc ig S s e U B e wo d : 8 0 U, P , D c n et g Daa C l t y t m, S A i e n

基于FPGA和USB的高速数据实时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FPGA和USB的高速数据实时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0 引言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各个领域对数据采集的质量和速度要求都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数据采集设备多采用固定数据接口如USB、串口、网口、SPI 等,本系统中由于项目特殊需求,需要对高速IO 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所以不能采用传统的仅以DSP 或ARM 作为控制核心的系统设计[1]。

由于FPGA 具有时钟频率高、内部延时小、开发周期短、运算速度快、编程配置灵活、集成度高、功耗低、内部资源丰富等优点,所以本系统中加入了FPGA 芯片控制。

所以,本文设计了一种 FPGA+STM32+USB3300+上位机架构的高速IO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当前硬件配置最高支持IO 的传输速率为30Mb/s,理论上该系统的速度仅受限于SPI实时分析处理。

1 系统原理及组成1.1 系统框架本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FPGA 硬件缓冲及转换协议模块、STM32数据采集及传输模块、USB3300数据上传模块,上位机实时接收及存储模块。

1.2 系统工作原理系统上电后,用户打开上位机采集界面,启动采集,STM32收到命令以后,开始通过SPI 读取FPGA 数据;收到的数据满一包之后,STM32传输数据到USB3300芯片,该芯片通过USB 驱动上传数据给上位机,上位机监测到数据即读取芯片控制电路,STM32F407核心控制电路和USB3300传输通信电路。

FPGA 控制电路比较简单,因为其编程配置灵活,其大部分IO 口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在本系统中该芯片主要作用是IO 数据缓UARTetc. Therefore, the system is compatible with multi interface protocol, fast transmission speed, simple structure, real-time and high reliability. After many tests, it is proved that the system can be applied to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and acquisition,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al-time data transmission.Keywords: FPGA ;STM32;USSB3300;USB ;multi interface protocol ;high-speed ;real-time2.2 STM32和USB3300原理图本系统中STM32及USB3300的电路设计都是采用的数据手册推荐设计,如下图3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 234 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秀玲, 等
基于 !"# 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 )*+,"*"&-’-$.& ./ ’ !’-’ 0.,,"1-$.& 23#-"* 4’#"( .& 524 )&-"6/’1"
陈秀玲


陈黎平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 上海
内部的微处理器是 9:;< 单片机的增强型, 提高了 执行速度并增加了一些新的特性。它使用内部 =>? 作为程序和数据存储器; 带有 <@ 位地址线和 9 位数据 线用来访问外部存储器, 特有的快速传输模式可以在 外部逻辑和内部 +,- A7AB 间快速地传递数据。 ! !& #$% 总线数据通信解决方案 在实现数据通信解决方案时, 为完成数据流的正 常传输, 所建立的硬件平台必须能够提供 两 个 接口。 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实现数据传输的数据总线接口; 除 此之外, 为了保证数据交互过程的正常实现, 必须提供 一个用于传输通信双方控制和状态信息的 CD7B 接口。 >E.<F;," 芯片提供了 () * +,- 系列芯片的所有 接口 和 功 能。在 本 系 统 中, 我们将利用这款芯片和 建立一个基于 +,- 总 线接 口 的 ADC> 芯片配合工作, 数据通信解决方案, 以实现将采样信号输出到上位机 中的功能。 在此解决方案中, 我们选择 >E.<F;," 芯片工作在 快速数据传输模式下的 9 位并行数据总线 5 [G … :] 作 为数据传输的总线接口; 选择 >E.<F;," 芯片中的通用 7. " 总线主控制器接口作为数据通信过程中进行控制 和状态信息传输的 CD7B 接口。这样, 芯 片 中的 一 般 方便了系统的进 CD7B 引脚就可以用来实现其它功能, 一步扩充。图 F 所示为 >E.<F;," 芯 片与 ADC> 芯 片 的接口示意图。 为了使 >E.<F;," 芯片中快速数据传输模式下的 数据总线 5 [G… :] 和通用 7. " 主控制器分别完成流数
图中 ’()* 采 用 *M/NJ* 公 司 生 产 的 *(NO
,P
系列芯片, 型号为 N(,Q&%, 通过在 ’()* 中编写硬件逻 辑控制 * L E 转换器的运行; 实现 * L E 转换器和 !"# 控 制芯片间数据传输的数据总线接口。除此之外, 为了 保证 ’()* 和 !"# 控制芯片间数据交互过程的实现, 必须在 ’()* 中提供一个用于传输通信双方控制和状 态信息的 )(RS 接口。
!
! !"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接口芯片介绍 在设计中, 我们选取 "#$%&&’ 公司的 () * +,- 系列芯
片来实现 +,- 接口设备方的控制。它是一款带有多个外 设、 高度集成的芯片, 其功能框图如图 . 所示。一个集成 的 +,- 收发器 ( /%01’2&34&%) 连接 +,- 总线的 5 6 和 5 * 。 串行接口引擎 (,7() 对总线上的数据进行编 8 解码、 错误 检测、 位填充以及 +,- 规范规定的其它信号级操作的实 现, 并且最终把数据收或发到 +,- 接口部分。 ! !!
图&
数据传输通道程序流程图
每次数据总线读操作的启动均由 !"#$%&’( 芯片 发送一个读选通信号来实现。 !"#$%&’( 芯片发送到 I-$T%A 芯片的读选通信号可以作为上述缓冲器数据 输出的同步信号, I-$T%A 芯片也利用这个选通信号来 控制缓 冲 器 的 输 出 地 址 指 针。实 现 这 部 分 功 能 的 !V4F 源代码如下: W<2 :8T @ =;W C<2; [] W<2 :56 S :8T @ =;W C<2; [] 1C W<2 :56 @ @“ W $AAAAAAAAAAA” 6O95 [] ; W<2 :56 @“ W $AAAAAAAAAAA” <2 957 @ D52; 98;9 [] [] W<2 :56 S 2 @ W<2 :56 S X Y $; <2 957 @ /::; 952 1C; ; =;W [ 2 ] @[ X ] 上面的程序给出了这一次读过程中读地址指针的 变化情况。随着读地址指针的变化, 缓冲器中的数据 顺次输出到数据总线 4 [M … A] 上去。程序中 W<2 :56 [$$…A] 为缓冲器的读地址指针, [M … A] 是缓冲器的 X 输出端口, 是 !"#$%&’( 芯片的数据总线 =;W [ 2 M … A] [M…A] 。 4 ! S# $%&’ 功能的实现 在 !"#$%&’( 芯片与 I-$T%A 芯片进行数据传输的 同时, 双方需要一些握手信号来协调传输过程。为此, 我们选择了 !"#$%&’( 芯片中的 )# ( 总线主控制器作 为 .-)+ 端口, 用来传输一些必要的控制和状态信息。
/
! 0 1 转换环节
在该系统中 我们 采 用 /R 公 司 的 *E"TU%%。它 是
[$] , 接口简单, 很容易控制, 最大 ,$ 位并行模数转换器
采样率可达 &&&PVW, 输入的电压范围为 K ,%I X Y ,%I 或 K -I X Y -I。 *E"TU%% 芯片的数字接口比较简单, 可以很方便地与其它数字系统相连接。对此芯片的控 制有完全控制模式 ( 8A<< ;76:@7< >721) 和孤立控制模式 ( 3:962Z9<761 ;76:@7< >721) 两种控制方法。 在本 系 统 中, 对 *E"TU%% 芯 片 的 控 制 是 通 过 在 ’()* 芯片中编写控制逻辑来实现的。我们采用了孤 立控制模式, 在此控制模式下, 输出数字信号是 ,$ 位 并行的。 利用 ’()* 芯 片 的 可 编 程 性 可 以 使 用 芯 片 中 的 另 使 用 一 些 RS 脚 作 为 ,$ 个 RS 脚 作 为 数 据 总 线, 控制模L数变换器以 *E"TU%% 的 控 制 信 号 输 入, 采样的数据 &$PVW 的速率对模拟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存入 ’()* 的 J*G 中。本 系 统 中 所 使 用 的 ’()* 芯 片型号为 N(,Q&%[.$%U K & , 它具有着良好的特性, 芯 片内部共有 & 万 个 逻 辑 门, 容 量 相 当 大; \ 个嵌入式


介绍了一种基于 !"# 接口并用 ’()* 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及此方案中使用到的 !"# 接口芯片 *+$,&-". 的工作原理, 数据采集系统 !"# 接口 ’()*
并详细描述了此解决方案的硬件实现。 关键词 !"#$%&’$ ()*
/01 213456 78 9 29:9 ;7<<1;:476 3=3:1> ?9312 76 !"# 46:1@89;1 962 ’()* ;76:@7< 43 46:@72A;12B /01 7C1@9:4769< C@46;4C<1 78 :01 !"# 46:1@89;1 ’()*
, ,-.! 的 -’ 配置方式及相应的时序见参考
[&] 。以下是实现 ,-.! 上电后自动配置功能的部 文献
பைடு நூலகம்
分代码, 实践证明, 这种自动配置方式具有节约成本、 省时、 高效的特点。 ( /012) /012 34 )516 { …… -+?3!(,. @ AB(,; ! (05C1D=<9 -!E 7; 4(FG 0=6H >=6 >0<6, -!& 7; (+", 4+"I 15 >0<6 +I! @ AB$A; -+?3((,. @ AB(E; ! (05C1D=<9 -(A -($ 7; 0=6>=6 >0<6,-(% 7; 5(+",). 0=6H >=6 >0<6 +I( @ AB#J; …… +K3(L @ AB,M; () ; 4IF!N$AK’ ! ’96 5(+",). @ A ! 3O9 5(+",). ;1D578 O08215D 80P C0< $A=; 6O76 6O9 ;=>>81H 9<; 7<9 ! -0P9<15D => 60 6O91< ;>9:1C192 0>9<7615D <75D9; +K3(Q @ ABAR; …… ! S" 数据传输通道的实现 本系统中 I" K’J 芯片工作于快速数据传输模 ! ’96 5(+",). @ $; ! -(E 7; 5’3!3K’ 15>=6 >0<6, -(& 7; 4!3!A 0=6>=6 >0<6 ! (78892 05:9 76 ;67<6=>
;04C *+$,&-". 43 9<37 C@1316:12B /01 09@2D9@1 4>C<1>16:9:476 78 :01 37<A:476 43 213;@4?12 46 21:94<B +,%-# E9:9 ;7<<1;:476 3=3:1> !"# 46:1@8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