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美的伊甸园:曹文轩的艺术世界
苦难中折射的美——读曹文轩系列儿童文学作品有感

苦难中折射的美-----读曹文轩系列儿童文学作品有感无意中在表弟的书橱里发现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草房子》,《细米》等纯美儿童文学系列,忍不住拿出来细细地读起来。
在阅读的时候,我仿佛也走进了作者所构造的纯美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似乎弥漫着氤氲的水汽,这里有广阔的油麻地,有赶着鸭子的淳朴大叔,还有那一个个纯真的孩子。
对于作者,我有说不出的钦佩,多么有灵气的文字,多么美好的故事!无疑他是一位别树一帜的作家,他一直都在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大多是以农村为体裁,这大概和他的童年有莫大的关系。
他说过他在农村度过的苦难的二十年是他创作的源泉。
在他书中,我总能闻到乡间泥土的清香,总能听到林中的虫鸣鸟叫,那一颗颗质朴的心灵总会给我带来莫大的触动。
他的文字像在阳光下浸过一样,充满着温暖,使我在读到他的故事时,也似乎感觉到有阳光一丝一丝地浸入体内。
曹文轩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他的文字里透着的是真善美。
不同于现在的一些作家,他们为了显示个性,揭示人性社会的丑陋,无情地把人往丑里写,好像这样才显得深刻,这样才得以把我们唤醒。
但是我不赞成这种牺牲美丽的深刻,这些所谓的揭示丑陋的内涵,这些仅仅算是醒世警语,不能称之为文学。
真正的文学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
曹文轩便似文坛的一股清风,使人欣然而舒泰。
虽然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相对比较安逸,但是痛苦依旧是永恒不变的生命基调,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苦难包括自然,物质,及心灵上的苦痛。
疲惫、忧伤、迷惘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命常态(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我老是在网上看到一些充斥着绝望,无病呻吟的文字。
许多人都认为儿童文学应该给人带来的是快乐而不是痛苦。
而在他的笔下,苦难不是生命的意外,而是生命的常态,他在《青铜葵花》的后记中说:苦难几乎是永恒的。
他在诉说痛苦的同时,又向我们展示一种在苦难中诞生的美丽,这种美是坚韧的,它又像上一秒中刚诞生的婴儿一样纯,使人惊叹。
当我在看《青铜葵花》时,不只是振撼,还有更多的是自省,今天的孩子总是对自己的苦难大惊小怪,总是高喊这个时代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其实,他们的心灵是贫瘠的,也是脆弱的。
酸涩童话,甜蜜乡愁——走进曹文轩的纯美世界2

酸涩童话,甜蜜乡愁——走进曹文轩地纯美世界曹文轩,年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有文学作品集、长篇小说《忧郁地田园》、《红葫芦》、《蔷薇谷》、《白栅栏》、《甜橙树》、《追随永恒》、《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种. 主要学术著作有《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地哲学解释》、《小说门》、《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等. 主编《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五十年中国小说选》、《现代名篇导读》、《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外国儿童文学名作导读本》等. 有作品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曾获国家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意大利第十三届电影节“铜狮”奖、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国时报》年度十大优秀读物奖等学术奖和文学奖余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他笔下地故事,朴素清馨,波澜不惊,小心翼翼他笔下地绵长,流畅委婉,温情脉脉,彻彻底底他用他心底地声音,为手中紧握地笔杆子注入生命力,他用他一路地艰辛,为不着边际地草房子艰难地打拼青瓦片片,迷失方向,现在地我们,何去何从……根鸟哀鸣,寻寻觅觅,过往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保留在记忆中……倘若山羊不吃天堂草,那必定是人间还有可循地栖息之地,倘若还能找回红葫芦,那必定是心间地丝线仍在缠绵牵系.迷惘地我们,在纷乱错综中挣扎着,游离地目光,哪儿才是坚定地栖息地?他地童话带着酸涩:每天就着盐水嘬粥地少年在月白风清地夜里冒险截桩,幻想这样能给自己带来一桌丰盛地美食.年少孤单地阿雏像个带着恶气地小兽物,用极大地胆子恶作剧,还有被锁在黑暗祠堂里地亮子,这可怕地经历让他地头脑也荒诞起来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些个光着脚地少年在田埂上跑来跑去,细瘦地腿上溅着点点污泥,他们是惯于沉默地,又是敏感害羞、耽于幻想地,但却最终是善良勇敢地,总有一种奉献和牺牲地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所以阿雏一直欺负大狗,最后却救了他,所以和三柳抢过水田地十斤,等三柳离开了,停止了在水田上插卡来怀念他.他地乡愁又是甜蜜地,在江北乡村有密布沟渠地田地,有闪动着月光地池塘,风中芦苇,淡蓝地野菊花围着白栅栏,生动真实,俭朴自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个乡村是女性地,是年轻地母亲,又是年龄稍长地情人,她“脸上地茸毛闪着淡金色,像一枚刚刚成熟地桃子”“ 眼睛总爱眯着,像一只猫受到了阳光地刺激”“ 她宁静地微笑着,脸上全无一丝愁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而且这些女子有着属于乡间地曼妙地名字,蔓,细茶,银娇,这样轻轻浅浅,这样温柔亲切. 就在这柔波荡漾地月光里,就在这白鸟依依地碧空中,我们,试图探寻心底地声音,我们,挣扎找寻失去地记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那座温馨地草房子里,我们恍惚找到了最真切地剪影.记忆中地草房子,是一种美地化影,是一种纯地意象.油麻地小学地草房子“很贵重”、“经久不朽”,它不是用一般地稻草或麦秸盖成地,而是用从几百里外地海滩上打来地茅草盖地.这些茅草“受着海风地吹拂与毫无遮掩地阳光地曝晒,一根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而小说中那一个个鲜活生动地形象,不正像这有着坚韧生命质地地茅草吗?陆鹤坚守着人格地尊严,纸月文弱中透着内在地坚韧与沉静,细马小小年纪就挑起了“当家人”地担子……大红门里地杜小康,因家道一落千丈而失学其痛苦中地沉沦与奋争,更是撼人心魄.他跟父亲放鸭地那些日子,寂寞、孤独煎熬着他,也在催生着他.暴风雨里,他像高尔基笔下那只搏击风浪地海燕,在莽莽苍苍地芦苇荡里狂奔着,追赶失散地鸭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还有秦大奶奶执著地守望,蒋老师与白雀热烈而无望地爱情,温幼菊忧郁、感伤地无词歌……最后桑桑自己也因患病而经历了“死一回”地痛苦体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地六年,他似乎懂得了什么是情感,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从而逐渐感悟到“所有地人,都是在这一串串轻松与沉重遭遇中长大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曹文轩以一颗敏感地心,把握着生命中地爱与哀,品味着人世地欢愉与悲凉.他相信,这种人生滋味并非要等到一个生命在完全成熟之后才能够体会得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命从一开始便不得不面对它了,而由它构成地“苦难记忆”,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生地走向. 借命运地无情,“着力彰显生命原始质地里那种坚挺、柔韧地品性”.在这些女子和少年之间,又有着一种特别地情愫,那是并不痴狂地,淡淡地,如同笼在轻纱里地栀子花,梦幻一样地美好.写到这里地时候,文字是那样地细腻清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一眼瞧见了她赤裸地脚.脚弓弯弯地,脚趾头像一枚枚鲜嫩地新蒜”,而又一咏三叹,“特别光滑,像春风吹绿地油亮亮地白杨树叶那么光滑,像平静地湖水那么光滑,像大理石那么光滑.非常柔软,像水那么柔软,像柳絮那么柔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像晨风,像月光,像深秋时地雨,像从阴凉地深水处刚刚取出地一支象牙色地藕,又像是从林间深处飘来地略带悲凉地箫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怎么可能不被这种雨中私语般地故事感动呢.当我们走进这童话般地世界并沉醉其中,我们暗暗潜藏地童年就会站在往日地河堤上向我们招手,久违地羞涩和温柔会被从心底唤起,恍惚间,往日和现今,虚幻和真实叠加在了一起,另外一个完整地世界从纸上跑到眼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每个人不可能经历完全同样地故事情节,可那份埋藏心底地酸涩地童年幻想却无一例外地重叠……还记得小时候那些可爱地羡慕吗,羡慕第一批可以用钢笔写字地同学,羡慕可以穿高跟鞋地阿姨;羡慕可以用月票做公交车回家地同伴,羡慕戴上红领巾地高年级地哥哥姐姐;羡慕隔壁哥哥地画片比自己地多,羡慕可以每天买小浣熊方便面搜集卡片地同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还记得小时候那些收藏地宝贝吗,一把破旧地小铲子,一个洋娃娃脚上掉落下来地塑料地小小地高跟鞋;一把吃完花脸剩下地冰棍棒儿,没用完地旧橡皮擦,摔坏了笔头地不舍得扔地钢笔;保存了年以上地幼儿园老师奖励地小红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还记得小时候那些不能说地秘密吗,考了分地数学卷子不敢找妈妈签字被塞进了柜子底;没完成地作业本偷偷放进书包地夹缝里;邻桌漂亮地女生写地一张小小地字条;早已封好口却怎么也不敢递给隔壁男生地信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还记得小时候那些令人“骄傲”地事迹吗,踢球砸破了邻居爷爷家地玻璃窗被妈妈痛骂,从树上找来恶心地青虫来吓唬胆小地女生,在前排同学地背后贴上“我是傻瓜”地纸条看着人家招摇过市走遍了全校才小声告诉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贴上“后”,或是“后”标签地我们,可以选择新地方式充实自己地童年,固然跟油麻地小学地草房子里地故事不尽然相同,可是那些需要吐诉地情愫却铮铮地相互烙印在了一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在是是非非中找寻自己地价值,我们在错综复杂中轻问生命地真谛我们在迷惘中寻觅活着地意义,我们在挣扎中试问真正地自己在哪里?我们被冠上太多地标签,有人说,我们是不负责任地一代;有人说,我们是浮躁冲动地一代;有人说,我们是自私自利地一代;有人说,我们是不谙世故,轻狂如风地一代……其实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是我们要寻找地那个自己,我们是我们已经快要失去地真实感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在呼唤,我们在呐喊.那些迷失地美好,何时回到我们跟前……曹文轩笔下倾泻地情愫,烘托出地曼妙意境,早已跳出渲染地现实或是描述桃花源地幻梦.他虚构出温情脉脉地甜蜜童话,却又让他们蜘蛛网一般地附着在真实地充满苦难地大地上.故事里地小小少年,可以仰仗乡村晚风,炊烟和夕阳地柔情安慰,捱过孤独和饥饿,善良真挚地心不因苦难有丁点地改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秋天地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地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那些细腻地沁人心扉地句子,早在你我地心底驻扎,成长发芽,开出圣洁地白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曾经一度追问过,易碎地那些回忆,怎样才能牢牢地抓住……我曾经一度追问过,易逝地那些美丽,如何才能紧紧地藏拙……三月花开,春不觉晓,七月流火,八月未央……我们就在这样地世界中彳亍,我们就在这样地包围中挣扎.我们,带着一样又不一样地标签招摇过市.我们听别人地倾吐言伤,我们走在陌生地十字路口,看着车水马龙,看着霓虹闪耀,却不知何去何从.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就在这样地世界中徘徊,我们就在这样地沉默中黯然.我们是不可替代地一代,我们又是太容易被击垮地一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被五高三模苏大精编压抑了太久,虚晃地骄傲笼罩在外强中干地躯壳下,被升学率排名次纠结地太久,高考结束,一切又将是幻灭地空虚……背上烂俗地“大学生”地标签,我们试图在图书馆寻一片清净,我们试图在忙碌中寻一种充实,我们很努力,我们很慌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忙碌于虚幻地学分,纠结于奖学金地多少,为了曾经想要地光辉和荣耀随波逐流,为了高不可攀地梦想也不怕摔得粉身碎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康德说:“我躺在床上,觉得世界多么美好,第二天醒来,发现世界尽是权利义务和责任.”我们时常在这样地困惑中纠结地活着,而忙碌不堪地我们却常常在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棂又开始一轮无休止地循环……而当一切都静默下来,当一切掌声和欢呼都沉寂,当一切喧腾都悄无声息,当一切绚烂都散场,当音乐地最后一个休止符奏起,那些荒芜,恐惧,寂寞,孤独,无以言之伤就会纷纷涌入心怀……所谓忙碌,所谓充实,所谓那些虚无地假象统统幻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时候,觉得生命是一种无法承载之痛,总是在人最脆弱地时候给予最无情地打击,带来无言地创伤.曾经地我们,高唱着:“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我们怀揣着梦,靠着一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要风雨兼程”来支撑我们走完黎明前地那段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为什么要勇往直前?我们为什么要永不停歇?我们为什么要在筋疲力竭地时候仍要佯装表面地坚强?一路荆棘,辗转流离.所谓坚强,就是在颠沛地途中忍着剧痛还要欣赏路边地野花?我畏惧这样地旅途,我无法把自己打造成如此刚强.我只愿在轻松愉悦中,一路走来,欣赏芬芳.我只愿在“慢慢走,欣赏啊”地木牌前,怀一颗淡定泊然地心,抓捕易碎易逝地点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忙碌不见得是充实,充实不见得会愉悦.生命地价值在于追求幸福感地无限,而看似遥远地模糊,当它近在咫尺地时候,却被我们轻易地放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地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捡起地上地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人们喜爱回味幸福地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地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幸福常常是朦胧地,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地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地真谛.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地.它不会像信号弹似地,在很高地天际闪烁红色地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地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地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地抚摸,女友一个温馨地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地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地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幸福会借了它们地衣裙,袅袅婷婷而来,走得近了,揭去帏幔,才发觉它有钢铁般地内核.幸福有时会很短暂,不像苦难似地笼罩天空.如果把人生地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地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地黄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幸福有梯形地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忙碌地迷失了自我地我们.哪里是自己都无法寻找,何处寻找幸福?幸福是一种安静地到达,是自我慰藉地表述……我们在曹文轩地文字世界中徜徉,找寻那片错过地天空.我们在桑桑和纸月地笑靥里看到纯美地表达.那片宁静,我们并未曾失去,我们只是惆怅啊迷惘,孤独啊徘徊,放大自己地小伤,来换取聊以自慰地关怀.我们只是茫茫宇宙中一颗小小地流星,划过天空,留下瞬间刹那芳华.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鸟飞过,留下了天空;泪落下,留下了眼睛;我们走过,留下淡定,留下希望,留下传承地美好.佛说,前世地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地擦肩而过.那么,今生我要用五百次地回眸来捕捉埋藏于心地纯真.我要用五百次地回眸来留住一切真善美,我要用五百次地回眸来享受大自然地美好,我要用五百次地回眸看到人群真诚地笑脸.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为虚缈地擦肩而过,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心中便可常生融融地绿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外天,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时,宁静就是闲暇地一会小憩.若是得不到永恒宁静,留住片刻,也足以让人欣慰.走进那片亲切地土地,固然有挣扎和苦难,固然有不那么令人神往地沮丧,固然有纠缠和无奈.而就在这样夹杂着消极地社会,我们才更能感受幸福地真实……就在这样地挣扎和迷惘中,我们找到一些存乎于心底地真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真实并不可怕.有人畏惧真实,便为自己幻化出一个可以用想象装点地世界.有人畏惧真实,让外物包裹于周遭,忙碌到神经麻痹地时候已经身心俱疲……给自己一片晴空,寻求心底真切地呼喊.唯心所识,.聆听许巍轻轻地唱着《告别地时代》,该期盼模糊地未来,还是为纪念一时地痛快.我们地时代呢,我们无法改变告别地步伐,却把能留住地回忆一同抛弃.忽然想到一起开始地旅程,这几个字有种温暖地气氛,如果用来形容我们,是不是很巧妙传神……从此生命多出你们,也多出无限可能……一起作伴一起游玩一起分享青春地宝藏一起前进一起转弯一起铭记属于我们心底地纯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所谓纠结,所谓遗憾,在那些强烈而充实地感情面前分明就是不堪一击.有时候,我们忙碌地已经没有激情和冲动.那么请轻轻翻开一页久违地感动,找寻失去地过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时候,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有时候,温情就在我们心前……。
纯美的伊甸园:曹文轩的艺术世界——写在《草房子》第100次印刷之际

纯美的伊甸园:曹文轩的艺术世界——写在《草房子》第
100次印刷之际
汤锐
【期刊名称】《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
【年(卷),期】2010(000)020
【摘要】这是一个文学大超市时代,众多文学创作者摩肩接踵,和他们的作品一同湮没在嘈杂的人海中,在漫漫时间长河中能够积淀下来的,只有那些创造了自己独特艺术世界的作家和作品。
而这些独特的艺术世界,各自具有一套完整而独树一帜的规则,以此彰显某种鲜明的价值观和与众不同的美学气质。
它们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你尽可以不喜欢,却无法视而不见。
【总页数】1页(P33-33)
【作者】汤锐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1
【相关文献】
1.写在首届世界厨师艺术节成功举办之际 [J], 楊柳;
2.本期力荐:《根鸟》——走进曹文轩的纯美世界 [J], 王子
3.儿童叙述视角下的人性美r ——论曹文轩《草房子》的叙事艺术 [J], 黄心文
4.纯美的伊甸园:曹文轩的艺术世界——写在《草房子》第100次印刷之际 [J], 汤
锐
5.《草房子》百次印刷庆典暨曹文轩创作成就研讨会在京举行 [J], 韩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曹文轩与中国儿童文学——以曹文轩的纯美小说为例

一
地 时 问 4月 4日, 曹 文轩 在 意 大 利 博 洛尼 亚 童 书 展
上荣 获 2 0 1 6年 度 国际安 徒 生 奖 。中 国 的儿 童 文 学
真 的 比不 上西 方 吗 ?事 实 显 然并 非 如 此 , 作 为首 位 获此 殊荣 的华 人作 家 , 曹文 轩 用 他 的作 品 向世 界 证 明 了中 国最 好 的儿 童 文 学 就 是 世 界 水 平 的 儿 童 文
特》 系列风 靡 全 球 时 , 数 以 万计 的 孩 子 沉 浸 在 魔 法
是一种 比想 象力 更宝 贵 的 品质 。 ” 从 文 学 作 品集 《 蔷
薇谷》 到长篇小说《 草房子》 , 纵观曹文轩 的作品 , 人
们会 发现 , 曹文 轩所 从 事 的文 学 创作 无 一 不 是 在 与 往事 “ 干杯 ” 。 曹文 轩 的作 品大 多 带 有一 种 浓 厚 的 乡土 情 结 ,
面对 现实 。而曹文 轩 的作 品之所 以能 在成 千上 万 富 有 想象 力 的童 书之 中脱 颖 而 出 , 很 大程 度 上 正 是 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大 的稻 香渡 , 还是 桑桑 所在 的油麻 地 , 其创 作原 型
都源 白于 曹文轩 的出生地 —— 江苏 盐城 的农 村 。 曹
功于其 作 品所 带有 的那份 “ 久 违 的现实 主义 ” 。
悲悯 情 怀 , 牵 引着人 们 对真善 关的永 恒追 寻。作 为 中国首位 国 际安 徒 生 奖的获 得 者 , 曹文 轩被 誉 为 中国儿 童文 学的领 军人 物 可谓 实至 名 归。 以 曹文 轩 的 纯 美 小说 系列为 例 , 将 其作 品与 西 方 儿童 文
曹文轩的世界

《草房子》
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离我们已 远去的小学生活,以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 经历,不幸少年与厄运抗争的悲怆,残疾 少年对尊严的坚守等等,在这所其实并不 大的草房子里扑朔迷离地上演,给人感人 心魄之感,有时甚至催人泪下。
《埋在雪下的小屋》选段
片段摘录-----饥饿已在威逼着他们。从昨天晚 上起,他们已经开始吃雪。雪水像一块冰滑进 肚里,过不了一会儿,胃又开始热起来,像放 了一块燃烧着的木炭,热的灼痛。再过一会儿, 又凉了,寒气从里向外透,浑身便哆嗦起来。 他们就紧紧缩成一团。实在受不了了,便又去 挖雪,靠花力气去取暖。他们多么想吃点东西!
《草房子》
片段摘录--- 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 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苦难绝非是从 今天才开始的。今天的孩子,用不着为自 己的苦难大惊小怪,更不要以为只是从你 们这里开始才有苦难与痛苦的。人类的历 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 还将继续延伸下去。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 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腻、真挚,极富灵性, 状物、抒情、描摹人物都极具情致,在透 着淡淡忧伤的优美格调中,凸显出对人性、 对世界的思索和认知。他用质朴的语言、 清丽的文字,让读者们抛去世俗的喧嚣杂 乱,尽情徜徉在“真善美”的世界中。
读就是一切。“读”这行为本身—— 不说读的内容,就能使你得到品质上、 气质上的修炼。天下最美的气质莫过于 书卷气。
曹文轩的纯美世界
作者简介: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
学作家。任北京作家协 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 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 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2016年4月4日,曹文 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2017年3月31日,获得 2016-2017"影响世界华 人大奖"。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创作论析

作者简介 : 孙 1 2
悦( 9 2 )女 , 士研究生 , 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 究。 17 , 博 从
维普资讯
曹文轩善于描绘具有画面感的景物 , 笔底 的世 界仿 他 佛山水画 , 湿润而清幽 , 花草鸟虫似乎都可 以说话 , 有深 都 情, 都与人有着心灵 的默契 。小 说《 鸟》 根 中的大 峡谷 、 米
处乱爬 的肥蛆 , 写脱裤子 撒尿 , 写猥琐 , 写种种肮 脏的念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与作者此时在文本中传递的信息产生共鸣?没有能力
追随作家 细密笔触的读者 , 是否也就错失掉 了对 曹式作 品 精髓 风格 的把握 , 影响 了他所倡 导 的 对 于美 的感 受 和接 纳?当然 , 出这样 的疑 问, 等于认 为追 求 文字 的优 美 提 不 是错误 的。通 过美不胜收 的文本 , 刻意培养起一 代青少年 读者对美 的感 悟更是毋庸 置疑 的。问题 是 , 这种 细腻的程 度可以 限定在 什么刻 度J ?成 年人经 验后 的感 受是 否 可 - 以直接嫁接 给经验前 的未成年人 ?
、
展示唯美在生命中的意义
曹文轩热衷 于在作 品 中展示美 好 的东 西。并不 一定 是那些客体有 多么引人人胜 , 而是他能在平 凡的情景物象 中, 发掘 出不为别人 所知 的美感 。在他 的笔下 , 即使 是 一 条普通 的大河 、 一场平 常的小雨 、 座简陋 的小屋 、 片枯 一 一 黄 的芦苇 , 都可 以散发 出 美的气息 , 以一 种图 画般 的妙不 可言 , 出现在读者 的阅读 视野中 , 冲撞 着读者 的心灵 。 在一次接受记 者采访 时曹 文轩说 : 在今 天 的中 国文 “ 学界是不能谈 美 、 谈美 感 的 , 谈谁 矫情 — — 即便 是 人 谁 家不说你矫情 , 自己也会 觉得 矫情 、 你 心里 发虚 。这 实在 是太奇怪 了。似乎 只有 洋人才有权利 去谈美感 , ……我们 只有谈丑 的权利 , 我们 只 配写 浓痰 , 鼻涕 , 厕所 , 到 写 写 写
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唯美世界解析

2 0 , 1 2 :3— 7 0 9 3 ( )3 3
CN 3—1 1 / I S 1 7 5 2 1 G4 S N 6 4—5 3 69
J u n l fKu m ig Unv r i o r a n n iest o y
【 童文 学研 究 】 儿
文学作 为 多种 艺 术 形 式 之 一 , 的本 质 是 审美 它 的 。 曹 文 轩 有 一 句 流 传 很 广 的 话 : 美 的 力 量 大 于 “
他 说 :我 之 所 以不 肯 将 肮 脏 之 意 象 、 脏 之 辞 藻 、 “ 肮 肮 脏 之 境 界 带 进 我 的 作 品 , 能 与 水 在 冥 冥 之 世 界 解 析 J说
杨 丽 珍
( 溪 师 范 学 院 图 书 馆 , 南 玉 溪 6 30 ) 玉 云 5 10 摘 要 : 是 曹 文 轩 作 品 的 一 大 特 征 , 以上 世 纪 六 七 十 年 代 的 乡 村 田 园 生 活 为 背 景 , 过 优 美 诗 意 的语 言 文 字 、 美 他 通
我 的 影 响 有 关 ”, 只 要 有 了 水 , 没 法 不 干 净 , 为 “ 你 因 你 面 对 水 再 肮 脏 , 会 感 到 不 安 , 至 会 感 到 羞 就 甚
思 想 的力量 ; 深 刻 的思想 都 会过 时或 成为 常识 , 再 唯 独 美 是 永 远 的 。 l这 可 以 说 是 曹 文 轩 美 学 观 的 核 ”l
YANG iz e L.h n
( irr, ui oma U iesy Y n a ui 5 10,hn ) Lbay Y x N r l nvri , u nnY x 6 30 C ia t
Ab t a t sr c :Ae t e isc a a t r e a r s a e n r r l i n t e 1 6 s~7 s y u i g t eb a t u n o t n u g ,U sh t h rc e z s C o Swo k .B s d o u a f i 9 0 c i le h 0 ,b sn e u i l d p e i l g a e — h f a ca n q e d s r to f h a d c p i u e c p in o e ln s a e,i t d cin o r si o m n e c p in o h l r n S p e s r e S ma e u e u i lfi i t n r u t fat t f r a d d s r t fc i e la u e h d p a b a t u a r o o i c i o d f y tl ,ce td a ce n a d a sh t o l .T e p ru t f e t ei im mb de a e t ei d a .T a ,n r rn hl r n i e a e r ae la n e t ei w rd h u s i o sh t s e o is C o Sa s t i e c a c h c 1 h t s u ti g c i e n t i u d h s i to e t ei st a h o n ai n o u nt n p rt p r fa sh t o ly t e f u d t fh ma i a d s i . i c o y i Ke r s y wo d :Ca n u n;c i rn n v l e t e i wol o We x a h l e o e ;a sh t rd;a t t r ;c i r n S p e s r d c r s cf m ii o h l e l a u e d
爱与美的梦幻天堂——解读曹文轩艺术形象的现实意义

是 自觉 到 了精 神美 的缺 失 , 因需 求 而 追 寻 的催 生 ; 是 时 代 辉 照 亮 了这个 天使 般 女 孩 的 生 活 , 怀着 感 恩 , 还 她 用纯 洁 的爱 回报 文 化演 绎 的必然 凝 化 , 才让 我们在 一 个 小 说 的空 白中 找到 了这一 她再 生 的亲人 。她 天性 如 水 , 解 人 意 , 动 为 自己 的亲 人 分 忧 善 主 颗 璀璨 的 明星 。 解 愁 。她 教 哥哥识 字 , 每天 放学 和哥 哥 一起 采 芦 苇 , 编芦 花鞋 ; 为 曹 文轩 , 个清 沁肺 腑 的小说 家 ; 个 以真 爱 、 美 形 象构 筑 了替 家 中省钱 , 一 一 纯 她不 去参 加 学 校 组 织 的拍 照活 动 , 至考 试 故 意 甚
X u H aii ng la Ab ta t M r Ga e x n’ o es,i i eo e a hiv m e t . Re a dnghi r ton lo o e nim ’ n e t tca e l sr c : . o W n ua s n v l s atm fn w c e e n s g r i s“ a i a fm d r s ’a d a shei pp a
摘 要 : 文轩先 生的小 说创 作 , 曹 是一 个 时代 的新 成就 他 以“ 性 的现代 主义 ” 审美 情趣 的“ 理 和 古典 主义” 为原 则 , 通过 一 系列 艺 术 形象, 解读 人 间真 美 , 歌 至善 至纯 的人 性 , 讴 重新 审视 人 生 的幸福 观 与价值 观 , 生 命存 在 的 意义 作 了深 度 的 思考 。其 散 文 化 的艺 术 对 风 格和 真 挚 的悲悯 情 怀 , 为小 说形 象 美最 为 动人 的 内核 。其现 实 的 意义还 在 于填 补文 学发 展“ 样” 空 白, 现代 文 明 中“ 灼 不 成 异 的 为 焦 安” 的灵魂 引领 生存 方 式和 生 活意义 的 航 向。 关 键词 : 人性 美 现 实 意义 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美的伊甸园:曹文轩的艺术世界
作者:汤锐《光明日报》(2016年04月18日13版)
曹文轩是典型的古典浪漫主义作家,是这个浮躁时代少数保留了古典气质的浪漫主义心灵的作家之一,他笔下的世界是一个弥漫着怀旧情调、浪漫与现实相交织的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些标志性元素在他的作品中都能找到:激情、传奇性、个性鲜明的理想化人物。
他还在这幅浪漫主义画布上添加了属于自己的色彩。
有一些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触摸和理解曹文轩艺术世界独特的质感及意义。
关键词之一:成长
曹文轩干脆把自己的作品称作“成长小说”。
从《弓》到《草房子》,再到后来的一系列作品,“成长”是他一如既往的主题和题材,他笔下的“成长”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责任感的生成、强者性格的塑造。
从20世纪80年代在反思“文革”的基础上提出“重新塑造民族性格”开始,他的血管中就始终流淌着一种使命感,这也是他的“古典”风格的一部分,近四十年未变,甚至没有减弱,所以他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少年主人公几乎清一色是那种在逆境中坚韧抗争、勇于担当、扶助弱者的小男子汉雏形,他细腻地刻画了这些少年在面对苦难、面对挫折、面对弱者时内心深处的“我”由弱到强的蜕变过程。
青春期性心理的萌动。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这是无比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曹文轩笔下,这种萌动的心理总是呈现出一种极其纯净的形态,并带来一段无限美好的接近初恋般的情感体验——他相当精准地将这种情感体验定位于少男少女真正的恋爱发生之前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阶段,并揭示了这种情感体验对于一个青春期男孩身心成长的启蒙意义。
天人合一的艺术启蒙。
严格说来,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而曹文轩细腻地展示了这些艺术毛坯的动人之美,他笔下那些整日割草、摸鱼、捕蟹的少年,用毫不逊于艺术家的敏锐感官捕捉和感受着大自然的美,物质生活的贫困与精神的富足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与日出日落比肩浮沉、与掠过旷野的风携手飞翔,与月光一起融化在神秘的芦苇梢头……作家写出了大自然赐予少年人的每一次心灵悸动,以及这种悸动所带来艺术创造的无限可能性。
关键词之二:纯美气质
曹文轩的艺术世界的“纯美气质”主要来自——
清纯的少年群像。
他笔下的男孩女孩,都是用江南的水过滤了的,外形清秀、灵魂透明。
他创造了一个男孩女孩的伊甸园。
他的男孩们瘦弱却有着灵动和倔强的内心。
他们不约而同地都有一副稚嫩的傲骨,面对苦难和挫折时油然而生的一股不服输劲儿,这是将一个男孩改造成一个男子汉的生命驱动力。
他的女孩们如出水芙蓉,而且都带些缥渺的仙气,有着一个个诗意盎然的名字,她们不仅美丽、纯洁,而且善良和富于牺牲精神,是作家古典美理想的化身,引领并激励着男孩们的勇气、责任感、创造力和梦想。
这些水晶般的人物,奠定了整个作品的纯美基调。
优美的语言。
曹文轩对语言是十分讲究的,他的作品中所采用的意象、词汇,乃至整个叙述体系,都不遗余力地追求着一种高雅的华美,追求着某种形式美感。
而在他的语言体系中,最具个性的元素是独特的绘画感。
曹文轩小说中有一个词汇经常出现,那就是“干净”。
这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意象性词汇,用于女孩子,是代表纯洁、清爽、优美、出淤泥而不染;用于男孩子,则代表认真、上进、自尊、不妥协。
而同时,我更倾向于它透露出曹文轩略带洁癖的审美价值观——美的纯粹性。
他从不认可“审丑”的概念,拒绝将丑、怪、滑稽之类作为审美对象,因此就有了上述那些清纯美丽的画面。
关键词之三:情调
再没有比“情调”一词更能凸显曹文轩审美风格之内核了。
曹文轩应该属于作家中最纯粹的被审美驱动的那类人之一。
他就像个游吟诗人,时时被内心深处充盈燃烧的激情鼓动着,几乎从不单纯为了反映现实而创作,而只听从内心深处涌动的情感驱使,尽情吟唱着自己对美丽事物的向往。
他的油麻地是经过了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想象折射的空间,那里的景致,无论是如一枚蛋黄般盈盈欲滴的日出,还是大片金黄的葵花田……都是一些极富象征意味的意象,带有浓厚的梦幻色彩,所有的人、事、物,是否绝对真实对他并不重要,他内心的图画和旋律淹没了一切,一切皆融为情调。
曹文轩的情调是忧郁的,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染着忧郁的色彩,因为他的人物大都是生活在苦难中的,无论小男子汉们忍辱负重的抗争,还是少女们那一低头的温柔与娇羞,总带些凄美的味道,正对应了人物命运中凄美的坎坷。
但是曹文轩的忧郁并不冷戾,因为浸润了温暖深沉的爱意。
即便如《草房子》中刁钻刻薄的秦大奶奶,她的鸡鸭们抖落着一身牢骚怨气在教室中蛮横地走来走去,可是当她拼了老命去救溺水的孩子,在命运陡转的那一刻,忧郁已然升华为一种悲悯情怀。
关键词之四:坚守
勃兰兑斯在《德国的浪漫派》中写道:“……依照我的看法,我们在文学中没有足够重视的,乃是毫无顾忌地表明明确的艺术理想的勇气。
这种勇气是同作家表示这种理想的能力同样重要的。
作家追求代表自己倾向的典型性的勇气,常常就是使他的作品产生美的关键。
”
由于骨子里怀有强烈的使命感,曹文轩是一个不乏尖锐深刻思想的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儿童文学,你的天职是重新塑造民族性格”这样一种带有浓厚启蒙主义色彩的观念,曾深刻地影响了那一个时期的主流儿童文学;而近些年来,他不遗余力倡扬的“儿童文学要给儿童打下一个带有审美根基的精神底子”,同样是一个振聋发聩的思想口号,尤其是在古典主义美学趣味遭到无情消解的当下,他大声疾呼:一代人,如果没有在幼年期受到过纯正的古典主义美学趣味的熏陶,其一生都无法建立起对高贵优雅事物的信仰。
这正是曹文轩在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时所秉承的意义所在。
(汤锐,作者为儿童文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