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外小学四年级阅读链接道理可以这样讲
四年级阅读专题:文章启示、道理(教师版

四年级阅读专题之——文章启示、道理小思考:你可以从下图得到什么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掌握对童话或寓言故事道理的理解。
2、掌握童话或寓言故事的答题格式。
3、掌握六种感知道理的方法。
考点: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题格式:这个故事讲了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直接获取法。
有的文章直接点明故事所讲的道理,这种文章只需要找出中心句加以概括就可以回答出来。
1)文章题目直接点明。
如《诚实花》《汉字与凝聚力》,题目已经把文章的关键思想提取出来了。
2)题目没有写出来,但是文章中有总结性的语句,需要读者找出来。
如:标点符号的争吵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一声争吵,一群小伙伴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挑起这声争吵的是感叹号。
他得意洋洋地说:“我表示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数我最重要!”小问号首先不服气,他尖着嗓子说:“哼,要是没有我,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这一下惹恼了小逗号:“是我把句子断开,表示了句中的停顿,要不然,人们就得一口气读下去。
再说,要是没有我,句子的意思也不明确呀!”省略号不慌不忙,但是声音提得很高:“要不是我表示文中的省略,那语言该多罗嗦呀!”句号自认为水平最高,不容分辩地说:“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作总结,话就得没完没了。
”字典公公制止了这声争吵,他说:“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
少了哪一个,文章的意思都不能清楚明了。
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只强调个人的作用,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难道这个道理你们还不懂吗?”3)有写文章用选择题的形式提问,认真比较选项就能理解文章道理。
小学语文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阅读链接:道理可以这样讲》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谢谢
• A.讲一讲:把你读的寓言故事,用自己的 话说出来,并自己说出故事中的道理,联 系实际聊一聊身边这样的人或事; • B.评一评:同组同学互相提一提意见,为 全班推荐做好准备。 • C.做一做:小组合作为选出的推荐故事做 一张推荐卡。
班内交流要求 :
每组派一名同学当代表讲故事,注意 要把寓言故事说清楚,道理讲明白,结束 后将制作的推荐卡张贴在展示板上。
展示要求 :
上台展示同学注意要把寓言故事说清 楚,道理讲明白,介绍自己使用了哪些阅 读方法,结束后将阅读纸留在展示板上。
小结阅读方法
晓作者 新的任务?
知出处 摘词句 做批注 写感受 联实际
接受
放弃
新的任务?
接受
放弃
阅读要求
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任选一篇寓言 故事,完成阅读纸二,时间十分钟。
小组交流要求:
小学语文冀教版四年级下册 《阅读链接:道理可以这样讲》 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猜猜我是谁
同学们,知道答案然 后快速举手,可千万不 要说出口喔。
寓言阅读
——阅读指导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任务一
看图猜寓言,并说出它 的出处。
守 株 待 兔
韩非(约公元前 280--前233年),华夏 族,韩国都城新郑(今 河南省新郑市)人,战 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 哲学家和散文家。
任 务 二
读寓言原文,并用自己 的话说说故事内容。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五蠹》
耒【 lěi】: 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
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
阅读链接

学习要求:
• 1、学生自由朗读《泗水河畔师生游》。 • 2、体会孔子说的“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 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它流 必向下,和顺温柔,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 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这番话的含义。
• 孔子以水相比,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君子”的德行 修养,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
傲虚 骨心 梅竹 无有 仰低 面头 花叶
我们做人要谦虚, 不能骄傲。
• 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还会
用漫画讲故事
拓展练习
•搜集整理哲理诗配上美丽的插图, 并从中体会诗句的含义,加强积 累,以便写作时能够恰当地运用。
Hale Waihona Puke 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这则寓言故事所 阐述的道理。 3、小组成员交流自己学过的或知道的寓 言故事,并思考寓言的特点。
《守株待兔》的寓意
•切不可把偶然发生的情况当成必 然的规律; • 抱着侥幸的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是不会成功的。
什么是寓言
•“寓言”一词出于《庄子》。寓有寄托 的意思,所谓寓言,就是作者用故事的 形式巧妙地表达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受。 这些故事大多很简短,说理生动、通俗 易懂。
打比方说道理的技巧
• 打比方的第一个关键是要抓住共同点。 • 打比方的第二个关键是必须用简单的东西来 比喻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东西比喻 简单的问题。
山墙 间上 竹芦 笋苇 ,, 嘴头 尖重 皮脚 厚轻 腹根 中底 空浅
•把“芦苇”、“竹笋” 比作不学无术的人, 告诉我们做人应该踏 踏实实。
四年级上册第18课阅读链接批注

四年级上册第18课的阅读链接批注可以这样写:
阅读链接批注:
1.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公园里看到的一只蝴蝶的美丽和蜕变过程。
通过对蝴蝶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2.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用词准确,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蝴蝶的美丽和蜕变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也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 本文在描写蝴蝶的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生态环保的意识,呼吁人们关注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这种人文关怀使得文章更加具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蝴蝶的描绘和观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递了生态环保的意识。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阅读链接道理可以这样讲》教学设计冀教版

《道理可以这样讲》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几种常见的叙述道理的文体,了解寓言的特点,体会打比方说理的委婉与巧妙。
2、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道理;能通过课外学习,了解更多的揭示道理、蕴含深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几种常见的叙述道理的文体,了解寓言的特点,体会打比方说理的委婉与巧妙。
教学难点: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道理;能通过课外学习,了解更多的揭示道理、蕴含深意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本单元我们学过的5篇课文主题是“生活中的智慧”,每一篇课文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同学们各小组说一说。
师:本次阅读链接为我们讲述了讲道理的方式,让我们学习一下。
2、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书上的内容,然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二、小组探究汇报。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资料,并讲解。
2、教师展示自己搜集的一些有关哲理的诗句,从这些诗句里我们也明白了一些道理。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迷茫中坚定执着的前行,才会有希望的惊喜。
)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人应当有服务他人而且默默无闻的精神。
)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
3、教师评议各组的发言。
三、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学习了课文,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要主动的走进生活,好好学习,勤奋努力,汲取更多的知识。
2、课外阅读寓言或搜集一些漫画,明白一些道理。
四、板书设计:
道理可以这样讲
用故事打比方用漫画。
四年级小故事大道理

四年级小故事大道理【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故事总是能教会我们许多道理。
尤其是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通过阅读故事,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了解生活的真谛。
因此,这里为大家分享三个四年级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大道理。
【故事一】有一天,小猴子和妈妈一起去森林里摘苹果。
小猴子看到一个大苹果,想要摘下来吃。
可是,苹果树太高,他够不到。
小猴子妈妈告诉小猴子:“孩子,只要你努力跳起来,就能摘到苹果。
”小猴子听了妈妈的话,使劲跳了起来,终于摘到了苹果。
他高兴地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心和努力,就能实现目标。
【故事二】从前,有一只小鸟,它非常善良,总是帮助其他小动物。
有一天,一只小老鼠被困在河里,小鸟看到了,立刻飞过去救小老鼠。
小老鼠得救后,非常感激小鸟。
它对小鸟说:“谢谢你救了我,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小鸟笑着说:“的帮助并不是为了让你报答,而是因为我善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故事三】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名叫小强的男孩。
他非常诚实守信,深受大家喜爱。
有一天,小强捡到了一枚金币,他并没有私自留下,而是交给了村长。
村长表扬了小强的诚实,并将金币奖励给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它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报。
【总结】通过这三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道理无处不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像小猴子一样有信心和努力,像小鸟一样善良,像小强一样诚实守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四年级阅读专题:文章启示、道理

四年级阅读专题:文章启示、道理通过观察下图,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篇关于阅读启示和道理的文章。
掌握童话或寓言故事的道理理解是本文的主题之一。
在考试中,我们需要掌握童话或寓言故事的答题格式,即要理解故事中讲了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在本文中,作者提供了六种感知道理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直接获取法,即有些文章直接点明故事所讲的道理,只需要找出中心句加以概括就可以回答出来。
例如,文章题目直接点明《诚实花》或《汉字与凝聚力》,这些题目已经把文章的关键思想提取出来了。
第二种方法是抓取关键词法。
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文中的关键词语透露了文章要说的道理。
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暗示着道理。
例如,在《奇怪的花》中,花的特殊性质是关键词,暗示了文章要讲述的道理。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道理,并在考试中更好地回答相关问题。
然而,当小河流进大海时,他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
大海无边无际,浩瀚无垠,小河只是大海的一个微小组成部分。
他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观点是错的,不应该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大”,而应该融入更广阔的世界,与其他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于自我膨胀,要保持谦虚,尊重他人,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蚊子战胜了狮子,得意洋洋地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感叹道:“我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骄傲会导致失败,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或事物打败。
一只老鼠被两只猫逮住。
白猫抓住鼠尾说是我先捉住了这只老鼠应该归我享用,黑猫抓住鼠头说你没看见我抓住吗?是我先击中了它的要害部位。
两只猫争执不下,老鼠见状,提议让它重新钻出洞口,让两只猫比赛抓它。
两只猫同意了,但最终都没有抓到老鼠。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时候争吵不如妥协,而妥协却可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两只蚂蚁误入玻璃杯中,试图寻找缝隙逃脱。
但他们发现这根本不可能,于是开始沿着杯壁向上攀爬。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阅读链接道理可以这样讲》词

《道理可以这样讲》词句解析词语解析托物言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辛辣:形容语言、文章尖锐而刺激性强。
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奔流:(水)急速地流;淌得很快。
生灵:指有生命的东西。
和顺:温和顺从。
株: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
释:放开;放下。
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冀:希望;希图。
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妄想:狂妄地打算。
不劳而获:不劳动而获得劳动成果。
句子解析1、“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它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由此看来,水真是君子啊!”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着“水真是君子”来论述的。
他首先列举了水的诸多品性:有德行、有恃义、有志向,然后用“由此看来”作总结,归纳出“水真是君子”的论断。
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他敏锐的洞察力。
表面上他是在论水,实际上是在跟他的弟子们讲做人的道理,即“君子三德”。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出自明朝知名翰林学士解缙之手。
对联表面上是写墙头芦苇和山间竹笋的形态特征,其实是在讽刺挖苦那些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只会摇头晃脑、夸夸其谈的人。
后来,还曾经被毛泽东引用来批判那些华而不实的主观主义者,仅两句就把这种一天到晚不学无术,专门哗众取宠之人的嘴脸刻画出来了,含蓄、深刻、风趣、通俗。
3、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这副对联出自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郑燮(xiè)之手。
“低头叶”指竹叶叶尖下垂。
“仰面花”指花蕊上仰。
整副对联的意思是: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虚心低头,梅花高傲不屈,从不仰面拍马逢迎。
此联颂竹梅,旨在颂人品。
上联抓住竹之特征,赞誉其谦虚的美德;下联刻画梅之精神,歌颂梅花不奉迎阿谀的正气。
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像竹和梅一样,既要有刚强不屈的气概,又要谦虚、谨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中哪篇课文的 什么地方使你印象最深? 你有什么感受?
11 12 13 14 15
《锁不住的心》 《小溪流的歌》 《成长》 《差别》 《给予的故事》
这一单元里《 》中的 给我印象最深。我给大家读一读。从 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 , 让我想到了 。
《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切不可 把偶然发生的情况当成必然的规律;抱着侥 幸的心理,妄想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告诉我们:在迷茫中坚定执著地前进,才会有希望惊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历尽艰难险阻后取得成功的骄傲情感。
道理可以这样讲:
用故事讲道理
用打比方讲道理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 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 状,它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好像有情 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 好像有志向……由此看来,水真是君子 啊!”
——《 泗水河畔师生游》
君子三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