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古代诗词三首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导语】这篇关于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的文章,是作者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歌颂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2、扼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答:手法是反衬和用典。
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
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大胆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3、任选一个角度对本诗作点赏析。
答:例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大方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化力。
4、“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反应了怎样的物候现象,为何会这样?答:适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冰冷,没有浪漫的鲜花,这是有与高二、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回答问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①,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①此句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⑴诗中“怨”的内容是什么?答: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
⑵“何须”二字有什么意味?答:“何须”有宽解婉劝之意。
虽然将士有思乡之怨,但也意识到戍边的责任重大,这二字使全诗基调悲中有壮,悲凉中有大方。
(3)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别感受。
这一句的视察顺序是“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上”。
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
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
(4)这首诗如一幅画卷。
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答: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苏教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课本上的所有必背古诗词

苏教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课本上的所有必背古诗词(一年级)1.《古朗月行》(唐)骆宾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 《鹅》(唐)李白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5、《江南》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间。
6、《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悯农》二首(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8、《咏华山》(宋) 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二年级)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长歌行》汉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5.《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8、《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年级) 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相关课外阅读 苏教版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作者泰戈尔,R,(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王湾唐代诗人。
《古代诗词三首-观刈麦》课件(苏教版七下)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触景生情
官员 生活
比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全诗精华) 舒适
农家很少有闲时,五月到来人更忙。昨夜南 风阵阵起,小麦盖垄翻金浪。女人挑篮送饭菜,儿
译 童提罐送浆汤。相互跟随到麦田去,男人割麦在 南冈。泥土滚烫烘双脚,似火烈日晒脊梁。筋疲 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为珍惜夏日长。
今我何功德,z曾ēn不g 事农桑。
竟然yà从n 事,做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做官的俸禄
年底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以上为第三部分,写出了作者对农民的 疾苦深表同情,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着 不劳而获的富足生活深感愧疚。
结构全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交代时间地点
描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 全家出动
又见一位穷村姑,抱子抱到田垄旁。右手拾 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诉 说的一番话,听到的人都感到悲伤。为交租税地 卖光,拾这麦穗充饥肠。
而今我有什么功德,竟从不用从事种田与植 桑。做官的俸禄每年三百石,年底尚且有余粮。 想到这些心里暗自惭愧,(自责之心)整日不能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眷长林梢,
观刈麦
白居易
学习导航
A、作者简介
B、题目解说
C、诵读欣赏
D、整体感知
E、精读课文 G、拓展迁移
F、探究赏析 H、综合实践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
乐天,晚年号香山居活疾苦多有了
解。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
思考
1.这首叙事诗描绘了哪两个 场景? 2.全诗可分为几部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苏教版重点小学1到6年级语文课本上的所有必背古诗词

苏教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一年级1.古朗月行唐李白?2.3.鹅?4.5.江南6.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悯农二首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8.咏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二年级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8.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年级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枫桥夜泊3.4.竹石5.6.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0.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1.夏日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6.7.池上8.9.小池10.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1.春日偶成宋程颢(hào)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五年级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古诗也是儿童在早期教育中最先接触的文体之一,学生对很多古诗都能熟读成诵,且对它有浓厚的兴趣。
古诗一般都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音乐节奏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便于感悟、领会语言文字。
另外,八年级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都是佳作名篇,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苏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古诗1【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过零丁洋】(文天祥·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安徽省中考苏教版34首古诗词必背篇目

12
六
十八 茅屋 为秋 风所 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注意 要点
注意 要点
注意 要点
注意 要点
6
一
王湾
14
一
古代 诗词 三首 古代 诗词 三首 古诗 二首
早春呈水部 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韩愈
19 8
一
杜牧 李白
一
28
一
十三 中秋咏 月诗词 三首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16
二
二十四 古代诗 词三首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
号 册 课 篇目 作者 内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沚。
23
五
词二首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 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苏教版语文8下诗词曲三首

朗
天净沙 秋思
读 课 文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枯藤 老树 昏鸦, , 昏鸦, 桚小桥 流水 人家, 人家, , , 人
人
意译
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 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 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 桥畔住着几户人家。 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 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 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 着瘦马缓慢前行。 着瘦马缓慢前行。傍晚的太阳向 西坠落,悲痛到极点的游子, 西坠落,悲痛到极点的游子,漂 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 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
(曲牌名) (题目) 曲牌名) 题目)
[元]马致远 体裁:散曲
介绍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 都人,著名的元曲作家, 都人,著名的元曲作家,“元 曲四大家”之一, 曲四大家”之一,被时人美誉 曲状元” 因这首小令, 为“曲状元”。因这首小令, 他被称为“秋思之祖” 他被称为“秋思之祖”。
诵读欣赏
三首
感悟诗人的情怀 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欣赏诗歌的意境美,旋律美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题解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眺楼: 谢眺楼:南北朝时齐朝诗人谢眺 任宣城太守时, 任宣城太守时,在宣城外陵阳山 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眺楼。 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眺楼。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李云。 云:李云。
下阕意译
饮下这杯粗酿的浊酒聊以解忧, 饮下这杯粗酿的浊酒聊以解忧, 家乡远隔万里,不曾破敌立功, 家乡远隔万里,不曾破敌立功,归 去还没有日期。羌笛声清越悠扬, 去还没有日期。羌笛声清越悠扬, 月色如霜铺满大地。此时此刻, 月色如霜铺满大地。此时此刻,驻 守在边关重镇、 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 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 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 发染白了双鬓; 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 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 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剪 梅
演唱者:安雯
歌 曲 欣 赏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句本 ,首 说诗 出中 你, 的你 理最 由喜 来欢 。哪 一
一剪梅
李清照
独 上 兰 舟 。
轻 解 罗 裳 ,
红 藕 香 残 玉 簟 秋 。
月 满 西 楼 。
雁 字 回 时 ,
云 中 谁 寄 锦 书 来 ?
才 下 眉 头 , 却 上 心 头 。
此 情 无 计 可 消 除 ,
一 种 相 思 , 两 处 闲 愁 。
花 自 飘 零 水 自 流 ,
思考
1.这是一首什么内容的词?写 谁的相思? 2.为什么写事情发生在秋天? 3.此情无计可消除的情是什么 情? 4.你最喜欢哪一句?
点此播放视频课件
古 代 诗 词 三 首
张万海
故 人 具 鸡 黍 , 邀 我 至 田 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活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思考
1.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的经过? 2.可以看出两位老朋友的关系如 何? 3.诗人的老朋友是一个干什么的 人? 4.诗人描绘的山村风光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