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文化发展小议

黑土地文化发展小议
黑土地文化发展小议

黑土地文化发展小议

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古往今来繁衍生息着20余个少数民族共建的东北民族,以农、牧、林、渔、猎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北方游牧文化、渔猎文化与北方农耕文化交融与碰撞的实验场。那些淳朴、豪放、敦厚而各具特色的各民族风俗所涵盖的东北民族文化,是一束艳丽的奇葩。黑土地是“相互融合的各民族的共俗”,东北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黑土地文化的特征

1、缤纷的差异性。风俗习惯因民族居住的自然环境、区位不同、特定的生活、生产条件不同,因此形成了缤纷多彩的不同风俗。凡是风俗,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及审美规范,所以又呈差异性。

以不同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等差异为例,建筑风格:吉林乌拉、叶赫古城、辽宁岫岩、宽甸等满族建筑的典雅,大兴安岭鄂伦春曾居住的“撮罗子”的古朴,赫哲族的“仓舍”的原始,蒙古族游牧帐房的端庄,朝鲜族茅草屋的敦厚等;服饰特征:满族服饰的精美大方,朝鲜族服饰的落落翩翩,蒙古族、锡伯族、鄂伦春族服饰的剽悍宽绰等;饮食的禁忌:东北民族大多数食猪肉、回族人禁食猪肉;朝鲜族食狗肉,满族禁食狗肉等。

2、昭示的纪实性。风俗是渗透物质与精神的文化再现,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的缩影,它昭示着民族精神的昂扬向上,演绎着民族发展的创业纪实。

我们从鄂伦春族弓箭、石镞及温鄂克族的“索杆”及赫哲族的“捕鱼歌”(精神民俗)中看到这些民族的发展历程,经过跨越历史性的前进,从他们的遗留物上可窥原有习俗的风貌,民谣中的“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女人叼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昔日的黑土地画,则是一笔真实的纪实。

3、多元的兼容性。东北各种民族的民俗在相互渗透吸收、互补与发展。东北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对多元文化的兼容,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关东不是

文化沙漠,东北有无数文化绿洲。辽宁、内蒙的“红山文化”遗存,是与中原汉文化曾经并存的文化,则是“中华大地上第一道文明曙光”,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东北各民族对以色彩诱发的心理效应也不同,大多数民族喜红色的喜庆热烈、黄色的富贵温暖、白色的安静纯洁,蓝色的深远寂静。尤以锡伯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对绿色独有钟情。汉族传统的民俗节日春节、端午、中秋节等,东北各民族也都把它当成重要节日,可见习风兼容,多元同化。

民俗浸润心理文化的根深蒂固

民俗文化以民族精神为根茎和寄托,是民族文化生命的支点,将“东北夷的先祖颛顼”作为传说中的太阳神与东北各民族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意识相联系,梳理出日神崇拜意识即黑土地文化精神。这一文化精神影响着北方民族的心理文化,它塑造和构筑了黑土地文化心理的样式,融入对太阳崇拜和对天命“天人合一”精神的追求,达到超然物外的乐天纯朴情怀与天地合流的境界,从而使心理生活得到扩展与超升。人们对天命的笃信和祈求逐渐成为民众行为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控制点。民俗中的婚丧嫁娶、店铺庆典、奠基选宅等,以多种自然与节令征兆预测揣摩天意,审时择得良辰,度势抓住良机,求盼吉祥和安康。

黑土地文化的美学意蕴

厚重的历史文化与鲜明的时代情结,构成了黑土地文化的美学意蕴。皮影、秧歌、“二人转”和后来的吉剧,反映着黑土地文化的“抗争精神”,它是鲜活顽强不衰的生命力的展示。剧种的自身发展历程,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并具黑土地特色的美学意蕴的文化再现。东北年画 (精神民俗)大多是山东潍坊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系列的继续与变种。由于历史原因,闯关东,踏兴安的鲁冀人口占迁徙人口比例较大,画工巧匠相杂其间,年画艺术得以发展。至今形成的东丰农

民画、关东画派、北大荒版画派等风格各异的民族艺术,以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风格去勾勒、描绘那曾荒凉、原始和闭塞的疆土,寄予人类征服荒凉而走向丰饶的情结,是民族风情画卷中的民族创业的史诗。东北民族俗尚崇龙,以“赤龙大鲤从渊而出”为国祚兴旺、子孙旺盛喻意的“鲤鱼跳龙门”,展示了一个强盛民族对生活昌盛的美好祝愿。

无论称之“关东紫禁城”的沈阳故宫的雄伟、辉煌,还是民族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可与北京太和殿相媲美的北疆典型祭孔之地的“哈尔滨文庙”,还有那些遍布东北自成一体的辽代砖塔风铃余韵,以及辽宁千山、吉林北山、黑龙江五花山等庙宇群落的兴建……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干系,并形成了传统。以民俗为载体的文化活动愈活跃,民俗文化的内涵亦愈浓烈和丰富。

黑土地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流传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是黑土地文化资源不可缺少的、待开发的、丰富的艺术宝藏。黑土地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它与东北各民族人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体现着永恒的民族精神及审美与理想的追求,并随时代的步履,不断地扬弃着前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