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

合集下载

黄骅市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陶校长的演讲教案设计苏教版

黄骅市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陶校长的演讲教案设计苏教版

2.陶校长的演讲【教材分析】这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陶行知校长写的一篇演讲稿。

在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要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成长、进步.在这篇演讲稿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陶校长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更认识到陶校长是一位热爱教育、关心学生的好校长.本演讲稿辞真意切,极具鼓动性和感染性;结构上按照“总--分—-总”的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的方式构段,十分整齐,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这篇演讲稿共有六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了这次演讲的主题,希望大家做到”每天四问"。

第二至五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对"每天四问”进行具体的解释,分别要求大家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有,进步了多少?并分别阐述了为什么要这样问。

第六自然段为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演讲这种体裁并不了解,这需要在讲解的过程中向学生普及演讲方面的基础知识;对于陶先生所提出的“每天四问”,部分学生能理解,但是大部分同学并没有问的习惯,所以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这需要教师在讲解时适时、适当地加以指导、点拨。

【教学策略和设计说明】本文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分两个课时进行讲授。

第一课时,以学生为主,学生交流资料,朗读感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勇于做出判断;解决生字词问题,保证进一步的阅读感知能够顺畅进行。

第二课时,精读细品,仔细琢磨陶校长的发言,感受背后的深意.【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下来。

2.学会本课所列生字词,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第四题.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养成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二课《陶校长演讲》

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二课《陶校长演讲》

读读记记
陶行知的名言警句: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对陶行知的评价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毛泽东

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读读记记
否则 锻炼 堡垒 道德 需要 激励 鞭策
读读记记
源泉 彼岸 造福 长足 坚韧不拔 专心致志 生命之本
指导写字
•陶、演、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 •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
填一填:
陶校长的演讲,开头开门见山,告诉同学们和大家谈 ,
找一找: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 换一换:“否则”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比一比: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 的区别呢?
第一问“健康” 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
1.自由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2.比较一下,每一问的内容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
1.自由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2.比较一下,每一问的内容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 (先提出“问什么”;回答“为什么问”;最后“怎么做”)
第一问“健康” 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 都将是空的。
• 1921年任该杂志主编,并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笔记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笔记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笔记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学习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篇课文:《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推敲》、《嫦娥奔月》和《伊索寓言》。

这个单元主要涉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以及一些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

以下是这个单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笔记:1. 《师恩难忘》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刘绍棠回忆了小学一年级时田老师的教诲。

田老师口才好,文笔好,在作者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作者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了田老师“教学有方”,采用“引人入胜”的方法,把作者领进了文学的殿堂。

2. 《陶校长的演讲》是一篇演说词,作者陶行知通过“每天四问”的演讲,激励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取得进步。

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3. 《推敲》讲述的是唐朝诗人贾岛“推敲”诗句的故事。

这个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4.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描述了嫦娥吞下仙丹后飞上月球,以及后羿射月等情节。

这个故事表现了嫦娥的善良和后羿的英勇。

5.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伊索的一本寓言故事集。

其中包含了许多人们熟知的故事,如《狼来了》、《猫和鸡》等。

这些故事通常都包含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

对于这些课文,学生们应该学习其中的道德价值观、写作技巧和传统文化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学习点:1.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写一篇好的回忆录或演讲词,包括如何吸引读者、如何清晰地表达观点、如何使用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观点等。

2. 文化知识: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包括古代诗歌、寓言故事等。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3. 道德价值观:通过学习这些课文,理解田老师、陶校长、贾岛等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如敬业精神、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等。

同时,也要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道德教训。

4. 批判性思维:学习如何分析和评价一篇文章或演讲,包括其内容、结构、逻辑等。

通过分析这些课文,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阅读理解:学习如何理解一篇文章或演讲的主旨、观点和细节。

五年级语文陶校长的演讲稿:走进语文的世界

五年级语文陶校长的演讲稿:走进语文的世界

五年级语文陶校长的演讲稿:走进语文的世界:大家好!今天我来分享的是走进语文的世界。

语文,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掌握好语文,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和人类文明,更可以激发我们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因此,学好语文,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时代在不断地变革和进步,但是语文的作用和价值是不会被抹杀的。

语文是一种思想的工具,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是思想和精神的载体。

掌握好语文,就是掌握好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学好语文,我们不仅可以在学业上获得更多的成绩,更可以在社会中立足。

语言是人的命脉,只有掌握好语言,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语文呢?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要注重写作训练,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我们还应该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掌握好语音、词汇、句法等基础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功底。

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学好语文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需要我们注重实践和验。

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并应用所
学的语文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运用语文知识写日记、作文、朗诵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运用和表达的技巧。

我想说的是,让我们走进语文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探索语文知识的奥秘,让我们学会更好地运用语文,成就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内容一、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背诵内容1.师恩难忘赞美老师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赞美老师的成语:诲人不倦含辛茹苦无微不至2.陶校长的演讲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的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德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寻隐者不遇所见松下问童子,牧童骑黄牛,言师采药去。

(言:说)歌声振林樾。

(振:震荡)只在此山中,(此:这)意欲捕鸣蝉,(意欲:心想)云深不知处。

(处:地方)忽然闭口立。

(立:站立)——唐•贾岛——清•袁枚P21诵读与欣赏: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与“风”有关的古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5.装满昆虫的衣袋6.变色龙线索: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7.金蝉脱壳第4自然段: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

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原文

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原文

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原文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篇一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陶校长的演讲》使我深受启发。

陶校长的演讲分别提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是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觉得学习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健康也是不可忽视的,只要你一不小心,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让你得病……,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样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学习。

第二问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在班级里,在公园里,在家庭里,……都离不开学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在每个地方都要多问“为什么”?这样既可以增加知识面,又可以让别人更了解你是一个不懂就问的孩子。

第三问是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在我们办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其中我就是我们班大名鼎鼎的“护花使者”,别看这时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就能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

一件小事就能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

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最后一问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道德是一个人的根本,每个人都要讲“公德”和“私德”这样才能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才能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长大一定要像陶校长说的那样,在所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陶校长的演讲篇二预习提示:1,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了解演讲的特点。

2,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2,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并努力养成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2,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理解"演讲".(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演"什么意思。

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及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及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及教案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各位同学: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何要这样问?由于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锤炼,离不开科学公道的生活和作息。

期望你们从小建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坚固的“健康城堡”。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何要这样问?由于“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强不拔的意志力。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这样,我们就可以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第三问,自己担负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何要这样问?由于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当一些工作,如值日、执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

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锤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何要这样问?由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即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固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求“公德”,也要讲求“私德”。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

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鼓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及简单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及简单教学设计

陶校长的演讲各位同学:1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2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找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3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4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

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5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6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

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4、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每天四问”的原因,培养学生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思考
我们记住了“每天四问”,并且也 “每天四问”,那就能进步了吗?要想真 的有进步,必须怎么办?
读读记记
陶行知的名言警句: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 真人 (3)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 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小练笔
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 有条理地说一说,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取得进步的; 或者说自己打算以后怎么做?写在读写笔记上。
“疑,思之始,学之端”,看到题 目,你首先产生那些疑问?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 办了驰名中外的南京晓庄师范,并亲自担 任校长。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 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 真人”自勉勉人。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 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 教育探寻新路。他学识丰富,人格高尚, 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是人民教师的楷模。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 也属于世界。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 习惯,争取在( )取得( )。
读读记记
否则 锻炼 堡垒 道德 需要 激励 鞭策 源泉 彼岸 造福 专心致志 长足 生命之本
第一问
学习方法:
问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做。
了解说明方法——比较 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问”、 “第三问”、“第四问”。
第二问
问的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问?
应该怎么做?
理解词语:
源泉: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原因。
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气馁,不放弃,迎难而 上。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彼岸:比喻所向往的境界。
第三问
问的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问?
应该怎么做?
说明方法:列举
第四问
问的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问?
应该怎么做?
理解词语:
公德:公共道德。
私德:个人的品德修养。
建筑人格长城:健全的人格。
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总结全文
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
1、自己的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4、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总结全文
陶校长为什么谈这四个问题?
1、健康是生命之本
2、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3、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 很大的影响 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健康第一”的观点 ( ),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 学习上认准(目标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每一件事情 ),要 ( 责任心 ),认真负责地做好( 长足的进步 )。 学做( “真人” )。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 育家对学生的( 关怀和爱护 )。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
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 话方式。
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 的,自读(1)通读课文(2) 划“四问”标题
交流: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概括段意。
坚韧不拔
第一问
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 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否则”的意思。“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怎么理解? ( )身体不健康,我们( 幸福。 )没办法寻找
第一问
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应该怎么做呢?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 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陶校长希望我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垒”,查字典知道是指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堡 垒最显著的特点是坚固,不易摧毁。“健康堡垒” 指什么呢?联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在文中 指有了“健康第一”的观点,再加强锻炼,身体就 会健康结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