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大水系水质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水系的国家,其中一些水系的水质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为您介绍全国十大水系的水质情况。
1. 长江水系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水系涵盖了中国的南方地区。
长江沿岸有许多大城市和农田,因此水质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重大。
近年来,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治理,长江水质不断改善。
不过,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监管和治理。
2. 黄河水系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河水系。
黄河流经的地区多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水资源非常宝贵。
随着水资源管理的改善和环境保护的加强,黄河水质有所改善,但仍有污染问题需要解决。
3. 长白山水系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重要山脉,其水系包括松花江和图们江。
这两条江河贯穿东北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长白山地区环境相对较为原始,水质状况良好。
但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质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
4. 长江三角洲水系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
该地区的水系主要包括苏州河、黄浦江等。
由于经济活动的集中和人口密度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水质问题,但仍需要长期的努力。
5. 珠江水系珠江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河流,其水系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区。
近年来,珠江水系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管理有了重要进展。
但由于珠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水质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治理。
6.西南水系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其水系丰富多样。
西南地区的水质因为地理和人口分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些地区的水质较好,但也有一些地区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的影响而出现污染问题。
西南地区的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来改善水质,但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7.华北水系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等城市,是中国人口密集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水系主要包括海河和黄河。
中国十大江河排名

中国十大江河排名摘要普及一下地理知识,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那你知道中国前十大河流是哪些吗?最出名的又是哪十条河流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等中国十大江河壮美如画的景色吧。
1、长江全长6397千米(通常说6300余千米),长度居中国第一位,世界第三位。
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发源于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流入东海。
《七律·长江》作者:三步成诗万里长江气势红,黄金水道五洲通。
资源丰富无人比,秀美风光有赋崇。
孕育神州千百载,传承赤县亿年丰。
无穷魅力平湖阔,有限空间电站雄。
2、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总面积约75.2万千平方公里,世界第五长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扎曲,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流入渤海。
《七律·黄河》作者:古雍刘齐大河源地起巴颜,滚滚东流一万年。
劈岭开山壶酒烈,闯关绕坝乳汁甜。
涛声依旧润华夏,风韵犹存灿宇寰。
哺育炎黄薪火旺,母亲恩厚胜高天。
3、黑龙江有南北两源,总长度自海拉尔河源算起,全长约4478千米,以克鲁伦河算起,总长约5498公里。
中国境内长度约3474千米,中国境内流域面积约为89.1万平方公里,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注入鄂霍次克海。
《七律·黑龙江》作者:谭俊黑龙江上好风光,黑水白山絮雪扬。
林海苍茫湿地美,耕田辽阔大粮仓。
第一湾水邀明月,兴凯湖波聚日光。
林海松涛鸣鹿曲,长风万里送雁翔。
4、珠江全长2320千米,流域总面积为45.4万平方公里,珠江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2位,仅次于长江。
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的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等地,注入南海。
国内主要河流污染状况

长江流域水质总体良好。
105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88.6%、6.6%、1.0%和3.8%。
长江支流水质总体良好。
大支流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和汉江水质为优;大渡河、沱江、湘江和赣江水质良好。
但岷江眉山段、湘江衡阳段和赣江南昌段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均为氨氮。
省界河段水质为优。
20个断面中,Ⅰ~Ⅲ类和Ⅳ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95.0%和5.0%,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
2.黄河流域黄河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
44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2%、4.5%、6.8%和20.5%。
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和氨氮。
黄河干流水质总体为优。
黄河支流总体为重度污染。
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和氨氮。
省界河段为中度污染。
11个断面中,Ⅰ~Ⅲ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3.6%、9.1%和27.3%。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3.珠江流域珠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33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84.9%、12.1%和3.0%。
珠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和溶解氧。
珠江支流水质总体为优,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松花江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42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7.6%、35.7%、4.8%和11.9%松花江干流总体为轻度污染。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
松花江支流总体为中度污染。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5.淮河流域淮河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86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9%、32.5%、9.3%和16.3%。
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
中国七大水系

采用ⅠⅡ类水质作为关键字,对七大水系进行降序排列为:珠江水系,长江水系,辽河水
七大水系所占的平均比率:
假设一类水质权重为6,二类水质权重为5,三类水质权重为4,四类水质权重为3,五类平均水质=∑(断面数*权重)/总的断面数
平均比率=∑水质类型断面数/7*100%
水系名称 平均水质
珠江 5.1
长江 5.04
辽河 4.44
黄河 4.16
海河 2.81松花江 3.04淮河 3.66
七大水系平均水质
1 2 3 4 5 6 珠江
长江
辽河
黄河 海河 松花江 淮河
平均水质
平均水质
4.39
水系水质状况
水系,长江水系,辽河水系,黄河水系,海河水系,松花江水系,淮河水系四类水质权重为3,五类水质权重为2,劣五类权重为1
平均水质
珠江
长江
辽河
黄河
海河
松花江
淮河
质)。
中国七大水系水质调查报告

中国七大水系水质调查报告2013年第10周(3月4日~3月10日),全国主要水系131个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八项指标(水温、pH、浊度、溶解氧、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有机碳)的监测结果表明:Ⅰ~Ⅲ类水质的断面为99个,占77%;Ⅳ类水质的断面为13个,占10%;Ⅴ类水质的断面为2个,占2%;劣Ⅴ类水质的断面为14个,占11%。
辽河流域大辽河营口辽河公园断面因采水故障,太湖流域斜路港河嘉兴斜路港断面因河流断流,本周未进行监测;兴凯湖鸡西龙王庙点位无通讯信号。
具体数据统计如下表:注:1、Ⅰ、Ⅱ类断面数比例=Ⅰ、Ⅱ类断面数/断面合计数。
1、以Ⅰ、Ⅱ类水质为主要关键字,对七大水系进行递减排序如下: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2、七大水系所占的平均比率:设Ⅰ类水质的权重值为1,Ⅱ类水质的权重值为2,Ⅲ类水质的权重值为3,Ⅳ类水质的权重值为4,Ⅴ类水质的权重值为5,劣五类水质的权重值为6。
则:平均水质=(断面数*权重值)的加和/总的断面数平均比率=水质类型断面数的加和/7*100%计算结果如下表:3、七大水系平均值的饼图4、综合治理建议:一、建立合理的流域管理形式,各水系要有统一的流域水治污机构,它是直接归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有效快捷的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建立健全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建立统一的治污机构提供法律基础,加快七大水系单行治污条例的制定速度。
三、制定合理的排污制度,制定与流域水的污染现状相适应的排污制度,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在流域水沿岸的各城乡建立合理的再生水体系和市场化的污水处理系统,政府对排污权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并依法监管。
中国七大水系污染严重 九成饮用水不合格

中国七大水系污染严重九成饮用水不合格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几何增长、现代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城市垃圾、农村农药喷洒等等,造成河流污染严重,本来已是极少的淡水资源加剧短缺,无法为人所用。
据统计,目前水中污染物已达2221种,主要为有机化学物、碳化物、金属物,其中自来水里有765种(190种对人体有害,20种致癌,23种疑癌,18种促癌,56种致突变:肿瘤)。
在我国,只有不到11%的人饮用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水,而高达65%的人饮用浑浊、苦碱、含氟、含砷、工业污染、传染病的水。
2亿人饮用自来水,7000万人饮用高氟水,3000万人饮用高硝酸盐水,5000万人饮用高氟化物水,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
海河海河:七大水系污染之首现状:海河流域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包括海河和滦河两大水系。
海河水系主要由漳卫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等到组成,还包括陡骇河、马颊河等到平原排涝河道;滦河水系包括冀东诸河。
根据《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1993)的统计结果,海河水系最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其次为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另外,石油类污染亦相当严重,逐渐被视为主要污染物。
目前海河水系污染严重,劣Ⅴ类水质断面占50%以上。
主要污染河段为沧州的子牙河和南运河、北京的北运河、张家口的洋河以及天津的海河。
原因:海河流域包括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山西省的东北部、山东省的北部、内蒙古的小部分地区及北京、天津两市,总面积31.90万公里2。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91.8亿米,集中在7~10月份(约占70%),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值的10.5%,是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
海河水系由于地表水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河道下泄流量锐减,加上城市和工业排污量增加,各河平均污径比已高达0.12 。
许多河段水体污染严重。
辽河辽河:辽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劣Ⅴ类水质断面占40.6%污染原因:一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利影响。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6成地下水水质较差极差水安全问题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新华社记者为此深入调研,从即日起连续两天播发系列报道,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这是红色的警讯——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记者近期深入全国多个省市调研后了解到,伴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水安全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m3“每天早晨先把水缸、水桶添满,洗菜水不敢倒,留着冲厕所。
”今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温馨家园等多个小区分时段停水,居民刘女士让儿子特意买几个桶专门储水。
水厂表示,今年雨水少,区域内新楼盘入住人口增加,地下水位降低,供水严重不足。
马驹桥的这一幕,是日趋严峻的城市缺水状况的缩影。
“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水生态严重受损,三者交互影响、彼此叠加。
”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开展调研后,如此评价当前京津冀地区的水安全。
史上,京津冀土肥水美。
而今,呈现在调查者眼中的是怎样的情景呢?——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表水劣V类(丧失使用功能的水)断面比例达30%以上,受污染的地下水占三分之一;——平原区河流普遍断流,湿地萎缩,功能衰退。
海河,流经京畿,滋养一方。
但2013年调查,其主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类以上污染水超过60%。
全国六成地下水水质较差极差京津冀如此,全国亦然。
《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其中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五大水系水质污染,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约六成水质较差和极差。
中国哪个城市水质最好?全国最好水质排行榜来了,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中国哪个城市水质最好?全国最好水质排行榜来了,你的家乡上榜了吗?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开水是不可能存活的,那么大家知道全国哪里的水质是最好的吗?最安全的吗?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水质最好的城市!饮用水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
水的级别越高就说明它的水质越好,水源并没有受过污染没有重金属、微生物、细菌等等这个也就是一级饮用水的标准!二级饮用水,它水质也是非常好的,但水质里面有一些杂质。
比如说一些微生物等,但经过处理过滤之后也可以达到一级饮用水的标准,跟一级的饮用水没有什么区别!三级饮用水,就是经过过滤以及消毒之后,还都是有轻微的异味,一般这种水多用于农田灌溉或者是工业用水等等,居民用水是达不到标准的!说完了饮用水的等级之外,再来说说全国来看哪个城市的水质比较好呢?这些排名都是根据环境部数据排名的,在全国接近300多个城市当中,排名前十城市的水质是非常不错的,不知道你的家乡有没有上榜呢?第一名:柳州说到柳州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螺蛳粉,柳州市也是广西的一个重工业城市,而且也是广西的一个经济支柱的主要城市。
那么当于大家可能对于就是说重工业城市的印象都是环境或者水资源很差。
因为重工业都会产生很多的工业用水,就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虽然柳州是重工业城市,但是在水质的保护上面也是做得最好的,柳江等多条水流域的水质也是达到了一级饮用水的标准,也是我国今年上半年水质最好的城市!第二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置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可能大多数人去过贵州这个地方旅游的人能看到很多自然的瀑布、流水等自然景观。
而且地下暗河也是非常多,它的水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像这种的地下水资源它的水质都是非常好的,可以说是能直接饮用的饮用水!第三名:桂林市桂林山水甲天下,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过去过桂林的朋友也知道桂林的山美水美。
桂林的各种漓江,浔江,湘江等等的都是一些自然水资源也是非常好的。
并且桂林它的主要发展是旅游业,对于工业的发展是几乎没有太多的,这也就奠定了为什么它的水质会那么好的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6成地下水水质较差极差
水安全问题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新华社记者为此深入调研,从即日起连续两天播发系列报道,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这是红色的警讯——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记者近期深入全国多个省市调研后了解到,伴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水安全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m3
“每天早晨先把水缸、水桶添满,洗菜水不敢倒,留着冲厕所。
”今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温馨家园等多个小区分时段停水,居民刘女士让儿子特意买几个桶专门储水。
水厂表示,今年雨水少,区域内新楼盘入住人口增加,地下水位降低,供水严重不足。
马驹桥的这一幕,是日趋严峻的城市缺水状况的缩影。
“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水生态严重受损,三者交互影响、彼此叠加。
”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开展调研后,如此评价当前京津冀地区的水安全。
史上,京津冀土肥水美。
而今,呈现在调查者眼中的是怎样的情景呢?
——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地表水劣V类(丧失使用功能的水)断面比例达30%以上,受污染的地下水占三分之一;
——平原区河流普遍断流,湿地萎缩,功能衰退。
海河,流经京畿,滋养一方。
但2013年调查,其主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类以上污染水超过60%。
全国六成地下水水质较差极差
京津冀如此,全国亦然。
《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其中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五大水系水质污染,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约六成水质较差和极差。
再看湖泊。
同一份公报显示,国控重点湖泊中,水质为污染级的占39.3%。
31个大型淡水湖泊中,17个为中度污染或轻度污染,白洋淀、阳澄湖、鄱阳湖、洞庭湖、镜泊湖赫然在列,滇池水质重度污染。
而且,大量天然湖泊消失或大面积缩减,“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和“气蒸云梦泽”的洞庭湖湖面大幅缩小,“水情即省情”的湖北湖泊面积锐减、湿地萎缩。
现实是沉重的——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趋势是严峻的——水污染已由支流向主干延伸,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由陆地向海域发展。
“目前,全国年用水总量近6200亿立方米,正常年份缺水500多亿立方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副司长陈明说。
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发出警告:用水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差距的扩大,以及大面积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有可能在中国引发一场严重的缺水危机。
这一警告,绝非危言耸听,它正在变成现实威胁。
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从事环境法研究30多年。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雾霾大范围发生,人们经常碰到,因此被称作国家的…心肺之患‟。
而水安全问题,正在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
“扭曲的义利观”是重要动因
河北沧县小朱庄村村民朱建勇,看到从地下抽上来的水散发着异味,并呈铁红色,惊慌莫名。
村里一家养殖场的主人称,数百只鸡因饮用这样的水相继死亡。
监测显示,村子附近的建新化工厂不仅向河流排污,还向周边沟渠倾倒废渣。
这个发生在去年4月的生态事件,虽已过去一年多,但村民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
“过去我们沧州挖几米深就能得到地下水,而现在一些地方要深入地下几百米才能抽到水,有时即使抽到也是污染水。
”当地一位基层干部说。
只顾眼前利益、注重一己之私——“扭曲的义利观”是造成耗水过度、水质污染的重要社会心理动因。
盲目拉高速度、片面追求GDP——“被污染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是危害水安全的重要现实“推手”。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说:“在水环境形势极其严峻的海河流域,各地都在发展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只顾发展,不管环境。
”
水污染加剧多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正是由于人们向大自然无度索取,使得本已稀缺和变脏的水,变得更稀缺、更脏。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在全国主要江河湖库划定的6834个水功能区中,有33%的水功能区化学需氧量或氨氮现状污染物入河量超过其纳污能力,且为其纳污能力的4-5倍,部分河流(段)甚至高达13倍。
(据新华社电)
相关新闻
国家出台规划保护365个水质较好湖泊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顾瑞珍)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提出为保护湖泊生态环境,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将对365个水质较好湖泊进行保护。
三部委表示,我国将对水质较好湖泊划分为5个自然分布区域进行保护,即东北湖区、东部湖区、云贵湖区、蒙新湖区和青藏湖区。
自“九五”以来,国家对污染严重的太湖、巢湖、滇池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初步遏制了“三湖”水质恶化的趋势,但“三湖”治理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随着湖泊流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种植养殖业、旅游业、采矿业以及沿湖工业和城镇化不断发展,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丙辉博士说。
专家认为,开展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折射出国家湖泊治理的思路有所调整,即既要治劣、更要保优。
此举有利于扭转过去污染越重越能得到重视、越能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逆政策效应”,有助于避免重走太湖、滇池等多个湖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规划明确,将优先选择水质较好、重要饮用水水源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
环保部将参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对规划内湖泊水质保护目标进行考核。
短评
正视水安全“新常态”
新华社记者闫祥岭王敏谭畅
古人云,善治国者,必重水利。
水利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涉及民生的头等大事。
然而,在不少地区水情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如海河流域,不仅曾经通航的大运河已经基本无水,其余多条天然河流也长期断流,导致以往多条为消除水患而修建的工程设施使用率不高;在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在洞庭湖区,一些市县“水窝子里没水喝”的尴尬局面已持续很久。
可以说,水
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甚至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各地严峻的水安全形势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新常态”。
相关部门应时刻紧绷保障水安全这根弦,彻底摸清我国河、湖、地下水等水资源新情况新变化,从长远着眼,在科学调研、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及时启动相关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水安全“新常态”对相关应对措施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
这要求决策者需要依据最新水情,结合区域内城市发展、人口分布等生产生活需求,及时规划、调整水利工程设施,推动区域内水资源分布空间均衡,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融入科学治水思维,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