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中风管、风口、风井风速的选取总结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风口风速选择规范.

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11-01-04 浏览次数:576 【大中小】【复制】【打印】1、风管内的风速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50dB (A)之间,即相应NR(或NC)数为35~45dB(A)。
根据设计规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4~7m/s,支管风速为2~3m/s。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
2、出风口尺寸的计算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2~5m/s。
风口的尺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3~4米的房间大约取风速在2~2.5米每秒。
根据经验一般可将使每个风口在20~25平方米的面积,其风量大约在500立方米左右。
3、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回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4~5m/s,回风口位于房间下部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3~4m/s ,若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1.5~2m/s ,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1~1.5m/s 。
4、风管安装注意事项及风管计算❖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5m/s,支管风速3m/s,❖风管计算公式:所选设备风量÷3600÷风速=风管截面积❖同时注意保证风管:长边÷短边≤4一般不要>4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风口的选择:所选房间风量÷3600÷风速=散流器喉部截面积❖注意: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0.75、计算风管尺寸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计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
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数。
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负担。
对于风管系统,常采用送风管0.08-0.15mmH2O/m,回风管0.06-0.1 mmH2O/m作为基准。
6、在进行风管机的风管道设计时,注意在风管机的进、出风处加静压箱,以均衡风压,减少噪音,并且使静压箱内的流速保证在3米每秒以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空调系统风道风速、风口的选择和新风(换气)量计算方法

风管内的风速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 40~50dBA)之间,即相应 NR(或 NC)数为 35~45dB (A)。
根据设计规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 4~7m/s,支管风速为~3m/s。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 8~10m/s。
出风口尺寸的计算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 2~5m/s。
风口的尺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 3~4 米的房间大约取风速在 2~2.5 米每秒。
根据经验一般可将使每个风口在 20~25平方米的面积,其风量大约在500 立方米左右。
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回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 4~5m/s,回风口位于房间下部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 3~4m/s ,若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 1.5~2m/s ,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 1~1.5m/s 。
风管安装注意事项及风管计算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5m/s,支管风速 3m/s,风管计算公式:所选设备风量÷3600÷风速=风管截面积同时注意保证风管:长边÷短边≤4 一般不要>4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风口的选择:所选房间风量÷3600÷风速=散流器喉部截面积注意: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0.7计算风管尺寸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计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
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数。
风管类型阻尼系数(mmH2o)送风管0.05-0.2回风管0.03-0.12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负担。
对于风管系统,常采用送风管 0.08-0.15mmH2O/m,回风管0.06-0.1 mmH2O/m 作为基准。
在进行风管机的风管道设计时,注意在风管机的进、出风处加静压箱,以均衡风压,减少噪音,并且使静压箱内的流速保证在3米每秒以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微分享】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微分享】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转自网络01 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 (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4.1.4.82.2、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 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5m/s 为宜。
条缝形风口气流轴心速度衰减较快,对舒适性空调,其出口风速宜为2m/s~4m/s 。
风口风速汇总

1、排烟口的风速≤ 10m/s(老建规9.4.6.6)2((1)、空调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 2-5m/s ,喷口送风可采用 4-10m/s 。
(采暖 6.5.9)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2-5m/s 。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3-5m/s 。
条缝型风口下送(多用于纺织厂),当空气调节区层高为 4-6m 人员活动区风速不大于 0.5m/s 时,出口风速宜为 2-4m/s 。
(采暖条文 6.5.9& 民用条文 7.4.11& 技措 5.4.6.2 【孔板】)3、空调回风口的吸风速度:(采暖 6.5.11&民用7.4.13)回风口位置房间上部房间下部不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点时利用走廊回风时,回风口安装在门或墙下部的回风口面风速最大吸风速度(m/s )≤ 4.0≤ 3.0≤ 1.51-1.5m/s (采暖条文 6.5.11)4、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的空气流速(部位进风百叶风速0.5-1.0m/s ):(民用表排风口0.5-1.06.6.4-1 )地面出风口0.2-0.5顶棚出风口0.5-1.05、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风口风速(m/s ):(民用表 6.6.5)部位新风入口风机出口空气流速住宅和公共建筑 3.5-4.5 5.0-10.5机房、库房 4.5-5.08.0-14.06、进、排风口风速(m/s ):(技措表 4.1.4)建筑类别新风取风口排风口一般性居住、公共建筑 2.0-4.5 3.0-5.0站房、库房、机房等 4.0-5.0 5.0-6.57、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 ,且不宜大于10m/s ;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 4-5m/s 。
(技措 4.2.10.2 )8、洗衣房机械排风系统洗衣机、烫平机、干洗机、压烫机、人体吹机等散热两大或有异味散出的设备上部,应设置排气罩,其罩面风速应≥0.5m/s 。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反提条件常用数据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反提条件常用数据一、排烟:风井风速宜按8m/s,不超过10m/s。
百叶风速宜按5m/s,不超过m/s。
每100m2防烟分区的系统风井面积为0.4m2,百叶面积为0.7。
二、排风:风井风速宜取4.5m/s,不超过7m/s。
百叶风速宜按2.5m/s,不超过5m/s。
三、防烟:风井风速宜取10m/s,不超过12m/s。
百叶风速宜按7m/s,不超过10m/s。
四、风口面积有效系数:防雨百叶0.5,一般送风口0.95,单层百叶0.9,双层百叶风口0.7~0.82,散流器实际出口面积为颈部面积的0.9。
一、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面积4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两个排风机房;一个送风机房。
2.排风及送风机房面积:排风机房4*5 m2(两个);送风机房5*6m2。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2m2(两个);送风竖井3m2。
4.排风及送风百叶面积:排风防雨百叶5m2(两个);送风防雨百叶8 m2。
二、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面积4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机房;一个送风机房。
2.排风及送风机房面积:排风机房5*7m2;送风机房5*6m2。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4m2;送风竖井3m2。
4.排风及送风百叶面积:排风防雨百叶10m2;送风防雨百叶8m2。
三、地下需要设计空调房间(按照防火分区面积1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新风兼补风机房。
2.机房面积:1)排风兼排烟机房:排风、排烟风机水平布置30m2,排风、排烟风机垂直布置20m2。
净宽不低于3.6m2)新风兼补风机房25m2,净宽不低于3.6m。
3.排风及送风竖井面积:排风竖井0.7~0.8m2;送风竖井0.6m2。
四、地下仅设计通风及防排烟房间(按照防火分区面积1000m2计算)1.设置原则:一个排风兼排烟机房,一个送风兼补风机房。
2.机房面积:1)排风兼排烟机房:排风、排烟风机水平布置30m2,排风、排烟风机垂直布置20m2。
暖通示范中有关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条缝形风口气流轴心速度衰减较快,对舒适性空调,其出口风速宜为2m/s~4m/s 。
喷口送风的出口风速是根据射流未端到达人员活动区的轴心风速与平均风速经计算确定。
暖通设计中风管、风口、风井风速的选取总结

排烟风口风速不宜大于10m/s 老火规(注意:如果是商场那种划分很多防烟分区的,排烟口的大小要用风量除以2再算,因为着火时是开两个风口)(注意:排烟口面积求出后,除以的遮挡系数,即为排烟口面积)排烟补风的送风口按措施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老火规)风管如下(老火规):机械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和补风管道内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2 采用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但是有消声要求的,风管风速见暖规表消防排烟风井和消防补风风井的风速多少合适不大于15,10-15米左右比较合适。
没有不小于多少的固定,但是个人觉得小于5不太好。
按老防火规范机械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和补风管道内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2 采用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有时喉部风速为18什么的也没事,因为规范写的是不宜。
风井内的风速7~8一般,最大不超过10.不超过10主要是指排烟,报批稿要求排烟风井风速不超10,排风什么的可以稍微大点。
地下车库通风、空调风管内风速:民规条文说明81页条,风速最高10.排烟风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满足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的要求。
其排烟量应考虑10%~20%的漏风量;2 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排烟专用的轴流风机;3 排烟风机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4 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该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
新风送、排风风管风速:按措施64页表双百的遮挡系数一般取。
新风室内送排风风口风速见09版措施84页、85页新风室内送风口的风速宜为1~2m/S 宾馆可选~1m/s的速度大红本1961页有室内回风口风速的要求(大红本的对,应该是小于等于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烟风口风速不宜大于10m/s 老火规9.4.6-6 (注意:如果是商场那种划分很多防烟分区的,排烟口的大小要用风量除以2再算,因为着火时是开两个风口)(注意:排烟口面积求出后,除以0.75的遮挡系数,即为排烟口面积)
排烟补风的送风口按措施4.8.5
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
9.3.6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老火规)风管如下(老火规):
9.1.6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和补风管道内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 采用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但是有消声要求的,风管风速见暖规表10.1.5
消防排烟风井和消防补风风井的风速多少合适?不大于15,10-15米左右比较合适。
没有不小于多少的固定,但是个人觉得小于5不太好。
按老防火规范9.1.6 9.1.6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和补风管道内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 采用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有时喉部风速为18什么的也没事,因为规范写的是不宜。
风井内的风速7~8一般,最大不超过10.不超过10主要是指排烟,报批稿要求排烟风井风速不超10,排风什么的可以稍微大点。
地下车库通风、空调风管内风速:民规条文说明81页6.6.3条,风速最高10.
9.4.8 排烟风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满足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的要求。
其排烟量应考虑10%~20%的漏风量;
2 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排烟专用的轴流风机;
3 排烟风机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
4 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该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
新风送、排风风管风速:按措施64页表4.6.11.
双百的遮挡系数一般取0.75。
新风室内送排风风口风速见09版措施84页、85页
新风室内送风口的风速宜为1~2m/S 宾馆可选0.5~1m/s的速度
大红本1961页有室内回风口风速的要求(大红本的对,应该是小于等于4)。
措施表5.4.13也有回风口风速。
以及10K121图集第6页。
09措施5.4.2条规定了室内活动区允许的气流速度。
大红本1952~1953页有双百的特性表。
层高 4.5米送风用双百,送风口风速为1.2;回风单百,风速1.7;层高5米送风1.7,回风2.0左右就行。
利明哥说双层百叶一般2~4m,记得要乘以0.75的遮挡系数。
如果层高高风速就
取值大点。
风机的风压一定要大。
一般层高高的要选散流器,但是散流器风速一般3米,要是不放心就选5米左右,没必要选这么大,你在风机处把风压选足也不会有问题。
(个人觉得如果用散流器风速就高了,这样忽冷忽热的感脚就明显,所以还是不用散流器的好。
)
防雨百叶遮挡系数0.6,经验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