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9文学概论(一)历年真题(内含答案)201504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二

文学概论(一)(课程代码:00529)模拟考试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各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本身视为一个“自足体”的是()。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文学观念。
客观说认为文学已经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2.当今文艺学对“文本”的一般理解是()。
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文本的概念。
文本这个词现在不仅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和文体学中,而且也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扮演活跃的角色。
但它含义丰富而不易界定,给实际运用和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一般来说,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3.作家个体体验的第一个特征是()。
A.情感的诗意化B.意义的深刻化C.感受的个性化D.诗意的超越化【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个体体验的首要特征。
文学是作家的个体体验,这种体验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情感的诗意化。
一旦作家动笔写他的情感领域的人、事、景、物,那么所写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
4.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音律上主要的特色是()。
A.双声B.叠字C.叠韵D.押韵【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音律。
双声指两个字声母相同。
叠字指两个单音节词重叠的语音现象。
叠韵指两个字韵母相同。
押韵指相邻或相间的诗行或文句的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的语音特色是叠字。
5.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
A.中国文学的主题B.中国文学的母题C.中国文学的美D.中国文学的文体【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层面。
文学概论(一)00529

文学概论 ( 一)00529 考纲解读文学概论(一)00529 考纲解读第一章文学看法一、单项选择题1. 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品、艺术家、赏识者四个因素构成的理论家是(艾布拉姆斯 )2. 提出文学作品存在层次论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3.在公元前 500 年的古希腊期间,最早提出“艺术模拟自然”论点的思想家是(赫拉克利特)4.在中国古代,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人是 (荆浩)5.在各样文学看法中,重申“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表露”的是(表现说)6.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属于(适用说)7.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属于(适用说)8.在各样文学看法中,重申“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学说为(再现说)9.“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心雕龙》),主假如讲 (文学看法变化的时代原由)10.因为塑造形象的手段和使用的资料不同,艺术能够分为不同的类型,文学属于(语言艺术)11.狹义上的文化是指(个人的修养及其程度)12.符号论的文化看法的提出者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13.假如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切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就必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起码反应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列宁)14.“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依照可然律或必定律可能发生的事作出这一论断的古希猎理论家是(亚理士多德)15.“作为看法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必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脑筋中的反应的产物。
”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毛泽东)16.马克思主义解答文学的源泉问题用的是(反应论)二、多项选择题1.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主要文学看法有(再现说、适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体验说)2.英国有名的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的各方面”包含(物质设施、精神方面的文化、语言、社会组织)3.我国有名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的广义的文化看法包含 (精神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4.在广义的文化看法中文化被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5.文学审盛情识形态的内涵包含(从性质上看,有公司偏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主体特点看,是认识又是感情;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6.作家的体验的特征有(感情的诗意化,意义的深刻化,感觉的个性化)二、名词解说题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改正确的名称应当叫作文学学。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卷子(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A.审美意识形态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2.“艺术除了表现它白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白己的路线开展。
〞这句话的作者是A.里普斯B.鲁迅C.王尔德D.屠格涅夫3.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言语组织的A.整体性B.自足性C.反常特性D.内指性4.提出文学文本四层次说的西方学者是A.伯丁B.黑格尔C.英加登D.莎士比亚5.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契诃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6.“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这句话的人是A.XB.恩格斯C.左拉D.王夫之7.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的著名论著是A.《人间词话》B.《典论》C.《论格》D.《宋元戏曲史》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A.圆形人物B.扁平人物C.表意型人物D.性格人物9.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群众化、最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式样是A.诗歌B.散文C.戏剧D.影视文学10.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歌以A.叙事为主流B.抒情为主流C.议论为主流D.挖苦为主流11.寸于情作品的本位是A.感情B.理性C.形象D.叙事12.艺术与感情关系紧密,艺术是感情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A.再现论B.表现论C.直觉论D.灵感论13.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是A.世界观B.创作个性C.作家气质D.文学修养14.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表达是A.文学言语B.文学题材C.文学风格D.表现手法15.以下关于艺术感情与白然感情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是美好的B.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共通性C.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私人性D.艺术感情是自然感情的升华16.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A.突发性B.迷狂性C.制造性D.感情性17.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看男女关系是否公平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开掘意象的象征精神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18.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观赏的活动,被称为A.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9.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X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20.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是A.游戏B.巫术C.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D.模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21.文学言语组织的文法层面包含A.词法B.句法C.篇法D.音律E.比喻22.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生命律动D.韵味无穷E.如实描写23.人物类型有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E.“性格〞人物24.文学风格的特征有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思想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E.文学风格的多样性25.艺术起源的观点常见的有A.模仿说B.巫术说C.游戏说D.劳动说E.炫耀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4分,第27、28小题每题3分)26.文学27.表达功能28.心灵共鸣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2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0.文学言语组织有哪些层面31.抒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2.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思的要素有哪些33.读者的期待视野包含哪些层次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小题15分,第35、36小题每题10分)34.试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

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B.有极强的节奏感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2.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A.“风骨”说B.“自然”说C.“童心”说D.“境界”说3.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这句话是指()A.语言是小说的全部B.语言是小说的本体C.语言是小说的工具D.语言是小说的源泉4.“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此语出自()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顾炎武5.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
这是指()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6.现代派艺术中大量出现荒诞、丑怪的艺术形象,这表明()A.文学形象不必具备美的属性B.现代派艺术不再体现美的理想C.“丑”可以直接进入艺术作品D.“丑”经过艺术家的审美评判和改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7.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8.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A.理性B.情感C.直觉D.象征9.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A.以叙事文学为主导B.以抒情文学为主导C.以雅文学为主导D.以俗文学为主导10.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A.意象B.意境C.肌理D.格调11.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象征主义12.叙事的三个层面是()A.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B.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C.故事、人物和结构D.事件、情节和情景13.“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A.风格相似性的表现B.风格独创性的表现C.风格替代性的表现D.风格一致性的表现14.文学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叫做()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5.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
文学概论一00529答案及试题

文学概论一模考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气盛言宜”的是( )A.杜甫B.柳宗元C.孟子D.韩愈2.戏剧起源于( )A.史诗B.宗教C.神话D.巫术3.提出“童心”说的明代学者是( )A.李贽B.袁宏道C.金圣叹D.叶燮4.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是( )A.老子B.孔子C.王弼D.庄子5.“距离说”的提出者是( )A.姚斯B.爱德华·布洛C.英加登D.伊瑟尔6.索绪尔把语言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
他认为语言结构是一种代码,而言语则是( )A.信息B.系统C.知识D.口语7.刘勰说的“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指的是( )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 )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9.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对于性格在叙事文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高度评价的哲学家是( )A.康德B.费尔巴哈C.黑格尔D.谢林10.宣称作者之死是现代文学阅读活动起点的是( )A.约翰·巴思B.科勒C.罗兰·巴尔特D.詹姆逊11.“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出自( )A.泰勒《原始文化》B.弗雷泽《金枝》C.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D.维柯《新科学》12.以诠解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方式是( )A.印象式批评B.诠释式批评C.评点式批评D.随意式批评13.文学作品指的是( )A.文学文本B.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文本C.读者已经阅读的文学文本D.文学语言14.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解析

全国 2021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 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1 分,共 2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强调“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作品的交流活动中〞,这种文学观念被称为〔〕A. 再现说B.体验说C.实用说D.表现说2.德国 19 世纪著名作家歌德曾把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描述为〔〕A.艺术家必然是自然的主宰B.艺术家只能是自然的奴隶C.艺术家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D.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3.文学语言节奏的三种类型是〔〕A. 低音型、中音型、高音型B.声调、语调、情调C.长短型、上下型、轻重型D.单音型、双音型、和声型4.伊格尔顿听说的“语言学革命〞主要发生在〔〕A. 文艺复兴时期B.17 世纪C.启蒙运动时期D.20 世纪5.以下选项中,对“意境〞论描述不正确的是〔〕...A.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审美范畴B. 意境是华夏审美理想的集中表达C.意境是抒情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D. 意境是一切文学类型的最高追求6.“意象〞的古义指〔〕A. 内心意象B.表意之象C.艺术形象D.心理意象7.故事时间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表达语言的排列顺序相互对照,由此形成的关系是〔〕A. 次序B.视角1C.时距D.频率8.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属于〔〕A. 表情性人物B.表意性人物C.“性格〞人物D.“圆形〞人物9.“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A. 诗歌、小说、散文B.史诗、悲剧、喜剧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D.再现作品、表现作品、戏剧作品10.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诗歌〔〕A. 以叙事为主流B.以抒情为主流C.以议论为主流D.以挖苦为主流11. 现代风格学认为,作为未经使用的素材整体,语言是一种〔〕A. 编码B.解码C.中性代码D.核心代码12. 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鲜明地表达了〔〕A. 时代风格B.地域风格C.民族风格D.流派风格13. “语言是表达意义的工具〞,意思是指〔〕A. 意义决定语言B.语言决定意义C.语言与意义同等重要D.语言超越意义之上14.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文学创作的客体是〔〕A. 人的主观情感意念B.自然界中的事物C.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D.个体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15. 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冲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叫做〔〕A. 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6. 最早提出“胸有成竹〞说的是〔〕A. 陶渊明B.苏轼C.李贽D.郑板桥17. 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被称为〔〕A. 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8. 将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是〔〕A. 接受美学批评B.结构主义批评2C.解构主义批评D.马克思主义批评19.文学接受者应该〔〕A. 具备专业知识B.接受职业化培训C.具有理论背景D.进行创造性阅读20.西方最古老的艺术起源论是〔〕A. 游戏说B.巫术说C.劳动说D.摹仿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文学概论一00529答案及试题

文学概论(一)模考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主题B.母题C.美D.文体2.我国较早提出艺术“至境”概念的人是( )A.王昌龄B.皎然C.严羽D.叶燮3.下列诗歌,属于哲理诗的是( )A.苏轼《题西林寺壁》B.孟浩然《春晓》C.杜甫《石壕吏》D.李白《望庐山瀑布》4.“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说这话的人是( )A.韩愈B.白居易C.柳宗元D.刘禹锡5.季羡林先生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B.情感阅读C.审美阅读D.价值阅读6.“文学中的语言”指的是( )A.规范化的书面语B.文学文本的语言C.作家的内心语言D.教学用的标准语7.亚理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 )A.更具有真实性B.更富于哲学意味C.更合乎美学原理D.更强调细节描写8.提出“小说界革命”口号的人是( )A.王国维B.鲁迅C.茅盾D.梁启超9.首先受普洛普民间故事理论影响的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是( )A.格雷马斯B.列维—施特劳斯C.热奈特D.托多罗夫10.提出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这一说法的作家是( )A.德莱顿B.福楼拜C.巴尔扎克D.斯威夫特11.文学创作是一种( )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B.个人性的游戏活动C.非理性的心理活动D.概念性的思维活动12.“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A.史诗类、悲剧类、喜剧类B.小说类、诗歌类、散文类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D.写实类、浪漫类、象征类13.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 )A.丰厚的积累B.合理的想象C.卓越的技巧D.真实的情感14.在西方,“风格”这个概念最初属于( )A.哲学B.修辞学C.历史学D.美学15.“艺术即直觉”这一见解的提出者是( )A.柏拉图B.贺拉斯C.黑格尔D.克罗齐16.在文学形象的孕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道德律令B.人生理想C.理性认识D.艺术情感17.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批评是( )A.结构主义批评B.英美新批评C.接受美学批评D.神话原型批评18.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的人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恩格斯D.高尔基19.《诗学》的作者是( )A.柏拉图B.亚理士多德C.贺拉斯D.布瓦洛20.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是( )A.崇尚情感B.崇尚想象C.崇尚技巧D.崇尚理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5年10月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D)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家与作品的关系C.作家与读者的关系D.读者与作品的关系2.从作品的角度看,文学是( A )A.一种语言艺术B. 审美意识形态C.作家体验的凝结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3.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B)A.作家打算写的东西 B. 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C.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 D. 读者未读懂的东西4.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基本层面指(A)A.语音层面、文法层面、辞格层面 B. 气韵层面、格律层面、文法层面C.想象层面、辞格层面、语音层面 D. 经验层面、想象层面、文法层面5. 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这句话体现了文学象征意象的(B)A.无解性 B. 求解性C.可解性D.荒诞性6. 从表意方式的角度,文学象征意象可分为( A )A.寓言式象征意象与符号式象征意象 B. 寓言式象征意象与抽象式象征意象C.抽象式象征意象与具象式象征意象D.抽象式象征意象与符号式象征意象7.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第三章开头说:“他一夜没睡好,次日醒得很迟。
”从叙述时间角度看,这种叙述属于( A )A.省略B.概述C.减缓D.停顿8.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 B)A.艺术灵感 B. 艺术想象C.艺术感觉D.艺术情感9. 在西方,提出“交感说”并确立了象征主义抒情原则基调的是( A )A.波德莱尔B.魏尔伦C.马拉美D.瓦莱里10.“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里使用的主要修辞策略是(D)A. 意象B.隐喻C.典故 D. 悖论11.文采指作品中的( D )A.表现手法B.主题特征C.结构特色D.言语色彩12. 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D)A.抒情性B.艺术性 C. 普遍性 D. 独创性13. 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的理论家是( B )A.钟嵘B.曹丕 C. 刘勰 D. 陆机14.刘勰所说的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指的是(B)A.思想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B.情感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C. 知识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D.意志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15.认为诗人在创作时会因神灵凭附而陷入“迷狂”状态的理论家是(A)A. 柏拉图B.贺拉斯C.叔本华D.狄德罗16.在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A.社会情感B.艺术情感C.道德情感D.自然情感17.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529文学概论(一)历年真题(内含答案)201504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529)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 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
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D.读者与作家的关
系
2.从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是
A.一种语言艺术 B.审美意识形态 C.作家体验的凝结 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
3.与其他艺术相比,文学重在
A.以色彩描绘世界 B.以声音抒发情感 C.以语言描写世界 D.以形体表达情感4.“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白居易《秋蝶》)。
这句诗运用的音律类型是
A.双声 B.叠音 C.叠韵D.押韵
5.季羡林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 B.认知阅读 C.审美阅读 D.价值阅读
6.下列诗句中偏向于“有我之境”的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7.唐代司空图提出的有关意境结构的命题是
A.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B.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C.境生于象外 D.缘境不尽日情
8.下列人物形象属于“扁平”人物的是
A.《金瓶梅》中的西门庆 B.《水浒传》中的鲁智深
C.《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D.《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9.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我”属于
A.隐含作者 B.叙述者 C.真实作者 D.虚构作者
10.首次对“审美情感”概念做出阐释的是
A.黑格尔 B.康德 C.克莱夫·贝尔 D.苏珊·朗格
11.在西方,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作品是 A.《神曲》 B.《交感》 C.《失乐园》 D.《浮士德》
12.提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的是
A.陆机 B.刘勰 C.钟嵘D.叶燮
13.提出艺术创作是“抽象的再现”的理论家是 A.黑格尔 B.克罗齐 C.别林斯基 D.阿恩海姆
14.文学的客体是指
A.复杂的时代背景 B.整体的社会生活C.完整的故事情节 D.真实的人物原型15.在西方美学史上,以“直觉”概念为核心创立了美学体系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B.黑格尔C.叔本华 D.克罗齐
16.文学创作是一种
A.精神生产B.物质生产C.思想生产 D.知识生产
17.认为对待艺术品的最恰当的态度是“纯感觉鉴赏的完全无欲望状态”,提出这一“静观说”的是
A.尼采B.叔本华C.康德 D.黑格尔
18.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批评方法是
A.英美新批评B.结构主义批评C.神话原型批评 D.接受美学批评
19.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这里运用的批评方法为
A. 印象式批评B.诠释式批评C.评点式批评 D.抽象式批评
20.“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说这句话的思想家是
A.亚理士多德B.毕达哥拉斯C.赫拉克利特 D.德谟克利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抒情的一般原则包括
A.合理性原则 B.正当性原则 C.诚挚性原则 D.独特性原则 E.感染性原则22.文学风格的构成要素包括
A.文采 B.情调 C.韵味 D. 气势 E.氛围
23.叙述语言中对叙事有重要影响的有
A.叙述声音 B.叙述时间 C.叙述行为 D.叙述视角 E.叙述标记24.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状态,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有
A.迷狂性 B.突发性 C.逻辑性 D.思想性 E.创造性
25.在文艺起源问题上,自成体系、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有
A.表现说 B.模仿说 C.巫术说 D.游戏说 E.劳动说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4分,第27、28小题各3分,共1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6.显在叙述者和隐在叙述者
27.典型环境
28.文学风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9.文学语言组织的特性有哪些?
30.作家的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有什么区别? 31.抒情的途径有哪些?
32.与科学想象相比,艺术想象有什么特点? 33.文学接受活动的创造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3小题。
第34小题l5分,第35、36小题各10分,共35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4.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论述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35.论述作家体验的特性。
36.论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不平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