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_8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前预习1.朗读①朗读课文共( )句话,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生字词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4.理解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因释其来而守株。
③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5.搜集另一则寓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说课稿品文言小故事悟人生大道理我国著名的儿童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曾经说过:“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今天,我说课的《守株待兔》也是一篇寓言,下面我将以《品文言小故事悟人生大道理》为主题,从八个方面对《守株待兔》进行说课。
一、紧扣内容说教材:首先我对这一单元作简要分析。
《守株待兔》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故事”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分别是《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也有诗歌。
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接下来分析一下本篇课文,《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
全文共39个字,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章法美妙,细节生动,寓意深刻。
主要通过描写一个宋国的种田人,无意中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的兔子,从此守着树桩,希望再次得到兔子的可笑行径。
故事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告诫人们不要把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当成必然事件。
旨在引导学生对寓言故事的感悟,感悟这小故事所蕴含的大道理。
二、立足学生说学情:要完成教学目标,首先要了解学生。
本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学生在朗读课文这方面有难度,教学中需要加强古文诵读的指导,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运用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给学生明确的学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比如《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等,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编排的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守株待兔》原文、译文及寓意(部编本三年级下册)

《守株待兔》原文、译文及寓意(部编本三年级下册)
《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出自《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部编人教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全册目录+编写说明+单元介绍 2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目录+编写说明+单元介绍教材目录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2.燕子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6.陶罐和铁罐7.美丽的鹿角8.池子与河流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习作:看图画,写作文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纸的发明11.赵州桥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语文园地第四单元13.花种14.蜜蜂15.小虾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语文园地第五单元16.小真的长头发17.我变成了一棵树习作:奇妙的想象第六单元18.童年的水墨画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语文园地第七单元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24.地平线口语交际:劝说习作:国宝大熊猫语文园地第八单元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27.漏28.枣核口语交际: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语文园地编写说明一、教案编写思路: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一、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寓言”,全单元包括《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和《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单元重点:
1.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教会学生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读完《陶罐和铁罐》,明白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鹿角和鹿腿》教会学生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池子与河流》告诉学生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寓言,明白道理。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看图画,写一写》,看图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三、单元教学建议:读懂寓言,明白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
《守株待兔》说课稿(精选5篇)

《守株待兔》说课稿(精选5篇)《守株待兔》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守株待兔》说课稿(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守株待兔》说课稿1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守株待兔》。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篇寓言。
《守株待兔》这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一个种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自认为不用耕作,守在树桩胖等着兔子的到来,最后结果是毫无收获,还被人耻笑。
这篇寓言蕴含着哲理: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要付出,不能心存侥幸,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说学情分析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文本。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创设情境,比如,在讲解文本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图画,这种直观的形象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劝一劝这位农夫,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外,这是一篇文言文,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积累文言词汇也是一教学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基于新课标理念,我确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大意。
2、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懂得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词语“守株待兔、乐滋滋、 窜出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 碰运气过日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寓意
五、说教法
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2、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守株待兔
种田人(白捡) 不劳而获 一无所获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鹿的语言的句子,再通过抓三个语 气词“咦、啊、唉”体会鹿的心情变化,在品咂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读出 味道,读出对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渠道与文本进行 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从而把握故事的内涵,进而体 会寓意,也初步感受到寓言故事生动的语言对刻画形象、揭示寓意所起 到的作用。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守株待兔》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 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守株待兔》。下面我将从说 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原文 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用书电子版书-第二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

5.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chan)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5.守株待兔教学目标: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
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出示图片。
(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多单音节词,如“耕”是“种田”的意思.“株”是“树桩”的意思,“冀”是“希望”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已经不一样了, 如文中“走”是“跑”的意思,与现代的“走”的意思不同。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并书写“守株待兔”两遍。
(2)你知道这个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言文韵味。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注意读好停顿。
2.检查生字。
3.多种方式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倾听,并用“/”画出停顿的地方。
(2)生跟读
(3)五位同学轮读课文
(4)男女生赛读。
三、精读课文,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插图懂读课文
(1)小组交流。
(2)用自己的
1.交流农夫“身为宋国笑”的原因
2.分析“兔走触株”的偶然性与“兔不可复得”的必然性。
3.你从这篇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课文配有插图,一个农夫戴着斗笠,在一截树桩旁坐着,脸上是一副“冀复得兔”的表情,耕田用的耒倒在地上。画面直观地呈现了农夫“释其来而守株”的场景。图文对照,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学情分析:
1.本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学生通过三上文言文《司马光》的学习,再加上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古诗以及古代的名人名言,他们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词义与现代语言的异同有所了解,大部分孩子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寓言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孩子们爱读,也喜欢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结合注释与插图,理解文章大意。
4.体会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注释与插图,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从中受到启发。
课前准备:ppt.
学生预习:1.认读生字
2.读通课文
3.了解现代版《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根据图片猜故事
2.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
《守株待兔》
第4周
3月13日
三年2班
课题内容
《守株待兔》
教材解析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中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见到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
《守株待兔》中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
2.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乌鸦喝水》等数篇寓言故事,尤其是二下课文《寓言二则》更是直接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边读边想等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已基本形成。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因释其耒而守株”。
兔走触株 ☞ 折颈而死☞ 释其耒☞ 守株待兔
(偶然性) ☟
为宋国笑 ☜ 兔不复得
(必然性)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背诵文言文。
2、鉴赏文言文。
3、拓展阅读。
4、书写生字,续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