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藻类种类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

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

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摘要:一、引言二、中国淡水藻类的系统与分类1.藻类演化系统2.分类方法3.收录的科、属及物种数量三、中国淡水藻类的生态1.藻类生态环境2.淡水藻类的分布四、结论正文:一、引言中国淡水藻类是水生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对于中国淡水藻类的系统、分类及生态研究,不仅能为我们了解藻类物种的多样性,还能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淡水藻类研究提供参考。

二、中国淡水藻类的系统与分类1.藻类演化系统藻类是一类光合生物,根据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遗传特征,可以分为蓝藻纲、绿藻纲、黄藻纲、红藻纲和硅藻纲等。

在我国淡水藻类研究中,主要关注蓝藻纲、绿藻纲和硅藻纲。

2.分类方法淡水藻类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分类、生理生化分类和分子生物学分类。

形态学分类主要依据藻类的形态特征,如细胞形状、大小、颜色、细胞壁成分等;生理生化分类主要依据藻类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光合作用类型、光合色素组成等;分子生物学分类则通过分析藻类的基因序列,如18S rDNA、ITS 等,来揭示藻类之间的亲缘关系。

3.收录的科、属及物种数量根据藻类显微结构、光合色素组成和超微结构特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新成果、新观点,我国已发表的绝大多数科、属及淡水习见的1572 种(变种、变型)淡水藻类被收录在《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一书中。

三、中国淡水藻类的生态1.藻类生态环境淡水藻类生活在各种淡水环境中,如湖泊、河流、水库、沼泽等。

它们对水环境的适应性强,能在各种光照、温度、营养盐和pH 值条件下生长繁殖。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体内,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

2.淡水藻类的分布淡水藻类在我国分布广泛,从南至北、从东至西均有分布。

不同地区的淡水藻类种类和数量受地理、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水域的藻类种类较多,北方地区水域的藻类种类较少;湿润地区的藻类数量较多,干旱地区的藻类数量较少。

水体藻类的分类

水体藻类的分类

水体藻类的分类藻类是一类原生生物,属于植物界的一部分。

它们通常生活在水体中,包括海洋、淡水湖泊、河流等地方。

藻类的分类非常复杂,根据其形态、生活方式、色素等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群。

本文将以人类视角为基础,对水体藻类进行分类和描述。

一、绿藻类绿藻类是藻类中最为常见的类群之一,它们具有典型的植物色素叶绿素a和b,因此呈现出绿色。

绿藻类包括很多物种,如海藻、石藻等。

它们通常生长在水体中的岩石、沙滩等处,对水质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绿藻类在水体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氧气和养分,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二、蓝藻类蓝藻类是一类古老的藻类,其细胞内含有蓝绿色素,因此呈现出蓝绿色。

蓝藻类多数为单细胞生物,但也有一些形成颗粒状的聚集体。

蓝藻类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包括海水和淡水。

它们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可以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

蓝藻类能够固定大量的氮气,对改善水体环境有很好的效果。

然而,过度繁殖的蓝藻类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毒素,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三、硅藻类硅藻类是一类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构成物质的藻类,其细胞壁富含硅质。

硅藻类多数为单细胞生物,形态各异,包括圆盘状、杆状、带状等。

硅藻类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包括海洋和淡水。

它们对水体生态系统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吸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净化水体。

此外,硅藻类还是水体中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为其他生物提供养分。

四、红藻类红藻类是一类以红色素为主要色素的藻类,生活在水体中。

红藻类多为多细胞生物,形态各异,包括丝状、叶状等。

红藻类在海洋中分布广泛,是珊瑚礁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藻类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资源。

此外,红藻类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广泛用于食品和药物制造。

五、黄藻类黄藻类是一类以黄色素为主要色素的藻类,多数为单细胞生物。

黄藻类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包括海洋和淡水。

黄藻类对水体有很好的净化作用,能够吸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

此外,黄藻类还是水体中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为其他生物提供养分。

淡水藻类种类介绍word版

淡水藻类种类介绍word版

淡水藻类种类介绍一、常见的有毒藻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原核生物界(Porkaryota)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微囊藻属(Microcystis)形态特征藻体较大,不定形,由很多微小细胞构成(见图1~4)。

藻体内的细胞密度较大。

细胞呈棕黑色(图1~4)或蓝绿色(图2、3)。

细胞内有假空胞。

细胞壁较薄,细胞间通过透明的胶质彼此相连,藻体外缘没有明显的胶被。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大量繁殖时,会在水面形成水华;同时还会使水体产生强烈的霉味;另外,这种藻类还能产生微囊藻毒素(Mircocystin_LR)。

是一种对水处理影响较大的藻类。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3~16 图版2-1~2。

二、常见的有味藻类1、蓝藻门--具缘微囊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原核生物界(Porkaryota) 蓝藻门(Cyanophyt ) 蓝藻纲(Cyanophyceae)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 色球藻科(Chroococ ) 微囊藻属(Microcystis)形态特征藻体形状不规则,由许多微小的细胞组成。

藻体内的细胞密度较小,细胞间有假空胞,细胞壁较薄。

细胞间通过透明的胶质彼此相连。

藻体的外缘有一层厚而坚韧的无色胶被;图2 藻体死后,残留的胶被。

藻体通常较小,但几个较小的藻体通常能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多群体(图1、3)。

细胞呈棕黑色。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强烈的霉味;同时还会影响水处理。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2~13 图版1-6~82、绿藻门(1)最细集星藻原变种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 群星藻科(Sorastraceae) 集星藻属(Actinastrum)形态特征藻体呈放射状,由~8个梭形或针形细胞组成,细胞的一端彼此对称相连。

藻类植物种类

藻类植物种类

藻类植物种类
藻类植物是一类原生植物,主要生活在水中。

根据形态、
生态和分类等方面的特征,藻类植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
要类别:
1. 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是最常见的藻类植物,
具有绿色叶绿素,可以在淡水和海水中生长。

绿藻门包括
海藻、丝状藻、球藻等。

2. 红藻门(Rhodophyta):红藻是一类多细胞藻类植物,
具有红色叶绿素和蓝色叶绿素。

红藻门包括海带、裙带菜、紫菜等。

3. 褐藻门(Phaeophyta):褐藻是一类多细胞藻类植物,
具有褐色叶绿素和蓝色叶绿素。

褐藻门包括海藻、岩藻、
海发等。

4. 黄藻门(Ochrophyta):黄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藻
类植物,具有黄色叶绿素和蓝色叶绿素。

黄藻门包括金藻、硅藻等。

5. 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也被称为蓝藻菌,是一类
原核生物,具有蓝绿色叶绿素。

蓝藻门包括蓝藻、浮游蓝
藻等。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类别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藻类植物,例
如硅藻门(Bacillari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
等。

藻类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估计有数万种不同的藻类存在。

淡水藻类的例子

淡水藻类的例子

淡水藻类的例子
淡水藻类植物:
硅藻、新月藻、绿藻
1.硅藻是一类最重要的浮游植物。

硅藻分布极其广泛。

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

因为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而被称为海洋的草原。

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联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

硅藻形态多种多样。

它们靠光合作用将海水中的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

2.新月藻为单细胞体,细胞为新月形,中央有一核,核两边各有一个叶绿体。

叶绿体的表面有纵的条状突起,横切面呈芒状;叶绿体中有1列造粉核。

细胞两端各有一个液泡,其中有转动的石膏结晶。

大多数可作食用或饲料。

3.绿藻向大自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绿藻对水体自净和工业上都有相当大的作用。

拓展:
淡水藻类可由一个或少数细胞组成,亦有许多细胞聚合成组织样的架构。

丝状体可分支,可不分支,有些淡水藻类是单细胞的鞭毛藻,而另一些藻类则聚合成群体。

水体藻类的分类

水体藻类的分类

水体藻类的分类水体藻类是指生活在水中的一类植物,它们以光合作用为能源,对维持水体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形态、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不同方面的特点,水体藻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一、绿藻类绿藻类是水体中最常见的一类藻类。

它们以绿色素为主要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绿藻类的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丝状或片状的。

绿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有些绿藻类甚至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绿藻类对水体的氧气供应和有机物质的循环起到重要作用。

二、硅藻类硅藻类是一类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藻类。

它们的细胞壁富含硅,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形态。

硅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尤以海水中的种类最为丰富。

硅藻类对水体的氧气供应和有机物质的循环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蓝藻类蓝藻类是一类古老的藻类,它们以蓝藻素为主要色素。

蓝藻类的细胞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丝状或片状的。

蓝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有些蓝藻类还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蓝藻类对水体的氮循环和有机质的分解有重要作用,但大量繁殖的蓝藻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金藻类金藻类是一类以金黄藻素为主要色素的藻类。

金藻类的细胞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丝状或片状的。

金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尤以淡水中的种类最为丰富。

金藻类对水体的氧气供应和有机物质的循环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甲藻类甲藻类是一类以胡萝卜素为主要色素的藻类。

甲藻类的细胞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丝状或片状的。

甲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尤以海水中的种类最为丰富。

甲藻类对水体的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光合作用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水体藻类的一些主要分类,每个类别下又有许多不同的科、属和种。

水体藻类的分类研究对于了解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水体藻类的多样性和功能,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体资源。

淡水藻类图谱

淡水藻类图谱

蓝藻门色球藻目1、色球藻:群体胶被厚,且单独都有衣鞘,背靠背的两个小球。

与平裂藻相比,排列较为散乱。

2、平裂藻:每两个细胞两两成对,2对为一组,4组成一小群;个体胶被不明显。

3、微囊藻:具伪空泡颤藻目(无异形胞)1、颤藻:没有胶质鞘或有极薄胶质鞘;以段殖体进行繁殖。

2、螺旋藻:呈螺旋弹簧状,无异形胞3、席藻:群体分布。

与颤藻对比,有胶质衣鞘。

4、鞘丝藻:有一段空的胶鞘念珠藻目(有异形胞)1、拟鱼腥藻:异形胞两端各一个2、鱼腥藻:异形胞间生、单个穿插(无胶质鞘)3、念珠藻:异形胞间生,长成串。

硅藻门一、中心硅藻纲圆筛藻目1、直链藻:两细胞间有假环沟,两边具棘2、圆筛藻:孔纹3、小环藻:常见于淡水,分外围和中央区4、漂流藻:圆盘形,壳环面四周有薄而透明的翼状突,翼上有许多射出肋。

5、海链藻:以一条胶质线相连成串,有的壳缘有刺。

6、骨条藻:胞间以细刺连接7、冠盖藻:胞间管状短链相连,胞壁有明显的六角形孔纹。

根管藻目1、根管藻:末端具刺像针盒形藻目1、角毛藻:从细胞的四角生出的角毛比细胞长。

2、盒形藻:面粉袋状,两端有突起3、双尾藻:壳面中央有一条粗直中空的长刺4、四棘藻:两端各有两根粗长的刺状突起5、三角藻:六角形孔纹壳面三角形、四角形或者多边形。

二、羽纹硅藻纲(羽纹纲)无壳缝目1、星杆藻:细胞呈棒状,两端异形。

(注意与海线藻、海毛藻区分)2、针杆藻:中间有无纹区3、海毛藻:多成对,两端形状不同。

4、海线藻壳面两端圆形等大5、楔形藻细胞楔形,借胶质营附着生活6、脆杆藻7、平板藻单壳缝目1、卵形藻:细胞扁平,壳面宽卵形,无胶质柄。

2、曲壳藻:壳面纵轴弯曲,带面屈膝形。

双壳缝目1、舟形藻:两块片状色素体,壳环面观呈“H”型。

2、羽纹藻:壳面具有横的平行肋纹,片状色素体两个。

3、布纹藻:壳面壳缝S形,淡水常见种,花纹为纵横线纹十字形交叉构成布纹。

4、曲舟藻:壳面壳缝S形,点条纹斜列或横列。

5、桥弯藻:壳面扁平,两侧不对称,一个板状色素体,点条纹明显。

水中藻类知识点总结

水中藻类知识点总结

水中藻类知识点总结一、水中藻类的分类水中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原生生物,它们可以根据形态、生活习性以及细胞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

常见的水中藻类包括绿藻、蓝藻、硅藻、金藻、褐藻等。

这些藻类在形态和生态特征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1. 绿藻绿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它们通常以类囊体为生殖结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

绿藻呈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形态,形态多样,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

常见的绿藻有裙藻、滑藻、枝角藻等。

2. 蓝藻蓝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它们呈原始细胞结构,通常以球形或不规则形态为主。

蓝藻通常生活在水体表层,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

常见的蓝藻有孢囊藻、管藻、假单胞藻等。

3. 硅藻硅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它们以硅质细胞壁为主,呈单细胞的形态。

硅藻广泛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其中有些种类能够形成硅藻土。

常见的硅藻有栅藻、角藻、字母藻等。

4. 金藻金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它们通常以罗纹为主,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

金藻可以通过性或无性生殖进行繁殖,是一种重要的原生生物。

常见的金藻有马氏藻、剑藻、滑石藻等。

5. 褐藻褐藻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它们通常以褐色为主,生活在海水中。

褐藻以囊泡状的气囊为浮力器官,能够在水中漂浮。

常见的褐藻有海藻、裸藻、石藻等。

二、水中藻类的生态功能水中藻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氧化还原等生物过程来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同时,水中藻类还是水生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对水体的营养循环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1. 光合作用水中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是水体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光合作用还能够使水中藻类能够进行自我生长和繁殖,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2. 氧化还原水中藻类通过氧化还原等生物过程来调节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和溶解氧水平。

它们能够将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水体中的有机物降解和循环利用。

3. 营养循环水中藻类是水体中营养元素的主要收集者和转化者,它们能够将氮、磷、硅等元素进行转化和循环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水藻类种类介绍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淡水藻类种类介绍一、常见的有毒藻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原核生物界(Porkaryota) 蓝藻门(Cyanophyta) 蓝藻纲(Cyanophyceae)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 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 微囊藻属(Microcystis)形态特征藻体较大,不定形,由很多微小细胞构成(见图1~4)。

藻体内的细胞密度较大。

细胞呈棕黑色(图1~4)或蓝绿色(图2、3)。

细胞内有假空胞。

细胞壁较薄,细胞间通过透明的胶质彼此相连,藻体外缘没有明显的胶被。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大量繁殖时,会在水面形成水华;同时还会使水体产生强烈的霉味;另外,这种藻类还能产生微囊藻毒素(Mircocystin_LR)。

是一种对水处理影响较大的藻类。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着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胡鸿钧等编着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3~16 图版2-1~2。

二、常见的有味藻类1、蓝藻门--具缘微囊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原核生物界(Porkaryota) 蓝藻门(Cyanophyt ) 蓝藻纲(Cyanophyceae)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 色球藻科(Chroococ ) 微囊藻属(Microcystis)形态特征藻体形状不规则,由许多微小的细胞组成。

藻体内的细胞密度较小,细胞间有假空胞,细胞壁较薄。

细胞间通过透明的胶质彼此相连。

藻体的外缘有一层厚而坚韧的无色胶被;图2 藻体死后,残留的胶被。

藻体通常较小,但几个较小的藻体通常能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多群体(图1、3)。

细胞呈棕黑色。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强烈的霉味;同时还会影响水处理。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着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胡鸿钧等编着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2~13 图版1-6~82、绿藻门(1)最细集星藻原变种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 群星藻科(Sorastraceae) 集星藻属(Actinastrum)形态特征藻体呈放射状,由~8个梭形或针形细胞组成,细胞的一端彼此对称相连。

藻体细胞比较细长,细胞壁较薄,表面光滑。

色素体周生。

图1~12为不同个体的形态特征。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霉味,使水处理的成本增加。

分类依据山岸高旺·秋山优(编) 1996 淡水藻类写真集内田老鹤圃东京,Yamagishi & Akiyama: Photomicrographs of the Fresh-water Algae UCHIDA ROKAKUHO Tokyo 17:1。

藻类拉丁文名称的中文翻译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丘宜坚。

(2)库津新月藻原变种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接合藻纲(Conjugatophyceae)鼓藻目(Desmidiales) 鼓藻科(Desmidiaceae) 新月藻属(Closterium)形态特征藻体细长,呈弓形。

藻体长度为宽度的17~27倍。

藻体中部膨大,两两端细长。

色素体位于藻体中间。

图1~3为藻体正面观的情形。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使水处理的成本增加。

分类依据胡鸿钧等编着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参照胡鸿钧等编着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416 图版89-4。

(3)镰形栅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 栅藻科(Scenedesmaceae) 栅藻属(Scenedesmus)形态特征藻体呈栅状,通常由8个镰形细胞呈线性交错排列而成;其中藻体两侧细胞的弯曲度较大。

细胞壁较薄、表面光滑。

图1~4为藻体正面观的情形。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使水处理的成本增加。

分类依据P. Bourrelly 1990 Les Algues d'eau douce algues vertes (I) BOUBEE P214~215 Planche 36-2。

藻类拉丁文名称的中文翻译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丘宜坚。

(4)近盾角星鼓藻原变种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接合藻纲(Conjugatophyceae)鼓藻目(Desmidiales) 鼓藻科(Desmidiaceae) 角星鼓藻属(Staurastrum)形态特征藻体由两个三角形细胞组成,每个角上各有3个带有2个细刺的棘。

图1为藻体俯视的情形;图2为藻体仰视的情形;图3为藻体繁殖分裂时的情形;图4为藻体斜视的情形;图5为藻体侧视的情形;图6为藻体死后留下的藻壳(侧视的情形)。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使水处理的成本增加。

分类依据山岸高旺·秋山优(编) 1987 淡水藻类写真集内田老鹤圃东京,Yamagishi & Akiyama: Photomicrographs of the Fresh-water Algae UCHIDA ROKAKUHO Tokyo 7:85。

藻类拉丁文名称的中文翻译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丘宜坚。

(5)镰形纤维藻原变种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 卵囊藻科(Oocystaceae) 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形态特征藻体5~10个针形细胞交织构成。

每个细胞的中央向两端渐细、直到两端尖锐。

细胞壁较薄,表面光滑。

色素体单个、片状、并且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细胞内(见图1~6)。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霉味。

藻类的分类参照山岸高旺·秋山优(编) 1985 淡水藻类写真集内田老鹤圃东京,Yamagishi & Akiyama: Photomicrographs of the Fresh-water Algae UCHIDA ROKAKUHO Tokyo 3:2藻类拉丁文名称的中文翻译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丘宜坚。

(6)桑椹实球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团藻目(Volvocales) 团藻科(Volvocaceae) 实球藻属(Pandorina)形态特征藻体呈椭圆形或球形,由多个契形细胞构成。

细胞和藻体外有一层较厚的无色胶被。

每个细胞的前端都有2根等长的鞭毛。

成熟的藻体通常呈深绿色(图1~3),幼小的藻体通常呈黄绿色(图4~9)。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鱼腥味。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着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韩茂森等编绘 1980 淡水浮游生物图谱农业出版社 P14 图版7-38。

(7)短棘盘星藻颗粒变种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 水网藻科(Hydrodictyaceae)盘星藻属(Pediastrum)形态特征藻体呈齿盘形,由8个多边形细胞组成,其中外层的每个细胞都具2个角状突起。

细胞壁较厚,表面有许多点状颗粒。

细胞间的连接紧密,中间没有穿孔 (图1~6)。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

藻类的分类参照凌元洁等 1988 山西的盘星藻属植物山西大学学报 2:74~78。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凌元洁等 1988 山西的盘星藻属植物山西大学学报 2:74~78 图版II:3。

(8)四角盘星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 水网藻科(Hydrodictyaceae)盘星藻属(Pediastrum)形态特征藻体呈齿状圆盘形,由8个有缺刻的多边形细胞组成,其中外层7个细胞,内层一个细胞。

细胞壁较薄,表面光滑。

外层细胞缺刻处的细胞壁同时向外延伸成2个尖的角状突起。

细胞间的连接紧密而有规则。

图4~6为幼体。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着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胡鸿钧等编着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316~317 图版67-3。

(9)丰富栅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 栅藻科(Scenedesmaceae) 栅藻属(Scenedesmus)形态特征藻体呈栅状,由2~4个细胞平行排列而成。

每个细胞的两极都有一根极刺;另外、藻体两侧细胞的中部外缘还各有三根较细的侧刺。

细胞壁较薄(见图1~6)。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

藻类的分类参照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1992 西藏藻类科学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1992 西藏藻类科学出版社 P438 图版XXIX-3。

(10)爪哇栅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 栅藻科(Scenedesmaceae) 栅藻属(Scenedesmus)形态特征藻体呈栅状,通常由8个细胞构成;其中,中间的每个细胞都用其一端与另一个邻近细胞的中部相连;形成锯齿样的线性交错排列。

细胞梭形(图1~3)或弓形(图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