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新人教

初一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新人教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 ①自然资源优越: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 •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 •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 ③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在诸侯中树立威信。
•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流 •亡在外19年,流亡期间曾 •受到楚王热情招待,后在 •秦国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 •国君。 • 他比较了解民间疾苦, •做了国君后,整顿内政, •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 •强国。

•退避三舍
•晋 军
•城濮•之晋战文公•成退为避中三原舍霸主
•楚 军
•一鸣惊人
•春秋战国

•楚庄王率兵北上 ,在周的直辖区耀 武扬威,并遣使询 问 •象征王权的九鼎 之 •轻重,大有取周 而 •代之的气势。 • 最后,楚庄王 •大败晋军,一时 •称霸中原!
二、春秋霸主
齐桓公
晋文公:晋楚→城濮大战 楚庄王
齐桓公即位后,打算任用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极力推荐自己的好友管 仲,并说:“如果是治理齐国,用我为相就足够了;如果要想称霸天下,却非用 管仲不可。”齐桓公虽然难忘一箭之仇,但为了建立霸业,最终采纳了鲍叔牙的 意见,任命管仲为相。对于鲍叔牙的知己情谊和让贤品格,管仲十分感动,赞叹 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治齐四十年,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终 于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姓姜名小白
管仲和鲍叔牙是很好的朋友。他们早年曾共同经商,在分钱时管仲常常 多拿一些,鲍叔牙知道他家境贫寒,需要钱花,不以为贪;管仲曾做过三次小官 ,但都被辞退,鲍叔牙认为这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国君不贤明;管仲打仗总 在中途逃回,鲍叔牙并不认为管仲胆小,而是他家有老母,需要奉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 新人教版

西周末、东周初部分情况对照表:
名 称
土地
周王室直接管辖 从镐京到洛邑方 约千里的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 天子与诸 人口 侯的关系
西 周
王室直接管 人口众多, 天子政治上 辖的军队多 资源丰富。 有最高的地 达14万人以 位。 上
东 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 周平王东迁 接近辖的土地有 后,还有3 方约600里的土地,万人。后来 往后越来越少。 逐渐减少到 最后只有方约百 只剩下几千 里的土地 人了
直辖的人口 天子在政治 所剩无几, 上成了傀儡, 财力、物力、 不得不依靠 兵源减少 强大的诸侯。
②、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成为 “霸主”。(诸侯争霸)
③、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的关系:
王室衰微为诸侯争霸提供了前提;诸侯
争霸反过来又促进了王室衰微。
2、诸侯争霸:
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
公 元 前 475 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
因 鲁 国 编 年 史

得年 因 名相 各 互诸 战侯 争国 而连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一、春秋争霸——先后称霸 (前770-前476年)
1、春秋时期总的历史特征: ①、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 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王室衰微)
烽 火 戏 诸 侯
周 幽 王 被 杀 平 王 即 位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首都向东迁到 洛阳,虽然仍然是“周”,但由于都城和 社会形态不同,所以历史上将“周”分为 “西周”和“东周”,称这时开始的国家 为“东周”。
公元前770年

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 新人教版

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 新人教版
1、晋文公进行了改革,晋国实力增强。 2、在诚信上:晋文公实现诺言,“退避 三舍”。 3、在战略上: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
春秋时期,齐桓公、 晋文公能够成为霸主的共
同原因是什么?
齐桓公改革:
1、改革内政
2、发展生产
3、改革军制,训练强 大的军队
晋文公改革:
1、整顿内政
2、发展生产
3、训练军队
成为霸主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 退避三舍 • 纸上谈兵 • 卧薪尝胆 •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吴越争霸 长平之战 城濮之战
春秋战国战争的异同
春秋——“争霸”为 1、不同点: 主
战国——“兼并”为 主 (1)民不聊生,战争破坏社会生产力;
2、共同点: (2)加速了民族融合;
(3)促进国家的统一进程;
春秋 由统一走向分裂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新人教版2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新人教版2PPT课件

西

春秋五霸



(前770—前476年)




战国七雄
(前771年) (前770年) (前475—前221年)
学完《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你认为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 时代?
铁器牛耕
都江堰
商鞅舌战群儒
诸子百家












战略战术
墨子老减韩子非灶孔子诱子孙武敌
孙 武
围魏救赵
回到屋中指指桌上的酒,对二喜说: “让你破费了,其实我有几十年没喝酒了。” 二喜听后嗯了一声,也不说话,翘着个肩膀
在屋里看来看去,看得我心里七上八下。 家珍笑着对他说:
“家里穷了一点。” 二喜又嗯了一声,翘着肩膀去看家珍,家珍 继续说: “好在家里还养着一头羊几只鸡,福贵和我 商量着等凤霞出嫁时, 大数据: asd6
英雄豪杰
















孔子讲学
文学艺术
成语典故
负荆请罪
亡羊补牢
田忌赛马
晏子使楚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战国七雄形势图
秦3
咸阳
燕4

赵5
渤田海氏代齐

历史: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1(1)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历史: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1(1)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破各族旳地域旳界线 ,为民族旳融合发明了 有利旳前提。


三家分晋

晋赵魏韩Biblioteka 楚燕 齐田氏代齐
宋 吴 越
经过长久旳割据混战之后,较小旳诸侯国逐渐 被兼并,形成较大旳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共有七 个较大旳诸侯国对立,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几种大旳诸侯国之间旳斗 争愈加复杂,出现了一大批政治家、军事 家,利用多种计策来发展自己、打击对手, 在这一时期,秦国旳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具有了统一天下旳基础。
动脑筋
春秋战国时期有诸多旳历史人物和历 史事件,大家能说出来某些吗?这些人物 和事件,对于后来中国社会有什么重大影 响呢?
餐饮加盟
中,如雷鸣般轰响,也激起咯他最终の求生意志,微壹迟疑,他の脸上掠起咯狰狞."诸将听令,随我壹起杀出重围,元霸,您去开路/"木建成歇斯揭底地大吼壹声,舞枪就要冲上去."怎么,木建成,难否成您那个时候要认孬逃跑否成?"薛仁杲猛然壹怔,当即抓住木建成の臂膀大喝道.木建 成却重重壹把甩开薛仁杲,厉声怒斥道:"您那横夫竖子,只知横蛮冲锋,若是再与您作战,真当是傻到壹个境界/""木建成,老子要杀咯您/"耳听木建成の话语,薛仁杲登时气得七窍生烟,就要拔剑砍杀他.但此时の木建成根本无心与其内讧,满脑子只有突围壹个念想."您们那帮狗头,也 想当本王の路?大哥,跟在元霸身后跟好咯/"木元霸像是壹头凶猛の野兽,咆哮怒嚎,手持两柄大锤,轰然裂阵杀去,见过木元霸恐怖武力の尪兵,此时都否由得纷纷散开."殿下,让末将出去擒咯那木元霸吧/"木存孝见木元霸如入无人之境壹般横扫千军,顿时心中燃起熊熊战意,当即请 缨上战.东舌却笑着摇咯摇头,满含深意地说道:"让他们走,后来他们自然会发挥作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新版)新人教版-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新版)新人教版-课件
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周室衰微,诸侯强大。
• 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 天子与诸
人口 侯的关系
西 周王室直接管辖

从镐京到洛邑方 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 人口众多, 天子是政治
辖的军队多 资源丰富。 上有最高的
达14万人
地位。
以上
东周初年王室直 平王东迁后,直辖的人口 天子在政治
• (2).晋楚争霸 • 晋 做文国公君称 后霸 ,原 他因整:顿长内年政在,外发流展亡生,产比较, 训了练解军民队间疾苦. 。 • 称霸的方式:通过 城濮之战 ,打败了 楚军 。
阅读课本31页,回答 自然条件::靠海,盛产鱼盐
条 管仲改革:1、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改革军制,组建军队
“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国富兵强
770
齐桓公 改革 葵丘会盟


晋文公 改革
城濮之战
形成 战役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齐楚秦燕 赵魏韩
秦统一的 关键一战
• 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里的“他”指的

()
•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伍 子 胥
吴王阖闾
吴王夫差
你从越王勾践身上学到了什么?
树立理想 明确目标 发奋图强 坚定意志 永不言败
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齐 晋



春秋时期,齐桓公 、晋文公能够成为 霸主的共同原因是 什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
2、改革军制
条 件 :
整顿内政, 发展生产
训练军队
“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国富兵强
一大强国
称霸方式:
称霸方式:
召集诸侯会盟
城濮大战
※争霸战争的影响: 1、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促进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
3、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二、战国七雄——相互兼并
1、七国 形成
三家分晋:赵、魏、韩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
2、强者通过召集 盟会确立霸主地位
2、强者吃掉弱者, 进而统一中国。
代齐)
楚、秦、燕
2、七雄 (名称、位置)
七口雄诀并立
齐楚秦燕赵魏韩,纸上谈 燕4 东南西北到中间。 兵
战 国
三家 分晋
赵5



田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代齐
齐1

魏6 赵 秦3

韩7
楚2
3、主要战役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典故 国家
影响
战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魏、齐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雄 (前770-前476年)
※历史特征:
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 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成 为“霸主”。
环境资源:靠海,盛 产鱼盐
条 件 :
管仲改革:1、改革内 政,发展生产
连线(把下列成语与有关事件或战 争用线连接起来)
• 退避三舍 • 纸上谈兵 • 卧薪尝胆 • 围魏救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2、改革军制
条 件 :
整顿内政, 发展生产 训练军队
“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国富兵强
一大强国
称霸方式:
称霸方式:
召集诸侯会盟
a
城濮大战 4
※争霸战争的影响: 1、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促进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
3、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a
5
二、战国七雄——相互兼并
1、七国 形成
三家分晋:赵、魏、韩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
a
1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a
2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雄 (前770-前476年)
※历史特征: 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 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成 为“霸主”。
a
3
环境资源:靠海,盛 产鱼盐
条 管仲改革:1、改革内

政,发展生产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a
8
连线(把下列成语与有关事件或战 争用线连接起来)
• 退避三舍 • 纸上谈兵 • 卧薪尝胆 •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吴越争霸 长平之战 城濮之战
a
9
三、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
春秋的争霸
战国的兼并
军队数量:
1、军队数量较少, 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 胜负。
1、几十万大军,持 续几个月,死伤几 万几十万。
称霸方式: 2、强者通过召集 盟会确立霸主地位
2、强者吃掉弱者, 进而统一中国。
a
10
代齐)
楚、秦、燕
2、七雄 (名称、楚秦燕赵魏韩,纸上谈 东南西北到中间。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奴隶 社会
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
东周的两个分期
前770年 年 前476年 前475年 年 年 前221年 年
春秋
战国
公元前476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770 公元前221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475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770-- 476) --前 一、春秋争霸 (前770--前476)
1、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
管仲改革内容、 2、齐桓公首霸 管仲改革内容、结果
3、晋楚争霸
城濮之战
4、吴越争霸
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
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1、王畿的面积大为缩小 2、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 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 日益丧失 3、经济贫弱
积极
二、战国七雄
1、七国形成 、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 赵、魏、韩 春秋原有的国家: 田氏代齐,续用齐国号)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续用齐国号) 楚、秦、燕 2、七雄(名称,位置) 、七雄(名称,位置) 3、重要战役 、
①桂陵之战(齐国、魏国) 桂陵之战(齐国、魏国) ②马陵之战(齐国、魏国) 马陵之战(齐国、魏国) 秦国、赵国) ③长平之战 (秦国、赵国)
内 容 结 管 仲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内政、 改革军制, 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 尊王攘夷”为口号, 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 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城濮之战
楚 军
晋 军
退 避 三 舍
吴 王 夫 差 矛
越王勾践剑
消极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促进了民族融合 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减灶计) 减灶计)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
口诀记忆: 口诀记忆: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央
孙 魏 庞涓 齐 孙膑 膑
历史剧表演:
课堂练习
1、_________年,_______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 东迁洛阳, 年 东迁洛阳 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时期。 两个时期。 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_____, 他任用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为相, , 他任用_____为相, 为相 进行改革,又提出___的号召,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 的号召, 进行改革,又提出 的号召 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_____,与之有关的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与之有关的 成语是______.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最后,______打 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 成语是 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 最后, 打 败了晋国,做了中原霸主。 败了晋国,做了中原霸主。 4、哪一战役致使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_______. 、哪一战役致使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 5、战国七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战国七雄分别是: 。 6、战国初年晋国被分为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 、战国初年晋国被分为 三个国家。 、 、 三个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