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复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考试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考试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选出并填写在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诗句描绘的情景中,含有以水流为参考系的是( )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物体一定保持平衡C.人加速奔跑时,地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的作用力D.重力和弹力不可能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4、(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小球甲和乙放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被一固定在斜面上的竖直挡板挡住,设每个小球的重力大小为G,甲球对乙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1,斜面对乙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F1<F2B.G>F1C.G=F1D.F1=F25、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 )A.90°B.15°C.45°D.0°6、如图所示是木星的一个卫星——木卫1上面的珞玑火山喷发的情景,图片中的英文单词Eruption意思是“火山喷发”。

经观测火山喷发出的岩石上升高度可达250 km,每块岩石的留空时间为1 000 s。

已知在距离木卫1表面几百千米的范围内,木卫1的重力加速度g木卫可视为常数,而且在木卫1上没有大气。

则据此可求出g木卫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g=10 m/s2)的关系是( )A.g木卫=gB.g木卫=gC.g木卫=gD.g木卫=g7、(多选)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路程B .速率C .加速度D .时刻2.“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里选用的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考系为()A .水B .牛C .桥D .人3.某同学要从长沙乘高铁到深圳,网上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通过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火车1147:到达郴州西站,这里的1147:是指时间间隔B .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是因为选择了树为参考系C .从长沙到深圳所用时间为3 h 24 min ,若全程为728 km ,则此行程的平均速率大小约为214 km/hD .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能看成质点4.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

某质点先从A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1x = 3 m 4 m = 7 m ---;然后该质点再从C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2x = 3 m ( 4 m) = 4 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正数大于负数,故1x 大于2x B .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故1x 大于2x C .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 D .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5.浙江在线2016年10月3日讯:台风“鲇鱼”前脚刚走,“暹芭”紧跟而来。

据气象部门报告,第18号台风“暹芭”10月3日8时中心位于温州东南方向约14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6级(52 m/s ),中心气压935百帕。

预计“暹芭”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A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B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6.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 Hz 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综合复习试卷(Ⅰ)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综合复习试卷(Ⅰ)
(2)警车追上违章车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d;
16.(10分)在训练运动员奔跑中下肢向后的蹬踏力量时,有一种方法是让运动员腰部系绳拖汽车轮胎奔跑,如图所示.一次训练中,运动员腰部系着不可伸长的绳拖着质量m=11kg的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奔跑,经过t1=3s后速度达到v1=6m/s开始匀速跑,在匀速跑中的某时刻拖绳从轮胎上脱落,运动员立即减速.当运动员速度减为零时发现轮胎静止在其身后s0=2m处.已知轮胎与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运动员奔跑中拖绳两结点A、B间的距离L=2m、两结点间高度差视为定值H=1.2m;将运动员加速跑和减速过程视为匀变速运动,取g=10m/s2.求:
(1)加速阶段绳子对轮胎的拉力大小;
(2)运动员减速的加速度大小.
17.(10分)如图所示,小车的顶棚上用绳线吊一小球,质量为m=1kg,车厢底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3kg的木块,当小车沿水平面匀加速向右运动时,小球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木块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 ,求:
(1)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0.AC
【详解】
乘客原来相对车厢静止,他随车厢与车以同样的速度大小向前做匀速运动,所以他跳起瞬间的水平速度与此时车厢速度大小相同。若火车匀速行驶时,则在人跳起在空中这段时间内人和火车向前的位移相同,则落地点与起跳点在同一位置;
如果火车做加速运动,则车厢在人上升、下落这段时间里的位移一定大于人在同样时间内的水平位移,这是因为车厢在人落地时的速度必大于人在跳起时的速度,这样车厢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必大于人在上升、下落过程中的水平速度,所以人应落在起跳点的后面。
A.前2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初速度为8m/s
C.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 D.前2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8N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自行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可以将自行车后轮看作质点B.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的“时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C.质量和速度都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若加速度减小,速度也减小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C.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D.物体在完全失重状态也具有惯性3.人在沙滩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则下陷过程中( )A.人对沙滩的压力大于沙滩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沙滩的压力小于沙滩对人的支持力C.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小等于沙滩对人的支持力大小D.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人的重力大小4.如图1所示,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天花板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5.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 m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 mC.火箭经过12 s落回地面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始终是20 m/s26.如图3所示,图乙中用力F取代图甲中的m,且F=mg,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1,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2.则( )图3A.a1=a2B.a1>a2C.a1<a2 D.无法判断7.如图4所示,水平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现将一物体放在皮带A端,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B端,则在此过程中( )图4A.物体由A运动到B过程中始终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物体在AC段受摩擦力逐渐减小C.物体在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D.物体在CB段不受摩擦力作用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竖直向下,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都是自由落体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 m、9.8 m、14.7 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1)∶(3-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某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图象表示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10.某同学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内,已知该同学体重为600 N,在电梯减速直至停止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A.该同学体重仍为600 NB.该同学体重小于600 NC.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大于600 ND.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小于600 N11.如图5所示,用轻绳AO、BO系住一物体使其处于平衡状态,绳AO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绳BO水平.当绳子的悬点A缓慢向右移动时,BO始终保持水平,在AO到达竖直方向前,关于绳子AO和BO的拉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绳AO的拉力一直在减小B.绳AO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C.绳BO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绳BO的拉力一直在减小12.如图6所示,两完全相同的小球M和N放在竖直挡板和固定斜面间,处于静止状态.现逆时针缓慢转动挡板,在挡板缓慢转动到与斜面垂直的过程中(不计一切摩擦),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6A.N球对斜面的压力不变B.M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C.M、N两球间的弹力逐渐增大D.M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3.(4分)某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7甲所示,其中两个主要步骤如下:图7①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3个力的图示,并求出F1、F2的合力,如图乙所示.(1)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在①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②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所示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14.(8分)一位同学在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将这些步骤用字母排列出来是:____________.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2)下表是这位同学所测的几组数据:图8②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③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15.(6分)据报载,我国正自行设计生产一种最大运行速度可达v=150 m/s的磁悬浮飞机.假设“飞机”的总质量m=5 t,沿水平直轨道以a=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起动,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求:(1)“飞机”所需的动力F;(2)“飞机”从起动至达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t.16.(8分)如图9所示,BC是一轻杆,可绕C点转动,AB是一连接在墙壁和杆上的轻绳,在杆的B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重物质量为30 kg,人的质量为50 kg,求:(1)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2)轻杆BC、水平绳AB所受的力各是多大?(绳子和滑轮的质量、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及杆的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 m/s2) 图917.(10分)城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的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 km/h.一次,一辆汽车在校门前的马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由于车轮抱死,滑行时在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交警测量了车痕的长度为10 m,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2 s,汽车从刹车滑行至停止的过程可以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请你判断这辆汽车有没有违章超速?(写出计算过程)18.(12分)如图10甲所示,一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体在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第3 s末物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第5 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则(1)前3 s内物块速度与加速度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定性说明大体变化即可)(2)AB间的距离为多少;(3)物块在0~3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1 B2 D 3C 4C 5B 6C 7 D 8 C 9 CD 10AD 11 AD 12ABD13(1)①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O 点 (2)F14(1)CBDAEF(2)①F —x 图线如图所示②F =0.43x③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表示使弹簧每伸长或压缩0.01 m(1 cm)所需的拉力或压力大小为0.43 N.15 解析 (1)m =5t =5 000 k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飞机所需的动力F =ma =5 000 N (2)飞机从起动至达到最大速度所需时间t =v a=150 s16解析 (1)人受到重力G 、绳子的拉力F T 和地面的支持力F N 作用 由平衡条件得:F N =G -F T =50×10 N -30×10 N =200 N据牛顿第三定律,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00 N.(2)B 点受力如图所示杆BC 受力F BC ′=F BC =2F T sin 30°=2×30012 N =1 200 N水平绳AB 所受的拉力F AB =2F T cot 30°=600 3 N17答案 解析 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 0,刹车过程发生的位移x =10 m ,时间t =2 s ,末速度v t =0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x =v tv =v 0+v t2联立两式可得v 0=10 m/s 10 m/s =36 km/h>30 km/h ,汽车有违章超速.18(1)小物块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2)在3 s ~5 s 时间内物块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由B 点由静止匀加速直线运动到A 点,设加速度为a ,AB 间的距离为x则F -μmg =maa =F -μmg m =4-0.2×1×101m/s 2=2 m/s 2由x =12at 2得 x =4 m(3)由v =x t 得 v =43m/s。

人教版必修1高一物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详解)

人教版必修1高一物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详解)

2019高一物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研究刘翔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B. 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可看作质点C. 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D. 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 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 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D.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加速度也一定越小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物体一直往负方向运动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C. 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D. 前2秒的加速度与后两2秒的加速度方向相反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5.如图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圆柱体,现在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完全相同的圆柱体B,不计一切摩擦,将A缓慢向左移动未与地面接触,则在此过程中A对B的弹力、墙对B的弹力A. 变小、变小B. 变小、变大C. 变大、变大D. 变大、变小6.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2kg的物体,现用的力,斜向下推物体,力F与水平面成角,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则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4NB.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2NC. 物体加速度为D. 物体将向右匀速运动7.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小车静止时, ,方向沿杆向上B. 小车静止时, ,方向垂直杆向上C. 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运动时,一定有D. 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运动时,8.如图,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是M,木块质量是m,力大小是F,加速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之间动摩擦因数是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 B. Ma C. D.9.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A. 都等于B. 和0C. 和0D. 0和10.人用绳子通过动滑轮拉物体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物体运动可分解成沿绳子方向的直线运动和沿竖直杆向上的运动B. A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C. A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D. A物体处于失重状态11.有一个质量为2kg的质点在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y方向的位移图象和x方向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6NB. 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 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D. 质点2s内的位移大小为17m12.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以速度从距离地面高度为h的平台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

高中必修第一册物理统编人教版《全册综合》综合复习与测试(同步测试)

高中必修第一册物理统编人教版《全册综合》综合复习与测试(同步测试)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AB 、AC 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 与水平面成30°角.若把球O 的重力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A.12G ,32GB.33G ,3G C.23G ,22G D.22G ,32G 2.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相等的光滑圆球a 、b 、c ,设三个球的半径分别为R a 、R b 和R c ,已知支点P 、Q 在同一水平面上,a 球重心O a 位于球心,b 球和c 球的重心O b 、O c 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所示,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

支点P 对a 球的弹力为N a ,对b 球和c 球的弹力分别为N b 和N 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R a =R b =R c ,则N a =N b =N cB .若R a =R b =R c ,则N b >N a >N cC .若R a >R b >R c ,则N b <N a <N cD .若R a >R b >R c ,则N a >N b >N c3.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 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 ac 和 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 ac 绳和 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A.32mg ,12mg B.12mg ,32mg C.34mg ,12mg D.12mg ,12mg4.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穿过轻滑轮,两端系在高度相等的A、B两点,滑轮下挂一物体,不计轻绳和轻滑轮之间的摩擦.现让B缓慢向右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B向右缓慢移动,绳子的张力减小B.随着B向右缓慢移动,绳子的张力不变C.随着B向右缓慢移动,滑轮受绳AB的合力变小D.随着B向右缓慢移动,滑轮受绳AB的合力不变5.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G B.G sin θC.G cos θD.G tan θ6.有三个力,一个力是12 N,一个力是6 N,一个力是7 N,则关于这三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最小值为1 N B.合力的最小值为0C.合力不可能为20 N D.合力可能为30 N7.如图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和竖直墙上.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如图所示的屋顶为半球形,因特殊原因要执行维修任务,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C点(C点与A点等高)沿支架缓慢地向B点靠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中拉力大小先不变后变大B.绳中拉力大小先不变后变小C.重物对轻质滑轮的拉力先不变后变大D.重物对轻质滑轮的拉力不变9.两个共点力F1与F2,其合力为F,则()A.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B.合力有可能小于某一分力C.分力F1增大,而F2不变,且它们的夹角不变时,合力F一定增大D.当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增大两分力的夹角,则合力一定减小10.如图所示是一种常用的“千斤顶”示意图,摇动手柄能使螺旋杆转动并保持水平,而A、B间距离发生变化,重物就能被顶起或下降.若物重为G,杆AB与AC之间的夹角为θ,不计“千斤顶”本身的重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千斤顶”螺旋杆AB的拉力大小为G sin θB.“千斤顶”螺旋杆AB的拉力大小为G cot θC.重物升得越高,摇动手柄用力越来越小D.重物升得越高,AC所受压力越大11.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弧形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瓦的重力可分解为使瓦下滑的力和对滑轨的压力B.滑轨越短,使瓦下滑的力越大C.摞的瓦片数越多,对滑轨压力越大D.滑轨长度不变时,AB高度差越大,滑轨受的压力越大12.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绳子的质量及绳与衣架挂钩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则()A.B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B.B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题号123456789101112正确答案三、实验题(按题目要求解答)13.(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 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正确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正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8分)如图所示,一名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在空中钢索上表演,如果钢索所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 000 N,演员和独轮车的总质量为80 kg,独轮车两侧的钢索最大成150°夹角,钢索能安全使用吗?(cos 75°=0.259,g取10 N/kg)15.(10分)刀、斧、凿、刨等切削工具的刃都叫做劈,劈的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使用劈的时候,在劈背上加力F,这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是使劈的两侧面推压物体,把物体劈开.设劈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劈背的宽度是d,劈的侧面的长度是l.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劈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越小(即越锋利的切削工具)越容易劈开物体.16.(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tan 37°=0.75,g取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物体乙的质量为m2=4 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参考正确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AB、AC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与水平面成30°角.若把球O的重力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A.12G ,32GB.33G ,3G C.23G ,22G D.22G ,32G .【正确答案】选A【详细解析】对球所受重力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F 1=G sin 60°=32G ,F 2=G sin 30°=12G ,故选A.2.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相等的光滑圆球a 、b 、c ,设三个球的半径分别为R a 、R b 和R c ,已知支点P 、Q 在同一水平面上,a 球重心O a 位于球心,b 球和c 球的重心O b 、O c 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所示,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卷(考查范围:第一章-第三章)(满分100分,100分钟完成)一、选择题(其中1-6为单项选择,7-10为多项选择)1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8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 )A.v b =4m/s B.v c=3m/sC.de=8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6s答案:D2 如图所示,三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保持平衡,a、b之间和b、c之间的接触面均不在水平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石块c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B.水平桌面与石块c之间没有静摩擦力C. 石块b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 石块a的重力与石块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解析:已知a保持平衡,即a合外力为隔离a进行受力分析,a自身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到b对a的斜向上的支持力和b对a的摩擦力。

因为a合外力为0,故b对a的作用力对a摩擦力对a支持力必定竖直向上,大小与a的重力大小一样。

已知b保持平衡,即b合外力为受到a对b的摩擦力和a对b压力,这两个力的合力竖直向下。

b自身受到重力,竖直向上。

因b合外力为0,故b必定还需要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故b受到的力不止3个。

故C错误。

由“C”知,b必定还需要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此力为c对b的作用力。

故b对c的反作用力,即b对c的压力竖直向下。

c 保持平衡,c合外力为0,故桌面对c的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

故A错误。

由“A”知,桌面对c的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故水平桌面与石块c之间没有静摩擦力。

也可以把abc看为一个整体,abc整体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故桌面对abc必定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故水平桌面与石块c之间没有静摩擦力。

故B正确。

因a、b接触面不在水平面上,即b对a的支持力斜向上垂直支持面。

a自身重力竖直向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docx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6为单选,7-10为多选)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 、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D 、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3、汽车以速度v 1直线行驶了全程的2/3,接着以速度v 2=20千米/小时,跑完了其余的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千米/小时,那么v 1等于( )A 、48千米/小时B 、38千米/小时C 、35千米/小时D 、34千米/小时 4、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秒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 ) A 、5米 B 、10米 C 、15米 D 、18米5、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 、5 m/s B 、5.5 m/s C 、4 m/s D 、3.5 m/s6、电梯上升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 A 、6m B 、39m C 、0m D 、30m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 、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 、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 、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8、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 (m )随时间t (s )变化的规律为:汽车 为2t 41t 10s -=,自行车为s=6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B 、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C 、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D 、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9、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 0时,s>0,v>0,a>0,此后a 逐渐减小至零,则( ) A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 、速度逐步减小 C 、位移继续增大 D 、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 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 AC ) 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v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 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 t 2~t 3在时间内火箭下落C 、t 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二、填空实验题(共2题,11题共11分,12题共9分,两题共20分) 11、(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的_ _ __和 _ __信息的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时,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嫩江县高级中学物理必修一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 )
A.牛顿
B.米/秒2
C.米
D.米/秒 2. 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物体的 ( )
A.体积
B.质量
C.速度
D.密度 3. 图1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 汽车启动后经过15 s ,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由表可知 ( )
A .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
B .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C .启动后15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m/s
D .启动后15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km/h 4.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 ( ) A.宏观世界,低速运动 B.微观世界,低速运动 C.宏观世界,高速运动 D.微观世界,高速运动
5. 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6 N 和8 N ,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最大值是( ) A.6 N B.8 N C.10 N D.14 N
6. 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了4 cm ,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两个这样的钩码( 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伸长量为 ( ) A. 4 cm B. 6 cm C. 8 cm D.16 cm
7. 一小球在周长为2 m 的圆形轨道上运动,从某点开始绕行一周又回到该点,则小球的( )
A.位移大小是0,路程是2 m
B.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2 m
C.位移大小是2 m ,路程是0
D.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0 8. 如图2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是( )
80 100 120
140
160 0
20 40 200
60 180
km/h
图1
图2
A.垂直斜面向上
B.垂直斜面向下
C.沿斜面向上
D.沿斜面向下
9. 机车a 拉着一节车厢b 向右行驶。

用F ab 和F ba 分别表示a 对b 和b 对a 的作用力,则F ab 和F ba 的大小关系是 ( ) A. F ab >F ba B. F ab =F ba C. F ab <F ba D.无法确定 10. 一木杆从高处自由下落,竖直进入深水中(忽略空气和水的粘滞阻力),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0~a 段木杆的加速度大于a ~b 段的加速度
B .b 时刻木杆达到最深处
C .c 时刻木杆达到最深处
D .d 时刻木杆达到最深处
二、填空与实验探究(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 一物块受到如图4所示的拉力F 的作用,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若将力F 分解为水平向右的分力F 1和竖直向上的分力F 2,则F 1=____________, F 2=____________.
12.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V 的交流电源,如果电源的频率是50 Hz ,则每隔______s 打一个点。

13.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 和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方案。

(1)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 和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
——————————方案更易于操作。

(2)若A 和B 的重力分别为100 N 和150 N ,当甲中A 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 示数为60 N ,b 示数为110 N ,则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4.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6所示的是伽利略根据可靠的事实进行的理想实验和推论的示意图.请在下面的空格里填入合适的内容,完成对各示意图的说
图4
甲 乙
图5
明.
如图6(1)所示,把两个斜面对接,让小球由静止开始从左侧斜面上高为h 处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达到右侧斜面相同高度的地方.
如图6(2)所示,如果减小右侧斜面的倾角,小球到达右侧斜面上的高度要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来的高度h ,但要通过更长的距离.
如图6(3)所示,继续减小右侧斜面的倾角,直到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不可能达到原来的高度h ,就要沿着水平面以________(填“恒定”或“变化”)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15. 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

如图7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小车运动的部分v-t 图象,由此可以知道小车在第1 s 内发生的位移大约是 。

三、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
16.(10分)某同学要重新布置自己的房间。

他用200 N 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质量为50 kg 的书桌,求:
(1)书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2)如果要在同样情况下匀速移动质量为150 kg 书柜,他用200 N 的力能拉动书柜吗?为什么?(取g=10 m/s 2)
(3
图6
图7
17.(14分)一个质量m=2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6 s速度变为v=12 m/s。

求:
⑴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
⑵水平力F的大小。

18.(16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 km/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 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经4 s才停止下来。

问:
(1)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2)若驾驶员是酒后驾驶,看到交通事故时的反应是0.8 s,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填空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F cos θ;F sin θ 12.220 V ;0.02 13.(1)甲;0.6 14.等于;恒定 15.0.6
评分说明: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三、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
16.(10分)
(1)根据摩擦力公式,书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书柜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F =μF N =0.4×1500N=600N 要拉动书柜至少需要600N 的力,他拉不动书柜。

评分说明:本题共10分,每小问5分。

其它解法,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17.(14分)
(1)根据加速度公式,物体的加速度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2×2=4 m/s 2
评分说明:本题共14分,第(1)问7分,第(2)问7分。

其它解法,只要正确,
同样给分。

18.(16分)(1)汽车刹车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x 1 = vt / 2=30×4/2=60 m
(2)汽车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x 2 = vt = 30×0.8=24 m
汽车前进的总位移为x =x 1+x 2=84 m
因为x >80 m ,所以要发生新的交通事故。

评分说明:本题共16分,第(1)问8分,第(2)问8分。

其它解法,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4.0500
200
===
N F F μ20
12
2m/s 6
v v a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