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的细菌

合集下载

海鲜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海鲜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海鲜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1)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海鲜本性寒凉,最好在食用时避免与一些寒凉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黄瓜等蔬菜;饭后也不应该马上饮用一些像凉汽水、冰水等冰镇饮品,还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2)不能与啤酒同食:食用海鲜同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

尿酸会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中,从而引起关节和软组织发炎。

(3)死贝类含病菌多不能吃:贝类本身就带有比较多的细菌,又由于贝类蛋白质含量很高,而蛋白质分解很快,贝类一旦死亡便会滋生大量的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

不新鲜的贝类还会产生较多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4)吃海鲜后不宜喝茶:茶叶中含有糅酸,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盐。

因此最好吃完海鲜一个小时后再喝茶。

(5)烧焦的鱼肉不能食用:鱼肉烧焦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便会变成致癌物质。

因此,烧鱼时应尽量避免烧焦,切勿食用已经烧焦的鱼肉。

(6)血脂偏高的人:螺贝蟹类,尤其是蟹黄,胆固醇含量很高,胆固醇和血脂偏高的人应该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这类海产品。

(7)关节炎、痛风患者:海参、海鱼、海带、海菜等海产品中,含有较多的喋吟,患者常食将加重病情。

(8)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海鱼,因为鱼肉中所含的二十碳五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9)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二十碳五烯酸的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

海鲜美味可口 吃的时候要注意6个禁忌

海鲜美味可口 吃的时候要注意6个禁忌

海鲜美味可口吃的时候要注意6个禁忌海鲜是一个泛称,主要指的就是海洋生物,而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海鲜,主要指的是鱼类,贝类,虾蟹类等等。

海鲜的味道鲜美,口感好,烹饪方式多,即使是最简单的白灼,也不能够掩盖海鲜鲜美的味道,因此有很多人都喜欢食用海鲜。

但是有的人在食用海鲜之后就会引起腹泻,是本身体质的问题,还是海鲜烹饪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亦或是一开始挑选的海鲜就有问题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食用海鲜的几个禁忌。

食用海鲜的禁忌1、没煮熟的海鲜中含有细菌大家都知道没煮熟的螃蟹最好不要吃,就是因为螃蟹中含有副溶血性弧菌,不仅仅是螃蟹,很多海鲜中都存在这种菌,而没有煮熟的海鲜,则意味着加热不完全,并且副溶血性弧菌本身的耐热性也比较强,需要温度达到80摄氏度以上才可以杀死,所以如果海鲜没有完全煮熟,则有可能菌也没有杀死,人体摄入没有煮熟的海鲜就有可能引起腹泻等等的症状,所以在食用海鲜的时候,最好食用完全煮熟的海鲜。

2、死去的贝类含有毒素在挑选贝类食物的时候,一般都是挑选活的,因为贝类本身的细菌含量比较高,死去的贝类自身的营养物质会成为细菌繁殖的养料,而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毒素,所以已经死去的贝类最好不要食用了。

即使一开始挑选的是活的贝类,买回家之后最好也要尽快烹饪。

3、海鲜啤酒同时食用海鲜和啤酒最好不要同时食用,因为海鲜中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质,这些嘌呤物质被人体摄入后会导致人体内尿酸过高,同时摄入酒精的话,则会导致尿酸沉积在软组织或者关节中,引起软组织发炎或者关节炎,从而引起痛风,所在在吃海鲜的时候最好不要搭配啤酒。

4、海鲜和水果同时食用海鲜中不管是鱼类,贝壳类,还是虾蟹类,都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水果则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或者是鞣酸,这些物质会使蛋白质凝集,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在食用海鲜的时候最好不要食用水果,避免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等症状,因此在食用海鲜之后,最好间隔2个小时左右再食用水果。

5、海鲜和茶水同时食用前面有提到鞣酸物质,而茶水中也含有鞣酸物质,所以在吃海鲜的时候最好不要喝茶。

海鲜刺伤危及生命,如何避免海鲜中的致命细菌,这些细节要注意

海鲜刺伤危及生命,如何避免海鲜中的致命细菌,这些细节要注意

1.海鲜刺伤危及生命,如何避免海鲜中的致命细菌,这些细节要注意海鲜味道鲜美却也含有安全隐患,尤其是被海鲜扎伤,处理不好轻则器官衰竭,重则截肢危及生命!本文将详细解析海鲜扎伤潜在风险、感染致命细菌的后果,以及如何应对海鲜扎伤。

一、致命菌感染案例案例一漳浦县霞美镇84岁刘老伯不慎被野生鲈鱼刺伤手掌引发了海洋创伤弧菌感染,两度住进ICU,一度生命垂危,经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刘老伯最终截掉左上肢,保住性命。

案例二杭州52岁沈伯(化名)在清理小龙虾时,手指不慎被蜇伤,病菌顺着伤口“攻城略地”,送医抢救时已陷入昏迷,最终因维隆气单胞菌导致脓毒症和多器官衰竭不幸离世。

案例三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接诊的三名因被鱼蟹扎伤而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的患者,有两位在经过及时救治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已经逐渐好转了;另外一名患者由于送院太晚,感染情况比较严重,抢救无效身亡。

二、海鲜中的潜在危险悲剧的源头:海洋创伤弧菌和维隆气单胞菌海洋创伤弧菌,也称创伤弧菌、海洋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海鱼、牡蛎、螃蟹、贝类和鲸体等海洋生物都有可能携带该细菌,感染该菌后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多数病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75%。

维隆气单细胞菌,又叫“维氏气单细胞菌”,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污水、土壤中,是人、畜以及水产动物共患病的病原菌,对人和多种水生动物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外伤后暴露的伤口接触到该菌,可能引起水泡、瘀斑、蜂窝组织炎、坏死性筋膜炎或肌坏死和脓毒症等。

往往48小时以内,疾病就会急速进展,严重时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传染途径:伤口传染、食源性感染三、如何预防避免感染1.不要生食海鲜:特别是肝病患者、免疫缺陷者及酗酒者切勿生食贝壳类海产,应将海鲜彻底洗净煮熟,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如蚝等,应煮至贝壳打开后5分钟。

对于即食性生鲜鱼贝类可以使用闪水次氯酸消毒液和蒸馏水1:24的比例浸泡或冲洗,亦可用此比例稀释好的消毒液制成冰块用来抑菌存储海鲜;代加工的鱼贝类表面可以使用闪水次氯酸消毒液和蒸馏水1:4的比例进行浸泡或冲洗,可以迅速杀灭99.999%的致病菌。

常见高危食品目录

常见高危食品目录

常见高危食品目录1. 生肉及未煮熟的肉类产品生肉及未煮熟的肉类产品是常见的高危食品,因为它们可能携带食源性病原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肉类产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和细菌感染。

2. 未经处理的海鲜未经处理的海鲜,特别是生鱼片和生贝类,也属于高危食品。

这些海鲜可能携带各种寄生虫和细菌,如阿米巴原虫、十二指肠弯曲杆菌等。

食用未处理的海鲜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和食物中毒。

3. 生物性食品生物性食品包括生鸡蛋、未经处理的牛奶和生坚果等。

这些食品可能携带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病原体,或者导致其他食源性疾病。

食用过量或未经处理的生物性食品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4. 罐装和包装不完好的食品罐装和包装不完好的食品可能受到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这些微生物可能导致食物腐败和细菌感染。

因此,购买和食用罐装和包装不完好的食品时需谨慎。

5. 污染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可能被农药、肥料和其他污染物污染。

食用污染的水果和蔬菜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如胃肠炎、中毒等。

在购买和食用水果和蔬菜时应选择安全的产品。

6. 未经处理的豆类和谷物未经处理的豆类和谷物可能携带霉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食物中毒和过敏反应等。

因此,在食用豆类和谷物前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加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危食品目录。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购买和食用食品时应注意品质和卫生条件,避免食用高危食品,特别是未经处理或未煮熟的食品。

同时,遵循正确的食品储存和加工方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海鲜中常见的典型耐盐菌是哪种,耐盐菌如何培养

海鲜中常见的典型耐盐菌是哪种,耐盐菌如何培养

海鲜中常见的典型耐盐菌是哪种,耐盐菌如何培养回答海鲜中常见的典型耐盐菌是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来源为海蟹、海蜇、海鱼、海虾、海藻、墨鱼等海产品以及咸菜、腌肉等腌制食物,怕酸嗜盐,人体进食含有该菌食物后,会导致嗜盐菌食物中毒。

培养过程中,适宜温度为30-37℃,适宜ph为8-8.5(ph低于6不生长),适宜盐分含量为2.5-3%(盐分浓度低于0.5%不生长)。

一、海鲜中常见的典型耐盐菌是哪种1、海鲜中常见的典型耐盐菌是副溶血性弧菌。

2、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主要来源为墨鱼、海鱼、海虾、海蟹、海蜇、海藻等海产品以及咸菜、腌肉等盐分含量较高的腌制食物,当人体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后,会导致人体中毒(即嗜盐菌食物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

3、副溶血性弧菌怕酸,于食醋中5分钟左右即被杀死。

在培养时,培养基适宜温度为30-37℃,适宜盐分含量为2.3-3%,适宜ph为8-8.5。

4、副溶血性弧菌在盐分浓度低于0.5%或者是ph低于6时不生长。

二、耐盐菌如何培养1、融化培养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然后放置在电炉或水浴锅中加热、融化。

2、倒平板当培养基温度降低至50℃左右时,按照无菌操作方法倒平板(大约15ml,不超过平皿高度的三分之一),然后平稳放置平板,等待培养基凝固。

3、稀释菌液使用10ml无菌吸管吸取1ml的菌悬液,然后精确放置在装有9ml 无菌水的试管之中(稀释10倍),并振荡试管,将菌液混合均匀。

4、取样从试管之中取出0.2ml的菌悬液,放入无菌平皿之中,使用涂布棒均匀涂布。

5、涂布(1)将取出的0.2ml菌悬液,小心滴在平板培养基表面的中央位置。

(2)使用无菌涂布棒平放在平板培养基表面,然后将菌悬液沿着一条直线来回推动,使其分布均匀。

(3)改变方向,沿着另外一条垂直线来回推动。

(4)如果是平板培养基的边缘处,可以改变方向,使用涂布棒继续涂布数次。

6、培养结束之后,将培养皿的盖子盖上,放置在超净工作台上10分钟,然后倒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为什么被海鲜扎一下后果会很严重?如何避免被致命菌感染?

为什么被海鲜扎一下后果会很严重?如何避免被致命菌感染?

为什么被海鲜扎一下,后果会很严重如何避免被致命菌感染 ...海鲜虽好吃,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被海鲜刺伤可不是小事,轻则截肢,重则要命,真不是唬你!为什么被海鲜扎一下,后果会很严重如何避免被致命菌感染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一个个的不是带刺就是长钳子,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蟹钳伤、被虾刺伤、被鱼咬伤、被贝类割伤......此时,该怎么办呢很多人认为只是个小伤,拿水冲一冲、拿创可贴包一包就行了。

案例一:男子被鲈鱼刺伤,只能截肢保命9月初,东莞吴先生买鱼的时候被一条鲈鱼刺到手指的中指,当时伤口立刻流血了。

但吴先生觉得伤口很小,所以并未做过多的处理。

然而,到了当天半夜两三点,情况开始不对劲了。

吴先生的手指开始发黑疼痛,人也出现了发烧发冷症状...随后,他来到医院,医生接诊后,将其紧急送往该院ICU治疗。

为了保住吴先生的性命,医生为其实施了中指截肢手术。

案例二:老伯被螃蟹夹伤,3天后多脏器衰竭而亡广州一位老伯处理螃蟹时,不慎右手虎口被蟹钳钳伤。

老伯的伤口不是很大,起初并没有注意,也没对伤口做及时的处理。

后来情况逐渐恶化,不但手背发红肿胀且发黑,还出现了腹泻、腹痛等症状。

随后,老伯被送往医院,短短三天,病情迅速发展。

心、肺、肾脏、肝脏等多脏器功能已出现衰竭,最后虽然截肢抢救但仍因病情过重不治身亡。

看到这儿,可能你已经满脑子都是困惑了——为啥被海鲜扎一下,后果会如此严重其实,这些悲剧都源于同一个罪魁祸首——海洋创伤弧菌。

海洋创伤弧菌,又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细菌,多漂浮在海水中或附着在海鱼、海虾、牡蛎、螃蟹等海洋生物上。

人皮肤上的创口触碰到海鲜,或生吃海鲜,都有被感染的风险。

其毒性很强,通过创口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严重的创口感染,导致重度坏疽细菌还会进入血循环,引发全身急性感染而且病情进展特别快,通常发病24-48小时内会出现下肢肿痛、溃烂、休克等若不及时正确抢救,70%以上的患者会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有人可能会问了:海洋创伤弧菌虽然很可怕,但并不是只要被扎了就一定会被感染。

当心海鲜中的嗜盐菌

当心海鲜中的嗜盐菌

当心海鲜中的嗜盐菌作者:来源:《食品与生活》2017年第07期炎夏的夜晚,吹着夜风,喝着啤酒,吃着海鲜……想想就无比惬意。

然而,夏季里美味的海鱼、海蛰、海蟹、海贝等海产品,往往也是嗜盐菌的所爱,如果处理或烹调不当,就有可能被感染。

什么是嗜盐菌顾名思义,嗜盐菌就是能够在盐分含量较高的环境中生长的细菌。

嗜盐菌科包括嗜盐杆菌属、嗜盐小盒菌属、嗜盐富饶菌属、嗜盐球菌属等。

实验表明,嗜盐菌最喜欢含盐量2%~4%的环境,在5%~6%的高盐浓度或营养丰富的低盐浓度中也可生存,尤其是温度适宜的夏季,10个嗜盐菌在3~4小时后就会繁殖出数百万个后代,但人的肉眼和其他感觉器官都难以察觉。

我们爱吃的海产品正是它们容易繁殖的地方,盐腌食品也是它们理想的栖居之所,如咸菜、咸蛋、腌鱼、腌肉等。

在所有嗜盐菌中,对我们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就是副溶血性弧菌,它是目前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首要病因。

嗜盐菌不仅是让人拉肚子被嗜盐菌污染的食品多是生拌菜、熟食,如面拖蟹,外脆里嫩,嗜盐菌未被杀灭,反而包裹其中,还有醉蟹、炝虾,这种未经加热的烹调方法根本无法起到杀灭嗜盐菌的作用。

食用被嗜盐菌污染的食品,一般经6~20小时(最短1~3小时,最长80小时)便会发生食物中毒。

患者先是腹痛腹泻,接着恶心呕吐;腹痛呈阵发性绞痛,泻下洗肉水样或血水样便,带有脓液或黏液,许多人会误认为是痢疾。

此外,还会出现发热、脱水、酸中毒、休克、神志不清等症状。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并曾食用过海产品或盐腌食品,尤其是食用过未煮熟的海鲜或蔬菜,那就是有可能被嗜盐菌盯上了。

此时应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一般两三天便能痊愈,无后遗症。

嗜盐菌造成的食物中毒重在预防,以下几条预防措施简单易行:*食用海产品或腌制食品时,先在冷水中浸泡,并冲洗干净,尤其生食的海蛰皮、海蛰头等,要用冷开水多冲洗几次。

半嗜盐菌怕热、怕酸,所以要烧熟煮透后再吃。

买来的熟食,包括冰箱中取出的熟食也要彻底加热。

*在制作凉拌菜时,可以放葱、姜、蒜、醋等调味品,有助于杀菌;凉拌菜要现做现吃。

冻海产品大肠杆菌的合格范围

冻海产品大肠杆菌的合格范围

冻海产品大肠杆菌的合格范围
冻海产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食品,而其中是否会存在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大肠杆菌呢?因为冻海产品的生长和制作过程与其他食品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关注其大肠杆菌的质量。

第一步:了解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

虽然大肠杆菌对于人体的消化道中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若是感染了含有有毒大肠杆菌的食品,就会引起肠胃病,甚至出现重症疾病的现象。

第二步:了解大肠杆菌在冻海产品中的问题
由于冻海产品是一种在低温环境下生产和储存的食品,所以大肠杆菌在其中生长的光环境较为有利。

一旦存放和生产时间过长,会引起该类食品感染大肠杆菌的可能性增大。

第三步:认识冻海产品大肠杆菌的合格范围
根据相关标准,冻海产品每克菌落总数不能超过10^5个,而大肠杆菌不能检出或小于10^2个/g。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属于无标准的非法产品。

第四步:如何防止冻海产品大肠杆菌的产生?
在制作和储存冻海产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原材料必须要新鲜,尤其是海鲜等食品更要求如此;
2.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温度进行加工和处理,一定不要过长或过短;
3.储存条件要达到标准,保证食品在低温、干燥、卫生的环境下保存;
4.消费者购买时也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出品的产品,避免购买卫生不达标的食品,以及可以通过闻、看、问来鉴别食品安全。

总之,冻海产品大肠杆菌的质量问题与制作过程有很大关系,而检测标准也为食品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我们可以选择购买正规品牌,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保证自身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鲜的细菌
在炎热的夏季,夜晚的海鲜大排档往往是热闹非凡,一口海鲜一口冰镇啤酒是很多人对夏天的记忆。

尤其是在青岛海南等海滨城市,海鲜更是不可缺少的日常食物。

但是,海鲜作为海洋生物,也残留了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

因此,食用海鲜前更应该注意海鲜种类的选择和清洁问题。

创伤弧菌([1]vibriovulnificus),或称为海洋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

如果伤口暴露在含有这种细菌的海水中,创伤弧菌会在伤口上繁殖,可能引发溃烂,甚至导致组织坏死。

若食用了遭污染的海鲜,也有罹患肠胃炎的可能。

在2003年12月,中国台湾卫生研究院主导的基因体定序团队,完成了创伤弧菌的基因体定序与分析工作。

形态特性
创伤弧菌属革兰氏阴性弧菌。

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体大小为0.7*2-3μm,稍弯曲。

在固体培养基中呈多样性。

有极端单鞭毛。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一般,最适生长温度为30℃,兼性厌氧。

在无NaCl及超过8%NaCl的培养基中不生长,可在0.5%NaCl及3%NaCl的蛋白胨水中生长,在含6%NaCl的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

流行病学
创伤弧菌广泛分布在海水中,
可从牡蛎等海产品中分离得到。

本菌主要通过伤口接触海水
造成感染,也可经口感染。

经伤口感染时可导致蜂窝织炎及骨髓炎等多种炎症,经口感染时常迅速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

感染本菌后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很高。

临床表现
感染后的症状包括呕吐、发烧、腹泻、低血压、肿胀和疼痛等,需要尽快使用抗生素治疗。

若感染此弧菌,临床最常出现的两种表现为伤口感染以及原发性败血病。

如果伤口接触到海水、贝壳或鱼类,便有可能感染到此弧菌。

一般来说这样的感染多半很轻微,但在高风险的族群上,此类弧菌感染可以很快速的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

感染途径
美国佛罗里达海滨爆发“吃人肉细菌”致死率超过30%,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据悉,感染吃人肉细菌后,会发生呕吐、发烧、腹泻、低血压、肿胀和疼痛等症状,另外,吃没有煮熟的贝类(如牡蛎)也可能造成感染。

这种名为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的细菌可通过人体表面伤口,或者是游泳者吞咽海水而进入人体内繁殖作乱。

[4] 虽然多数游泳者不会受上述细菌影响,可一旦感染,患者体表伤口附近的肌肉组织将被细菌“杀死和吃掉”。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如肝肾功能不全者)最容易感染这种致命的细菌。

另外,吃没有煮熟的贝类(如牡蛎)也可能造成感染。

其实海产品很易受副溶血型弧菌以及其他致病性弧菌的污染,
根据2003年中国部分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38.6%的海产品检出Vp(副溶血性弧菌),浙江省试样的Vp阳性率最高。

甲壳类、贝类和鱼类试样Vp阳性率分别为49.3%、37.9%和25.5%,生食海鲜尤其不推荐。

生长环境
创伤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是海洋中最常见的弧菌科细菌,广泛分布于近岸海域的海水、
海洋生物的体表和肠道中。

其中,海洋弧菌是海水和许多海洋生物的正常或有益菌群成员,有许多海洋弧菌是养殖虾类和鱼类的重要病原菌。

创伤弧菌大多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海洋地区,且自然生存于河海交界处,需要一定盐分(0.7%~1.6%)和适宜的温度(20~40℃)才可生长。

人感染创伤性海洋弧菌和海水污染无关。

所致感染病例多在夏秋两季,一方面夏秋季水温较高,适合海洋弧菌的生长和繁殖;另一方面,人们和海洋接触的机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