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曹松《己亥岁》
秦楚战争
(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
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gài)、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
楚怀王大怒,乃悉国兵复袭秦,战於蓝田,楚军大败。
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楚,至於邓。
楚闻,乃引兵归。
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眛,取我
重丘而去。
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
景缺。
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於齐以求平。
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
楚怀王被骗,囚于秦。
(顷襄王)元年,秦要怀王不可得地,楚立王以应秦,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
……
——《史记·楚世家》
国殇
屈原
解题
殇(shān g)之义二:男女未冠(20岁)笄(jī)(15岁)而死,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
殇之言伤也。
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歌此以吊之,通篇直赋其事。
清·戴震《屈原赋注》
《国殇》是屈原为祭祀神鬼所作的一组乐歌——《九歌》中的一首,内容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
依现存史料,我们尚不能指实这次战争发生的具体时地,敌对一方为谁。
但当日楚国始终面临七国中实力最强的秦国的威胁,自怀王当政以来,楚国与强秦有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大多数是楚国抵御秦军入侵的卫国战争。
从这一基本史实出发,说本篇是写楚军抗击强秦入侵,大概没有问题。
而在这种抒写中,作者那热爱家国的炽烈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
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体”创始人。
屈原曾任楚国左徒、三闾(lǘ)大夫等职,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
起初他颇受楚怀王信任,但怀王听信谗言,怒疏屈原,流放汉北。
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被放逐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灭楚,屈原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于同年五月五日投汨(m ì)罗江自杀。
作者简介
《屈子行吟图》傅抱石
根据刘向、刘歆(xīn)父子的校(jiào)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
屈原的作品
《离骚》
《天问》
《九歌》(11篇)
《九章》(9篇)《远游》
《卜居》
《渔父》《楚辞》封面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
九歌
《云中君》(华三川)《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
《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河伯》(河神)
《山鬼》(山神)
《礼魂》(送神曲)《国殇》神人
操吴戈兮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旌: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矢交坠兮士争先。
矢(shǐ)交坠:流箭在双方的阵地上纷纷坠落。
凌余阵兮躐余行,凌:侵犯。
行:行列。
躐:践踏。
左骖殪兮右刃伤。
刃伤:为兵刃所伤。
殪:死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絷:绊住。
援玉桴:拿起鼓槌。
霾:同“埋”,
陷没。
天时怼兮威灵怒,天时:天象。
怼:怨恨。
威灵:鬼神。
严杀尽兮弃原野。
严:惨烈,悲壮。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反:同“返”。
忽:渺茫无边。
超远:遥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挟:握着。
惩:因受打击而不再干。
诚:诚然。
终:始终。
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
神以灵:精神永不泯灭。
鬼雄:鬼中的雄杰。
戈:古代兵器。
当时以吴国造的戈最为锋利。
戈是中国古代用于钩杀和啄击的冷兵器。
由戈头和柄组成。
戈头多为青铜铸造。
柄多为
竹、木制作,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最长超过3
米。
戈盛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
战国晚期,铁
兵器使用渐多,逐渐淘汰了青铜戈,至西汉后
期已绝迹。
犀甲:犀牛皮制成的甲。
战国皮甲,多以犀牛、
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
绘;皮甲由甲身、甲袖和
甲裙组成;甲片的编缀方
法,横向均左片压右片,
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胄
(zhòu)也是用十八片甲
片编缀起来的。
另外,铁
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
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
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
战
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
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
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
战国武士复原图
短兵:短的兵器,如刀剑之类。
骖:在辕马两旁驾车的马。
右:指右骖。
中国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
一般为独辀(辕)、两轮、方形车舆(车箱),驾四匹马或两匹马。
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为驱车手,左右两人负责搏杀。
骖马
服马:在中间
驾车辕的马。
骖马
思考:
《九歌》所祭的都
是自然神祇(qí),为
什么最后要祭“人鬼”?
为什么诗歌描写战争场面要从敌胜我败着笔呢?
因为从楚怀王后期开始,
就曾和秦国交战,大都是秦胜
楚败。
后当楚怀王入关不返,
死在秦国后,民间产生了强烈
的复仇情绪,故而在祭神时不
但最后列入阵亡将士,而且用
极其沉痛的心情历史地描绘战
争实况,以示不忘激发斗志,
这是可以理解的。
楚国灭亡后,楚地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屈原此作在颂悼阵亡将士的同时,也隐隐表达了对洗雪国耻的渴望,从此意义上说,他的思想是与楚国广大人民息息相通的。
作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他所写的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些许悲欢,那受诬陷被排挤,乃至流亡沅湘的坎坷遭际;他奉献给人的是那颗热烈得近乎偏执的爱国之心。
他是楚国人民的喉管,他所写的《国殇》,包括其他一系列作品,道出了楚国人民热爱家国的心声。
拓展阅读:
阅读于右任<国殇>,体会文章中”国殇”的深刻含义.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课堂反馈B 1.依次给下列句中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A. m ái zh ìp áo
B. m ái zh íf ú
C. m ài zī f ù
D. m ái zh íp áo
C 2.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不正
确的一项是()
A. 左骖殪(死)兮右刃伤。
B. 凌(侵犯)余阵兮躐余行。
C. 诚(忠诚)既勇兮又以武。
D. 子魂魄兮为鬼雄(鬼中豪杰)。
3.下面对《国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 诗作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一方面高度赞颂了楚军将士,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B. 诗作运用了映衬、比照等手法,生动地再现出战争的惨烈和楚军将士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C. 语言上诗作运用“兮”字构成诗歌的节奏,具有强烈的咏叹抒情色彩。
D. 诗作从另一方面也控诉了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希望和平生活的理想。
4、结合图片,联系课文,合理运用想象,选出画面所描
C
写的战争阶段。
()
A.披挂出发
B.敌我遭遇
C.奋力死战
D.兵败身死
作业
1.背诵课文。
2.合理运用想象,将课文改写成
一篇500字左右的散文。